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人看世界,地質與旅遊知識科普之神奇的地貌景觀

2020-12-16 騰訊網

宇宙之大,潛藏著巨大的奧秘,人類對之探索無極限。在銀河系中,有一顆美麗的星體,它就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一一地球。它的形成,已有46億年的歷史。

迄今為止的科學考證結論:最早的古人類起源追潮到二百餘萬年前。步入人類文明以來,人類始終對諸如"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而去"、"地球是什麼樣的形態和結構"等問題進行不斷的思考與實證,對我們生存的地球展開了持續不斷的研究和探索,已經取得了豐富的階段性成果。

有一群人,跋山涉水、上天入地,深入洞穴、蛟龍下海,奔忙世界各地、絞盡腦汁地對一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展開思索,他們就是地理、地質、考古、天文學家,執著地進行多學科結合的綜合探索。

地質學是關於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在地球上,由於地質構造、地形、氣候等諸多原因的疊加,地球表面的形態和地貌千姿百態。地貌學就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特徵、成因、分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它是地質學的一部分。

地質作用造就了地貌。塑造地貌的地質作用一般是外動力地質作用,它包括風化作用,下坡運動,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等。

塑造地貌的外動力,主要受氣候因素的控制。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由於水熱條件不同,外動力的性質、強度和組合情況皆有所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地貌類型和地貌類型組合。

各類地貌,塑造出了奇特的自然景觀和風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望和追求,對新奇事物、特珠地貌景觀的探尋、欣賞,促進了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地貌景觀主要有河流地貌、冰川地貌、黃土堆積地貌、雅丹地貌、巖溶地貌、流水地貌、風蝕地貌、海岸地貌八種地貌。

下面,筆者對其進行逐一介紹。

各種類型的典地貌景觀介紹如下:

一、河流地貌

河流作用於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種侵蝕、堆積形態的總稱。包括溝谷、侵蝕平原等河流侵蝕地貌和衝積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積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變過程,預測河流的變化趨勢,對水利、交通、工農業生產和城鎮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屬於氣候地貌範疇, 分為冰川侵蝕地貌,如冰鬥、角峰、u形谷等;冰川堆積地貌,如終磧丘、鼓丘、蛇形丘等。地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主要分布在極地、中低緯的高山和高原地區。

三、黃土堆積地貌

黃土地貌是黃土分布地區獨特地形形態特徵的總稱。黃土高原主要的地貌形態有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等,還有眾多的其他各種形態及其組合,如衝溝、陷穴、漏鬥等。

四、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地理學名詞,俗稱「魔鬼城」,漢語譯為雅爾當,維吾爾語是「險峻的土丘」意思。現泛指乾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衝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

五、巖溶地貌

「喀斯特」即巖溶,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是一種地貌特徵。「中國南方喀斯特」擁有最顯著的喀斯特地貌類型(如尖塔狀、錐狀喀斯特)以及如天生橋、天坑之類的雄偉奇特的喀斯特景觀,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熱帶至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樣本之一。

六、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在陸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動力。它在流動過程中,不僅能侵蝕地面,形成各種侵蝕地貌(如衝溝和河谷),而且把侵蝕的物質,經搬運後堆積起來,形成各種堆積地貌(如衝積平原),這些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統稱為流水地貌。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時,因流速減低,所攜帶泥沙大量沉積,逐漸發展成的衝積平原。 三角洲是流水堆積而成的,形態較為平坦,為平原地形。但從成因來看,它為流水地貌。

七、風蝕地貌:

風力對地面物質的吹蝕和風沙的磨蝕作用,統稱風蝕。風蝕作用形成風蝕地貌。中國沙漠地區的風蝕地貌,除被廣大沙丘所埋沒的以外,在大風區域還有廣泛的出露,特別是正對風口的迎風地段,發育更為典型。主要分布在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塔裡木盆地東端的羅布泊窪地,東疆以及準噶爾盆地的西北部等地。

八、海岸地貌

構造運動奠定了海岸地貌的基礎,在這基礎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氣候因素等塑造出眾多複雜的海岸形態。海岸在構造運動 、海水動力、生物作用和氣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總稱。波浪斜向到達海岸時,沿岸流所產生的沿岸泥沙縱向輸移,使海岸物質在波能較弱的岸段堆積,形成一端與岸相連、一端沿漂沙方向向海伸延的狹長堆積體,稱為海岸沙嘴;若沙礫堆積體形成於島嶼與島嶼、島嶼與陸地之間的波影區內,使島嶼與陸地或島嶼與島嶼相連,稱為連島沙洲;在一些隱蔽的沙質海岸上,有與岸平行或有一定交角的沙脊和凹槽相間的地形,構成脊槽型海灘。

註記:作者夲人從事地礦專業三十年,想通過《漢中人看世界》這一專欄,向朋友們做系列地質學知識科普。本文是地質與旅遊專題文章第一篇,文中對各種地貌的概念做了簡略說明,同時展示了部分相應的圖片供大家學習了解。因為是科普,篇幅有限,無法深入展開其特點、成因的敘述和解釋。不妥之處,敬請諒解,並在此致歉!

