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被殺》:3個嫌疑犯,折射情感中的3類人性弱點

2020-12-24 泥金姚

很多人著迷日本推理小說,因為它與傳統的偵探小說重視破案過程不同,即使一開始作者就告訴你兇手是誰,你依然會迫不及待地看下去。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這類推理小說蘊含著邏輯的樂趣、人物的悲喜,還有令人感同身受的社會現實。

人們稱它們為「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它的開創者叫松本清張。

松本清張的一生可以算得上晚熟。

13歲家境貧寒被迫輟學開始,松本清張當過小販、做過學徒、也幹過工人。三十年後,他又應徵入伍,被驅往朝鮮做衛生兵。回國後,他不巧碰到了日本經濟蕭條時期,靠賣掃帚養活全家。

直到41歲,松本清張參加了一次徵文比賽,獲獎後的他那時才正式走入文學的世界。

或許是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兩年後,松本清張的第一部作品《某〈小倉日記〉傳》一經發表,就獲得了第28屆「芥川獎」,從此名聲大噪。

如今大家熟知的東野圭吾、京極夏彥、宮部美雪等都深受松本清張的影響。

與松本清張其它中長篇小說不同,《火神被殺》是五個短篇小說的合集。這5篇小說,大致都發刊於上世紀70至80年代。

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四五十年,但我們依然能從這短短的故事裡感受到真實與謊言的周旋,窺探到真實世界的善惡對抗,更能觸碰到人性複雜的弱點。

0101 自私的貪慾之心

戀人之間贈送禮物是互表心意,可情人之間買贈禮物,卻往往會引來無盡的麻煩。

《火神被殺》中的故事《葡萄唐草花紋刺繡》,講的就是野田保男因為送了一塊刺繡桌布給自己的情人奈津子,差一點「惹火上身」的故事。

雖然故事最後,野田夫婦倖免於警察的追蹤。可逃脫掉「牢獄威脅」的人,怎麼逃得了「婚姻誓言已被打破,夫妻二人早已同床異夢」的情感悲劇?

故事中的嫌疑人野田保男也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什麼叫做自私的貪心。

野田保男算得上社會中上層階級男性的典型代表。

他擁有一家穩定收入的小公司,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無論從穩步發展的事業,還是從「琴瑟和鳴」的夫妻感情來看,野田保男都稱得上是人生贏家。

可是,野田保男有著人性最普遍的弱點:貪心不足。

表面看,他是一個對妻子溫柔和順的老公。

即使外出旅遊三周,住在酒店無所事事時,他也可以耐心地陪著老婆逛酒店的小商店。更是毫無怨言地陪著老婆折騰,只為找到妻子心愛的禮物。

可是,他真的毫無怨言嗎?

並沒有!

他早已厭倦了夫妻間的日常生活,他心心念念的全是自己的情人——酒吧老闆奈津子。

就像買刺繡桌布這樣一件小事。

野田保男和妻子光明正大地購物,只能是自己守在一旁無聊等待。

但為了買給情人,野田保男卻需要絞盡腦汁地找時機、單獨行動。他還需要像臥底一樣避人耳目,與賣家定下秘密購買的約定。

對於野田保男這樣的男人,「家中紅旗不倒,屋外彩旗飄飄」,才最能滿足自己既擁有刺激感情,又保有穩定家庭的「美好」欲望。

當然,野田保男的美夢僅僅如此,還不夠!

他還不想因偷情而壞了名聲。

要知道「好男人」的形象,能為他帶來良好的聲譽。對一個人來說,有什麼抵得過接受羨慕與讚美的滿足呢?

