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學教授:我有證據證明丘成桐的野心(圖)

2020-12-21 搜狐網


  ◎文/本報記者 陳萬穎 顏雪嶺

  -北大教授稱丘成桐想當中國數學界的霸主未遂?

  -中國院士選舉究竟怎麼進行?

  -矛頭指向的北大為何保持沉默?

  丘成桐指責北大是因為有野心?

  指責北大「長江教授」造假;指責中國學術界打壓青年學者;搶先發布龐加萊猜想破解信息……丘成桐的上述種種舉動,北大教授認為根源都是他的野心,且對龐加萊猜想被證明的消息的發布有違學術規範。

  近日,有北大數學系教授向記者獨家提供了據說能「證明丘成桐控制中國數學界的野心」的郵件。

  面對北大教授公開的回應,本報記者進行了核實,並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說法。但對「丘-北之爭」而言,誰是誰非仍無定論。

  從丘成桐對北大和內地學術界的指責之初,網上就有言論對丘的「動機」做出懷疑。此次北大數學系教授對丘長期以來各種指責做出公開回應,似乎在印證網上已有的猜測:丘成桐要控制中國數學界。

  北大數學教授:有證據證明丘成桐的野心

  「我這裡有一封郵件,足以證明丘成桐控制中國數學界的野心,還能看出他對我們不服他控制有多惱火。」丁偉嶽說,「你們敢登嗎?」

  這兩封往來的郵件是丘成桐2002年寫給前國際數學大會主席David Mumford(芒福德——編者注)的。而第二封則是芒福德的回信。芒福德是1994-1998年度的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1974年的菲爾茲獎獲得者。這些郵件是芒福德轉發給北大數學系的。

  在這封郵件中芒福德回答了丘成桐寫給他的一封告狀信,丘成桐指責北京ICM組織委員會沒有徵求香港臺灣數學會的意見。

  「我考慮了很久該如何回你的信,最後我決定還是實話實說。」 芒福德在回信中說,許多人告訴他丘成桐排斥和公開攻擊中國數學會,丘和中國數學會的關係十分緊張。芒福德認為這種情況使得2002年的ICM不是一次顯示團結的會議,而成了爭奪會議控制權的場所。

  在信的結尾處,他勸告丘:「如果你想要大會成功舉辦,你就應該給當地的組織者全力支持。」

  丁偉嶽表示,他認為這是丘成桐企圖控制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一個證據。

  「我們還在申辦2002年ICM主辦權的時候,他就因為我們不服他的控制,要把會議搬到香港。當初他公開講他就是要和我們作對。關於這件事,我們有充足證據。」

  「丘成桐控制中國數學界未遂才這樣做」

  9月7日,記者來到 北京大學數學學院。當表明採訪意圖後,一位老教授將記者領進自己的辦公室。

  「我是程老師,可以跟你聊聊。」

  程乾生,是一位在北大已有將近40年教齡的老教授。「我其實已經退休了,只是還帶這幾個研究生。丘成桐的說法關係到很多人,他們不好說什麼,我就沒什麼顧慮了。」

  「我可以說,丘成桐和北大之間本來沒有恩怨,但問題是,他想當中國數學界的霸主,但沒有成功。」程乾生說。

  他認為,丘成桐和北大之間的矛盾應該始於2005年雙方都想建數學研究中心。

  當時,丘成桐在替某學術機構申請建立世界級的數學研究中心,而同時北大也在申請。「上面批了北大的。北大就讓田剛來領頭做。丘成桐不甘心。」程乾生說。

  「北大這事後來被記者捅出去了。但事情慢慢在運行,北大資源大樓裡給了兩層樓。而且田剛表示過,等這個數學中心建完以後,他要全職回國。到時候丘成桐就應該罷休了吧?」程乾生說。

  丁偉嶽也有類似的說法。「我和丘曾經是朋友。他對國內的抨擊非常不客觀。學術上他是非常有權威的數學家,但是我們爭論的都是在非學術問題。比如他在美國那麼多年,他對中國其實很不了解。他想要指揮一切,不只是我,其他數學家都是有看法的。」

  北大教授:媒體沒讓我們說話

  縱觀持續已久的「丘-北之爭」,丘成桐在媒體上出現的頻率遠高於北大。北大僅有新聞發言人和校黨委書記代表校方發表態度,招致網友的批評,認為這種反駁「蒼白無力」。

  而對學術問題最有發言權的教授們,卻從來沒有在公眾面前發聲。是北大校方有「統一口徑」的要求導致教授們三緘其口?還是教授們不屑於捲入此類「口水戰」?抑或不敢與丘成桐公開叫板?

