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等昨日揭牌

2020-12-16 中國平潭

29日,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殼丘頭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福建師範大學東南環境考古中心在平潭揭牌啦!旨在擴大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知名度,促進平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快速發展。

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顧玉才,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實驗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林文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實驗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吳禮源等領導嘉賓和在場的考古學術界專家們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發揮地理學優勢為考古學工作服務

福建師範大學東南環境考古中心揭牌,將與傳統考古學結合開展相關研究工作,為南島語族文化傳播提供重要的環境背景。

國際南島語族考古基地(資料圖)

「傳統考古學可能會缺乏一些地理環境考古的相關方法或理論基礎,我們屬於地理地貌學方向的硏究領域,平潭有新石器時期以來最早的遺址,其海岸、風沙沉積過程和人類活動密切相關,這可以發揮我們地理學的優勢,為考古學工作服務。」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靳建輝說。

考古證明兩岸自古就是一家人

近年來,平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考古研究資源吸引了不少考古研究工作者們的關注。

「我們在考古過程中發現,嵐臺之間原是以陸地相連,可以步行往來,在距今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晚期至青銅時代期間,大地轉暖,海水上漲,才逐漸形成了臺灣海峽。可見閩臺兩岸在一萬年前,先民就順著兩岸交往的通道,不斷地往來交流。另外,我們殼丘頭文化與臺灣大坌坑文化挖掘出的遺蹟是一樣,如挖掘出的陶片紋理造型製作也是一致的,從而證明了兩岸之間自古以來就是一家人。」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長鄭國珍說。

國際南島語族考古基地(資料圖)

鄭國珍建議,教學實習基地以及遺址公園揭牌後,可成為教學實習平臺,通過網際網路+時代,集聚專家學者以及中青年等後起之秀,共享信息、研究成果。「我覺得這是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平潭是國際旅遊島,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我們在此挖掘文化內涵,可以推動更多的人來嵐旅遊。」

基地建立 為「海絲」系列考古課題打下基礎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曾在2005年來嵐參與發掘「碗礁1號」考古工作,這次是他第二次來嵐,他觀看了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直言這裡考古工作的進展非常迅速。

國際南島語族考古基地(資料圖)

「基地的建立,為『海上絲綢之路』等系列考古課題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很好的開端。希望以基地為依託,建立專業的人才學習培訓機制,另外,臺灣也是南島語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嵐臺間多合作,兩岸考古人員多互相交流。」李伯謙說。

多學科手段+多種宣傳方式 助力考古

對於後期平潭該如何更好的開展考古工作,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建議,目前東南沿海考古工作較分散,缺乏橫向聯繫,但我們擁有先進的科技手段等優勢,我們可加大考古發掘的力度,形成規模化。學者也要加倍努力,對南島語族要有紮實的研究,才能進行針對性的破解。

組織人員機構來專門從事研究,跨省、跨學科舉行大的研究課題。「形成多學科手段以及多種宣傳方式來達到我們的目的,才能增強我們在國際上這方面的話語權和說服力,相信三年後我們會有一個大的變化。」王巍說。

他還透露,明年6月份平潭將舉辦與「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相關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聚集專家助力考古工作發展。

國際南島語族考古基地(資料圖)

王巍強調,「嵐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來我往,對密切兩岸關係,尤其是民心相通方面,平潭有特殊價值,希望能夠加大支持力度。」

對於打造的遺址公園如何更貼近民眾,王巍直言,「打造遺址公園對平潭來說,可以提升文化旅遊,使其更加吸引人、更持久,更具有特色,例如圍繞南島語族考古發掘材料,通過看得懂、有趣的、有教育意義的解說詞、插圖配置,來講好文物故事;以南島語族為切入點,講述古代以打漁為主的生活等,以此打造平潭的一張文化名片。」