作者:美篇@軒 來源:作者投稿

相關焦點

  • 地質公園,一個神奇的地方,有著獨特的雅丹地貌
    地質公園,一個神奇的地方,有著獨特的雅丹地貌說起來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雅丹的地貌壯麗、雄渾、怪異、神奇、迷宮一般的風蝕性地貌。敦煌在我們腦海中一直就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也是一個人們非常敬仰的地方,無論是這裡的建築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中華傳統的組成部分。
  • 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講座走進東華理工大學
    2020年12月15日晚七點,由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管委會主辦,腳爬客承辦的「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進校園」活動來到了南昌東華理工大學。活動以講座的形式開展,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志願者、腳爬客技術中心負責人孟耀博士為同學們帶來了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相關知識的講解,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辦公室主任林啟剛、副主任章寅虎,東華理工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時國,腳爬客總經理李鑫等領導蒞臨現場。
  • 地學科普▕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作為一位地質人,有責任、有義務為地學科普事業貢獻綿薄之力,與地學科普共同成長。園區內地質遺蹟之多、意義之大、類別之豐富,不是三五篇科普文章能夠介紹的了的,為突出重點,這裡不泛泛而談,僅介紹幾例典型的地質遺蹟,不求專業、力求易懂。 (一)天壇山——王者之山,方山地貌:方山又名桌狀山,它的特點是頂平壁陡,四周為斷崖圍限。
  • 39個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地貌景觀大賞
    中國的疆土遼闊、地質結構複雜,擁有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那些記錄了桑海滄田變遷的世界地質公園,也許就離你不遠。由五個園區組成:神農頂園區展示了山嶽地貌及典型地質剖面;官門山園區以豐富的峽谷地貌景觀為主;天燕園區主要地質景觀是峽谷與巖溶地貌發育;大九湖園區以發育冰川地貌和高山草甸為特色;老君山園區發育斷裂構造與水體景觀。
  • 看遼闊內蒙古 盡享神奇地質公園奇觀
    近日,國家地質公園增至214家,看咱們內蒙古都有哪些地方……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佔地面積1343平方公裡,以第四紀冰臼群和花崗巖石林地貌及地質構造為主要特色。
  • 武陵源:暑期地質科普遊受遊客青睞
    【摘要】進入暑期以來,武陵源核心景區遊人如織,武陵源地質科普遊十分紅火,遊客在核心景區感受世界獨特的「張家界地貌」風光,從地質科普的角度了解武陵源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形成原因、主要特徵和社會價值.張家界廣播電視臺訊(記者:庹萌)進入暑期以來,武陵源核心景區遊人如織,武陵源地質科普遊十分紅火,遊客在核心景區感受世界獨特的「張家界地貌」風光,從地質科普的角度了解武陵源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形成原因、主要特徵和社會價值。
  • 2019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訓練營舉行
    近日,由韶關市丹霞山管委會主辦,腳爬客(武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志願者訓練營在韶關圓滿結束。3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師生以及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敦煌世界地質公園等代表40餘人參加了本次訓練營。
  • 海南海口火山口地質公園,罕見的火山群,保留完好的火山地貌景觀
    位於海南海口市西南方向有一個景觀非常獨特的風景區,這個風景區以原始的火山地貌景觀為主,也是一個國內罕見的火山群景觀的景區。這個火山口地質公園處於海口石山鎮區域,面積達到108平方公裡的大型自然景觀景區。
  • 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科普研學導師專題培訓在武陵源舉行
    ,打造高質量旅遊產品,促進武陵源世界遺產價值的展示與闡釋。區教育系統、區景投公司、景區企業、遺產研究與保護中心和地質博物等約80人參加培訓。培訓中,講師李建中、蔣曉娟分別從「世界遺產在中國、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和「趣味講解地質科普知識、如何和遊客互動及可以開發的體驗活動」兩方面進行講解,全方位闡述武陵源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發展科普研學的空間,同時,通過數據對比,展現了研學旅行作為課堂教育的延伸、學校教育的拓展,其行業市場趨勢日益增長的局面。
  • 京郊地質知識科普——北京市門頭溝區地質遺蹟特徵
    在十幾億年的地質演變長河中,受不同時期的地質作用,形成了形態多樣,類型獨特的地質奇觀。主要包括地質(體、層)剖面、地質構造、古生物化石、礦物巖石與礦床、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和環境地質遺蹟景觀7大類,地層剖面、巖漿巖(體)剖面、構造形跡、古人類、古植物、重要巖礦石產地、火山地貌、冰川地貌、河流景觀、地震遺蹟和地質災害景觀等20類、30個亞類地質遺蹟(圖1)。