所以,野田保男和奈津子還保持著最私密的情人關係。

野田保男想要「立牌坊」的榮耀,又不舍地下情的欲望。他口口聲聲說著「奈津子是自己的真愛」,卻在奈津子被謀殺後,暴露出最自私的人性。

在得知奈津子被殺害的消息後,野田保男從沒有表現出十分的痛苦和傷心。

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警察會不會找到自己」、「自己的家庭會不會破裂」的擔憂上。甚至,野田保男根本不關心誰是真兇,不在乎人們對奈津子的嘲諷。他只怕自己被牽連,丟了面子,壞了名聲。

如果奈津子死後有靈魂,看到這一幕,不知她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做地下情人的選擇。

那些用真愛來粉飾的感情,在危難面前都不堪一擊。因為,所謂「真愛」的背後,沒有真心,只有自私的貪婪之心。

0202 可笑的固定認知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個年輕人在乞討,你會給予他小額捐贈嗎?

選擇不會的人們,大概內心會有這樣一種聲音:「他是騙人錢的職業乞討者,不給他錢,是因為自己不能助長這種歪風邪氣「。

的確,社會新聞已有很多報導,諸如「驢友歸家求救」等騙人的把戲。人們也就有堅決的理由不泛濫同情心。

但在上述思考中,卻隱藏著一個人性弱點——固定認知。

我們一方面擁有善良的同理之心,另一方面卻又不斷警惕自己遭受欺騙。

於是我們在行動前,會下意識受到原先經歷認知的影響,把眼下的情節與之前的人和事對比,然後找到直接或間接的證據,證明自己最初的判斷。

固定認知是我們慣常認識、判斷世界的方式,有時卻成為了他人利用的工具。

《火神被殺》中的第二個故事《奇怪的被告》,就活靈活現地展示了律師原島直巳如何被犯罪嫌疑人植木寅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故事。

植木寅夫被抓後,第一時間就把犯罪經過「一股腦」全告訴了警察。按理說,這就是個板上釘釘的案件。即使是法律辯護不過是走個程序過場。

所以,百忙之中必須要接受法律援助任務的植木寅夫,對這個案件提不起絲毫興趣。

當他不情不願地翻看卷宗,以及按慣例接觸嫌疑人後,他驚喜地發現了「驚天秘密」——這是一起警察逼供下的「黑案」。

要知道,入室謀殺案那可不是一件小案,罪犯怎麼可能如此輕易認罪?如果所有罪犯都如此乖順,那警察也能每天「阿彌陀佛」了。

隨著越多對話被告植木寅夫,律師原島直巳就找出了越多的證據,證明自己的猜想。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律師幫助被告人大獲全勝。

可當事件過後,律師原島直巳卻偶然閱讀到一份早期卷宗。他才恍然醒悟,自己一心要證明「警察辦案不公」,卻成為罪犯逃脫罪名的幫兇。

這就是嫌疑人植木寅夫的高明之處。

他把「疑點」根植在律師原島直巳心中,然後坐等疑點「生根發芽」。而提供給懷疑土壤與肥料的,正是人性固定認知的思維方式。

其實,每一個擺在你面前的問題,並不完全一樣。只有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懂得原先的經驗只是參考價值,而不是決定作用,才能幫助我們不掉入別人設好的陷阱,才能避免自己一葉障目。

所以,有一句著名格言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0303 毀滅的嫉妒之情

有一句話是說:嫉妒的起點,是人們對自身脆弱的隱憂。

它特別契合故事《恩義的紐帶》中的男主角辰太。

辰太是一位9歲的可憐男孩。

他被親生父母拋棄,養父則把他帶入一個極為貧困的家庭。這個家裡,養母事事順從養父,養父卻長年在外胡作非為,回家就對養母各種家暴。他所有的快樂,就來自一個月去見一次祖母。

而祖母60歲了,為了不爭氣的養父,仍然在做女傭,每天承受著繁重的家務和女主人趾高氣昂的欺侮。

在辰太看來,「束著十字帶的母親在透進來的光線裡縫衣服」的背影和女主人「無所事事坐在客廳裡彈三味線」的身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這樣的對比下,激發著人最原始的拷問:為什麼同樣都是人,一個能安坐家中享受生活,另一個卻只能勞勞碌碌被所有人壓迫。

