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拆解了南斯拉夫,可為何塞爾維亞卻要加入歐盟?放棄仇恨?

2020-12-10 騰訊網

塞爾維亞這是個很複雜的國家,幫助北約引渡米洛舍維奇的金吉奇(時任塞總理,在美帝幫助下實際已經架空了當時的總統科什圖尼察),後來被塞軍兩指揮官策劃刺殺,所以塞的民族組成思想很複雜,但多數民眾對中國還是很有感情的。

1:歐洲人為什麼要拆解南斯拉夫?因為,南斯拉夫是加盟共和國,歷史沿革多種原因曾與前蘇聯走得很近,而歐洲人的「大歐洲」夢想,是整合全歐洲各國建立統一的「歐洲共和國」,於是怎麼能容忍南斯拉夫在東歐單打獨鬥建立自己地區政治勢力範圍的存在呢?與美國想法一致,才有了後來歐美北約聯手拆解了南斯拉夫。美國不僅要拆解南斯拉夫,而且也絕不能容忍歐盟做大,因為這不符合美國霸權主義的利益,才有了英國脫歐。(簡單地說就是這樣)2:塞爾維亞為什麼想拼命加入歐盟?很簡單,解體後的塞國國情和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申請加入歐盟的選擇。3:多說幾句:歷史告訴我們,當今世界,唯有「世界大國」才有安全的生存空間。地緣面積幅員廣闊,自然資源豐富,國家人口眾多。而那些小國家,唯有依附某個大國才能求得生存。但是,同樣是大國。霸權主義走不遠,唯有「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整合世界,國家不分大小,共同建立多元發展共贏世界新秩序的真正希望所在。

蘇聯解體和南斯拉夫解體以及東歐國家巨變,都是他們自身長期積累的種種矛盾的結果。如果他們有本事就去把西方搞亂,變成他們的勢力範圍。

對於人民來說,什麼國讎家恨都不如自身的經濟利益,普通人民可沒有那麼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例如和我們一樣體制的越南,四十多年前才結束的越戰殺害了越南上千萬人,現在已經和美國好得穿一條褲子,大力接納有血海深仇的美國退伍老兵來越南養老了,只有給美金殺父仇人也能伺候!

狄托不是塞族,但你說的他打壓塞族我不認可,相反,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是最團結的國家,各個民族那時候是最團結和堅定愛國的,既不媚美也不媚蘇,歐洲肢解它的能量也有美國的推動,蘇聯解體前後帶動整個東歐劇變,美國不需要一個團結的國家,同樣,美國也不需要一個團結的歐洲,甚至,美國為了某些利益也不需要某些國際組織。不要把狄托說的民族主義傾向那麼重。

去年去塞玩過,當地人對國人很友好,有的還能說幾句蹩腳的漢語,這個國家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國民的身高和顏值,女的都是1.7以上大長腿皮膚白皙,男的都是1.9左右很陽剛的那種帥,因為是公事兼旅遊,還接觸了些建築工人都是顏值高帥,國家不大但是安靜祥和,很多舊建築還有當年北約空襲留下的痕跡。

在二戰以後的國際政治環境下,大國政治和國家集團政治左右著世界地緣政治力量的版圖。我們可以準確的說,蘇聯的解體和崩盤是由於兩大集團力量的對撞。南斯拉夫國家的解體是餘震。可悲的是,小國沒有掌握國家自己命運的環境和道路。在80年代末,歐洲的國家就已經畫出了南斯拉夫未來的狀況,畫了一隻鱷魚,咬著自己的尾巴。因為狄托時期要吞併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是非常強硬的,歐洲的一個國家。但是他的命運仍然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它仍然屬於一個弱國的地位。

