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人物:蘇軾與西湖(一)

2021-03-01 惠州民間文化

 

在惠州漫漫歷史徵程中留下 「雪泥鴻爪」的先哲名儒,不勝枚舉,如果要選出一個作為代表,那麼非北宋大文豪蘇軾莫屬。宋紹聖元年(1094)九月,蘇軾因朝廷內部黨爭而貶謫惠州。蘇軾謫惠,成為惠州一個重大事件。蘇軾在成為惠州歷史上最著名的文化傳播者的同時,也成為惠州西湖最著名的經營者和推廣者。沒有蘇東坡的惠州西湖,等於沒有了靈魂。「東坡到處有西湖」、「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等後世評語,從不同側面說明了蘇軾寓惠的意義。

從貶惠州始,長達6年的嶺南之貶,是蘇軾人生的最後歷程,也是重要歷程。伴隨他南下的家人只有幼子蘇過和侍妾王朝雲。

蘇軾一行在北宋紹聖元年(1094)九月穿越大庾嶺,順北江而下,途經清遠、廣州等地,在抵達惠州城之前,蘇軾還順道去遊覽了心慕已久的羅浮山。當年十月二日,蘇軾一行抵達惠州城,吏民爭相詢問,父老相攜出迎。

蘇軾覺得惠州不錯,「風土食物不惡,吏民相待甚厚」。惠州太守詹範和博羅縣令林忭成了他的好友,還經常有一些慕名來訪的官方和各界人士,和他都很談得來。

蘇軾在惠州城住了兩年七個月—— 惠州人還算出了蘇軾的惠州時間為940天,留下了587篇(首、幅)佳作。他開始住在東江和西枝江合流處岸邊的合江樓,後又遷到對岸的嘉祐寺,最後選擇了白鶴峰,在那裡買了數畝地,「作屋二十間,規作終老計」。他在白鶴峰鑿的水井至今猶存,被稱為「東坡井」。

寓惠的蘇軾作為貶官,不能行使官權,但他對社會事業的熱情卻不比追求政績的地方官少。他儘可能地利用他的關係和影響力,一如既往地為群眾做好事。

宋紹聖三年(1096)大年初一,博羅發生大火,全城盡毀。蘇軾建議放糧賑災,建立臨時居所,阻止搶劫,甚至想到維持市場貨源以及不讓官府以重建衙門為藉口強徵民力民財;蘇軾觀察到惠州駐軍的營房散布在市井民居之間,提出建議,劃地集中建了三百間營房,使百姓免受騷擾;蘇軾看到秋末收成好,米價下跌,官府要農民折以現金納稅,就建議時任廣東提刑的表兄程正輔和稅吏談判,讓農民交稅時糧錢兩便或按低糧價收稅,既徵收了賦稅,又緩解了農民的困難;他送藥給那些貧病無醫的鄰居,還建了一個大冢,收埋無主的孤骨,為這些不知名的死者寫了篇感情真摯的祭文。

在唐宋之際,惠州還是一座寂寂無聞的南方小城。蘇軾的降臨,影響了這座城的命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成為惠州乃至嶺南的廣告詞。蘇軾還以其生花妙筆和巨大影響力,為惠州西湖增添風採。

蘇軾到惠不久,即被幽深、曲折、秀麗的西湖所傾倒,不僅常在白天遊覽,而且連夜裡也在遊覽,甚至通宵達旦。他說:「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遊豐湖,入棲禪寺,叩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

蘇軾寓惠前,惠州西湖稱「豐湖」。「人間勝絕略已遍,匡廬南嶺並西湖。西湖北望三千裡,大堤冉冉橫秋水……」蘇軾秀口一吐,一首《贈曇秀》,頭一回將豐湖稱作西湖。此後,人們逐漸將豐湖稱作西湖。

蘇軾杖履常及惠州西湖。蘇軾獨具慧眼,認為惠州西湖特點是「山水秀邃」。他縱筆繪寫這泓湖水:「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正似西湖上,湧金門外看。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停鞭且莫去,照我一杯殘。」他把豐湖月夜的美景媲美於杭州西湖。「此為題品惠湖風景之始」,泗洲塔因此得到「玉塔」雅稱。

宋朝詩人楊萬裡曾有詩曰:「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潁水與羅浮」,說的是杭州、潁州、惠州三大西湖。有「海內奇觀,稱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史載。這三個西湖的出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都曾經是蘇軾被貶到過的地方,即所謂「東坡到處有西湖」。

惠州西湖「湖山煙水之美,藉坡公題詠之」,蘇軾的詩文,大大提高了惠州西湖的知名度,使得惠州西湖的名氣,在全國36個大小西湖中,僅次於杭州西湖。明代大學者張萱在《惠州西湖歌》中寫道:「惠州西湖嶺之東,標名亦自東坡公。」誠如斯言。

