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歷史悠久,殷商出土的35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上就有記載。
趵突泉古稱「濼」,歷史上名稱多有變動,直到宋代文學家曾鞏才開始稱作「趵突泉」。《水經注》中記載「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 「泉源上奮,水湧若輪」。
《老殘遊記》中寫道:「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氣勢壯觀,被譽為「趵突騰空」,列濟南古八景之首。由於景觀奇特,被歷代文人贊詠。
蒲松齡贊曰:「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
老舍的《趵突泉的欣賞》更是把趵突泉描寫得淋漓盡致。"泉池差不多見方,三個泉口偏西,北邊便是條小溪流向西門去。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麼翻滾。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鐘,你便覺出自然的偉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遠那麼純潔,永遠那麼活潑,永遠那麼鮮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縮,只是自然有這樣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熱氣,白而輕軟,在深綠的長的水藻上飄蕩著,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種似乎神秘的境界。"
趵突泉水水質清冽甘甜,被乾隆皇帝封為第一泉,素有「不飲趵突水,空負濟南遊」之說。
攝影: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