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朝聖五臺山相當於500年修行?

2021-02-18 大悲禪寺

在很多人眼中一直以為五臺山只是一座山的名字,沒想到是有五座山峰,其最高峰──葉鬥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地區的最高峰,素有「華北屋脊」之美稱。

五臺山,因其五座主峰峰頂平緩有如壘土之臺而得名,五座臺頂上,分別供奉著文殊菩薩的五個法身,又稱五方文殊。

五臺山朝佛,朝拜臺懷鎮黛螺頂的五方文殊為小朝臺,登五個臺頂朝拜五方文殊為大朝臺。虔誠的佛教徒通常以臺懷鎮為中心和起點,沿順時針方向,先後朝拜佛母洞、南臺、西臺、中臺、北臺、東臺,最後回到臺懷鎮,全程近百公裡。最虔誠的佛教徒通常是徒步甚至一步一叩地完成朝臺之路的。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說:「東方有國,名曰震旦,其土有山,號曰清涼。」釋迦牟尼佛在印度三千年就說了這個山,在宋朝以前,凡是到五臺山的,那時人心裡清淨,清淨就是沒有煩惱

夢參老和尚說,五臺山每天都有一萬菩薩在說法,圍著黛螺頂繞清涼。當你業障消了,功德成熟,就能看見一萬菩薩了。你也可以加入跟著繞清涼,雖有業障但應當作如是想。


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是藏傳,漢傳,南傳佛教信仰文殊菩薩的人心中的聖地。當年虛雲長老從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臺山,耗時三年,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後來親自感應的文殊菩薩化身文吉來救他。而且夢見他母親因為他朝拜的功德,往生到了西方。大家去翻開虛雲年譜,就會看到這些故事。

五臺山是顯密共榮的道場,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都在五臺山平分秋色。而且是個真正有修行人聚集的地方。凡是修行人聚集的地方,都是功德非常大的。



佛經記載,一個修行人的功德可以讓百裡之內沒有災難。五臺山又是凡聖同居的地方。當年虛雲長老拜到了五臺山,就看到了文殊菩薩領著五萬羅漢在講說。之後得辯才無礙。這就是五臺山道場的加持力。

五臺山又叫做清涼世界,什麼意思呢,就是得到智慧了,可以滅除貪慾,嗔恨,淫慾。就可以得到清涼。什麼叫做業障,沒有智慧,就是業障,沒有智慧,就會被世間的種種法則困死。這就是業障。而文殊菩薩的般若之劍,就是斬斷這些業障的。


文殊菩薩作為七佛之師,加持力不可思議。同時要去五臺山,也是有很大的障礙的。因為功德太大了,我們的冤親債主就會障礙我們。比如說把,如果一個人,習慣了陰暗,突然給他陽光,他就覺得不自在,不舒服。就是這個意思。在比如說,我們看狗啊,貓的,這些畜生過得很苦,覺得鬼也過得很苦。但是鬼還覺得自己過得比較舒服,比較自在一樣。叫他投胎做人他還不願意。這就是區別。

 所以,去五臺山,會有很多障礙。有的人想去了,突然間又覺得不去了,感覺呆在家裡舒服。有的人要去時,突然又有事情,然後一障礙,就不去了。這也是障礙之一啊。還有的人,抱著一種想法,等以後再去。可是誰能保證,以後一定能去嗎?沒有機緣,踏不上五臺山這片土地。

彌陀經說,極樂世界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也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道場的加持力,是不可思議的。吉祥經說,應與智者交,勿近愚痴者。五臺山作為智慧主,文殊菩薩的道場。所以,我們將此行稱之為:「脫胎換骨」,把業障身轉化為福德智慧身。

這是一個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

有著「華北屋脊「之稱的地方

雖然與北京相同的緯度

但氣候和東北大興安嶺差不多

因氣候寒冷

所以又被稱作「清涼山」

這是一個

上天遺落在紅塵的一片淨土

信仰與藍天共生

冬天的佛國寧靜美麗

迎來八方來客頂禮膜拜

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地方

吸收和兼容了各種外來文化

文物古蹟眾多

大雪封山後更是成了背包客和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這裡,就是五臺山

這個佛教文化悠久的北方小鎮

古剎聖跡隨處皆是

有意無意間

總能與之邂逅

自然的奇麗會將你的思想洗滌得風姿萬種

仿佛每一處峰迴路轉

就是一道柳暗花明

那明淨的自然風光

厚重的歷史底蘊

深刻的佛學禪理

又將你的心境滋養得通透溫潤

這裡沒有霧霾

只有寧靜、安詳和讓人感動的滄桑

藍天、雪山、白雲、白塔、紅牆、藍瓦、青石路、石拱橋.

