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壹讀君呼喚更多的壹堆飯與大家分享自己在海外留學、旅居、旅行的有趣故事。投稿請直接發送至zhangyw@ireadweekly.com。
文 | MS.樹洞
作為一個有夢想的超級吃貨,旅行的意義更多在於吃!吃!吃!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在日本的美食之行。
Osaka的庶民美食
第一站是大阪,自然不能放過道頓崛美食街嘍。樹洞一直以為路邊攤的美食完敗各星大酒店。當我走進道頓崛美食街時,則有種置身庶民美食大世界的感覺,這裡幾乎囊括了關西所有美食,真不愧是有「穿在京都,吃在大阪」之說。因為時間、金錢以及胃容量的限制,這麼多美食不能一一品嘗真是人間憾事。
根據朋友的推薦,在大阪一定要嘗嘗號稱吃國粹小吃的章魚燒。章魚燒又名為我們熟悉的章魚小丸子,起源於大阪這裡,歷史悠久。
日本時間五點多,章魚燒的攤位前已經排起了長龍。怎麼說呢,雖然章魚燒號稱自己皮酥肉嫩,大概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樹洞在嘗過之後覺得好像沒有自己家鄉夜市美食街的好吃。
大阪的章魚燒裡面的汁餡兒非常粘稠,章魚肉很新鮮分量又足,再加上鮮美的海苔和柴魚片,對我這個內陸長大的吃貨來說,口感上腥味更重,所以不太適應。除了章魚燒,大阪的另一名菜是螃蟹火鍋,在大阪沒能吃到著實遺憾。
富士海鮮料理
因為在大阪沒能吃到螃蟹火鍋,我一直耿耿於懷,在去富士山的路上途徑一家海鮮市場,索性直接抱住母上大人的大腿求停留,終於如願以償吃到新鮮的日式海鮮料理。
海鮮市場的布局和我們國內的大排檔有點像,一樓大水缸裡養著各類水產,二樓用於用餐,擺著一排排長桌,一條長桌可以坐下十幾個人。我們要了一個海鮮鍋,一份大號海鮮刺身船,有肉有菜有湯,當然還要來瓶清酒助助興。
海鮮鍋裡的螃蟹腿取自超大隻的帝王蟹,據說火鍋裡面的湯會放一點海水,我嘗了一口,是有點鹹味。而海鮮刺身船才是整頓飯的重點。其實所謂的海鮮刺身船就是各種魚類生切成片的群英薈萃。生魚片在日語中寫作「刺身」,故此得名。船內包含十幾種海產,有龍蝦、鮑魚、海蟹、牡蠣、三紋魚、赤貝、海膽、旗魚和鱸魚,還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這一頓下來,讓愛吃海鮮的媽媽直呼過癮。
淺草寺之拉麵篇
淺草寺作為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令人神往的原因除了極高的文化價值外,當然就是小吃嘍——甘酒屋甜甜的酒釀,香甜糯軟的麻薯,卡哇伊的人形燒,外焦裡嫩的肉餅……到處充斥著令人迷醉的香味。但是,我對每一樣都淺嘗輒止,因為今天的目標是:拉麵。
酷愛日本動漫的我,每每看到動漫裡出現吃拉麵的場景都垂涎三尺,漸漸就生出了一種執念:到了日本不吃拉麵,就好像沒來過日本一樣。因為整個行程很趕,一直到了淺草寺,我才一嘗夙願。
淺草寺附近的小吃街有很多拉麵館,最後選擇的這家,則是被兼職做服務員的中國留學生拉進店的。一進店內,非常典型的拉麵館設計,狹長的走道僅供一人出入,窄窄的桌案前是一排五個高腳椅。我坐在高腳椅上就可以看到桌案內忙碌的三位拉麵師傅,他們帶著高高的廚師帽和衛生口罩,沒有任何交談,安靜又利索的下面、澆湯、放料,整個過程在這麼小的空間內卻生生做出了行雲流水的感覺。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面有多好吃,而是整個操作間非常乾淨和整潔。吃完面後,和外面招待客人的服務生交談才知道,裡面三位拉麵師傅其實都是中國人,但是老闆要求店內不可以講中文,只能說日語,包括這位服務生,他除了可以用中文在外面攬客,進了店內都不可以講中文。
這樣一條苛刻的要求讓我瞠目結舌,剛剛吃下去的拉麵似乎不再那麼美味。我不禁想:什麼時候我們中國人不在日本人的店內也可以把食物做的美味又乾淨呢?什麼時候我們中國人在日本人的店內工作也可以自由的選擇語言交流呢?大和民族啊,真是讓人既恨又敬!
當然,日本還有很多的美食,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希望各位看官有機會親臨日本品嘗啦!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請給壹讀君點個贊。
日常生活中的百科、文藝背後的歷史,熱點深處的冷知識。用輕幽默、有情趣的方式一起漲姿勢、正三觀。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