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穀: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現貌

2021-02-19 今日陽穀

你知道陽穀有龍山文化遺址嗎?

今天小編帶你去看看

近日有網友投稿反映,陽穀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現貌,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棚所在地就是遺址處

景陽岡龍山文化城遺址位於張秋鎮景陽岡村以西。197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吳汝祚首先在此發現了景陽岡遺址。1979年,聊城地區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選點試掘。該城址1977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一提名獎,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秋鎮是陽穀縣所轄十五個鄉鎮、三個辦事處中的文物大鎮。全縣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4處,而張秋鎮就佔有18處之多,僅鎮駐地就有8處。翻開陽穀縣文物管理所有的檔案記錄,從1968年至今,全縣徵集、出土、入藏文物2000餘件,而絕大部分出自張秋。

       張秋亦是文化名鎮,明清時期即建有文廟和安平書院,以及專門刻印,經營書籍的保華書局。木板年畫暢銷京津及東北各地。過往的達官顯要及文人墨客,多在此駐足會友,題詩作畫,留下許多佳作及文壇詩話。至今流傳的文化藝術門類,也明顯的存在著南北文化交融及運河影響的痕跡。

關注今日陽穀

了解家鄉變化

天驕傳媒.今日陽穀

成立於2014年

以弘揚正能量、報導真善美為宗旨

幾年來為陽穀的文化宣傳、人文推廣

做出了一個自媒體人該有的貢獻

平臺招聘文案編輯、攝影剪輯

聯繫:13506356356(微信)