這樣沉重的話題,無人能給一個稚童回答。

於是,「命運不公」下的嫉妒之情,化作了辰太心底的仇恨。

他恨支使祖母幹活的主人。

敏感的他,只能捕捉到男女主人的不熱情,甚至把這種不熱情理解為:對他夜宿在主人家裡的不屑。但他卻對男主人航海歸來,給他帶回金幣禮物的事情無動於衷。

他更恨自己的養父。

苦悶的他,眼睜睜看著養父捶打自己的養母,他無能為力。他還要為養父保守秘密,只因為祖母不讓他告訴別人,養父其實每次都在「逼迫」祖母拿錢給他。

養父的這些行為,讓辰太心生厭惡。

當有一天,辰太發現自己的養父來到主人家,產生了非分之想,卻最終放棄後。辰太斷然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把女主人送上西天,把父親「嫁禍」進監獄。

然而,松本清張並沒有讓辰太的「仇恨之情」戛然而止。

長大後的辰太,他已經擁有穩定的工作,也有一個對他百依百順的妻子。

可是他的「仇恨」並沒有消除。他把這把火「燒到」了自己妻子身上,也「燒毀」了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辰太仇恨的人都已消失,他還是擁有不了幸福的人生?

因為他從未真正認清命運。他一直在比較、在嫉妒、在仇恨,他看不見身邊的好,更看不到生活的美好。

嫉妒,是心靈的腫瘤。

一直活在嫉妒和仇恨裡的辰太,他甚至都不允許自己擁有美好的家庭。這就是人性的嫉妒之恨,它不僅會毀滅他人,更會毀掉一個人愛的能力。

#人性的弱點#松本清張在《火神被殺》裡講述的故事,沒有窮兇極惡的「連環殺手」,沒有難解之謎的「暗號線索」,但它卻無限接近我們真實社會的犯罪案件:出軌的丈夫和被勒死的情人、放貸的老人和奇怪的被告者、「高高在上」的主人和「卑躬屈膝」的僕人孫子……