相關焦點

  • 惠州人物:蘇軾與西湖(二)
    今天繼續談談蘇軾與惠州西湖。蘇軾不僅是惠州西湖的文化推廣者,還是整理湖山的實踐者。蘇東坡看到,在東江與西枝江的匯合處,有一座小橋,但「多毀壞,以小舟為渡」(蘇軾 《兩橋詩並引》),百姓往來不便,經常淹死人,「不知百年來,幾人隕沙泥」,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惠州西湖。當時的惠州西湖,「廣袤十裡」,頗具規模。
  • 惠州西湖遊記——蘇軾與惠州西湖
    最近聽說她在惠州買了房子,我便想著到她家看看。沒想到一到了惠州,熱情的友人便邀請我到惠州西湖遊玩,這個曾經無數次出現在古詩中的地方,便永遠在我腦海中留下記憶……惠州西湖公園蘇軾的名句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說的是西湖的美,無論在哪種天氣之下,西湖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 蘇軾貶嶺南~惠州西湖
    廣東西湖,惠州的第2個5A景區,蘇軾貶嶺南,只有王朝雲陪他西湖的盛名在全國家喻戶曉,之前以為說到西湖只是杭州,原來在廣東的惠州也有西湖,而且也是「正宗」的西湖,也與蘇東坡有著很深的淵源。印象最深的就是蘇東坡被貶嶺南的各種故事,還有王朝雲陪她來這裡,被安葬在西湖。如今是惠州旅遊的必打卡景點。
  • 江城子·惠州西湖懷古
    西湖懷古》作者:飄渺鑫世人多知道杭州西湖,卻少有人知曉廣東惠州也有一個西湖。我是九月中旬去的惠州,廣東的氣溫還是挺高的,感受不到秋的涼意。天氣晴好,周天碧透,草木繁茂。不過湖中的荷葉倒是枯萎了大半,荷香慢慢退卻,僅有幾朵荷花也顯得纖瘦、有氣無力,怯生生的,不是季節。
  • 惠州西湖密碼
    王朝雲是12歲嫁給蘇軾的,蘇東坡大王朝雲26歲,那時蘇東坡38歲,這個年歲,按照現在的年齡分段法,蘇軾還年輕,還沒過青年這個年齡段,而王朝雲則還僅是個孩子。他們是在杭州相遇相識的,相識在春天的西湖「有美堂」。
  • 千馬識途|惠州的西湖,藏著蘇軾和小妾王朝雲的老少戀
    擁有西湖的杭州,讓他無疑得到了身心的極大愉悅,「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就在這裡,他遇見了見證他一生宦海沉浮卻不離不棄的王朝雲。別人說蘇東坡「一肚子文章」,只有王朝雲說他「一肚子不合時宜」,結果深得蘇軾之心。
  • 「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蘇軾給惠州帶來了什麼?
    「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清代詩人江逢辰的這句話,概括出了惠州人的文化自信,那是蘇東坡留給這座城市的千年榮光!苦澀心境:蘇軾的惠州緣起蘇東坡與惠州的緣起,說來真是五味雜陳。在中國文化中,蘇軾是人氣十足的大文豪,但他的人生卻並不如意。因捲入王安石與司馬光的政爭,蘇軾一生跌宕起伏,仕途十分坎坷。
  • 惠州西湖為什麼叫「西湖」?
    到過惠州的夥伴們,一定對惠州西湖都不陌生吧?可是,除了西湖優美的景色你還知道西湖的人文歷史嗎?惠州西湖原是東江支流西枝江古河道,湖區周邊多低山和丘陵,由橫槎、天螺、水簾、榜山等山川水入江衝刷出來的窪地、西枝江改道後的河床組成,後逐漸轉化成湖。據史料記載,北宋時,張昭遠將湖命名為郎官湖。餘靖所作的「重山復嶺,隱映巖谷,長溪帶蟠,湖光相照」是最早描述湖的佳句之一。位於西湖點翠洲的九曲橋。
  • 千馬識途|惠州的西湖,藏著蘇軾和小妾王朝雲的老少戀
    擁有西湖的杭州,讓他無疑得到了身心的極大愉悅,「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就在這裡,他遇見了見證他一生宦海沉浮卻不離不棄的王朝雲。別人說蘇東坡「一肚子文章」,只有王朝雲說他「一肚子不合時宜」,結果深得蘇軾之心。
  • 「惠州文脈」在惠州的時光,是什麼讓蘇軾文思泉湧?
    如此大致算下來, 在惠州的時光, 蘇軾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到兩篇作品問世。這比很多現代人發「朋友圈」都多,可謂文思泉湧、筆耕不輟!蘇軾在惠州短暫停留的這段時間, 給惠州帶來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當然也可以說,是惠州收留了失意中的蘇軾,給了他心靈的溫暖和詩文創作的條件。
  • 惠州,也有那麼一個地方,也叫西湖,也美麗的一塌糊塗
    進入大門後,有一條長長的主幹道,道路兩側的樹木相互交融,頭頂上形成一個綠色的「棚子」,上面掛著紅色的圓形燈籠,上面寫著惠州西湖,仿佛在提醒人們這就是惠州。雖然它和杭州西湖一樣美麗,但請記住這是惠州。走在溼漉漉的石板路上,頭頂上覆蓋著厚厚的樹葉,偶爾會及時落下雨滴,不會感到討厭。
  • 蘇軾與十個西湖(之五)