在梵音、晨鐘暮鼓、風鈴聲、鳥語.

伴奏下

構築成佛國特有的交響樂

在華北之巔的蒼穹下迴蕩

將你帶入佛國淨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朝聖五臺山相當於500年修行
    五臺山朝聖朝拜臺懷鎮黛螺頂的五方文殊為小朝臺登五個臺頂朝拜五方文殊為大朝臺夢參老和尚說五臺山每天都有一萬菩薩在說法圍著黛螺頂繞清涼五臺山是顯密共榮的道場而且是個真正有修行人聚集的地方凡是修行人聚集的地方都是功德非常大的
  • 五臺山大朝臺的人生感悟之一場500年的修行
    自從2012年第一次開始去五臺山大朝臺,每年堅持都去一次,到現在已經有八年了。自己也曾發願在有生之年只要還能夠動得了,就要堅持每年都去一次,因為每去一次都會對人生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先說一下五臺山,五臺山由東臺、西臺、南臺、北臺和中臺五大主峰環抱而成,因此而得「五臺」之名,《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
  • 又見五臺山丨第二次朝聖
    又見五臺山丨第二次朝聖1有人說,想要拜佛的話,菩薩在千裡之外都會過來接你。菩薩或許會幻化成司機師傅,鄰居大媽,這些人都是菩薩的化身。然後告訴拜佛的人注意事項,時間節點,交通情況。攜戰友一起前往佛教聖地——五臺山,去拜佛朝聖。距離去年第一次2019年1月25日去的,時至今日,大概一年的時間。所以,再一次踏上這段行程,前往山西忻州!本來是跟戰友計劃的大概20號以後了,但是呢,昨天突然冷不丁的想要今天去,然後馬上請假,火速邀約戰友過來找我。就這樣,我們一拍即合,並且準備就緒。
  • 我在五臺山,修行五百年
    (原創)文/泰山怡人幾年前,因工作生活的壓力,我心情一直鬱鬱寡歡,打不起精神,聽朋友說,五臺山是佛教聖地,去一次,可除去人間所有的煩惱,相當於修行五百年。於是,2014年七月,我隨君子木的陶然行,踏上修行之旅。
  • 2020年山西五臺山朝聖禮佛祈福通知
    2020年山西五臺山朝聖禮佛祈福通知金色佛國,清涼聖地,培植福德,開啟智慧,心靈休憩之旅
  • 五臺山大顯通寺過堂和朝聖之旅
    蟬友圈佛旅網組織全國各地的同修道友來到五臺山朝聖,大家感受著清涼山恢弘之聖境,參訪了五臺山諸大顯密皇家道場:穿黃袍愛看戲的龍王五爺香火旺,釋迦佛舍利塔、文殊發塔加持力極殊勝,大顯通寺古老莊嚴、恢宏壯闊,菩薩頂黛螺頂盡顯皇室氣派,善財洞觀音洞屍陀林清靜神秘。下午三步一拜大智路1080級臺階,禮小朝臺五方文殊。
  •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普光寺五臺山朝聖
    沐浴在佛光中的五臺山這是普光寺首度組織去五臺山朝聖,在普光寺住持常悟法師的帶領下,一行15人於7月9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清晨開始坐車前往山西五臺山。 一路奔走,一路波折,但無論怎樣,其中的快樂總是令人難忘。
  • 從素食到佛旅:一場五臺山朝聖之旅 讓我找回了自己的初心
    因緣巧合,8月19日,一場來自生命和靈魂的洗禮之旅,隨著彬彬一顆平靜而又激動的心,和蟬友圈國旅朝聖團隊來到了文殊菩薩聖地——五臺山。當彬彬從五臺山朝聖遊學下來後,佛旅網記者觀爍把他約到素食學校的「禪茶一味」,開始回憶這一場殊勝的朝聖之旅。
  • 五臺山朝聖攻略以及八月十五五臺山醫藥供養計劃
    導讀:7月底王萌獨自一人從青島前往五臺山朝聖,之前從沒去過也沒做過攻略,一路走下來總結了一點點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 六張圖五臺山必備,分別適合許願 求佛 旅遊 朝聖 巡禮
    五臺山方圓五百裡,是文殊菩薩化宇、住處,寺院360座,靈跡百餘處,蘭若無數,短短的幾天如何設計自己路線呢?眾生的目的無邊無量,常見的有:許願、求佛、旅遊、靜心、朝聖、巡禮等等。從正法、真理的角度看,沒有許願一說,正法講發願,許願者還沒有真正的「貴人、人生導師。或者誤解佛菩薩,把佛菩薩視為鬼神。
  • 一次對生命的別樣體驗與感悟之旅——三步朝聖五臺山
    五臺山是全世界佛教信仰者心中的聖地,有大德曾講,能去一次五臺山朝聖相當於500年的修行,可以想像這是多麼的難得和殊勝(事之超絕而稀有者,稱為殊勝。)!因為內心懷有對文殊大士的無比恭敬,對擁有文殊般大智慧的渴望,對五臺清涼勝境的殷切嚮往,我終於下定了決心,決定來一次不一樣的生命體驗,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願得到菩薩的加持,增長自己的智慧,將生命的價值最大化。