上述所講的,南斯拉夫本來就不是一個歷史性的完整國家,都是左右鄰近的周邊小國在互相之間友好時合奏而來的,有點象前蘇聯的縮小版,也是由周邊的國家在友好時合奏而來的,但內裡還保留著各自的國境邊界,而這樣來奏合的國家,不會是一個完整牢固的國家。時間長了,積壓的矛盾多了,解體就是必然的了。

中國現在幫助那些曾經支持過我們的國家,我的看法是國家在輸出一種價值觀,其次是具有撕裂歐美同盟的意義存在,現在歐洲各國之間的關係因為疫情搞得非常微妙了。

只要中國富強起來一定給世界人民帶來福音,因為中國永不稱霸,這次全世界暴發疫情傳播就可看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擔當,一千句話不抵一個行動,中國在自己遭受嚴重的病毒災難時刻還力所能及向世界各國稱出援助之手,這種勇於擔當和友善的國際主義精神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相關焦點

  • 歐洲人拆解了南斯拉夫,算塞爾維亞的「仇人」為什麼塞爾維亞拼命要...
    但是在冷戰時期,人家作為南斯拉夫的主體,存在感可是超強!南斯拉夫既然被歐美坑慘了,如今為何又想擠進歐盟,與當年的仇人為伍呢?說起來,塞爾維亞也是一肚子苦水啊。 塞爾維亞在歐洲的日子並不算好過,已經淪落為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而且歐美各國一直通過科索沃對塞爾維亞進行經貿易制裁,更是讓塞爾維亞雪上加霜。
  • 前南斯拉夫成員國紛紛加入歐盟,為何僅塞爾維亞拒絕加入?
    對塞爾維亞來說,能加入歐盟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了。但對歐盟來說,塞爾維亞要想加入必須拿核心利益來交換,對於塞爾維亞來說,顯然只能是拒絕了。塞爾維亞目前在歐洲的處境很難受,這從抗擊新冠上便可看出。在塞爾維亞疫情暴發之初,總統武契奇向歐盟及周邊鄰國求助,但結果是沒一個國家響應。
  • 南斯拉夫解體後,成員國紛紛加入歐盟,為何只剩下了塞爾維亞?
    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也不例外,1991年,南斯拉夫如蘇聯一樣解體,解體之後的南斯拉夫分為了6個國家,分別為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其中,塞爾維亞剛開始與黑山組成的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就是我們熟知的南聯盟。
  • 南斯拉夫解體後,成員國紛紛加入歐盟和北約,塞爾維亞為何沒有?
    前南斯拉夫的成員國除塞爾維亞都加入到歐盟,有4個國家加入到北約當中,其實塞爾維亞也想與歐盟、北約一起玩,可是卻始終卻玩不到一起去,因為這其中有很多原因限制著塞爾維亞。 加入歐盟的限制條件:
  • 懸在塞爾維亞頭上的一把利劍,也是塞爾維亞難以加入歐盟的原因
    近期,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帶領自己領導的塞爾維亞進步黨取得國內大選的巨大勝利。隨後武契奇表示將尋求解決科索沃問題,之後和科索沃代表在美國白宮見面,並會見歐盟特使。科索沃問題,一直都是塞爾維亞頭上的一把「利劍」,也是歐盟反對塞爾維亞加入的最大原因,那麼這個問題是怎麼形成的?為何難以解決?「先天不足」引發的內亂科索沃問題的形成,首先要講到南斯拉夫內戰。
  • 科索沃已經獨立,塞爾維亞為何至今不肯放棄呢?
    其中最典型就是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在西方肢解下,被迫放棄了大部分的領土。但是很多人不理解了,南斯拉夫放棄了那麼多領土,而科索沃已經獨立,為何至今不肯放棄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1991年開始,失去了蘇聯威脅的西方那是肆無忌憚,所以對南斯拉夫的肢解那也是非常野蠻和直接。因為他們不希望戰略要地巴爾幹半島在南斯拉夫的控制下,必須在西方的掌控之中。