相關焦點

  • 陽穀: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現貌
    你知道陽穀有龍山文化遺址嗎?
  • 陽穀景陽岡有個古城遺址,你知道嗎?
    都知道陽穀有武松在景陽岡打虎的故事,但很少人知道景陽岡有個龍山文化城遺址。位於陽穀縣張秋鎮景陽崗村的龍山文化遺址卻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中國社會科院考古研究所吳汝祚發現該處為景陽崗遺址。1977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聊城地區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選點試掘,在遺址北部清理出龍山文化灰坑1個、春秋墓1座。
  • 陽穀景陽岡有個龍山文化城遺址,你去過嗎?
    谷有武松在景陽岡打虎的故事,但很少人知道景陽岡有個龍山文化城遺址。位於陽穀縣張秋鎮景陽崗村的龍山文化遺址卻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中國社會科院考古研究所吳汝祚發現該處為景陽崗遺址。1977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聊城地區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選點試掘,在遺址北部清理出龍山文化灰坑1個、春秋墓1座。
  • 武松打虎 | 景陽岡 風景區
    除了景陽岡以外,陽穀縣城裡還有一處景區叫做獅子樓,也跟《水滸》有關,是武松鬥殺西門慶的地方。景陽岡原本是荒郊野外的一片山崗。根據《陽穀縣誌》記載,景陽岡附近,原有9嶺18堌堆,景陽岡即在東沙堌堆和西沙堌堆之間。
  • 聊城陽穀景陽岡旅遊區躋身市級森林公園
    記者從聊城市林業局獲悉,陽穀景陽岡旅遊區最近通過專家評審,躋身市級森林公園。據了解,景陽岡旅遊區總規劃佔地面積1800畝,園內林蔭蔽日,樹種多樣,具有較好的森林旅遊資源...
  • 「齊風魯韻行」(3)5000年酒文化盡在景陽岡酒道館
    今天起,大眾網特別推出「齊風魯韻行」系列報導,帶您體驗山東傳統文化的魅力,為您講述臺灣遊子「回家」的故事。  大眾網聊城12月22日訊 今天下午,「齊風魯韻」兩岸網絡山東行採訪團來到景陽岡酒道館暨中國歷代酒器陳列館,近距離感受中華5000年酒文明的源遠流長。
  • 視頻|縣級全域旅遊的「陽穀路徑」!帶你解碼景陽岡文旅集團平臺化...
    「景陽岡文旅集團六大板塊中,目前景陽岡酒廠文化產業鏈較為豐富,遊客引流量大。」趙傳新介紹,景陽岡酒廠設有景陽岡酒道館、陽穀縣歷史文化展廳、水滸文化長廊等14個景點,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也是山東省工業旅遊示範基地,每年接待遊客近30萬人,旅遊綜合收入5000餘萬元。景陽岡酒廠上繳稅金5011萬元。
  • 陽穀,是這麼耍的!國慶長假,陽穀推出精品旅遊線路——
    陽穀精品二日遊陽穀精品二日遊線路:D1:早赴華北四大寺院之一的海會寺了解佛教文化,後遊覽武松打虎地景陽岡,午餐品嘗農家特色小廚然後稍作休息。下午遊覽蚩尤陵景區,追尋文明起源,住陽穀。D2:上午遊獅子樓旅遊區、景陽岡英雄酒文化觀光園,午餐後稍作休息。下午遊覽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役紀念園,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後赴蘇海森林動物世界。
  • 陽穀景陽岡旅遊景區攻略
    景陽岡景區大門旅遊景點介紹景陽岡旅遊景區位於聊城市陽穀縣張秋鎮,也稱為陽穀景陽岡旅遊景區,武松打虎故地等,佔地面積有33公頃,屬於國家4A旅遊景區,還可以裡了解歷史文化。景陽岡內三碗不過崗遊覽線路關於景陽岡旅遊景區遊覽線路可以參考下面線路遊覽,預計花費2小時左右。
  • 龍山文化遺址展現社會形成期特徵
    由於其文化內涵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故又有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現在又稱之為海岱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或稱後岡二期文化,現又將其和後集中類型合稱為中原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或稱客省莊二期文化)、山西龍山文化、河北龍山文化、湖北龍山文化以及各種龍山文化的地方性變體等不同龍山文化之分。對此,學術界現在多傾向於將其作為一個大的時期來對待,稱為龍山時代。
  • 陽穀景陽岡去尋找答案
    好漢鄆城,水韻東平,英雄陽穀,俊傑高唐。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景區,就是陽穀縣的景陽岡。陽穀,我來了景陽岡旅遊區就在陽穀城東18公裡處,張秋鎮境內,據說是水滸英雄武松打虎故地。據《陽穀縣誌》記載,當年這裡岡阜起伏,草密林茂,人煙稀少,野獸出沒。到山東旅遊,不能不去看看景陽岡。真實的景陽岡是什麼樣子呢?馬上開啟我們的尋訪之旅。
  • 景陽岡、虎嘯亭、武松廟,山東陽穀縣武松打虎名揚天下
    且不說景陽岡,陽穀縣還有獅子樓、王婆茶館、武大郎家,滿滿的水滸故事。到了隋文帝開皇十六年析東阿縣置陽穀縣,隸屬濟州,取東阿縣界陽穀亭為名。陽穀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也是釀酒的發源地、酒的故鄉。釀酒、賣酒、飲酒,是陽穀的民間生活習俗。
  • 山東陽穀:改革創新 激發文旅新活力
    為提升「打虎故地 英雄陽穀」文化旅遊品牌,陽穀縣委、縣政府按照「景城一體、城鄉一體、全域布局、產業互補」的發展思路,從戰略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高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於2020年4月組建了山東景陽岡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陽岡文旅集團」),並將其作為振興陽穀第三產業的強大引擎、重要龍頭和支柱產業來發展。
  • 龍山文化:穿越四千餘年時光驗證中華文明史
    李濟在1930年主持了城子崖遺址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就這樣,城子崖考古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發現了龍山文化。 1930年至1931年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的發掘,最突出的代表是造型獨特、工藝精美的黑陶,所以考古學家最初稱其為黑陶文化。不久,重新命名為龍山文化。
  • 帶你走進景陽岡英雄酒文化觀光園
    據推論,酒的始釀者是舜之臣儀狄在舜都空桑(今陽穀景陽岡)釀造,這已被景陽岡龍山文化城的考古發掘和出土文物所證明。陽穀:農業的發展,糧食的豐足,儀狄在此釀製出美酒,也成為中國釀酒的發源地。《水滸傳》、《金瓶梅》兩部經典文學名著,造就了景陽岡獨樹一幟的英雄酒文化。
  • 三碗不過岡,空手打老虎——五年級《景陽岡》
    景陽岡位於山東省聊城陽穀縣城東16公裡處的張秋鎮境內,為《水滸傳》描述的武松打虎故地,也是大型龍山文化遺址。《景陽岡》是《水滸傳》第二十三回選編課文,該文作者是施耐庵。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穀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機敏的英雄性格。課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讓人過目難忘。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在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對表現武松打虎時的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 陽穀歷史上的這些名勝古蹟,你都知道嗎?
    據《陽穀縣誌》記載:「景陽岡在縣城東四十裡,沙丘起伏,莽草無涯,古木參天,人煙稀少」。附近原有九嶺十八堌堆。景陽岡在東沙堌堆和西沙堌堆之間。隨著歷史的變遷和解放後幾次平整,到七十年代,除保留兩處作為龍山文化遺址的沙岡外,其餘已全部整平。景陽岡名稱的來歷:相傳很久以前的一年秋季,連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大雨,平地一片汪洋,百姓都逃到東沙崮堆上。
  • 這個周末別浪費 打卡水滸文化,這才是英雄之旅!
    初秋正是出遊的好時節,沒有出門的小夥伴也不要遺憾,文旅聊城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陽穀一日遊超詳細吃喝玩攻略,抓住周末假期的小尾巴,來陽穀體驗一場英雄之旅吧~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農耕文明的黃河在陽穀交匯,遺留下了燦若星辰的文化古蹟
  • 探訪武松打虎處,聊城陽穀景陽岡,只聽過但是沒到過的地方
    陽穀,這個地方不知大家聽說過沒有,受朋友邀請,老妖這次前往陽穀遊玩,順便吃窮朋友家。去之前做做功課還是必要的,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陽穀這個小縣城能耍的地方還真不少,有景陽岡、獅子樓、海會寺……其中景陽岡引起了老妖的注意,這是武松打虎的地方呀。
  • 三碗不過岡,空手打老虎——五年級《景陽岡》
    景陽岡位於山東省聊城陽穀縣城東16公裡處的張秋鎮境內,為《水滸傳》描述的武松打虎故地,也是大型龍山文化遺址。《景陽岡》是《水滸傳》第二十三回選編課文,該文作者是施耐庵。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穀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機敏的英雄性格。課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讓人過目難忘。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在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對表現武松打虎時的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