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網絡文學的2018 現實題材作品關注度最高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2018,武俠小說大師金庸離世,一代人的青春謝幕,留下的是身居廟堂心系俠義,是金庸世界正能量的江湖。

2018網文江湖,在某種程度上和金庸的江湖何其相似,於風起雲湧之中,不乏新時代的快意恩仇、俠膽柔情。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背景下,大量正能量、鼓舞人心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更是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閱文集團和掌閱科技在2017年下半年分別在港股和A股上市,資本市場認可了網絡文學的商業價值。在資本競合的同時,幾乎所有的網絡文學平臺都加大了對現實主題題材作品的培育和扶持。

一方面讀者在經過玄幻、穿越的套路後,愈發傾向能反應真實生活的新作品。另一方面,隨著文學IP在影視、遊戲等方面的成熟,現實題材在改編上的優勢也愈發明顯。《擇天記》《將夜》等IP大劇並未取得跟其文學作品相匹配的亮眼成績,反而像《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現實作品拉動了影視行業的增長。

包括閱文、阿里文學等平臺都在利用自身在現實題材內容上的優勢,通過生態聯動、IP衍生等優勢,以文學為源頭向遊戲、影視、衍生品等方向進行持續性布局。網文江湖「新三家」的布局逐漸明朗。

在今年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指出,堅持內容的精品化導向,避免同質化、媚俗化,立足現實題材體現主流價值觀,是網絡文學新時代的重要使命。

今年6月,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公布2018年度重點作品扶持選題名單。阿里文學旗下三部作品入選,分別是羅曉作品《大山裡的青春》、郭怒作品《足球紀元》、上官詩經作品《芳菲鄉的振興》。當月,阿里文學籤約作家何常在的作品《浩蕩》成為2018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選題名單「謳歌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的唯一一部網文作品。驃騎作品《太行血》和掌閱文學選送的《海上升明月》則入選網絡文學扶持名單。

羅曉《大山裡的青春》描寫了一個生長在富裕環境中的城市青年到農村支教後發生的巨大思想蛻變的故事,表現了當代青年人關心教育事業,關注農村和農業發展,投身中國夢偉大事業的積極人生面貌。改革開放四十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於中國教育來說,具有著裡程碑的意義,這裡包涵著無數執著堅守的園丁們的無私奉獻。《大山裡的青春》為讀者呈現了在改革開放之後投身國家教育事業建設當中的山區教師面貌,以謳歌人性的光輝和奉獻的精神。

何常在的作品《浩蕩》,是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背景的長篇商戰小說,深刻反映了「深圳速度」背後的風雨歷程,暗含著時代縮影且被一代創業者寄予厚望。目前在阿里文學的幫助下,《浩蕩》的影視改編工作也正在籌劃中,相關製片人已經到位。何常在表示,他將與阿里文學和製片人、導演一起推動《浩蕩》電視劇的啟程。

談及作品創作的靈感與時代背景,何常在採訪中說道:「我們正處於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年代,幾十年,我們最大問題的解決了溫飽,並且幾十年的和平歲月是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從未有過的最溫情最奮發的一段時間,作為網絡作家,尤其要感激偉大的祖國為我們帶來的機遇,從1998年網絡文學誕生到今天,20年來網絡文學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一方面是網絡作家自身的努力,而另一方面何嘗不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經濟的飛速發展,就沒有網絡文學蓬勃發展的今天。

《海上升明月》以鄭和奉命打造寶船為線索,以龍江造船廠為背景,以小見大再現明朝海上絲路的繁華,展現江蘇人民從古至今的嚴謹工匠精神,以及發奮圖強、愛國愛家的優秀傳統美德,響應了「一帶一路」倡議。

近期,閱文助力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中國鐵路人》,作為少數聚焦鐵路電氣化建設,描寫鐵路接觸網工生活的長篇小說,作品受到了作者所在公司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的關注和認可。

丁墨的《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圍繞當下大火的創業和商戰話題展開。講述了退伍軍人勵志誠臨危受命擔任家族企業掌舵人,與心懷夢想的設計師林淺共同創業,聯手抵抗外資企業,堅守初心,保護民族工藝,發揚中華文化的正能量故事。

中國網絡文學自1998年至今,已經走過二十載,在大時代激昂壯闊的曲譜下,實現了騰飛式的發展。從最初依靠創作者熱情更新,被視作「年輕人寫著玩兒」,到2000年以後定下付費閱讀的基本商業模式,迎來2010年後爆發增長,到如今網絡文學形成完善的產業鏈。

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與中國改革開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改革開放40年為中國網絡文學造就了龐大的網絡作者和網民讀者隊伍,激發了中國人的文化原創力,孕育和發展了文化產業,營造了良好的網絡文學生態環境。

