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國人涉嫌在日本「代購」處方藥被捕
因涉嫌在未獲得醫藥品銷售業許可的情況下以銷售為目的囤積藥品約2.8萬份,一名在日中國人日前被東京警方逮捕。這一消息13日被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有日媒稱,這是中國人「爆買」日本藥的結果。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名28歲的中國男子叫楊國龍。他在網上介紹並推銷日本藥,一旦收到訂單,就按買家要求將藥送到指定賓館等地點。
-
瘋狂代購催生瘋狂套路 華人代購變為「集團出戰」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今年暑假,芝加哥時尚奧特萊斯寇馳專賣店曾舉辦過代購專場特賣會,在購物中心傍晚6時打烊後,特別對代購大客戶推出一場2小時的特賣會,來自大芝加哥地區的華人代購,開場前一個多小時就在名品店外大排長龍。根據市場調查顧問公司貝恩研究顯示,約六成多的中國消費者,曾經使用過代購服務,而2015年中國代購市場總金額約在80億美元左右。華人代購小莉當晚搶了90多件以皮包為主的皮件。
-
華人營運「白牌車」被捕令業者驚詫
此次是當地警方首次拘捕違法接送遊客的「白牌車」經營者,消息傳出後,驚詫眾多華人從業者。被捕者分別是38歲的旅行社經營者和 31歲的員工,二人都是中國籍。據警方表示,二人涉嫌在今年4月20到6月8日期間,至少7次以公司無營運許可車輛,接送遊客從酒店到景點觀光。經查,他們接載過20餘人,收取報酬總約21萬日元。
-
倒賣紙尿褲後,在日本華人又因倒賣美術館門票被捕
倒賣紙尿褲後,在日本華人又因倒賣美術館門票被捕 澎湃新聞記者 沈靚 2015-04-08 20:44 來源:澎湃新聞
-
在日本「代購」處方藥被捕 日媒:中國人「爆買」的結果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因涉嫌在未獲得醫藥品銷售業許可的情況下以銷售為目的囤積藥品約2.8萬份,一名在日中國人日前被東京警方逮捕。這一消息13日被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有日媒稱,這是中國人「爆買」日本藥的結果。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名28歲的中國男子叫楊國龍。
-
華人海外代購為何讓人緊張
「海外代購」早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必備技能。近年來,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從海外購物,代購商品種類五花八門,代購業務也在飛速增長。隨著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開始把代購當作一種職業,「代購」一詞也變得家喻戶曉,甚至已經作為新詞彙被納入了歐美媒體的話語體系。此前,由美國芝加哥某名牌皮具專賣店舉辦的「代購專場特賣會」,再一次證明了華人代購的驚人購買力。
-
日本消費稅上調華人有些不適應 代購日貨價格上漲
中新網4月8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4月1日,對於所有的日本人來說,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相隔17年,消費稅漲了,從5%提高到了8%。對於不少在日華人來說,也非常不適應,新稅制下,食品、交通等各種開支都在上漲,原本按部就班的工作也因為增稅變得更加繁瑣,原本一池秋水般的平靜生活,被攪得波瀾起伏。
-
在日華人「代購」忙 寄奶粉寄尿片還要寄口罩
在日華人「代購」忙 寄奶粉寄尿片還要寄口罩 Demand spikes in China for Japanese formula, diapers, masks
-
華人在日本代購現場紀實:為紙尿褲大打出手(圖)
華人在日本代購現場紀實:為紙尿褲大打出手(圖)
-
中國女子在日本非法代購被捕 3年獲利50萬元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共同社1月20日報導,日本京都府警方19日以違反《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從事資格外活動的嫌疑逮捕了32歲的中國女子韓蓮丹。韓蓮丹是京都外國語大學的合同工,涉嫌在日本大量購買化妝品等寄往中國獲利。京都警方網絡犯罪對策課表示,韓蓮丹否認犯罪嫌疑,稱「受朋友之託寄了幾次,不知道這是違法的」。