  • 塞爾維亞:巴爾幹半島的強悍民族,米洛舍維奇死後為何更團結?
    不過塞爾維亞人是主體。當沙俄崛起後,不斷奪取黑海出口時,塞爾維亞的人獨立意識不斷增加,後來在沙俄的幫助下,擺脫奧斯曼帝國統治而獨立,並成為巴爾幹半島一個很強悍的國家。 近現代以來巴爾幹半島形成了南斯拉夫國家,二戰後,克羅埃西亞人狄托又重建南斯拉夫。但狄托死後12年,南斯拉夫解體,巴爾幹迎來近10年戰火。後來塞爾維亞與黑山重組建立南聯盟,代表南斯拉夫核心國家。
  • 歐盟不接納窮國,為何向歐洲窮國阿爾巴尼亞招手,該國能否加入?
    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是宿敵,後來阿爾巴尼亞「揚名」是在蘇東劇變後的科索沃戰爭中,由於科索沃聚集著阿族人,與阿爾巴尼亞同族。因此,戰爭中,阿爾巴尼亞支持科索沃獨立,與塞爾維亞等國關係一般。蘇東劇變後,很多國家大都走上富裕道路,比如波羅的海三國,匈牙利、羅巴尼亞等國發展都很快,也都成為歐盟國家,為何阿爾巴尼亞沒有加入歐盟呢?
  • 塞爾維亞的悲哀:實力不足又沒有大國依託,立足世界全靠卑微妥協
    ,始終帶著想要加入歐盟的目標開展外交活動。 一個是塞爾維亞看到了歐洲幾個國家在加入歐盟之後成功復興了以往榮光之後,願意隱藏仇恨和不滿也希望能夠通過加入歐盟來實現國家的強大,自2009年開始,塞爾維亞正式向歐盟提出加入歐盟的申請
  • 小國的無奈與抗爭:塞爾維亞為何堅決不同意科索沃獨立出去?
    但在最關鍵的科索沃獨立問題上,儘管迫切希望加入歐盟,塞爾維亞並沒有鬆口,堅持不肯放棄對科索沃的主權聲索。那麼,作為原南斯拉夫衣缽的繼承者,塞爾維亞為何可以承認從南斯拉夫分裂出去的克羅埃西亞、斯洛文利亞等多國,卻堅決不肯在科索沃獨立?下面就簡要地結合歷史淵源、民族恩怨和戰略地位等方面加以分析。
  • 同是南斯拉夫人,為何塞爾維亞與克羅埃西亞之間仇恨這麼大?
    最終,在內憂外患折磨下,共同的"南斯拉夫認同"土崩瓦解,曾經是南斯拉夫大家庭中重要成員的克羅埃西亞人爭取到了獨立的地位,與塞爾維亞等民族平起平坐的資格。南斯拉夫分裂後,曾作為前南斯拉夫聯邦重要組成部分的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之間,仇恨卻異常之大。
  • 為何總是不"待見"塞爾維亞?
    縱觀塞爾維亞的前世今生,從南斯拉夫到南聯盟、從南聯盟到科索沃戰爭,再到波赫的獨立,以歐美國家為代表北約一直充當著反面角色,塞爾維亞淪落到今天的這種地步,歐盟主要國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於塞爾維亞人來說,對於歐盟的心態可謂是五味雜陳。從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刺殺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大公引發一戰開始,塞爾維亞所經歷的歷史都伴隨著血與淚。
  • 南斯拉夫殘骸①丨不斷被建構的民族仇恨
    在北約轟炸的威脅下,米洛舍維奇壓力倍增,南斯拉夫開始對波赫塞控區實施制裁。1995年陷入泥潭的塞爾維亞,與戰爭初期那個雄心壯志、志在必得的國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與卡拉季奇所領導的塞族共和國決裂、並放棄克羅埃西亞的塞控區,是米洛舍維奇在那時不得不走的一步。
  • 歷史舊債:保加利亞為何不同意馬其頓加入歐盟?
    文/王凱迪公元2018年,為了獲得希臘的認同從而加入歐盟,馬其頓正式將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這一為入盟而更改國名的舉動曾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矚目。然而,當改完國名的北馬其頓自以為「入盟」指日可待時,今年11月6日,保加利亞副總理卻突然表示,反對有關北馬其頓加入歐盟的談判框架和宣言草案,這就讓必須全體成員國同意才能進行的「北馬其頓入盟」進程再次擱置。為什麼保加利亞會在希臘之後繼續向馬其頓下絆子呢?
