「擁有自己的網址會非常方便你的生意,」11月23日,美國進口商協會主席菲利浦·W·柏德先生在義烏說。他正對底下圍坐兩 圈的老闆們發表「中小企業如何運用最佳方式建立或擴大對美出口」的演講。
臺下,早就使用ERP和CRM的中國襪業巨子——義烏浪莎襪業董事長翁榮金,巳實現網上電子競價的中華商埠的高級副總裁虞望聖相視會心微笑:太小看我們義烏了吧?
下榻到義烏的四星級凱信大酒店,柏德有些吃驚——居然每個房間裡都配備能直接上網的IBM電腦,他開始興奮,要把義烏所見所聞拍成電影,儘快上網傳給協會裡焦灼地望著東方的那14500個進口商。
柏德來得正是時候,義烏正在告別以前那個中國最繁榮、最便宜、最混亂的小商品集貿市場,正在經歷一次區域經濟電子化的鳳凰涅槃。如果成功,義烏與柏德象徵的全球小商品採購商們的距離將只有一根手指——點擊鍵盤所用。混亂將與義烏絕緣。
「蜂窩」式義烏的危機
「競爭慘烈,市場難做,一件襯衫毛利不到5分錢。」最近幾年,在義烏,你常能聽到服裝業的老闆如此哭訴。
義烏曾經是全國著名的價格殺手。中華商埠高級副總裁虞望聖提供的一個例子是,1999年,他們對全國百貨公司商品的一個調查顯示,同樣的商品,義烏的價格平均是外地的1/10。這是其崛起的根本原因。
價格吸引了全國的如雲客商一路推動義烏蓬勃發展,但新的問題終於出現一一九十年代末、義烏供求信息大爆炸。義烏市此前靠「蜂窩模式」——每年有5萬名以上的小商販像蜜蜂般地飛赴全國各地,一點一滴「採蜜」——收集市場信息,然後「買全國貨,賣全國貨」的市場集貿型經濟已經遭遇致命危險,在傳統模式下,採購商往往一對多,供應商也是一對多,當無數的採購商和無數的供應商出現後,信息交流出現了極大混亂——難道這就是義烏髮展的極限或邊際?
小商品大百貨的義烏正遭遇著專賣店式的市場的分割。各地小商品市場風起雲湧瓜分——光浙江省境內,就有溫州小商品批發總公司、台州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冒出來,還有數不清的像成都荷花池之類的小商品市場,各地政府憑藉當地資源優勢組建地方性專業市場的現象非常普遍,領帶、玩具、輕紡城等分市場紛紛「揭竿而起」,對義烏小商品集散地的中心地位擺開蠶食鯨吞之勢。
危機已經四起,義烏電信局局長王家森隨即感受到了原始的蜂窩模式即將終結的徹骨之寒。「我始終擔心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發展會不會遇到重大的風險,新的經濟發展可能會淡化義烏以前建立起來的先發優勢。」王不願意明言,他所指的是不斷萎縮的利潤空間幾乎窒息了義烏老闆的活力。這讓義烏人捫心自問:第一次經濟騰飛之後,義烏新的競爭優勢在哪裡?
