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人魚》的環保敘事分析

2020-12-16 人民網傳媒

摘要:《美人魚》是周星馳2016年春節檔推出的新片,影片上映以來獲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美人魚》雖然沿襲了周星馳以往的喜劇風格,但在關注海洋生態、關心和保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突破。本文以《美人魚》為研究對象,從環保視角,深入分析《美人魚》的敘事視角、敘事形態、敘事話語及其高科技敘事手段。

關鍵詞:《美人魚》;環保;敘事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8-0103-02

由著名導演和演員周星馳所執導的,富有科幻色彩的喜劇片《美人魚》於2016年2月8日在中國上映。《美人魚》首日預售票房就已經破億,打破了華語電影的預售記錄[1]。截止2016年3月14日,《美人魚》的票房已達33.71億元,成為單片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1]。

《美人魚》講述了富豪劉軒為謀取巨額經濟利潤,計劃在青螺灣實施填海工程。填海工程中,不斷用聲納對美人魚及海裡其它生物進行驅逐。為拯救美人魚家族,阻止劉軒的填海計劃,美人魚姍姍企圖用自己的美色吸引劉軒,助其家族殺死劉軒,以阻止劉軒填海。未曾料到,劉軒在與美人魚姍姍的相處中,彼此產生了愛意。最終劉軒因為對姍姍的愛,放棄了填海工程;姍姍也因受傷暫時消失在大海中。在影片的結尾部分,男主角劉軒和女主角姍姍,像童話裡的公主和王子一樣,幸福的生活在了一所面朝大海的別墅裡。

《美人魚》看似一部愛情片,但實質卻在強調「環保」主題。周星馳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拍電影《美人魚》的最終目的是「帶出一個環保訊息」。全片都充滿了極強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本文以電影《美人魚》為研究對象,從環保敘事視角與人物構成、環保敘事形態、環保敘事話語、高科技環保敘事手段等方面對其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

一、環保敘事視角與人物構成

所謂敘事視角,就是尋找講故事的「敘事主體」。「敘事主體」有時是電影中的一個人物,有時則是電影故事之外,「潛藏起來」的講述者。

周星馳在《美人魚》及他所執導的多部影片中,都喜歡使用「非人稱敘述」視角。「非人稱敘事」是一種較為慣常、深受觀眾喜愛的敘事視角。它在敘述過程中,不會出現明確的敘述者,讓觀眾隨著鏡頭的推移,情節的推進,自然投入到影片中去,了解故事的發生和發展情況。《美人魚》的環保敘事中,較為嫻熟地使用了「非人稱環保敘述視角」。如《美人魚》在片頭部分就用高煙囪排出的濃濃煙霧、不斷砍伐的樹木、被無情屠殺的動物、排入河流的汙水等場景,再現了人類日益惡劣的生存環境。雖然沒有任何的敘述者,但這些視覺衝擊感極強的圖片,配合著悽涼、低沉的音樂,用步步緊逼的節奏,向人們展現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危機四伏。再如片中的「八哥」也就是八爪魚被迫忍痛烤制和切掉自己的觸角,雖然沒有任何人,用任何語言去敘述,但看著「八爪魚」備受煎熬的表情,也讓觀眾進一步去反思自己食肉時,對其他動物所造成的巨大傷害。

敘述的核心離不開人物塑造,可以說,一部電影作品,藝術思想是靈魂,人物則是創作與接受的主題。周星馳的《美人魚》中,人物塑造也很生動。如男主角劉軒的塑造,就費了很多心思。劉軒曾經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後來通過自我不斷奮鬥,成為房產界的大佬。物質的豐厚,讓劉軒逐漸喪失了人性中信任、愛、藍天碧水等最真的東西,為了偽裝自己的成熟,他甚至貼上了假鬍鬚。劉軒習慣了用金錢擺平所有遇到的問題,也因金錢而迷失了自我,直到美人魚姍姍的出現,才喚起了劉軒作為普通人的良知,讓他重新尋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園。