讀他們的故事,就像在深入調查一起頭條社會新聞事件,越靠近事情的原委,你就越能感覺震撼人心。

因為,當你觸碰到這些主角的靈魂,你會深刻感受人們抱持固有認知的可笑,會遺憾被自私貪慾辜負的深情,也會可惜被嫉妒仇恨蒙蔽的心靈。

所幸,我們合上書頁,故事結束。

第二天,我們卻可以帶著故事給予我們的反思,更好地去面對生活。

—— END ——

相關焦點

  • 《火神被殺》:解構歷史,正解謎團,燒腦推理才是真的好看!
    人們對所謂的「迷」有著獨特的情結,解開迷或許不難,但要想解開迷是寄生在人或社會本質中的「迷」,或許是要花一番功夫的。究其根源,我們之所以如此期待謎團的解開,是因為那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要說推理小說集,最值得一讀的,日本作家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絕對佔有一席之地。松本清張作為社會派的推理作家,可以說是推理文壇無法逾越的一代宗師。
  • 真正混得風生水起,幹大事的人,往往吃透了社會人性的3個弱點
    魯迅《狂人日記》中有一句話:「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他說: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自古以來都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所以心必須要足夠狠、足夠硬。
  • 《弱點》:勵志又溫情的背後,是戰勝人性弱點的成長之旅
    本片的製作人安德魯曾說:「《弱點》出現得非常及時,特別是在21世紀,我們生活在由無數家庭構建的社會中,然而人們心中互愛與互相扶持的想法卻慢慢淡化。」②奧赫從流浪平凡少年到璀璨體育巨星,內心世界歷經三個階段的成長變化如果說人物細節刻畫是突出細膩情感,那麼內心世界的變化則見證奧赫成為強者的心路歷程。我覺得奧赫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悲傷、奮鬥、成功。導演在每個階段都成功地展現了奧吉內心世界的變化。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離奇的案件背後,是對人性的拷問
    《火神被殺》是日本推理作家松本清張的短篇推理小說集。故事巧妙、精煉,展示了人性中的令人驚愕的瞬間。五個短篇故事各有千秋,但其中一個《葡萄唐草花紋刺繡》更為接近生活,講述了一對夫妻因為一塊桌布陷入命案的故事,故事中作者細緻的描寫了夫妻的細微心理,把那種微妙的、不可言說的緊張和守護,描寫得淋漓盡致。
  • 人性的弱點,是你人品的爆點
    —— 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今天分享一本書:《人性的弱點》。英文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直譯就是《怎樣贏得朋友並影響他人》,其實是一本講人際關係的書。
  • 一個棺材換了3家人,《心迷宮》都揭露了哪些人性弱點?
    整部電影從人性角度來概括的話,第三個片名最能詮釋,幾乎片中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座迷宮,迷失在欲望、謊言和欺騙中。從人物角色刻畫來看,我倒認為《心事》比較能說明每個角色的狀態。整個故事裡面,每個人都有心事。雲備胎小賣部老闆的心事是那隻金手鐲;假稱懷孕騙婚女孩的心事是那枚勳章;村長父子的心事是那口棺材;寡婦麗琴的心事是那根拐杖遺物。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當推理小說遇上日本古代史和神話故事……
    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中,我們也藉此觸及到了人性、心理、時代與社會價值層面的思考。這樣的思考,某種程度上,豐富了我們閱讀推理小說的體驗。當我們過完解謎推理的癮之後,合上書的那一刻,腦子裡心中依然還迴蕩著對人性的思索與喟嘆。
  • 投資中的那些人性弱點,你中槍了幾條?
    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大師們,在資本市場中會馬失前蹄?以下是投資決策過程中常見的一些人性弱點,克服這些弱點,你就離成功投資獲利不遠了。投資決策的13個人性弱點1、損失厭惡: 人們總是喜歡確定的收益,討厭確定的損失。假定你打開交易軟體,發現上周投資的某隻股票毫無徵兆的漲得非常好,盈利超過50%(持倉成本為16元/股,現在漲到了24元/股),您會如何操作?
  • 《火神被殺》:日本推理小說大神的略顯生澀的強行結合之作
    —日本古籍《古事記》五個故事中,有作者將神話故事與破案進行的有縫銜接,有關於婚姻家庭的冷靜描述、無情揭露,也有關於作者自我成長的「自述」。書封為什麼是火神被殺拿到手的時候,我有個疑惑,5篇小說,為什麼合集的名稱直接選擇了其中一篇的名稱?
  • 感情裡容易遭受傷害的女人,3個心理弱點中有其一