王家森的判斷是,在一個可以同質化競爭的產業裡,保持領先地位的唯一途徑是讓對手永遠追不上——具體到義烏市場,就是儘可能擴大有形市場的邊際,同時保持成本優勢低到同行難以忍受的「冰點」。
王的構想是用一種有效的工具將產業和市場競爭優勢發揮到極致。這至少需要兩方面的信息化:一是製造企業運用現代IT管理手段完成自身的脫胎換骨;二是將所有製造企業統一在一個電子交易平臺裡,通過充分競價解決中小企業與外部國內外採購商的信息不對稱難題。
他舉目四望。1996年,這個小縣城裡最先接觸網際網路的「猴王」忽然找到了如意金箍棒。他開始言必稱「信息化」,1996、1997年連續兩次上萬言書,「關於加快信息化發展的啟示」終於打動了義烏市委、市政府。以至4年之後,義烏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市長方港福11月23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印象最深刻而又最陌生的一個詞是「信息高速公路」。
王無疑極具智慧,不但將電信業發展瓶頸打開缺口,此番努力還榮升義烏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組長由分管副市長擔任)兼辦公室主任。信息化大使「尚方寶劍」在手,激情澎湃的他揮筆寫下《義烏市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草案)》外。隨後,其得力幹將虞望聖就任辦公室副主任。兩人與義烏小商品市場的集合體——商城集團合作搭起了「商城信息」網站。
這使王和虞在義烏業內被戲稱「紅頂商人」。他們的商城信息很快引領了義烏企業界信息化狂潮——83家企業註冊了國際國內域名,70多家掛起了網頁。而進一步把供應商渠道資源整合在電子交易平臺裡的中華商埠甚至放言:要做全球小商品自由貿易的引擎。
民間e化動力
這對商人確實是致命的誘惑,乃至虞望聖掛冠而去,不再做信息化辦公室副主任,集中精力一心一意搞中華商埠。
當然,這背後還有另一層原因——同樣嗅到義烏無處不在的商機的商務網站,在義烏展開的爭奪已經如火如茶。義烏機場出口最顯眼處懸掛的是訴求基本和中華商埠一樣的「易舟」網,它是義烏當地的客運公司恆風集團和上海某公司合作的產物。為中小企業出口服務的美商網、「環球資源」更是正面對抗,總部在深圳的「環球資源」直接把辦事處開到義烏,幾乎每次搞推介活動,都派工作人員和中華商埠相互刺探對方軍情,爭奪目標供應商。
方興東,一個出生於義烏的IT評論家,因為「挑戰微軟霸權」而名噪一時,卻不知道家鄉的幾位IT實幹家正在悄悄掀起的商務網站爭奪戰,其本質和動因是想建立小商品市場的信息霸權。
就在10月23日中華商埠主辦的電子商務高峰論壇上,方指出「義烏明顯的區域電子商務特徵」,但虞已經對其「揮斥方遒」的書生意氣不敢恭維了:電子商務豈只區域一個層面?僅從供應商而言,中華商埠依託的也絕不僅是義烏的區域市場,實際上,義烏本地產只佔1/3,義烏之外的浙江其他地區以及來自全國的小商品,各佔1/3。從採購商而言,更加是五大洲各國商賈。
換言之,義烏己不僅是實物形態小商人群居地,而是謀求全球小商品供應鏈之都的商貿大城——其面積1105平方公裡,跟香港面積相仿,但在內地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縣級小城。
義烏謀霸全球既是因為市場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翻船,也是因為它已經具備這個資格。
一個事實可能會讓其他物流業老闆妒火中燒:義烏最先開起奔馳、寶馬的,都是聯託運公司底下承包線路的老闆——來自全國各地,一排排的大卡車,卸貨之後總不能空車而歸,因此,承包者得以用其他地方不到一半的價格攬貨,最終攫取高額利潤。
物流業的發達為提升產業提供了利刃,運輸成本的低廉也是義烏商品經常以「跳樓價」攻城略地的一大要素。另外,有了原始積累的老闆開始向製造業延伸,加劇了產業競爭,形成日益擴大的生產能力。
義烏已成為全國四大襯衫生產基地之一,人口僅1萬餘人的大陳鎮日產襯衫50萬件,為「中國襯
衫之鄉」;針織行業有浪莎、夢娜等全國襪業巨頭;新光飾品成為全國飾品行業「大姐大」;而產量佔全國市場1/4的拉鏈行業,帶動的是全國l/3銷量,原因是其他地方的產品爭著搭上義烏市場的快車。
義烏老闆甚至翹首期待WTO——浪莎襪業的董事長翁榮金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出口美國的配額限制能有所鬆動?他的公司在實施了能夠精確到毫克的ERP(企業資源管理)和通過網絡訂購觸摸消費者心態的CRM(客戶關係管理)之後,已做好徵戰美國的準備。
官方人士透露,義烏的現金流佔整個浙江省的1/3,所以,在義烏不可避免地出現「銀行多過米鋪」的景象。經過市場錘鍊的製造業和得天獨厚的物流業以及充足的資金流,業已形成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生態圈,開展電子商務的三大前提條件,這也就是電信局局長王家森捨命力諫拿下義烏市信息化規劃話語權的戰略考慮--掌握義烏小商品實體市場的供應渠道和信息資源,成為全球小商品信息鏈和價值鏈的「鏈主」就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作為話語權的副產品,王還順理成章地拿下為義烏市政府下正在規劃中的物流園區鋪設寬帶網的大單。
政府新價值
信息化的物流園區是義烏市政府順水推舟的一個策略,它和已經拍板定下設計方的國際物流中心將成為義烏內運和外運的兩個頂梁柱。這實際上是義烏業界包括各路外商幾年未撓之癢。
義烏業界近年來叫得最響的一個口號是——擁有自己的海關!