「網絡文學已經進入了最好的時代。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給作者和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創作和獲取內容的體驗。而大數據的嶄露頭角,讓作者在創作時,能夠通過用戶閱讀中所產生的數據畫像進而更好的調整創作方向。文化娛樂產業正從流量為王逐漸轉向內容為王,好的內容將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在這個時代大放異彩。」阿里大文娛財務長、阿里文學總裁宇乾表示:「我們很幸運的處在一個國力昌盛、民族復興、文化自信的大時代,這也為網絡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2018年將近尾聲,整個網文圈不乏價值觀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內容,網絡文學IP商業化實現了全產業鏈覆蓋,正版付費、技術革新推動行業不斷正向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更多如阿里文學、掌閱、閱文這樣的頭部企業在推動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展現出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優質IP所承載的傳統文化精華和民族文化氣魄收到海內外讀者的喜愛和認同,網絡文學要脫離「低俗『、「重複」、「無腦爽文」、「沒營養」這種刻板印象,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欣欣氣向,網絡文學產業進入成熟期,也將成為我國文藝產業的新名片之一。

相關焦點

  • 聚焦網絡文學: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者正經歷的陣痛不可忽視
    中國網絡文學在積累了大量創作者、作品和讀者之後,正面臨提質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關口。11月24日至26日在南京舉行的「全國知名網絡作家創作研討班」上,多位專家學者和網絡作家認為,進一步提升現實題材作品創作水平,增強對現實問題的關注和思考,是網絡文學當前需要更多發力的方向。
  •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機遇與挑戰
    現實題材成為創作新潮流網絡文學從來不乏對現實的觀照,但是直接記錄時代、書寫當下的現實題材作品一直以來並不多。更多作品是把現實當背景,為的是回到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網絡文學創作手法,如「世界觀架構」「金手指」等,與真實生活也相對疏離。
  • 現實題材走紅網絡小說(牆內看花)
    當下,現實題材網絡小說創作日益蓬勃。根據《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數據顯示,網絡文學平臺發布的新作品中,現實題材佔比達65%,同比增長24%。不同於玄幻、仙俠題材,現實題材的網絡小說貼近生活,容易引發情感共鳴。
  • 網絡作家寫現實題材的多了 文學網站嘗到甜頭
    原標題:時代和生活提供靈感來源 政策引導和文學評獎助力 網絡作家,寫現實題材的多了8月9日至11日,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發布的《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網絡文學平臺發布的新作品中現實題材佔比達65.1%,同比增長24%。
  • 新聞出版署:網絡文學日趨主流化 現實題材明顯增多
    在評委會主任、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看來,入選的作品呈現出明顯的「趨主流化」現象,現實題材逐漸增多,藝術水準也有一定提升。「網絡文學已具有較為理性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在保持網絡文學特徵與活力的同時,正日益向主流意識形態、主流文化傳統、主流文學審美靠攏」,陳崎嶸說。
  • 鍛造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精品(圓桌談)
    現實題材是接地氣、有人間煙火氣的題材,需要日常邏輯和縝密的生活常識,不能只憑想像來任意安排情節,剛開始嘗試現實題材的網絡作家可能感到困難。此外還要考慮讀者接受問題。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不容易寫長,也會導致用戶黏性弱,影響閱讀體驗。 肖驚鴻:我認為困難有二:一是概念。不少網絡作家對現實題材的概念模糊,二是創作手法。
  • 首屆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實力作家雲集
    大賽自今年3月1日開啟徵稿階段以來,備受矚目,好評如潮,在廣大文學創作者、和網絡文學讀者,以及社會各界中引發強烈反響,收到大量優秀現實題材作品。目前徵文活動進入評審階段,評審委員會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江蘇省作協、南京市作協領導和網絡文學領域頂級評論家組成也擔綱此次徵文大賽評審工作。
  • 作品趨向主流 現實題材崛起 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揭曉
    2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在京聯合發布「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名單,《摯野》《零點》《白紙陽光》《運河碼頭》等24部作品入選。  「年度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活動」於2015年首次啟動,是政府主管部門針對網絡文學的客觀發展現狀採取的一項措施,旨在遴選追求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的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向讀者推介,發揮其示範作用,引導網絡文學健康有序發展。推優活動已連續舉辦4屆,共向大眾推介了63部優秀作品。