二、環保敘事形態

電影發展中,到目前為止,主要出現了三種較為常見的敘事形態:即經典敘事、現代敘事和後現代敘事[2]。經典敘事,通常會使用常規化的方式,循序漸進的敘述故事。現代敘事,大多會使用荒誕、抽象的方式,進行隨意的、支離破碎的、虛無的敘述,這種敘述會比較晦澀、難懂。後現代敘事的核心就是顛覆,不太注重邏輯,營造出一種虛無、悽涼的敘事氛圍。

《美人魚》主要使用了經典敘事和後現代敘事的有機結合。《美人魚》的環保敘事,遵循了經典敘事的方式,敘事的開端是男主人公劉軒為開發樓盤,實施填海工程,不惜迫害美人魚和海裡的其它生物。接著在故事的發展中,劉軒對美人魚相殺、相戀。伴隨著強烈的矛盾衝突,男主人公意識到了自己所作所為對女主人公姍姍及其美人魚家族的傷害。影片的結局是男主人公劉軒最終放棄了填海工程,選擇了把自己的錢都捐給環保機構,過一種平靜的生活。

《美人魚》環保內容的後現代敘事,則主要體現在周星馳「無釐頭」的敘事風格中。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富豪劉軒同美人魚姍姍之間的愛情故事,這種奇特的主題本身就有很強的後現代性。具體的環保敘事中,影片開始部分博物館館長用很誇張的喜劇方式,向遊客介紹了自己的博物館,遊客很快認出了「長白山老虎」是一條叫「旺財」的狗;「蝙蝠俠」的耳朵,其實是兩個雞翅;美人魚則是由芭比娃娃的頭,套上了鹹魚來做美人魚的尾巴。遊客們感到很不滿,博物館長不得已人為模仿了「美人魚」。這部分環保敘事,具有典型的「周星馳」喜劇風格,雖然敘事不是很嚴密,但卻讓觀眾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忍俊不禁。

三、環保敘事話語

從理論上來講,敘事話語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它們分別是:主流文化話語、精英文化話語和大眾文化話語[2]。主流話語敘事即是「以中心意識形態為基礎而形成的文化系統,它的話語特徵就是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由於它居於中心地位,所以具有權威性。[3]」精英話語是一種知識分子話語,它以一種對純粹的知識性和人文態度的追求而同其他話語相區別[3]。精英文化話語不承認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它憑藉自身的科學理性進行獨立思考,將自己的全部文化活動視作獨立的自在的事業,而不是任何其他事業的附庸。[3]」大眾文化話語也稱「商業文化話語」,它是「一種文化工業的產物,它以個性、創造性、美學韻味為旨歸,一切以市場需求為標準。」大眾文化話語為了迎合受眾,經常能隨著大眾心理需求的變化而變化[4]。

周星馳的大部分電影,在敘述話語上,都屬於大眾文化話語,《美人魚》也不例外。首先,《美人魚》在人物設定上,男主人公雖然是富豪,但出身草根,來自社會底層。女主人公美人魚,像一位鄰家女孩一樣純樸、天真、善良而又美麗。男主人公與女主人公在一起的一些場景,也比較大眾化和平民化,如他們一起在露天遊樂場裡的一個大排檔吃烤雞等場景,就很容易接近普通觀影者。

其次,《美人魚》在環保話語的具體敘述中,也很通俗易懂,容易被普通觀影者所理解。如影片中的師太,在講述人與人魚的歷史時,講到「人和人魚的祖先都是猿猴,在進化中,海裡的猿猴就變成了人魚」。這段講解的真實性雖然有待考證,但卻用平實的語言,道出了人和大自然及其它生物之間的密切關係。人和人魚之類的其它生物,應該保持和平。影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與環保密切相關的話「如果世界上連一滴乾淨的水,一口乾淨的空氣都沒有,掙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這句話最初是美人魚姍姍說給劉軒聽的,她認為環境保護的意義,遠勝於劉軒為了暫時謀取巨額經濟利益而填海,破壞生態平衡。後來,劉軒自己也意識到了「如果世界上沒有一絲空氣,一滴水是乾淨的,那麼你掙再多的錢,也是死路一條」。這句話既是對之前姍姍環保話語的語言重複,也是對人類保護環境的強調。劉軒在與姍姍的相處中,喚醒了自己的道德,他要求部下關掉「聲納」。劉軒很動情的說「錢是賺,但要有道德底線」。話語的轉變,讓觀影者看到一個曾經唯利是圖的富豪,正逐漸變成有道德、有正義感、有社會良知的人。