原因很簡單。2000年義烏第六屆中國小商品博覽會引來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瑞士等25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外商,成交額達38.56億元人民幣,當年出口交貨值超過50億元人民幣,今年1-10月外貿出口更達10億美元--而這些貨物全都要運到幾百公裡外的其他城市完成清關手續,不但繁,簡直浪費--這是以商業邏輯擺脫70年代浙江十大貧困縣的義烏,在一次蟬蛻之後又直到鳳凰涅槃的緊要關頭。
財大氣粗的義烏市政府當即積極「為民請命」,提出建立一個具備立體倉儲、信息化管理、接軌全球的國際物流中心的方案,要求上級為物流中心配備「一關三檢」的功能,直接在義烏完成出口貨物的清關手續。記者採訪時恰逢物流中心設計方案通過省市有關方面的評審。那將是一個450畝的龐然大物——要知道,深圳擁有的華南最大的物流中心也只是800畝,上海浦東的物流園區是500畝——上海邊上一個縣級市義烏,竟要向中國經濟的龍頭看齊。
義烏市政府成為義烏市信息化最大的引擎,因為它是最終的受惠者:「八五」期間,義烏全市工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4%,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6%,在此基礎上,中國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年成交額超過200億。
義烏市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市長方浩福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如此描述:「電信局的先知先覺深化了市政府的認識,市政府的認可推動了義烏全社會的認識,從而使資金投入成為信息化最大的引擎。」義烏市政府個舉措是成立信息化基金,每年花300萬元獎勵對信息化貢獻最大的單位--電信局名列榜首。
電信局投資的中華商埠,自然也成為市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10月23日中華商埠主辦的電子商務高峰論壇,實際上是政府給錢搭臺,讓中華商埠唱戲。
「信息化是義烏立市之本,」方浩福說,「下一步是用信息化進一步帶動工業化,全面融入世界供應鏈。」
網際網路時代的義烏確實有放眼全球的考慮,對民間商業智慧從善如流的義烏市政府已經將整個社會的力量擰成一股洪流--義烏實體市場已經憑藉成本優勢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甘肅蘭州、北京通州、青海西寧是「北伐」前線,巳跨出國門的分市場有烏克蘭、南非、奈及利亞、泰國、澳洲等,總共30多座,「水淹七軍」的布局隱然成型。
背景資料: 傳統有形市場網絡化
義烏電子商務模式和目前美國的主流電子商務模式E-MARKETPLACE(電子交易市場)異曲同工之妙。它們都是借鑑有形市場的運作模式,並用現代IT手段擴大有形市場邊際的產物。
所不同的是,美國流行的E一MARKETPLACE,往往是由某行業的若干領先企業在網際網路上建立聯合採購銷售平臺。這樣的平臺比單個企業設立的交易平臺信息量大,有很強的代表性和信息共享性,能夠吸引大量的相關生產商、銷售商、服務商、消費者。
在網絡平臺上將各家的產品、服務、價格等信息匯聚一起,形成了交易規模、服務競爭、產品性能、價格等方面的最大優化,可以成為該行業具有獨佔性的網上交易平臺。
有形市場管理形態的變革是當前中國實體市場的一大難題。
1999年我國共有各類有一定規模的有形市場的 6萬個,1998年商品交易額達2.l萬億元,相對於當年社會零售總額的72.3%,國內生產總值的 26.5%。市場正在成為某些商品的主要流通場所。如農副產品的絕大多數是通過市場流通的,從產地市場到中轉批發市場,到銷售區批發市場,到零售市場,形成了完整的市場流通體系。家具、建材、汽車等商品從原來的流通渠道轉向了大型專業市場。一些中低檔的商品如中低檔服裝、小商品也把市場作為 主要的流通場所。
但有形市場發展到今天,也受到了各種嚴峻的挑戰。市場經營者的盲目性、市場信息的分散與誤導、商業信譽的削弱甚至喪失和其對社會的消極作用都直接影響著傳統有形市場的健康發展。