來源:平潭網文字:林愛玲視頻:倪煒傑圖片:平潭網

相關焦點

  • 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簡介
    (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入口)自2017年基地成立以來已經有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東南環境考古研究中心等院校已在基地掛牌,將其作為重要的科研、教學基地,陸續入駐開展研究工作。此外,基地還將引入中央民族大學、廈門理工大學、福州大學閩商學院、福州大學建築學院、工程學院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清華大學清華同衡規劃設計院等院校或機構在此成立實習及科研基地。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中國網廣州12月7日訊  5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
  • 馬祖「亮島爺爺」情牽兩岸考古 印證南島語族根源於大陸
    2012年起,陳仲玉在兩岸不斷輾轉,與大陸考古學者、高校進行學術交流,對南島語族議題進行深究,在這期間,福建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院長範雪春也位列其中。帶著眾多學術疑問,陳仲玉與範雪春等兩岸考古學者自2012年起,組成團隊對南島語族考古議題進行研究攻關。
  • 「兩岸協創中心教學實踐基地」在集美揭牌
    文化搭橋 深化兩岸民間交流「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暨「兩岸協創中心教學實踐基地」在集美揭牌11月15日,「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簡稱「兩岸協創中心」)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位於集美的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舉行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揭牌成立
    黃河新聞網曲沃訊(記者 張李鵬)12月12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在臨汾市曲沃縣曲村鎮曲村聯合考古隊駐地小院揭牌成立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以及臨汾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孫奮增、曲沃縣委書記楊保春、縣長吳濱共同揭牌。提及曲村這個小院,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頗有感觸,他說,我們當前所處的這個小院是一座考古聖地、是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是北大學子的精神家園、更是北大和山西考古同仁乃至山西人民友誼情誼的一個見證。
  • 美國學者福建東山考古 事實再顯海峽兩岸淵源
    美國學者福建東山考古 事實再顯海峽兩岸淵源 2007年12月11日 08:1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花都揭牌
    日前,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暨2020年兩岸青年藝術創作展開幕儀式,在花都區大新文創園區舉行。據悉,本屆2020年兩岸青年繪畫展以「精神通道」為主題,旨在緊密兩岸藝術繁榮,促進兩岸藝術交流,為兩岸青年藝術家創造更廣闊的交流和發展空間,鼓勵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激發他們的藝術潛能,發現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為社會謀福祉。主辦方表示,期待他們的作品能夠成為跨越海峽兩岸連結世界的精神通道,一起攜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曾衛東:提升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廣度...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曾衛東:提升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廣度與深度 2020年12月05日 17:5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張玲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5日廣州訊 (記者高旭)12月5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年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廣州舉行。
  • 海峽兩岸考古交流座談會:分享新發現和教學經驗
    2019年7月21日,中興大學歷史系、海峽兩岸考古教學交流基地、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在中興大學共同舉辦「海峽兩岸考古教學交流基地座談會」,邀請來自兩岸考古相關專業的師生分享交流。由於海峽兩岸考古教學交流基地設置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大陸學者在座談會上介紹了近年湖北省境內新的考古發現,臺灣師生則介紹臺灣當地的考古研究與教學現況,雙方藉此取得了更多了解,為將來進一步的合作打下基礎。下文逐一介紹座談會上的六場報告與討論。
  • 寧波象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王輝忠會見
    全省唯一以兩岸基層交流為特色、涵蓋整個縣域範圍的交流基地———象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昨天上午在美麗的石浦港畔揭牌。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王毅為基地授牌。授牌前,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輝忠會見了王毅一行。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穗舉辦 推動兩岸青年藝術交流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5日廣州消息(記者林梅丹、謝金鑫、杜兵兵),12月5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花都區大新美術館舉辦
  • ...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大新美術館...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大新美術館舉辦。(中國臺灣網 張玲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5日廣州訊 (記者高旭)12月5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花都區大新美術館舉辦。
  • 馬鞍山市「海峽兩岸產業轉型轉移示範基地」揭牌
    10月30日,「2015海峽兩岸(馬鞍山)電子信息博覽會」開幕式在我市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蔣耀平、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翠鳳、臺灣電電公會理事長郭臺強、工信部軟體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主任盧山、省臺辦主任張永,市幾套班子領導張曉麟、靳林春、李群等,以及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海峽兩岸電子信息產業客商代表等出席開幕式。
  • 廈門對臺交流基地揭牌連戰發來賀電
    臺海網11月1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 吳舒遠)昨日下午,座落於廈門集美的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舉行了「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學實踐基地」
  • 海峽兩岸(海南)科技文創產業基地在海南生態軟體園揭牌
    中新社海南澄邁9月20日電 (記者 張茜翼)海峽兩岸(海南)科技文創產業基地20日下午在海南生態軟體園揭牌,這是海峽兩岸首個在海南落地的科技文創產業基地。  據介紹,海峽兩岸(海南)科技文創產業基地將聚焦臺灣優勢產業,依託軟體園現有產業基礎、公共配套、政策環境的優勢,積極發揮體制創新優勢,實現兩岸產業合作形式與內容創新,為入園臺灣企業家、創業青年提供優質管理和服務。
  • 海峽兩岸(海南)青雁青少年交流中心三亞揭牌成立
    揭牌儀式現場。 郭江曉 攝中新網三亞5月4日電 (記者 王曉斌)海峽兩岸(海南)青雁青少年交流中心4日在三亞亞龍灣鉑爾曼度假酒店揭牌成立。該中心旨在打造兩岸青少年交流平臺,增強青少年對祖國的了解和認同。
  • 借力鄉村振興,海峽兩岸(揚州)農業合作示範區槐泗基地揭牌
    中國江蘇網4月20日揚州訊(陳潔 孫倩 李源) 4月18日下午,海峽兩岸(揚州)農業合作示範區槐泗基地暨揚臺青年農民文創基地籤約揭牌儀式在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現代農業產業園隆重舉行。兩個基地的掛牌和合作項目的籤約,把揚州和臺灣兩地農業優勢等聯繫到一起,為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示範區的建設增添了新的內容和活力,為學習臺灣先進的農業技術、引進農業專家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活動現場, 揚州邗江區槐泗鎮黨委書記陳德康與臺灣生物資源與農業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曾啟明籤定合作協議。
  • 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介紹
    院辦公地點位於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平潭綜合實驗區平原鎮上攀村)內,風景秀麗、鳥語花香。(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是由我國研究南島語族領域的考古學家創辦的民間非政府組織,致力於「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等相關學術研究,在充分利用福建平潭現有考古成果的基礎上,聯合國際考古學專家、
  • 文學院與昆明福保文化城共建教學研究與實習基地
    12月11日,文學院黨委副書記毛志榮副教授、教學副院長周春林副教授、文秘系主任樊華教授和2014級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一行前往福保文化城進行專業考察學習,並與福保文化城昆明星之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籤署共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學研究與實習基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