    越來越多的人害怕被男人傷害,害怕感情受到傷害,但是人們往往發現被感情傷害的人基本都差不多,她們有同樣的情感弱點。而且她們覺得男人似乎專門找這樣的女人,其實並非如此,只是有這類特點的女人更容易被男人利用。
  • 讀懂《史記》中的這3個「人物列傳」,也就讀懂了人性
    歷史總在不斷重複,因為人性沒有變;我們若要讀懂人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歷史書籍!正所謂是:讀史明智,鑑往知來;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史記》中的3個「人物列傳」,向世人講述了3個關於人性的小故事,至今依然受用,引人深思。我們若是讀懂了它們,也就讀懂了人性!
  • 《火神被殺》以兇殺推理揭示一個時代的亂象
    看《火神被殺》的時候,因為譯者流暢的翻譯,貼近我國人民閱讀習慣的表達方式,神奇地消除了我與作品之間的隔閡,讓我體會到了閱讀社會派推理小說的樂趣(在此特別鳴謝本書的譯者陳修齊)。松本清張是著名的本格推理大師,他的作品結合日本社會的現實,聚焦人生百態。
  • 讀《人性的弱點》有感:教我們如何待人接物
    《人性的弱點》是讀懂卡耐基的最佳途徑,通過深入剖析人性弱點,架起溝通的橋梁,無阻通達彼此內心。本書全文以案例驗證的方式詮釋人性特點,闡述相處之道,並以此更好地解決問題。有些道理我們通曉但未發現,抑或是做不到的,都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吾日三省是必須,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才能更好地優化改進。
  • 日本推理小說集《火神被殺》: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一個放高利貸的62歲單身老頭甚兵衛於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被殺害,而殺他的兇手在兩天內就迅速被警察逮捕歸案。讓人驚奇地是,這宗案件的兇手植木居然在警察找上門後,沒有任何反抗地主動坦白交代了犯罪經過。他承認自己逃不過法網的追究,於是平靜地等待被捕和懲罰。
  • 《人性的弱點》:10句經典語錄,直戳人性弱點,教你正確認識自己
    他的書裡用很多實際的案例講述了如何與人相處的技巧和方法,幫助無數讀者通過閱讀和實踐書中介紹的方法,走出了迷茫和困境。而這本《人性的弱點》也被西方世界視為社交技巧的聖經之一,是世界上最暢銷、最經典、最實用的為人處世參考書之一。
  • 人性中最隱秘的弱點:很多人都是「吃的太飽」,而對你囂張跋扈
    其實這個道理,也是適用於與人交往中的。在我們說的,人性隱秘的弱點中,就有一點是,你對他太好,反而會讓他覺得,你根本沒有價值,繼而對你囂張跋扈。但稍微有點戀愛經驗的人都知道,在追女生的時候,切記對她太好了,不然人家即使喜歡你,也不會答應你的示愛,因為這是一種人性。對人太好,會顯得你的好,很廉價。所以你會發現,那些愛情中的老手,真的很少是靠,所謂的對女生好,追到對方的。
  • 什麼是人性的弱點?《史記》中齊威王的故事,很短卻值得我們深思
    九年後,齊威王召見兩位大夫,獎了一個,殺了一個,從此齊國大治。自己不理朝政,獎一個,殺一個,就能把國家治理好?真有這麼好的效果?齊威王先是召見即墨大夫,對他說:「為什麼自從你上任以來,天天有人說你的壞話?」即墨大夫說:「這......臣不知。」
  • 《火神被殺》:誰是兇手?運用專業知識,透過表象深挖真相
    喜歡推理的人一定要探個究竟。最後看到結果後,感嘆一個案件牽扯的知識面太廣闊了,任何深耕在某個領域的專家都令人敬佩,他們能發現其他人無法發現的特別線索,最終幫助警方破案。這個故事來源於我最近看的《火神被殺》這本書,作者是日本推理作家松本清張。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神秘古代歷史故事掩藏下的一段不倫戀情
    《火神被殺》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有《火神被殺》、《奇怪的被告》、《葡萄唐草花紋刺繡》、《神之裡事件》和《恩義的紐帶》五個案件組成,每個故事都很精彩。 《火神被殺》中穿插了日本歷史故事和一些神話傳說,從中可以看出,松本清張對古代史的研究也頗有造詣。 有人在湯村的山林裡發現了一具白骨,由此開始了這個故事的層層推理。 長谷藤八是個很有學識的人,這位翻譯過法國人類學著作的學者,卻是個慣偷,竟四次因為盜竊被逮捕入獄。
  •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一個人最糟糕的是不能成為自己
    自1937年問世以來,暢銷全球,被翻譯成所有文字,成為西方最持久的暢銷書之一,穩居成功勵志類圖書榜首。一定有許多讀者好奇,《人性的弱點》有這麼神奇嗎?答案是肯定的,此書經典且不會過時,因為卡耐基先生對人性的認識是深刻、獨到的,並且他針對人性所開出的良方也充滿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