  • 學者禹建湘: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要有現實性,也要有價值的現代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近年來,《大國重工》《大醫凌然》等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廣受好評,《大江東去》《都挺好》等作品經過影視化改編後也成為熱門。11月27日下午,第六屆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西湖論壇」上,「網絡文藝行業發展去世與問題」圓桌論壇召開。中南大學教授禹建湘分享了當下網絡文學中現實題材作品的現狀和問題。網絡文學經過20年的發展,誕生了玄幻等各種類型,當下,現實主義題材漸漸走入視野。
  • 《何日請長纓》獲第四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徵文大賽特等獎
    5月1日,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閱文集團旗下多家知名原創文學網站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徵文大賽公布獲獎名單。聚焦中國工業發展史的《何日請長纓》獲特等獎,反映金融資本行業發展的《投行之路》獲一等獎,根據疫情期間真實事件改編的《國家戰疫》、聚焦「80後」醫護工作者的《生活挺甜》獲特別獎。
  • 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公布 唐家三少小說上榜
    具體到本次活動,記者了解到,自2018年10月下旬發出評選通知,至2018年11月30日作品徵集截止,組委會共收到530部原創網絡文學作品,較2017年的385部申報總量大幅提升,報送數量為歷屆最高。其中,北京地區報送數量達284部,位居榜首。最終的推介名單則含有《網絡英雄傳Ⅱ:引力場》、《白紙陽光》等24部作品。
  • 中國社科院發布《2019年網絡文學發展報告》:現實題材創作井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傑群)2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9年度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目前網絡文學用戶數量持續增加,已達4.55億,網民使用率達到53.2%。在2019年整體呈良性態勢穩健發展,反映時代精神的現實題材井噴發展。
  • 現實題材成為網絡文學新亮點(高峰之路)
    在文學形態上,不少人認為當前網絡文學僅僅是傳統通俗文學的網絡版,這意味著網絡文學的審美形態和表現手法還顯得比較單一,審美可能性還沒有得到充分開掘。  面對新問題,部分網絡文學作家開始挑戰現實題材。在最近幾年的網絡文學創作中,現實題材作品顯示出日益強勁的發展態勢,作品數量節節攀高,總體藝術質量不斷提升。
  • 網絡文學,擁抱充滿活力的現實生活
    國家新聞出版署與中國作家協會聯合推介,「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揭曉,現實題材類作品急劇增多    2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協在京聯合發布「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名單, 《網絡英雄傳Ⅱ:引力場》 《摯野》
  • 第二屆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在南京建鄴落幕
    作品《2.24米的天際》獲完結作品組一等獎 建鄴區委宣傳部供圖作品《錦繡魚圖》獲未完結作品組一等獎 建鄴區委宣傳部供圖人民網南京1月9日電 9日下午,「新時代的中國」第二屆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在南京市建鄴區舉行。
  •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量質雙升
    來源:中國文化報為了更好地發揮優秀作品的示範性作用,引導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7月21日,由連尚文學主辦的「優秀現實題材作品研討會」在北京涵芬樓書店舉行。與會學者、作家表示,如今現實題材作品在網絡文學中的比重和質量都穩步提高,體現了網絡文學作家的使命感、責任感。從模式化的表達中跳出來網絡文學在本世紀初興起時,玄幻、修仙等題材作品大行其道。「以前進行網絡文學評選,很難選出現實題材作品,總體看去是『一頭沉』,玄幻、仙俠多得不得了。
  • 現實題材厚積爆發,網易文學三部佳作入選2018優秀網文原創作品推介
    在由國家新聞出版署與中國作家協會最新推出的「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發布戶活動中,現實題材作品再度佔據主流,而作為國內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的積極發起者之一,網易文學選送的《老媽有喜》、《無縫地帶》、《楚河漢界》三部作品入選,也成為最受關注的平臺之一。
  • 7部作品獲遼寧「金桅杆」獎 網絡文學主旋律題材漸多
    遼寧網絡文學專項獎——第二屆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杆」獎日前揭曉,在12部提名作品中7部作品獲獎。第二屆「金桅杆」獎網絡文學獎繼續以我省網絡文學作品作為嘉獎主體,同時又將嘉獎對象擴展至省外。此外,在創作題材上,第二屆「金桅杆」獎仍然鼓勵那些比較明顯地凸顯網絡文學特色的作品。同時,對探尋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創作相結合的作品也予以關注,比如,以網絡文學敘事技巧書寫現實題材或主旋律題材的作品。獲獎作品題材廣泛本屆「金桅杆」獎獲獎作品覆蓋了歷史、軍事、玄幻等網絡文學類型,作品題材還涉及抗美援朝、國企改革、非遺等。
  • 觸摸時代脈搏 第二屆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揭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絡作家將創作從虛擬空間轉向廣闊大地和火熱的現實生活,他們的作品在保持「網感」的同時也將對時代發展的感悟和認知、對社會生活的洞察與思考凝聚於筆端。1月9日,「新時代的中國」第二屆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在南京頒獎。
  •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讀者反應
    從讀者的交流和反應來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的閱讀快感,建立在文學敘事符合歷史邏輯、生活規律和情感常態基礎之上,體現出對作品現實性的關注。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不僅產生了娛樂與受教並存的閱讀效果,而且推動了讀者的自我學習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