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林鳳凰沱:下關沱茶的姐妹,傳世沱茶中的精品!

2020-12-25 普洱藏家

說起沱茶,除了大家熟知的下關甲沱、寶焰沱之外,勐海沱茶、土林鳳凰沱、鳳牌甲級沱等,也都具有相當的水準。

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詳細聊聊土林鳳凰沱。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0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大白菜等珍品老茶;還開闢了《老茶講堂》欄目,發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一、南澗茶廠的籌辦

南澗彝族自治縣位於雲南西部,地處大理、臨滄、普洱三市州結合部,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開始種植茶葉,是著名的「茶葉之鄉」。

1983年底,原就職於下關茶廠的林興雲先生(時任下關沱茶廠黨委副書記、下關沱茶廠原革委會主任兼技術廠長),來到南澗創辦了雲南省南澗茶廠。由於工藝技術源於下關,所以當時南澗茶廠也有「小下關」之稱。

1985年,第一批鳳凰沱正式面市。由於鳳凰沱既有下關沱茶的技術傳承,又有無量山的優質原料保證,一經上市便被搶購一空。繼下關沱茶之後,鳳凰沱成為普洱沱茶中的精品。

二、「土林鳳凰」商標的由來

當時,由於使用「中茶牌」商標需要支付一定費用,雲南各茶廠紛紛脫離中茶,籌劃註冊自己的商標,如勐海茶廠的大益標,下關茶廠的寶焰標等。1987年,南澗茶廠也完成商標註冊,「土林牌」商標橫空出世。

由於種種原因,1990-1992年,鳳凰沱停產;1993年,廠裡人重新註冊了「雲南大理南澗茶葉公司」,並開始生產沱茶,其商標多了兩隻鳳凰的形象,由「土林」標變成「土林鳳凰」標。

在註冊商標圖案中,「土林」是大理南澗無量山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奇觀,被雙舞鳳凰包圍在中間,寓意為雙鳳吉祥,因此其生產的沱茶被茶友們親切地稱為「鳳凰沱」。

2000年,南澗茶廠重新生產沱茶,想繼續使用「土林鳳凰」商標,但由於大理南澗茶葉公司已先行使用,經商議後,南澗茶廠使用「鳳凰古德」商標。

三、鳳凰沱的批次及包裝差異

鳳凰沱有生沱,也有熟沱。大部分茶友對鳳凰沱的印象,一般以熟茶為主,早期的鳳凰沱口感上大致上與七三參香磚的口感相似。

鳳凰沱的生產批次較多,不同批次的包裝略有差異。早期鳳凰沱的包裝印刷較為精美,以油光厚黃紙包裝;後期包裝則十分粗糙,紙質偏薄,且紙的顏色略淺。

早期鳳凰沱又分為第一批與第二批,其最大的區別在於鳳凰眼的不同。

第一批茶中,鳳凰的眼睛為「雙眼皮」,第二批則為「單眼皮」,這是一個明顯的分辨方法。

此外,第二批鳳凰沱約有三種年份,基本上紙質越厚,顏色越深的包裝,年份就越早。但其年份差異不大,品飲口感也較小。

四、1999年乙級鳳凰沱

1999年乙級鳳凰沱是鳳凰沱茶中的經典。從沱體包裝印刷和紙張來看,符合早期產品特徵。

1999鳳凰沱為生沱,規格是100克/沱,5沱為一包。其鳳凰眼為雙眼皮設計,「土林鳳凰」商標正中還印有綠色「乙級」二字,上方有「雲南鳳凰沱茶」字樣,下面則是「雲南大理南澗茶葉公司出品」。

拆開看,沱體規整,條索粗壯,色澤油潤,以6-7級料為主,稍有茶梗,無量山的料,葉質偏硬,輕聞陳香馥鬱,倉儲優異。

歷經20年陳化,開湯醇香四溢,茶湯黃紅透亮,苦味稍顯,但能迅速化開;香氣不揚,有很輕微的梅子香。茶氣十足,其味澀後回甘,縈繞不絕,齒頰留香。

「鳳凰沱茶真好味,獨樹一幟傲江湖。」小小鳳凰沱茶,歷經時間沉澱,如今已經成為茶界的經典茶品,與下關沱茶一起,為天下愛茶人帶來更多美的品味和享受。

參考資料:

陳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M].臺北:五行圖書,2006鄧時海.普洱茶[M].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16梁俊智.新生普洱年鑑(1998~2003)[M].臺北:五行圖書,2012聲明:文章由「普洱藏家」原創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從「土林鳳凰」之爭說起,如何區分眼花繚亂的鳳凰沱?
    土林鳳凰沱茶,作為普洱沱茶界的一枝獨秀,多年來備受資深茶友的青睞。提起鳳凰沱,不僅有浪漫的想像,更有引人回味的故事。「土林鳳凰」之爭土林鳳凰沱茶的出產地——南澗,位於滇西茶馬古道順下線上,在鳳慶和下關之間。南澗地處大理、臨滄、普洱三州市結合部,氣候溫和、溼潤多霧、土壤肥沃,非常適宜茶葉種植。
  • 普洱絕密檔案:下關沱茶與重慶沱茶的恩怨情仇
    ▎先來後到之爭沱茶,產於下關 揚名於川對於川渝現在主流的老茶客而言,對於沱茶的最初記憶,多是源於重慶沱,下關沱則是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才出現的品類。那麼到底重慶沱究竟是不是早於下關沱呢?▎上世紀50~70年代下關沱退隱,重慶沱壟斷川渝沱茶市場沱茶屬於普洱茶的一種,從傳統普洱茶加工的角度來講,在緊壓茶中的沱茶、餅茶和磚茶中,沱茶是用最好的原料來製成的。「在傳統普洱茶選料和加工中,一般是1~4級的原料做沱茶,4~7級甚至8級的原料做餅茶,然後7、8、9級以下的原料來做磚茶。」
  • 94年鳳凰沱的秘密
    高山流鳳凰沱是普洱沱茶中的傳世經典,也是雲南省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品牌。普洱茶一直有「一沱,二餅,三磚」的說法,也就是普洱茶最好的料是用來做沱。鳳凰沱以匯集臨滄、版納、思茅等各地名山毛茶為基礎,經過傳統工藝的加工製作,既突出了普洱茶本身的醇厚,又能鎖住各個山頭獨特的風味,因而有著渾厚而不失靈韻的氣質。鳳凰沱雖生於原南澗縣茶廠,但由於歷史的原因,鳳凰沱已經不再是原南澗縣茶廠的專屬品牌,市場上所謂的鳳凰沱也是舉目皆是,然而真正傳承了林興雲鳳凰沱精髓的唯有當今南澗鳳凰沱茶廠的「鑫鳳凰」。
  • 下關沱茶控必看,詳解百年下關!
    說起下關沱茶來,似乎在普洱茶行業,幾乎沒有人不認識的,因為它不僅歷史悠久,還是曾經的四大國營茶廠之一。而四大茶廠在生產上各自突出的特點「昆明磚,勐海餅,下關沱,普洱散」也造就了自身的同時,也在成就他人,就比如像下關茶廠則以沱茶見長,因沱而興,因沱而盛,在近現代普洱茶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 我的老朋友下關沱茶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我和下關沱茶的關係,我會說我們是一對有近30年交情的老朋友。 我從70年代開始就在芳村學做茶,80年代專注云南普洱茶,與下關沱茶結緣始於1988 年。那年的春天我剛去完臨滄地區收原料,接著就去拜訪下關沱茶設在大理的經營部,當時接待我的是下關茶廠經營部經理王曉明。
  • [品茶]94年土林鳳凰熟沱飲錄
    土林鳳凰沱茶,是一個讓人有些唏噓的產品,鳳凰沱也是很多茶友心中抹不去的名字,要認真說起來,鳳凰沱茶也是引本號早期入門的產品之一,從鳳凰90年代的甲沱、乙沱,到後來的336g限量沱、養生沱、特沱、跳菜餅、金豪沱、銀豪沱、鳳凰涅槃沱、紅絲帶沱等等……掰著指頭居然一下數出來眾多當年收藏過的茶品。
  • 【鳳凰茶語】新品上市:百年雲南沱茶技|三十餘年匠心傳承
    土林鳳凰 百鳥朝鳳普洱茶熟沱2017年 雲南大理小沱茶盒裝160克土林鳳凰& 鳳起鳳起,「龍飛逸天路,鳳起出秦關土林鳳凰 鳳起普洱茶熟沱2017年 雲南大理小沱茶盒裝茶葉357克土林鳳凰&龍鳳吟龍兮龍兮,風雲會。鳳兮鳳兮,思高飛。
  • 細說下關沱茶的分類,下關茶迷一定要收藏
    [導讀]:下關茶廠素以沱茶聞名。建國後,其沱茶產品一直持續生產,花色品種不斷推陳出新。據香港茶史學者何景成先生研究,在國營下關茶廠五十餘年的歷史中,生產的沱茶計有7大系列11種口感。下關並不產茶,作為雲南主要的茶葉集散地,大理市下關匯集了來自雲南省內各地最好的制茶原料,所以,這裡才誕生了採用多種雲南優質大葉種曬青茶作為下關沱茶原料的沱茶製作工藝。
  • 無風水不下關:破譯下關沱茶113年的風水密碼
    ▎花一百多年時間熟悉原料「原料是基礎」,這是茶語網(www.chayu.com)在整個採訪過程中一直聽到被多人提起的一句話,無論是在茶葉江湖中被人稱為「沱爺」、曾任下關沱茶集團的董事長羅乃炘先生,還是現任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國風先生,在他們的描述中
  • 下關沱茶從哪裡來——大理州