  • 五臺山圓夢朝臺 聆聽梵音|徒步佛教聖地 洗滌靈魂的修行
    五臺山,因其五座主峰峰頂平緩有如壘土之臺而得名,五座臺頂上,分別供奉著文殊菩薩的五個法身,又稱五方文殊。五臺山朝佛,朝拜臺懷鎮黛螺頂的五方文殊為小朝臺,登五個臺頂朝拜五方文殊為大朝臺。大朝臺,相當於500年的修行。
  • 五臺山三個臺階 福薄者一輩子只登一個
    據最新統計,每年到五臺山敬香、禮佛、朝聖、旅遊、避暑的人已近多達400-500萬之多,在汽車成為家庭標配的今天,小小臺懷鎮承載著如此重任,在數公裡的山谷之中,鋼鐵洪流充斥其中,每到高峰期整個臺懷鎮仿佛就是一個停車場。
  • 高考過後,朝聖五臺山,紀念自己的18歲
    到五臺山旅遊又不只知道怎麼玩,有的時間緊張只能遊玩一天,怎樣更好的安排好行程,下面是我總結的五臺山以日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先虔誠膜拜五臺山寺廟—五爺廟(10分鐘-1小時),來五臺山的遊客都會去燒香拜拜。
  • 【6月28-7月2日】華北屋脊--五臺山徒步朝聖穿越活動
    為什麼要去五臺山?
  • 五臺山文殊洞舉辦第九屆朝聖行活動 三步一拜小朝臺
    朝聖沐法喜,清涼生智慧。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1日,五臺山文殊洞舉辦第九屆「新年祈福朝聖行」系列活動。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吉祥供燈,佛法開示,禮敬文殊等。禮敬文殊2020年1月1日上午,五臺山大智路下,朝聖隊伍在法師的帶領下三步一拜小朝臺。佛弟子們懷著恭敬、虔誠、感恩的心,跟隨法師三步一拜,朝禮黛螺頂「五方文殊」。
  • 每一個去五臺山的人,都叫朝聖!
    「去五臺山就是去親近智慧,走進五臺山就是走進勝境。」沐浴在這條朝聖之路,一種通靈的梵音在紅牆內外飄渺,從千年前的佛卷中傳來,抵達你靈魂的深處,撼了你心魂。那盪氣迴腸的經聲,讓人沉浸,這裡的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寺廟、每一個山谷、每一座高山,都飄蕩著一抹抹純淨和神聖的氣息,來這裡,不叫旅行,叫朝聖。
  • 五臺山朝聖十大聖跡,你都去了嗎!
    在佛旅網組織的五臺山朝聖之旅中,便包含了以下十大聖地,具體如下:登顯通寺金頂五臺山第一座寺院——顯通寺臺懷鎮的大顯通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廟,始建於東漢時期,它是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漢明帝從西域請來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在京都洛陽建白馬寺;這是中國建佛寺的開端。這一年,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五臺山,法眼識聖地,立即看中五臺山的風水,並奏明漢明帝在這裡破土建廟,揭開了五臺佛國歷史的第一頁。
  • 山西五臺山普壽寺僧眾黛螺頂祈福(圖)
    ,很多遊客驚喜地發現,在通往五臺山著名寺院黛螺頂的1080個臺階的大智路上,滿是成群結隊的身著青灰色僧衣、身背行囊的女眾僧人三步一叩的壯觀場景。 高峰毅 攝    五臺山普壽寺尼眾佛學院500餘名學員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該學院院長如瑞法師的帶領下集體朝拜五臺山著名寺院黛螺頂,為世界和平、國泰民安祈福的「小朝臺」活動。 焦瑾琦 攝    這次朝聖,也是如瑞法師開創佛學院以來在大年初一組織全體學員連續第23次集體「小朝臺」。據了解,該學院學院在五臺山很少集體亮相,平時大家都在靜心修學,誦經求法。
  • 你,為什麼總想去五臺山?
    很多人都說五臺山是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可要問一句為什麼大多數人又說不清緣由>你為什麼總想去五臺山>你為什麼總想去五臺山大概就是因為,帶著一顆朝聖的心去次五臺山,被世俗生活所疲憊的靈魂才會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