  記者深入北大數學系進行採訪時,卻發現北大教授們似乎有另一番說法。

  作為「院士開博第一人」,丁偉嶽很爽快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採訪即將結束時,他說:「有人指責中國數學界不團結,好,我們可以不說話,但問題關鍵在於丘成桐不管怎麼在媒體上說都沒人反對,我們這邊有一點反對的聲音,就被說不寬宏大量。我想一次寬宏大量倒是可以,下回還是照樣要吵要鬧,因為輿論權在他那邊啊!」

  丁偉嶽說,之前並沒有記者來找過他仔細核實有關事實。

  北京數學大會是否打壓人才?

  今年8月底,丘成桐在接受香港《亞洲周刊》採訪時直斥國內學術界「不是做學術,都在搞權術」,並舉例稱2002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北京的數學家壓制外地數學家,上臺發言的「8個人有7個是北京的,其他成就遠高於演講者的數學家都沒有機會發言。朱熹平教授是中國國內最好的數學家之一,後來被 哈佛大學用最禮遇的方式邀請做訪問學者,但當時,竟然連年會的邀請也沒有收到。」

  當時的發言人究竟是怎樣選出來的?發言與否是不是數學家優秀與否的判斷標準?記者就此採訪了數位在2002年ICM上發言的數學家。

  當東道主有優待不止8人發言

  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是參加2002年ICM推選工作的教授之一。「我可以舉出幾個外地的。比如說張偉平和龍以名,他們是天津南開大學的,還有一位講數學史的,我想他是陝西還是什麼地方的。還有復旦大學的一位。」

  根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2002年ICM上作學術報告的華人數學家數量高達二十幾人。

  而今年8月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辦的第25屆ICM上,作報告的中國數學家只有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陳志明一人。

  針對這個懸殊的差距,丁偉嶽解釋道:「當時我們東道主有一些優待,所以允許我們推薦比較多的人來做報告,大約11個人。我們推薦的名單最終是由國際數學家聯盟來決定,我們沒有決定權。」


(責任編輯:蘇琳)

