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京的新宿、淺草寺、上野,到鎌倉的圓覺寺,伊豆、箱根、北陸的永昌寺、犀星紀念館,再到京都的清水寺、北野天滿宮、法然院……資深日本迷用腳步丈量日本文脈之地,提供從路線到內蘊的全面指南。
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的交惡,與遺腹女津島佑子、私生女太田治子的關係;谷崎潤一郎偏愛娼婦型女子做妻子的奇異愛好;同為絕世才女的紫式部和清少納言的暗自較量……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
潔塵,女,作家,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報社文化記者、副刊編輯、出版社編輯等職。現居成都,從事職業寫作。出版有散文隨筆集《碎舞》《華麗轉身》《提筆就老》《小道可觀》《焦糖》《一入再入之紅》,長篇小說《酒紅冰藍》、《中毒》《錦瑟無端》等二十餘部作品集。
01. 為什麼叫自己「書房型作家」?您覺得作家分幾種類型?
潔塵:書房型作家這個說法不是我自己說的,是早年有媒體這樣「定位」,於是沿用下來。我自己覺得也很貼切。我大部分時間都在書房,讀書、寫作、看劇,看電影,而且出版了不少電影隨筆集和讀書隨筆集。我的寫作呈現很大一部分是把閱讀的對象作為言說的一個內容,或者說作為一個跳板,然後加以自己的陳述,來表達我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這幾年我的創作較之以前有所變化,我把我熱愛的旅行和閱讀結合起來,在路上和在書房,交錯而行,彼此滋養。
作家其實不分什麼類型,但有的作家的作品偏重於生活經歷和親身體驗,有的作家的作品偏重於文本的閱讀和研究,我屬於後者吧。但其實兩者是交融的。我們每個人都在生活之中,智識水平、心理狀態以及情緒反應都會呈現在各自的作品裡。
02. 您在寫作的同時,也比較活躍地與外界交流、對話。在平衡形而上的事業和瑣碎的世俗生活的時候,在追求細膩敏感的觀察體驗和保持理性自持的生活態度之間切換的時候,您有什麼樣的原則、理念?
潔塵:談不上什麼原則和理念,一來我精力比較旺盛,所以在寫作之外還有餘力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二來可以說我的專注力比較強吧,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注意力很集中,因此效率比較高。比如我是每天寫作,在特定的時間段裡就專注在寫作這件事上,心無旁騖。
03. 您除了閱讀、寫作外,也經常在個人公眾號「潔塵的私人版本」上分享旅行、看畫、觀影的心得感受。您覺得您現在已經抵達了「詩和遠方」嗎?
潔塵:詩和遠方就在日常之中,晨昏更迭,一粥一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保持持續學習的習慣。安心於此,就抵達了詩和遠方。
04. 在網絡時代,媒體的生態環境較之過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在新的傳媒語境下,可以說「潔塵」也是一個文化IP嗎?您希望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帶給成都的文化圈層什麼樣的變化?
潔塵:我只是一個寫作者而已,在新的傳媒語境中,談不上什麼IP,更談不上什麼影響力和號召力。除了我的寫作,在面對公眾的一些活動中,我始終希望傳遞的是文化藝術的美好以及閱讀的重要。這種傳遞其實相當緩慢,沒有任何立竿見影的可能性,但我覺得這種緩慢的滲透性質的交流,是真正可以進入到人的內心的。
05.您二十多年來筆耕不輟,寫作是您的工作,從事這份工作,您是否也像其他職場人一樣面臨同樣的職場難題:比如競爭、自我突破、團隊溝通等等?
潔塵:我天性喜歡獨處,寫作對於我來說真是一件幸運的工作,它是個體勞動,所以不存在競爭和團隊溝通這類的問題。當然,進入到出版環節時,需要和出版社進行溝通交流,迄今為止都很愉快,大家都在專業且敬業的這個層面來交流,就很容易達成共識。
但跟所有其他的事情一樣,寫作最困難的是如何面對自己,也就是所謂的自我突破。這一點,任何工作都是一樣的。
06.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而且表達能力對每個職場人來說都是一種很重要的素質。您可以告訴我們如何練就敏銳的捕捉能力和精準的表達力嗎?
潔塵:文學創作所運用的語言表達和職場所要求的語言表達不是一個系統的,但同樣需要敏銳的捕捉能力和精準的表達力。就訓練來說,我覺得前者需要培養專注力,後者需要各種技術層面上的訓練,由量變到質變。閱讀就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07.通常我們認為書房是一個私密的、個人的所在,為什麼會在輕安素食館設立一個「潔塵書房」?
潔塵:我自己真正意義上私密的個人的書房,當然是在我的家裡,那是我寫作和閱讀的場所。輕安不僅是一個素食館,它首先是一個綜合文藝空間,「潔塵書房」是這個空間的一部分,由我主持,做一些文化分享活動。
08. 輕安經常推出文學、音樂、美術、戲劇等主題的文化沙龍,沙龍主講人通常都是業內有著很高造詣的大咖。不過沙龍的參與者中有很多對藝術有嚮往但非文藝從業者。請問您怎麼理解藝術?怎麼看待藝術和女性的關係?
潔塵:輕安有各種活動,涉及生活美學很多方面,比如瑜伽、花藝、茶藝等等。輕安·潔塵書房這一塊,主要以「潔塵和她的朋友們」這個系列作為活動主題內容,迄今為止已經邀請了很多嘉賓來做分享,涉及領域有文學、藝術、建築、戲劇等各個方面,他們都是在其專業領域裡成熟資深的人士,是如你所說的「業內有著很高造詣的大咖」。這一點,是輕安·潔塵書房的一個特點。從2019年開始,我們也開始開設高品質的課程,講課的導師,也是按著這個特點來邀請的。經常來參加活動的書友,以女性居多。女性對自身內心豐厚的追求確實更為強烈。文學藝術是現實中的光,沐浴在光裡面,人生肯定會亮堂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