  • 黑山與塞爾維亞,曾經關係好到以「同國」相稱,為何後來要分家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合久必分的國家就是黑山與塞爾維亞。對,沒錯,就是這對曾經好到「同國」相稱,保持一致的「兄弟」之國。確實,很多人都不解,這兩個國家一度好到「穿一條褲子都嫌肥」,為何最後死活要「分家」呢?
  • 北馬其頓:南斯拉夫解體後,為何獨立建國曆程中充滿無奈和尷尬?
    南斯拉夫解體後,唯一個國名更改的國家,至今為何未加入歐盟?世界上帶有方位標識的國家大都消失了,比如南北朝鮮,現在分別叫韓國、朝鮮,南北越南已經統一。而塞爾維亞的那部分叫「瓦爾達爾馬其頓」,保加利亞的那部分叫「皮林馬其頓」。但三個都有成其頓名稱的地區,只有塞爾維亞的那部分自治權力較大。因為南斯拉夫聯邦成立後,塞爾維亞所屬的瓦爾達爾馬其頓改為「馬其頓共和國」,當時在南斯拉夫體制內,希臘還沒有多大意見。
  • 歐洲疫情:我國援助塞爾維亞,為何歐洲老牌帝國坐不住還吃醋?
    1.友誼當時塞爾維亞疫情並不太嚴重,由於塞爾維亞在南斯拉夫歷次解體成為內陸國,該國的民眾大都到歐洲發達國家打工,如果不及早控制疫情,塞爾維亞這樣的內陸小國必定遭受重創。不得不佩服武契奇總統的超前預防。當時武契奇說了一句話很有名:「偉大的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那不過是寫在紙上的童話,我們現在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中國。」
  • 北馬其頓:為加入歐盟連國名都改了,為何又遭保加利亞強烈反對?
    根據歐盟的規定,只有所有成員國都一致同意,另一個候選國才能成為歐盟新的成員國。而保加利亞早在2007年便已是歐盟成員國。這已經不是北馬其頓被第一次反對,早在2018年的時候,希臘反對該國加入申請加入歐盟。為此「馬其頓共和國」才把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哪知,這一次跳出來反對的,是同為斯拉夫民族的鄰國保加利亞,兩國關係原本一直非常親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歐洲國家為何一面倒的支持穆斯林 反對塞爾維亞人
    內容提示:本期《時事亮亮點》的撫今追昔,我們要回顧的是近20年前在南歐發生的非常慘烈的波赫戰爭。可是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就不一樣了。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分裂成六個國家,其中在克羅埃西亞在波赫都發生了戰爭,其中以波赫的戰爭最為慘烈。中國人其實對南斯拉夫還是相當熟悉的,特別是波赫這個地方。因為波赫的首都塞拉耶佛。我想現在中年以上的觀眾都很熟悉那部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
  • 黑山和塞爾維亞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一起,為何黑山要獨立出去
    那麼,黑山到底為什麼,偏偏要搞獨立呢?巴爾幹半島是一個著名的火藥桶,在歷史上一直戰亂不斷。15世紀,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完成了徵服,統治了這裡近500年之久。一直到19世紀末期,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才正式獨立了出來。然而,黑山還沒有獨立多久,奧匈帝國又來挑起戰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聯合起來迎敵。不過,他們根本不是德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