在網際網路日益重要、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今天,傳統有形市場又有了新的機遇。 IT產業的發展並不排斥傳統模式,事實上任何一種電子商務模式都是原有商務模式的網絡化而已。其實傳統的有形市場具有許多資源:如現實交易平臺、商號、商譽、客戶群、信息系統、服務系統、配送系統等,都是其進行網絡化的良好基礎,這種優勢是其它企業所無法比擬的。事實上有形市場在整合資源上的優勢已經被發達國家的電子商務所借鑑。
有形市場e化
有形市場網絡化將是一種最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模式。它可以充分利用有形市場原有的資源優勢,在網際網路上建立商務平臺,發揮其集約功能。
在義烏,行業市場的E-MARKETPLACE,即同行業大型專業市場按行業(或按產品)建立專業網絡交易平臺的模式正在探索中。比如正在建設中的。「襯衫網」,據悉同行幾個老闆正在醞釀,因為義烏是中國襯衫四大生產基地之一。
傳統有形市場與電子商務的結合應該把握兩個原則:一是要在網絡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有形市場固有的各種資源優勢;二是把有形市場的各種負面作用通過網絡的調整減至最小。要做到這些,必須發揮對市場因勢利導,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民間資本的作用。
一種可供選擇的路徑是首先以大型專業市場為依託建立E-MARKET PLACE(可以稱作中心市場網絡平臺)。再按照市場發育的實際需求,鼓勵商家整合市場優勢資源,牽頭建立中心市場網絡平臺,組織大型專業市場按主要經營品種或行業分別建立專業網絡交易平臺,如農副產品市場平臺、家具建材市場平臺、小商品市場平臺、服裝市場平臺等,在平臺上實現交易。再將這些平臺向中心市場平臺對接,聯合平臺更有利於集中信息優勢,吸引注意力,形成交易。
政府的作用
政府可以在網絡化進程中積極作為。有形市場中信用經濟基礎的建立、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與共享、市場營銷成本的降低、價格的引導發布、政府調控掌握商品資源數量等各個方面,都依賴於政府市場主管部門的作用。有形市場的信息化建設必須要有前瞻性,要有提前的考慮和研究。
在中心市場平臺上建立政府職能模塊。此模塊要體現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和服務雙重職能。通過網絡政府在中心市場平臺上對市場的交易行為進行監管;打擊各種網絡違法交易行為;對市場行為進行預警;對市場的各種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處理;通過電子執照的開發建立市場信用體系;受理各種市場消費者投訴。以期消除各種市場消極作用,對市場實現宏觀調控,深層監管。此模塊應該設有市場向政府提供相關信息的入口。
最後要在中心市場平臺上建立商務輔助模塊。此模塊主要是為中,心市場平臺提供輔助服務。主要包括市場廣告、商業信息發布與分析、網絡商務論壇和其它服務等內容。市場可以建設自己的網頁,宣傳企業形象。
在實際運作中,有形市場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關鍵在於中心市場網絡平臺的建立。平臺的建立可以採取政府牽頭,企業投資的方式進行,政府在財力上應該予以支持。由政府主管部門召集各類大型專業市場成立中心市場網絡公司(這裡應該囊括全國此類市場的佼佼者)。各個參與平臺建設的市場成為股東,他們對公司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由於這些股東市場是相關專業商品的主要流通場所,專業平臺相應的也成為了具有獨佔性的網絡,也必然會成為這些專業商品在網上的主要流通場所。
這個由有形市場演變的中心市場網絡平臺完全可以與美國的主流電子商務模式E-MARKET PLACE相媲美。這種模式除具有信息量大,代表性和共享性強、形成交易規模、服務競爭、產品性能、價格等方面最大優化的特點外,它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它是完全基於中國的國情而構建的;二是政府在網絡的運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它在中國更具生命力,同時市場網絡的交易活動可以被置於政府監控之下,政府可以更好地發揮宏觀調控作用。
評論:電子狼窩
義烏今人驚喜交加——民間的智慧令人驚嘆,政府的因勢利導令人欣喜!
