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 詩書墨意
年前,我想著好久沒見大學時的同學了,心中倍是思念。最近聽說她在惠州買了房子,我便想著到她家看看。沒想到一到了惠州,熱情的友人便邀請我到惠州西湖遊玩,這個曾經無數次出現在古詩中的地方,便永遠在我腦海中留下記憶……
蘇軾的名句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說的是西湖的美,無論在哪種天氣之下,西湖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這天天氣灰濛濛的,沒有豔陽高照,卻讓我看到這陰晦的天氣下,有些哀愁的「西子」美麗。
走過連接對岸的長橋,便看見巍峨的古塔帶著歷史的滄桑聳立在西子湖畔,斑駁的磚瓦上不知記錄了多少歷史舊事……
蘇軾愛美食,肥膩的五花肉,他硬將它製成甘美的東坡肉,就連我們的領袖毛澤東也愛吃。來到嶺南,他遇到了這種楊貴妃愛吃的嶺南佳果——晶瑩剔透,甜美多汁的荔枝。於是他又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惜常做嶺南人。」的名句,於是,宦海黑暗,忠而被貶的煩惱沒有了,只要有佳果在旁,長留嶺南也不錯,這不能說是大文豪的豁達呀!
這是一個長滿蘇軾記憶的地方,當年蘇軾被貶惠州。詩人帶著他的愛妾朝雲來到此地,過著長夜伴讀,紅袖添香的日子。即使仕途坎坷,但蘇軾也將日子過得幸福快樂!
只可惜好景不長,朝雲由於長期跟蘇軾過著顛沛流離的貶謫的生活,在痛失愛子之後,不小心染上瘟疫,病逝惠州,永遠地葬在西子湖畔。歷史悠悠,蘇子已去,空留下這寂寞的朝雲墓伴在這的西子湖濱,不知今天這陰晦的天氣是否也在緬懷這位文豪身邊的聰慧美人呢?
惠州的西子湖潮起潮落,「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但人們仍然不知疲倦地詠唱蘇軾的詩句,可見蘇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無法代替。
就算到了當今,蘇軾雕像邊也常常駐足著各種各樣緬懷詩人的遊客,黯然悵思,久久才離去。
在好景好詩中,我們一路懷念蘇子,一路談笑風生,說起讀書時的舊事,我們一時微笑滿面,一時又感慨萬千,畢竟分別了多年,人在物已非。天色漸暮,一行人走過湖心小橋,驚起一群歸家的鷗鷺,我們這才帶著戀戀不捨的心情離開這美麗的惠州西湖……
2019年3月30日 寫於廣州番禺
(註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出自蘇軾的詩《飲湖上初晴後雨》,本來指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我在惠州西湖邊遊覽時也看到這首詩,就借用來形容惠州西湖了。據說蘇軾被貶經過的地方有杭州,惠州,還有一個雷州,最後被貶到詹洲,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了,一路向南。也許人們為了紀念他都把幾個湖都叫做「西湖」(杭州西湖、惠州西湖、雷州西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