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上提醒乘客「不要乘坐白牌車」的牌子
中文導報(記者 孫輝)日本衝繩縣警方6月29日在那霸拘捕兩名非法用「白牌車」載客的中國人,他們涉嫌無許可接送遊客,賺取金錢,違反《道路運輸法》。此次是當地警方首次拘捕違法接送遊客的「白牌車」經營者,消息傳出後,驚詫眾多華人從業者。
被捕者分別是38歲的旅行社經營者和 31歲的員工,二人都是中國籍。據警方表示,二人涉嫌在今年4月20到6月8日期間,至少7次以公司無營運許可車輛,接送遊客從酒店到景點觀光。經查,他們接載過20餘人,收取報酬總約21萬日元。
據悉,二人同時也因工作內容超出入國管理局規定範圍,違反相關法律,而被拘捕。
在日本,家用車、商用車和計程車的車牌除了標註地名和番號以外,車牌的顏色也有不同。白底綠文字的「白牌車」是自家用、商用車;綠底白文字的「綠牌車」是營業用車,包括旅遊巴士、公交、計程車、校車等。「綠牌車」普遍應用在公共運輸上,作為國家認可的載客工具。
簡單來說「綠牌車」是可以正規經營運送的公共車輛,而「白牌車」則是包括公司自用的車輛與自家用的私家車輛。
根據《道路運輸法》規定,開「白牌車」有第1種駕照就可以,而開「綠牌車」須持有第2種駕照。
近年來,隨著全球共享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在日華人開始做起了民宿、包車的生意。在東京居住的王先生告訴中文導報記者,從前年開始就買了一輛二手車開始在網絡平臺上註冊接活,一天收費大概3-5萬日元,除去汽油費、高速費、停車費等,一天能掙1-3萬日元。
《中文導報》記者7月1日在包車軟體「黃包車」查看,在東京、大阪、京都、衝繩等熱門城市,已有數千名華人司機註冊登錄,僅東京就有1700多人。
王先生說:「雖然法規早就有,但『白牌車』接送遊客的現象早就有,不單個人、許多小旅行社也這麼做,但因為很難取證,一直以來也沒人管,過去從未聽說誰因開『白牌車』接客被拘。這次兩名華人被捕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也打算註冊個公司去申請綠牌。」
事實上,開放「白牌車」的呼聲近年來日愈高漲,作為全球共享經濟的先鋒,Uber可說是「白牌車」的代表,因為低廉的價格,在全球掀起旋風,而日本也不意外。日本政府為了推展觀光,打算放寬「白牌車」的限制,卻引來大批計程車司機走上街頭抗議。去年3月8日,來自日本全國約2500位計程車司機,走在東京日比谷公園,抗議政府討論開放白牌車。
Uber在日本面臨阻力和限制,主要原因是老牌計程車運營商抱怨該公司不公平競爭。由於日本禁止非職業司機提供計程車服務,因此Uber在日本許多城市遭到封殺。而在東京,Uber也只能以旅行社的名義運營,負責通過該公司的叫車軟體幫助用戶使用傳統計程車。
計程車勞工聯合委員長伊藤實說:「若是讓『白牌車』合法,乘客的安全性將無法保障,計程車產業必須留下,我們會全力阻止法案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