曾經擔心浙江的溫州模式、義烏模式等,會不會像蘇南模式、順德模式、諸城模式一樣陷入「囚徒困境」。因為加入WTO後,在經濟一體化下,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地方都面對同樣的危機和挑戰。
溫州打火機的火光曾點亮我們對民間中小企業生存問題的希望。 9月 3日,《21世紀》「財富」曾刊發《星星之火,燎原世界》一文,敘述了溫州的打火機商們如何有效社會化分工,利用群居效應、群很戰術佔據世界打火機80%市場的故事。當時我們的評論別《恐怖的狼群》,講的是產業鏈條的整體競爭力。
我們也曾深深憂慮義烏模式的危機。因為隨著各地對義烏模式蜂擁而起的克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義烏將直面生死關頭。其一,商品本身價格幾乎已近底線;其二,隨著市場的日漸擁擠,集貿市場式的交易成本在超過邊際後,將不減而升。如果不能祭出新法寶,幾乎可以肯定,中國的小商品市場間的競爭,將墮落成家電企業那樣的惡性價格戰。換言之,就是義烏模式的崩潰。
義烏人是智慧而務實的。網絡英雄們在資本市場先呼風喚雨、後狼狽不堪之時,義烏人的頂尖智者,不約而同地開始他們的電子蛹變。製造企業的選擇是電子平臺和電子競價;運輸商的選擇是現代電子物流中心。而義烏的政府也沒閒著,除了扶持引導這種方向後,他們正幹著最該他們幹的事情-最近距離和最有效率的海關。
在這個電子市場裡,國際的採購商和國內的供應商將在電子環境中實現點對點的全方位接觸,將實現交易成本的最小化,義烏商品交易的規模外延將大大拓展。若其如此,義烏將如浴火鳳凰,涅槃再生。
儘管目前義烏蟬已經把自己變成蛹,還遠來化蝶。但它明天的美麗透明翅膀仿佛已扇動在眼前。義烏的未來將是一個世界級的小商品電子市場;是世界諸多小商品電子供應鏈在亞太的重要節點,如果義烏電子市場完善,我們相信越不斷進步工多的中國小商品將從此流向世界。
市場的價值還在於它的衍生作用。若此電子市場建成,從這裡延伸出在義烏、乃至浙江、中國的小商品製造的電子供應鏈並非痴人說夢。如果說溫州打火機的產業鏈是一群土狼,各打火機企業實現了電子化後,他們將變成更迅捷機變、閃爍著現代藍光的電子狼群的的狼窩。
這樣看來,義烏的電子市場絕不僅僅是義烏人的事,它和所有小商品的製造商、交易商和物流商的命運都密切相關。也因此與《21世紀管理》緊密關聯。
我們期盼著義烏蝶變為全球小商品的「電子狼窩」的那一天。
(責編:一怒拔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