四、高科技環保敘事手段

高科技已經在電影製作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高科技在電影中的使用,增強了電影的表現力,使影片內容更加生動。周星馳在電影拍攝和製作中,也比較擅長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展開敘事。周星馳所導演和主演的《少林足球》《功夫》等多部影片中,均使用了高科技敘事手段。周星馳在《美人魚》的拍攝中,更是使用了9DVR的技術,現場製作了美人魚的造型。

《美人魚》的環保敘事中,最突出的就是使用了「聲納」這個高科技設備展開敘事。影片在敘事之初,劉軒為了順利實施填海工程,聘請專業公司,使用聲納技術,驅趕海裡的生物。這個專業公司,為增強聲納驅逐海裡生物的說服力,現場為劉軒和若蘭做了演示。演示過程中,一條魚在聲納的強效作用之下,瞬間化為烏有。現場演示效果很血腥,但此時的劉軒,除了震驚之外,更關心自己能否賺錢。影片敘述中,為了躲避聲納的傷害,美人魚們都聚集在了一個廢棄的舊船上。影片高潮部分,劉軒愛上了單純、善良的美人魚姍姍,他為了感受聲納的殺傷力,來到聲納控制中心,感受聲納的迫害力度,結果僅十分之一的功率,就讓劉軒難以忍受。劉軒最終決定,關掉聲納,保護姍姍及其它海洋生物。

總之,《美人魚》從大眾所關注的環保話題切入,使用平民化、通俗化的敘事手段和話語,嵌入高科技手段,為觀影者帶來了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的感悟和深思,也為全民參與環保,進行了生動而又深刻的宣傳。

參考文獻:

[1] 朱琳.《美人魚》市場表現分析[J].中國電影市場,2016(4).

[2] 易晶晶.周星馳與金凱瑞的喜劇電影敘事分析[D].南昌大學, 2009.

