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說:這些老建築,是中國建築藝術的精髓,如果不擺出來讓人欣賞實在浪費。
昨日是國際影星成龍59歲生日,但他卻因為日前的「古建築捐贈」惹來爭議。本月4日,成龍連發4條微博表示,他已經把4棟20年前收藏的徽派古建築捐給了新加坡一所大學,他還想把餘下的6棟古建築一起捐給對方。雖然成龍此舉是為了給老建築找個好歸宿,「中國建築藝術的精髓,如果不擺出來讓人欣賞實在浪費」,但卻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買下價值過億的古建築原為孝敬父母
「二十年前經人介紹,我買了十間安徽的古建築。本來想找一塊地,把老房子重新建好,讓爸媽住。不料爸媽在十多年內相繼離開。這些老建築,是中國建築藝術的精髓,如果不擺出來讓人欣賞實在浪費。」成龍在微博透露,自己早年在內地購買收藏的徽派古建築,有了新去向。「新加坡的科技設計大學找到一塊地,好讓全世界的學生了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古建築。」
雖然早在4年前,就曾有媒體曝出成龍收藏了總價值過億元的徽派古建築,但此次對於這批古建築「定居海外」仍吸引了眾人關注,據了解,成龍之所以有這樣的收藏愛好,是因為他父親想住在古色古香的大屋裡。於是他就四處託人看房子,終於買下七間明、清兩朝的古屋、一個涼亭及一個古戲臺。4年前,成龍在新加坡的投資代理管偉強曾向媒體詳細介紹了這些安徽古建築的情況,「材料多為紫檀木等名貴樹種,有200年到400年的歷史。古屋拆下後先運到蘇州修補,再運到香港收藏。成龍會不時將裡面的木頭拿出來曬太陽,精心照顧以免蟲蛀。」而價值方面,成龍曾說「我想不會有數十億那麼多,數億(港幣)啦!」為了修復並清洗古木,成龍也花了數千萬港幣。
曾想捐贈香港特區政府卻一直沒有結果
成龍還在微博透露,其實自己一開始是打算捐給香港特區政府,作為香港特區的新旅遊景點推廣旅遊。成龍稱,他只希望政府提供土地,但多年來政府都沒有回覆,「他們怕撥地給我會『被人罵』,所以遲遲未有應允。」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言人回應記者查詢時重申,旅遊發展局一直有就撥地事宜與成龍磋商,旅發局需要了解成龍的計劃構思及詳情,並會繼續與成龍商討。地政總署則稱按一般程序,當收到政府部門要求撥地的申請時,會配合尋找適合的土地。不過,成龍很著急地強調,政府撥地建館,並非給他建屋居住,而是擺放具價值的收藏品,「我百年歸老後,所有展品屬於香港,屬於國家。」若要等地政總署批准,又要立法會通過,恐怕到他百年歸老,撥地一事也未能成事。
餘下6棟或都捐給新加坡因為對方很「專業」
成龍透露,最終他答允將古建築捐贈新加坡,因為在一次偶然機會下向「新加坡官員」提及相關事件,人家7天內便回復可提供一塊大學旁的土地,更稱會支付所需費用,包括運費、興建費用及到當地工作的工人兩年的住宿費等。
微博中,成龍透露了他急於捐贈的另一個原因:「這十間包括廳堂、戲臺、涼亭的徽派木建築,一直躺在倉庫裡成為白蟻的食糧。」管偉強說,成龍此舉是為了替珍藏找個好歸宿。首先,這種收藏佔據地方較大,存在著安全隱患。其次,成龍對新加坡有著特殊的感情。
近日成龍去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態度讓他很感動,「大學裡對徽派古建築有研究的學者和古建教授向我介紹他們準備怎樣擺放這四棟古建時,看著那些精緻的模型和三維圖樣,鐳射掃描,我才知道為了好好陳列這四棟老房子,他們已經做了周詳的考證和周邊環境的設計。」或因對方的「專業態度」,成龍表示:「幾乎有衝動想把其餘那六棟也捐給他們。」
專家:如果是文物,出國怕是不太好
成龍捐中國徽派古建築給新加坡的消息一出,爭議四起。成龍的粉絲們留言表示:「不管大哥做什麼我們都支持」,也有網友希望成龍能夠慎重考慮,讓中國的建築瑰寶留在中國。同時,關於這批古建築是否屬於文物,也引起眾人關注。
成都晚報記者發現,成龍雖然用了4條微博透露這批古建築的捐贈過程,但卻未透露古建築的來歷。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中心主任李永革介紹,是不是文物,直接關係到它們走出國門的合法性。首先,如果是,那絕對不行。「因為像安徽啊、山西啊,徽派和晉派這些建築,現在各省文物部門都有一個規定,都不許出手了。所以這些東西要是出國去,那恐怕不太好。」
同時,他也表示,如果屬於合法,是可以出國的,「但是遷建的話,從目前來看,我覺得還是不好。中國的東西,還是應該留在中國這個原來的地方。離開本地以後,就失去它本身存在的價值,沒有在它原地保存的意義大了。而且新加坡那個地方,又熱又潮溼的,實際上很不利於古建築的保存。」記者滕楊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