相關焦點

  • 丘成桐談與北大恩怨 稱北大已刪除相關材料(圖)
    在專訪的過程中,丘成桐屢次強調自己「心中坦蕩蕩」,並不迴避和自己的學生、現任北大數學系教授、中科院院士田剛的矛盾。他甚至不等記者詢問,就澄清說:「這不存在個人恩怨問題。坦白講,我幫過北京大學很多忙。我很痛心看到好好的年輕人得不到他們應該得到的培養。浪費了國家許多有才幹的年輕人,這是我最擔心的問題。」
  • 清華「丘賽」失利,遠落後於北大,丘成桐教授:這成績讓人汗顏
    文/凌說 「丘成桐是第一位獲得數學最高獎項菲爾茲獎的華人,是沃爾夫數學獎得主,是名副其實的數學大師,公認的現代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更有人稱丘成桐一人頂的過哈弗半個數學系。」
  • 清華在丘賽慘敗北大,引丘成桐怒斥?北大數學這麼強,還得謝清華
    「菲爾茲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他被公認為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更有美譽稱「丘成桐一個人頂得過哈佛大學半個數學系」。 2008年5月,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顧秉林為了振興清華數學,他遠赴重洋,親自到哈佛大學拜訪丘老。丘老曾承諾說:「你要我幫忙可以,可是我一定要做成最好的一個(數學)所。」 隨後,在2009年,丘成桐正式出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 清華丘成桐數學班之後北大相繼推出數學英才班
    於是,繼清華大學推出「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後,北京大學也發布了「數學英才班」的招生簡章。兩校都不約而同將招生觸角直接前移至高二學生群體,其中,與還面向高三應屆生招生的清華英才班不同,北大英才班僅面向高二非應屆生群體招生,顯得更為「徹底」和「激進」。
  • 如何評價數學大師丘成桐說北京大學引進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
    1971年,時年還不滿22歲的丘成桐先生拿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在他畢業時,陳省身先生給了他「21歲畢業時就註定要改變數學的面貌」的考語。此後,丘成桐在數學研究上一路開掛,先後證明了卡拉比猜想和正質量猜想,直接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數學領域——幾何分析。
  • 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丘成桐同時擔任哈佛大學物理系和數學系教授,以其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他關注中國,關注教育,但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邀他出任校長,他一個也沒答應。丘成桐說,不想花功夫在學問以外,「即便做校長,也絕不做公立大學校長」。10年前,丘成桐公開批評北大數學系一教授抄襲,言辭激烈地指責國內學界有學術腐敗等問題,自己也遭到圍攻。
  • 只講龐加萊 不提丘成桐
    從去年起,因丘成桐炮轟北大引進海外人才「造假」並批評北大數學系教授、中科院院士田剛「極少完成工作量,極少給學生上課,也無顯著學術貢獻」(被學界稱為「丘田之爭」)、到前不久檢驗「龐加萊猜想」證明複雜內幕、被指是《紐約客》髮長文質疑丘成桐的「幕後黑手」(早報8月29日C4版曾報導)———在這個夏天一度成為輿論焦點的北京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田剛相當長時間未公開露面
  • 丘成桐稱與北大沒有私人恩怨 憂慮中國人才培養
    為了更加詳細地了解其中因果原委,本刊記者在美國,對丘成桐先生進行了獨家專訪。  「不存在私人恩怨問題」  在專訪的過程中,這位著名的華裔數學家屢次強調的是自己「心中坦蕩蕩」。他不迴避和北大數學系教授、中科院院士田剛的矛盾。田是丘的學生,但丘成桐先生卻指責說,這位學生目前的表現讓他感到痛心。
  •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新聞—科學網
    本報北京7月26日電(記者鄧暉、杜羽)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現為哈佛大學William Casper Graustein數學講座教授的丘成桐,是當代數學大師,他摘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克拉福德獎這三個世界頂級大獎,其中沃爾夫數學獎與菲爾茲獎同被譽為數學界的最高榮譽。  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唐納森稱他是「近四分之一世紀裡最有影響的數學家」。
  • 7年了,贏了清華,獲丘成桐數學競賽6塊金牌的北大天才,如今怎樣
    而有一個北大天才,打贏清華大學,獲得6塊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牌,堪稱「北大鎮校之寶」。值得一提,此人曾是兩屆國際奧數金牌得主,被保送北京大學,獲得北大本碩博連讀,完全屬於我國自主培養的數學大咖。他就是山東男孩——韋東奕。
  • 清華丘成桐數學中心助理教授宗正宇的論文被國際頂級數學期刊接收
    近日,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助理教授宗正宇與劉秋菊、方博漢教授合作的論文《On the Remodeling Conjecture for Toric Calabi-Yau 3-orbifolds》被國際頂級數學期刊《美國數學會雜誌》(Journal of American Mathematical
  • 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訪問我校並做客「大師...
    2019年12月28日,應我校邀請,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訪問我校並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以「數學歷史大綱」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在東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舉行,並在西三報告廳進行實況轉播。
  • 丘成桐:他是客家出身的數學皇帝,曾榮獲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比如被《紐約時報》稱之為「數學皇帝」的丘成桐,就是眾人眼中高高在上的數學明星,是難以觸碰的數學天才。他是華裔數學家,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獲得過數學終身成就獎,也是中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如此多的名譽加身,讓丘成桐坐實了「數學皇帝」之位。那麼對於這位數學領域的頂尖人才而言,他在學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難道僅僅是依靠數學天賦嗎?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學生的高考成績怎麼樣,有沒有尖子生?他說蕉嶺每年有沒有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啊,如果有可以考我們清華數學中心。」2018年回蕉嶺,丘成桐決定,要在蕉嶺設立兩項以其父母親名字命名的獎學金,每年獎勵當地高考成績前10名的大學新生,條件是,這些學生考入的必須是在全國排名前20的大學。
  • 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丘成桐同時擔任哈佛大學物理系和數學系教授,以其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他關注中國,關注教育,但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邀他出任校長,他一個也沒答應。丘成桐說,不想花功夫在學問以外,「即便做校長,也絕不做公立大學校長」。10年前,丘成桐公開批評北大數學系一教授抄襲,言辭激烈地指責國內學界有學術腐敗等問題,自己也遭到圍攻。
  • 丘成桐:現在三分之二的數學與陳省身有關
    丘成桐,哈佛大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數學家,也是惟一的菲爾茲數學獎華人得主。1969年,丘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  12月12日下午,在南開大學召開的陳省身先生追思會上,丘成桐說,陳省身與自己的父親同生於1911年,不幸的是14歲時自己的父親去世。
  • 數學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陳景潤談不上偉大貢獻有限
    丘成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得主。數學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教授:陳景潤談不上偉大少年成名的丘成桐,早年經歷就是一枚「學霸」的標準版本:22歲博士畢業,25歲任副教授,27歲攻克世界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34歲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即便如此,他說:「快沒什麼用,做好的學問需要時間。」
  • 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落幕
    丘成桐教授致辭。丘成桐教授對清華大學同學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祝賀。他說,目前中國在應用數學上與世界一流還有差距。中國要成為世界一流的「數學王國」,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培養本土人才。他們表示,通過參賽發現了自己在數學研究上的短板,經過賽後針對性地總結和學習,大大拓寬了眼界,希望再次參賽獲得名次、檢驗學習成果。本屆競賽評委包括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王躍飛、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尚在久、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兼數學系主任劉克峰、中科院院士嚴加安等34位專家教授。
  •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清華新聞網7月28日電 (通訊員 尚妤嬋)7月25日晚,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及三十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國際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