[3] 楊新敏.電視劇敘事研究[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

[4] 陳剛.大眾文化與當代烏託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從電影《美人魚》解讀環保
    【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聚焦時事要聞,追蹤環保動態,關注現場,《環保視野》為您一網打盡每日新環保快訊。 「如果有一天,我們連一口乾淨的空氣,一滴乾淨的水都沒有,即使我們再有錢,也是死路一條。」相信看了星爺導演的《美人魚》,很多人會對這句臺詞印象深刻。
  • 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的敘事分析
    本文試圖對迪士尼動畫《瘋狂動畫城》的劇本進行敘事分析,從敘事焦點與主題,敘事模式,敘事節奏、懸念及隱喻等方面分析了其劇本創作中的各要素,以期對中國動畫的發展提出可借鑑意義。 關鍵詞:迪士尼動畫;敘事分析;《瘋狂動物城》 近百年來,迪士尼動畫電影為我們構築了一個又一個奇幻而絢麗的童話世界。
  • 淺析電影敘事對文學敘事的承接
    通過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敘事視角、敘事結構和情節設置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索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時在敘事方面的規則和技巧,對文學作品的改編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敘事視角;敘事結構;情節重構 電影創作者在技術和理論的探索初期,創作的電影實際上是影像片段。大多數只是講述了一個情節或描述了一個場景,並沒有完整的故事。
  • 電影《美人魚》,霸道總裁為人魚變身環保大使
    鏡頭來到一個「世界奇珍異獸博物館」,其實是糊弄人的地方,館長把壁虎說成恐龍,把狗化妝一下說成老虎,甚至自己假扮成美人魚,然後就被遊客追打了出來。畫面來到青羅灣拍賣會,最終男主買到了這個地方。隨後男主請了幾個土豪去他家慶祝,但幾個土豪都在嘲諷男主。男主說到「如果青羅灣可以填海的話,那就賺大了」,白髮土豪瞬間變臉要與其合作。
  • 電影《美人魚》:贏了票房,輸了口碑
    2016年,周星馳上映了電影《美人魚》。在電影上映之前,海選演員、情懷推廣等,讓這部電影在沒有上映之前,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這部電影一度時期榮膺票房冠軍,看起來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周星馳本人,也再一次被觀眾推上神壇。
  • 紐約的電影敘事
    現實地理以影片外景參與敘事,有時候它並未成為一種徹底無關的虛構,空間固有的權力關係往往影響著電影虛構的敘事編織。亞瑟被哥譚市的暴力和不公平的環境所傷害,他的母親則寫信求助以前的僱主託馬斯·韋恩,母親幻想託馬斯·韋恩是亞瑟的父親,亞瑟信以為真。韋恩正在競選哥譚市市長一職,他視亞瑟為無賴。
  • 電影《無雙》的敘事「騙術」
    對於電影藝術來說,其核心的藝術表現形式就在於用畫面和聲音講好一個故事,而改變講故事的方法或許就能重新挖掘和彰顯其意義所在。2018年9月,由莊文強編劇及導演的影片《無雙》以其高水準的敘事技巧完成了對類型片的重新闡釋。1.
  • 共生景觀及其敘事表徵:華語奇幻電影中的人與「妖」
    作為華語電影一個重要類型,近年來的奇幻電影不僅極致地展現了各種「人神同在」「人妖共生」的奇麗景觀,還不斷營造豐富的共生意象,並越來越多地將當下世界普遍關注的共生議題和共生邏輯融入奇幻敘事,比如,《捉妖記》裡的「人懷妖胎」、《畫皮2》裡的「人妖同體」以及《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以下簡稱《三打白骨精》)中的「人妖同度」;又比如,《美人魚》和《白蛇:緣起》等都將原型故事中人妖情、人鬼戀、人仙配的個體情感糾葛
  • 林允亮相電影《美人魚》發布會
    原文標題:林允身著CHANEL亮相電影《美人魚》發布會 林允身著CHANEL 2016春夏高級成衣系列印花毛衣(款式#28),佩戴CHANEL Premiere Pop Pink系列腕錶,亮相電影《美人魚》發布會現場!
  • 傳媒觀察|當代難民題材電影的敘事策略
    近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2020級博士研究生、青年編劇、導演郭依菲關於巴勒斯坦難民的紀錄片《生於意志與硝煙》入圍第47屆美國學生奧斯卡獎,並獲得2020年洛杉磯大學生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第15屆CILECT亞太地區國際影視院校票選最佳紀錄片等獎項。本文是郭依菲基於電影敘事學理論,對難民題材類型影片的敘事策略進行的研究和探討,原文刊發於《傳媒觀察》2019年第11期。
  • 新文化擬不超1億元投資電影《美人魚2》
    新文化5月28日晚公告,公司之全資子公司新文化影業與星輝海外於近日籤署《共同投資協議<美人魚2>》。新文化影業以自有資金不低於5000萬元且不超過1億元參與投資電影《美人魚2》。公告稱,此次投資,是公司與周星馳及其團隊之間緊密合作的延續,能夠進一步提高公司在電影業務板塊的品牌影響力、市場競爭力。同時,在以優質IP為基礎進行優質內容創作的戰略基礎上,公司將繼續重點打造《美人魚》IP的電視劇作品,放大其IP價值、增強變現能力,進一步增強公司內容產品的儲備和產出。