    從此,蘇軾以戴罪之身,為惠州西湖和百姓,忙碌操勞了2年零7個月,並留下587篇(首、幅)佳作。正因為蘇軾的影響和詩文傳播,現在的惠州西湖,已成為國家5A級景區,景區面積達3、2平方公裡。 蘇軾捐助建設的「兩橋一堤」,就是蘇軾對惠州西湖的奉獻。他當時雖遭貶謫,卻一直為惠州百姓的民生問題操勞。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取得表兄(時任廣州提刑)的支持,修建了東新橋、蘇堤和西新橋。
  • 一本以惠州西湖為主角的清代小說
    今年恰逢惠州得名1000周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即將出版《惠州點校本》一書,或可把我們日常熟悉的惠州西湖,變成古代才子佳人詩意棲居的文學空間。如此,也可算是對惠州得名1000周年的精彩獻禮了。 歷史上有兩部《西湖小史》 在網上搜索《西湖小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叢書中收錄有清人李鼎所撰的《西湖小史》,一卷本,書中涉及的西湖是杭州西湖。
  • 「惠州文脈」80歲惠州老畫家,30年畫上千張西湖
    統籌策劃/羊城派記者 陳驍鵬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 吳大海在惠州,一提到黃澄欽,不少人都會脫口而出:「噢,那個畫西湖的老畫家! 」這位80 歲高齡的老人,30 年如一日地描繪西湖風景,用上千張畫作記錄下鵝城盛景、西湖風光。
  • 在惠州的時光,是什麼讓蘇軾文思泉湧?
    蘇軾在惠州短暫停留的這段時間, 給惠州帶來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當然也可以說,是惠州收留了失意中的蘇軾,給了他心靈的溫暖和詩文創作的條件。那麼,在惠州的時光,到底是什麼因素,讓蘇軾文思泉湧?對愛好遊歷山水的蘇軾來說,等人邀請顯然不夠。大雲寺出遊不久,他聽說白水山風景不錯,就帶著兒子蘇過自行前往了。他們在湯泉裡洗澡,傍晚才返回。他當日的詩文間流露出對這方山水之愛:「此山吾欲老, 慎勿厭求取。溪流變春酒,與我相賓主。」(《白水山佛跡巖》)惠州山水秀美, 即便不出市區, 還有西湖讓人流連。於是,西湖周邊,留下了蘇軾密密匝匝的足跡。
  • 惠州西湖「小清新」,5A景區免門票
    惠州西湖,一棵樹向著水面生長古代文豪多浪漫,尤其是像蘇軾(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更是如此。雖然,一般會將蘇東坡視為豪放派,但其實他的情感也很婉約。在他的人生中,所到之處,寄情山水,並為後世留下了幾個西湖,其中一個西湖就是廣東的惠州西湖,「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 蘇軾與十個西湖(之一)
    第一次被貶謫到偏遠的黃州,第二次則被貶到更遠的惠州及海南島的儋州。但無論身處何地,他都超越了政治上的勾心鬥角,雖然身處逆境,卻以其非凡的才華,善良曠達的人格,為百姓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事情,寫出了大量的詩詞散文,彪炳青史。同時,以他的文化影響,開辦學堂,促進偏遠荒蠻地區的民風開放,傳播著中華文脈,深受人民的喜愛和紀念。 在古代,水利是最重要的國計民生。
  • 蘇軾:三個西湖和三條蘇堤
    飲湖上初晴後雨[宋] 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到了西湖,便一定會到「蘇堤」上去走一走。「西湖」「蘇堤」可是與蘇軾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北宋元祐五年,蘇軾在杭州已經當了兩年的知州了。這年夏天,杭州暴雨成災,大水退去後,一片狼藉。蘇軾就開始思索: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這才導致了雨水無處可去,灌入城中。他說:「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於是他決定疏浚西湖。
  • 惠州西湖,在這裡有蘇東坡紀念館,感受一代古人的風採
    說到西湖,我們的腦海裡第一印象就是杭州的西湖,因為小時候,白娘子跟許仙在我們的腦海裡太深刻了,因此,在很多人眼中,西湖就已經成為了杭州的代表了,但是,其實還有一個地方也有西湖的,那就是惠州西湖,今天來跟小編一起遊玩一下~惠州西湖,有六湖九橋之稱
  • 陳炯明惠州西湖情緣
    惠州西湖人文薈萃,亦是不少歷史名人魂歸之處。西湖孤山,「屬於」王朝雲;太保山,「屬於」葉夢熊;豐渚園,「屬於」江逢辰;紫薇山,「屬於」陳炯明……這可以列出一串長長的名單,這裡單表辛亥元勳、致公黨魁陳炯明,這個頗具爭議、欲說還休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