-
9名在日中國留學生涉嫌代購處方藥被捕
9名在日中國留學生涉嫌代購處方藥被捕
-
「代購藥品」變 「販賣毒品」……跨國「代購」仍在謹慎接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商法》,下同)自2019年1月1日實施後,引發了消費者和「代購」們的大量關注,不少「代購」都說「要買快買」「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做完這一次就轉行了」……然而,現在《電商法》實施3個多月了,記者發現之前稱「要轉行」「要失業」的「代購」們還在接單,非法代購案件頻發
-
如何日本代購,雅虎代購,日本代拍
日本代購與雅虎代購已經成為時下流行的詞語,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日本代購網站為我們服務呢,這裡我推薦 拍夠購(Paigogo),它是一個原汁原味的日本(雅虎)Yahoo代購網站,是首家代購免服務費的服務平臺可以讓我們享受全程安全無欺騙海外代購。
-
代購要涼?! 義大利機場大肆搜查華人, 已有數十人被抓! (附視頻)
據義大利Varesenews網站報導,這些華人假裝成從中國來義大利旅遊的遊客,在米蘭Malpensa機場的退稅處「tax refund」以假身份進行退稅,從而騙取增值稅。報導稱,這些華人(即華人代購),實際上都生活在義大利且有義大利合法身份,他們在各自的微信朋友圈中發布信息,將他們在義大利購得的商品賣給國內華人。
-
別讓代購,把你「帶溝」
海南省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導遊趙某因走私普通貨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空姐、導遊利用工作便利做起海外代購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我朋友圈裡也有一個。「下周又要去日本了,需要帶東西的朋友趕緊聯繫我哦!」早幾天,我的大學同學導遊小瓊又開始忙著在朋友圈發布她的行程和海外代購信息了。
-
中國代購因電商法越發「摳門」,日本百貨迎來銷售寒冬
日本百貨商店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免稅銷售額上年同期下降7.7%,這是兩年多以來的首次下降。消費者者平均客單價下降8.4%至567美元(63000日元)。業內人士表示,奢侈品箱包和服裝的銷售額特別疲軟。 日本最大的百貨公司—— J.
-
澳大利亞嬰兒奶粉荒:本地人也加入代購大軍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儘管不少華人在澳從事奶粉代購業務是不爭的事實,但也有不少澳大利亞本地人在暴利的誘惑下幹起了奶粉代購業務。而對於普通澳大利亞民眾來說,他們不反對基於寶寶需要的購買,但他們非常反感這種囤積居奇、牟取暴利的行為。
-
中國代購驟減,日本奢侈品銷售慌了
一個值得關注的消費者結構變化是,過去日本是一個非常孤立的奢侈品市場,貝恩消費者和奢侈品研究總監 Jolle de Montgolfier指出當地人貢獻了 90-95%的奢侈品銷售額,但現在日本百貨店行業對訪日遊客的依賴程度正在提高。這一現象從去年已開始顯現。
-
藥品代購也瘋狂 印度世界藥房東風代購靠譜嗎?
來自印度的「易瑞沙」,來自德國的「立保通膽靈」,來自美國的「維骨力」,來自法國的「敏柏寧」……近年來,代購之風在國內盛行,除了價格差距較明顯的奢侈品和質量口碑差別也較大的嬰幼兒奶粉之外,來自歐美和日本、印度等國家的藥品正在成為國內居民新的代購熱點。 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網際網路上發帖求購海外進口藥品的大有人在。
-
代購的冬天,才剛剛開始
截圖自人民日報這意味著:個人代購的時代」即將終結,未來代購市場將只剩企業運營主體。總結來看,法律界普遍認為,新頒布的《電子商務法》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提高準入門檻,杜絕個人代購行為。隨之,代購已經擴展到了更多商品:從韓國的化妝品、澳洲的奶粉、日本的馬桶蓋,到歐美各大高端品牌的奢侈品,不一而足。個人代購開始進入了野蠻增長階段。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籤證與便利的交通,也在降低出境購物的成本——一本護照,一張機票,幾隻28寸行李箱,便可以換回豐厚的利潤。2014年,海關總署發布了56號、57號兩份文件,規範跨境電商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