  • 《水形物語》:女主人跨物種愛上美人魚的原因分析
    前言:電影《水形物語》是的一部奇幻電影,也是一部受限影片,卻曾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球獎和奧斯卡等數十個獎項。豆瓣的得分是7.3分,不是很高,但評論區卻對這部電影大部分是正面的。我認為這是一部完美的電影,有美麗的畫風和動人的情節。雖然這部電影備受爭議,但獲獎無數,他一定有他的藝術性和價值。
  • 動畫電影《美人魚》定檔7.25
    時光網訊 動畫電影《美人魚公主之海盜來襲》(下文簡稱《美人魚》)改編自享譽世界的知名童話「美人魚」的故事,即將在7月25日搬上國內銀幕,唯美的美人魚即將在蔚藍的大海裡重生。       動畫電影《美人魚》以知名的美人魚形象為創作原型,對家喻戶曉的童話在故事框架上做了充滿正能量的改編,保留了美人魚身上眾多優良品德。在動畫電影《美人魚》裡,小美人魚不再是那個為愛痴狂的女主角,家長們也不必擔心讓孩子過早接觸到人魚小姐和王子的悽美「愛情故事」而苦惱了。
  • 傑夫·沃爾和格雷戈裡·克魯德遜:電影攝影的開放性敘事
    兩人都採用電影拍攝的協作流程,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編輯畫面,這種拍攝手法也被沃爾稱為「電影攝影」(cinematographic),其結果是在靜態的畫框內講述一個故事,創造出敘事寓意。另外,從視覺美學角度來說,他們都打造了精美絕倫的畫面細節,這似乎是被當代攝影有意排除在外的做法。
  • 豆瓣9.1,《悲情城市》:論侯孝賢電影的敘事風格
    ---等待孝賢的電影敘事風格分析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第46屆會議上,中國臺灣導演侯孝賢導演《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最高獎金獅獎,並創作了中國電影人物折桂金獅獎。作為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之一,九鼎這個短語展現了《悲情城市》的氣勢、模式和想像力,這是年輕導演無法想像的。
  • 《心花路放》:簡析電影空間時間化敘事中的情感治癒!
    雖然此前沒有好好看完這部電影,但是並不妨礙我知道《心花路放》引發的熱議和成績,它登上2014年度國產電影榜首,還被很多知名的影評人士批評為用"低俗化"的橋段將觀眾的感官刺激放大,達到博人眼球賺取高票房的目的。
  • 電影的尊嚴:紀念張一導演,兼談1980年代電影的歷史敘事
    80年代電影講述「文革」有其必然性,並非僅僅是接受命令或趕風潮,尤其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電影敘事,更必然要涉及「文革」。兒童片是一個例外,它們可以不承載「文革」歷史的負擔。 電影中的「文革」敘事作為一個衡量的文化指標,具有幾個方面的意義,可以藉此觀看政治環境的開放性,可以考驗電影人的功力,考驗其思想的深淺和情感的恰切與否,考驗他處理歷史的能力。
  • 《美人魚》:平平無奇
    看過《美人魚》,我給這部電影打75分。如果是對於周星馳電影,我只能給60分。鄧超是個好演員,但不適合喜劇。去年上半年看《烈日灼心》,他與段奕宏對手的片段,整個畫面就像一口大鍋裡面煮著兩隻青蛙,沉靜之下,激蕩蘊藉,眉眼間的克制都是戲,溫吞而飽滿。
  • 影評丨龍月:淺談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的敘事方式
    圖片來源豆瓣淺談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的敘事方式文/龍月近些年來,國產動畫電影異軍突起,受到業內和影迷的廣泛關注,像國產動畫電影《大聖歸來》《哪吒》都取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動畫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播媒介,在敘事過程中以其幽默有趣的故事內核、生動形象的人物形象在文化傳播中對文化進行滲透,並且由於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使其可以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作為意識形態的載體,在各國的文化戰略上施展著重要作用。截至10月12日,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票房為15億元左右,為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美人魚:星爺賺錢最多的一部電影
    最近有傳聞星爺近況曝光,說疑因新電影拍攝缺資金,抵押天價豪宅湊錢,對正在拍攝新電影的他十分困難,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美人魚》,當初星爺拍這部也是投了4億賺了33個億,本以為星爺不差錢,誰知道因為疫情的原因,星爺居然抵押了自己最喜歡的一套房子,真是世事難料,今天不談其他的給大家講講星爺最賺錢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