  • 漣源市湄江國家地質公園成為"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地質景觀以巖溶地貌為主,擁有國家級、省級和地方級地質遺蹟景觀數十處,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怎樣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它的價值,促進當地旅遊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滿懷科技教育情懷的劉喜平校長自覺挑起了這副重擔。劉喜平校長很早就在學校成立了科技活動小組,帶領小組成員對周邊的地形地貌和民居植被進行考察。
  • 收藏貴州這6個旅遊景點,來一次天文地質科普之旅
    無論是自然奇觀還是民族風情貴州無疑給我們創造了探尋自然的完美條件這次,去發現貴州天文地質的絕美吧綏陽十二背後景區(圖:十二背後)匯聚了洞、林、山、水密布齊全的生態組合峽谷綿延,天坑幽深地縫神秘,溫泉滋潤是喀斯特地貌的經典呈現地點: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境內關嶺古生物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 收藏貴州這6個旅遊景點,來一次天文地質科普之旅
    作為擁有喀斯特地貌最全的地區無論是自然奇觀還是民族風情貴州無疑給我們創造了探尋自然的完美條件這次,去發現貴州天文地質的絕美吧它不僅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會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和寶貴財富(圖:新華社)在天文體驗館裡有超豐富的科普內容
  • 全國各地世界地質公園在雁蕩山「相遇」
    來自全國各地的世界地質公園和候選世界地質公園代表、相關(區、市)國土資源廳(局)地質公園主管部門代表和專家學者近150人齊聚一堂,通過實地考察、交流成果、分享經驗,共商世界地質公園和地質旅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大計。
  • 浙江同意建立溫州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海蝕地貌景觀突出
    「神州海上第一屏」半屏山海蝕崖鹿西島道坦巖海蝕平臺公園擁有3類6亞類的地質遺蹟點31處,以海蝕地貌景觀最為突出,其中半屏山海蝕崖、仙疊巖姊妹海蝕溝、鹿西島海蝕平臺等地貌景觀完整反映了典型的海蝕地貌演化序列。
  • 廣西有個地質公園,布滿神奇的石蛋地貌,上千個石蛋令人浮想聯翩
    廣西素有「廣西盆地」之稱,這裡地處我國版圖上的雲貴高原東南邊緣,特殊的地質構造賦予其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世界聞名的桂林山水其實只是廣西山水的「冰山一角」,廣西境內蘊藏著無數迷人又鮮有大批遊客光顧的小眾旅遊目的地。
  • 地一眼旅遊|來深圳大鵬半島,賞侵蝕地貌景觀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火山地質遺蹟和海岸地貌為主體,加之溪流瀑布、峽谷景觀、崩塌地質遺蹟景觀等,集水火共存、山海相依的地質遺蹟景觀於一體的科考、科普等的理想聖地。大鵬半島在深圳的東南方向,處在大鵬灣和深圳灣之間,三面環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風景秀麗。
  • 南江縣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博物館被評為省級科普基地
    近日,四川省科技廳公布了第十二批省級科普基地名單。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博物館(場館類)被認定為省級科普基地。 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鐵爐壩村,是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的主題博物館。場館採用圖文、實物標本、場景模型、多媒體聲光電以及知識拓展互動方式,分序廳、喀斯特地貌、花崗巖地貌、地質發展演化、古生物化石、動植物生態、歷史文化七個單元展示了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地表喀斯特地貌類型、特徵及成因,同時介紹了地球的起源和地質演化、巖石、礦物以及公園特色動植物季相景觀等知識。
  • 萬年火山,2019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科普志願者訓練營活動圓滿結束
    近日,由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主辦,腳爬客(武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科普志願者訓練營在雷瓊圓滿結束。通過了解公園的的地質地貌、生物資源以及人文歷史,並多方位多渠道傳播科普知識,提高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的影響力。
  • 廣西一處「絕美」地質公園,布滿神奇的石蛋地貌,是當地百姓最愛
    廣西一處「絕美」地質公園,布滿神奇的石蛋地貌,是當地百姓最愛有人說,廣西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旅遊勝地,廣西旅遊的話,人們經常在桂林的山水和劉三姐的歌,想起這些自然和人文風情是給人的印象實在是太嚴重,因此很多人都發現不了,其實是廣西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的不止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