    下關鎮說到大理,那一定就繞不開下關和下關沱茶沱茶是雲南茶葉中非常古老的製品,現代的雲南沱茶的雛形制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下關「永昌祥」商號成功定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永昌祥」下關茶廠在「月餅形」的茶團上進行改良,使得原本過厚的茶團增大了表面積,保證緊壓茶團有良好的透氣性。這樣的改良對生料團茶的後發酵十分有利,這一經典的茶團設計就從此定型並流傳至今。
  • 沱茶,普洱茶中的一股清流
    沱茶的形狀起源於雲南省景谷,又稱「谷茶」。興起於大理,所以便有了著名的下關沱茶。沱茶,並不屬於一種茶品類,其實只是一種普洱茶的壓制形狀。壓成坨狀的普洱茶主要是方便用馬馱而已。應該算是普洱茶中的良心產品。或許是因為沱茶大多是100g的小規格產品,售價也很底,常規沱茶也就是幾塊錢一沱,高端的也就幾十塊,利益少自然做的廠家或者作坊也就很少。大家都奔著餅茶去了,做個餅茶隨便寫上古樹就可以標價幾百上千,寫個老樹也是要售價幾百的,哪怕是寫個生態喬木也是要上百塊的。
  • 下關沱茶飄香馬來西亞2018大紅花國際茶展
    下關沱茶馬來西亞總經銷馬來西亞老茶行貿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和沱之源公司的高級茶藝師們與現場茶友共享知己好茶。座無虛席的展位上,馬來西亞茶友細細品味並現場選購各類產品。▲下關沱茶集團公司董事長陳國風與茶友現場交流
  • 擦亮大理「綠色牌」——下關沱茶「雲南省綠色食品牌」的養成之路
    「10大名茶」,以經典產品「松鶴延年」牌下關特沱沱茶登上榜單。隨著一批批「10大名茶」的下山、進城、出海,下關沱茶正不斷綻放品牌魅力,香飄八方。下關特沱沱茶雙面Logo更是為下關沱茶保駕護航,一面是經典的松鶴延年商標,另一面綠色食品牌Logo為下關沱茶錦上添花。
  • 關於沱茶的歷史丨百科
    沱茶原狀產於雲南省景谷縣,又稱「谷茶」。是雲南茶葉中的傳統製品,歷史悠久,古時便享有盛名,早在明代萬曆年間的《滇略》一書中就有記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沱茶是一種製成圓錐窩頭狀的緊壓茶,一般將幾個用油紙包好的茶坨連起,外包稻草做成長條的草把。沱茶從面上看似圓麵包,從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間下凹,頗具特色。最初製作的形狀內凹外凸,如小碗臼。
  • 沱茶之美
    下關風吹得人涼到骨髓,卻能讓緊壓茶能夠快速乾燥。茶葉在揉制加工過程中經蒸、壓後含有一定水份,需要乾燥後才能包裝和銷售。在茶葉乾燥工藝尚不發達的階段,尤其是在溼度相對較大的滇南茶區,蒸壓後的茶葉因含一定水分而容易黴變,給茶葉加工帶來一定困難。
  • 「沱茶」名字的由來,你有了解過嗎
    沱茶是一種製成圓錐窩頭狀的緊壓茶,主要產地是雲南,為便於馬幫運輸,一般將幾個用油紙包好的茶坨連起,外包稻草做成長條的草把。因為一個茶坨的分量比一塊茶磚要小得多,更容易購買和零售。沱茶從面上看似圓麵包,從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間下凹,頗具特色。沱茶的種類,依原料不同有綠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
  • 下關經典老茶盤點:50年代鐵餅、70年代圓餅、黑商檢沱……
    下關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關於下關沱茶。實際上,作為一家70多年的普洱茶老品牌,下關從它誕生之日起,就生產了眾多經典茶品。▲下關沱茶今天,就和國家高級評茶師、淘寶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一起來盤點下關的幾款經典老茶,並不僅限於沱茶哦!
  • 重慶特產傳說(167) | 還有多少老茶客,記得重慶沱茶的光輝歲月?
    對於現在的很多四五十歲以上的川渝老茶客,尤其是重慶茶客而言,重慶沱可謂承載了他們大半生的茶飲記憶。「記得1971年回老家,我們帶的特產只有一樣,那就是重慶沱茶。」68歲的杜女士說,「當時火車、輪船到達重慶,廣播裡最先介紹的特產,就是重慶沱。」「想買重慶沱茶都要憑票,而且還要排隊,因為當時茶葉緊張,還要外銷,完全供不應求,一個人一個月配額最多只有2兩。」
  • 生態班章沱 傳世玉璽茶-生態班章全國新品發布會在古早文化城舉行
    11月23日,「生態班章沱,傳世玉璽茶」全國新品發布會暨茶品鑑會在青島市古早文化城圓滿舉行。匯聚八方來客,共邀品鑑茶文化的獨特韻味。主持人對到場領導及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在熱烈的掌聲中,「生態班章沱,傳世玉璽茶」全國新品發布會暨茶品鑑會正式開始。主持人介紹到,今晚將與雲南大理下關總部全程聯線,與廣東中山、廣東東莞、吉林長春、湖南長沙、陝西西安等地一同品鑑茶的馥鬱幽香。會上,下關沱茶董事長陳國風就茶行業未來的發展及對生態班章的期許做表態發言。
  • 沱茶的形態之美——精妙絕倫
    撰文︱關茶、李其康   編輯︱Candylan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