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在看有關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王德峰教授的授課視頻,其中講到「文化」相關,有幾句我覺得特別好。
無法複述原話,但大意就是「我去臺灣做學術訪問,臺北大學的教授吃飯期間對我說,你們大陸沒文化。什麼是文化?一個商鋪賣東西,如果僅僅就是賣東西,那就沒有啥文化。但是在商鋪顯眼位置掛一招牌【童叟無欺】,文化就來了;藥店如果僅僅是數錢賣藥,那就沒啥文化,但若門懸兩聯【寧可架上藥生塵,但願世間無疾苦】,文化就來了」。
這其中的差別,多少受過教育的人都能體會到。也無怪乎我們經常看到新聞某某大媽在國外車站大鬧,某某中國留學生虐待動物等等丟人視頻。素質缺失,文化教育匱乏,信仰丟失導致。為啥臺北的教授會說「你們中國沒文化」,他說的文化,應該就是指整個社會的文化缺失。
在政七街的一家燒餅鋪,我就見到了久違的「童叟無欺」——焦師傅油酥燒餅。
店鋪不大,本身就是燒餅鋪子,也無需多大的面積。店主夫婦二人年紀應在三十多歲,一個七八歲的孩童也在幫忙打理生意。父母偶爾忙的不開開交,他就像個小大人一樣也很是懂事。
第一次去買純屬偶然,不到下班就餓得不行,急急忙忙跑出去準備去支援下武漢特產——熱乾麵。下著小雨,很冷。沒走到賣熱乾麵的店鋪,路過燒餅鋪,忍不住就先賣兩個墊墊肚子。
燒餅用厚棉籠布蓋著以保溫,這位「小大人」問我要幾個,我隨口說兩個。於是拿了兩個芝麻的油酥餅,給我,我問多少錢。「兩塊。」這個價格著實還是讓我小意外,如今在鄭州,這個價格的燒餅,不多了吧。
燒餅外酥裡嫩,正兒八經的「油酥燒餅」,跟傳統的「果木炭燒餅」不同。這種燒餅個兒小,更為厚實,裡面更為軟嫩,即使放涼,也不會變得很硬。除了製作工藝不同之外,應該是選用麵粉的筋度也不同。不像之前我在開封吃過的燒餅,個兒大,但是放涼之後可以拿來墊桌角(特別硬)。
然後去「布穀熱乾麵」吃了熱乾麵,喝了一碗紫菜湯,配上這兩個燒餅,用燒餅在熱乾麵湯汁裡簡單泡一泡。吃得渾身熱乎,非常滿足。
接著幾天,多次去他家買燒餅吃。才知道,原來生意這麼好,尤其是中午和晚上。附近打工的,不少都會來這裡買燒餅。有服裝店裡的營業員,有跑外面的快遞員,有附近單位裡的保安大叔,從懷裡的錢包掏出幾塊,心滿意足地換取想要的食物。看到生意這麼好,我竟忽然覺得很美好甚至有些感動,物美價廉地滿足底層消費者的需求,這是多麼的迫切啊,這還不好麼?
有燒餅夾菜,燒餅夾肉。燒餅夾羊肉,貴是貴了些。但豬頭肉還是不貴的,六塊錢。比其他店鋪的肉夾饃要實惠,要好吃。當然了,豬頭肉也沒有臘汁肉成本高。價格低一些,理所應當。
夾的豬頭肉,醋香四溢,很是誘人。恰到好處的洋蔥,巧妙解膩。豬頭肉肉質鮮美,吃起來巴適的很。夾菜也很不錯,豆腐皮經過長時間的滷製,已經很入味,軟而不爛,口感尚佳。搭配海帶,口感更妙。還可以加個雞蛋,別有風味,我覺得比夾肉營養更為均衡。價格三塊,就問您實惠不?
有一件小事讓我覺得特別「感動」和「自責」。前日去他家店買燒餅。要了一個夾菜和夾肉,時值中午,比較忙碌,偏偏又只有女店主一人,忙得不可開交。因為夾肉不是他家的(後面店鋪的「誠弟泡饃」所夾),所以一個「夾肉」讓我等的時間稍微長一些。於是我實在無法忍受便半開玩笑地跟在後面烤燒餅的女店主說了一句:「生意來了,再做不好生意就走了哈」。女店主一邊忙碌一邊不好意思地不知所措。
今日又去買,同樣地又要一個夾肉。店主夫婦二人都在,男老闆在前面給我夾好夾菜以後,女店主並不知道還是我這個挑刺的「老顧客」,但還是給男店主囑咐了一句:「你看著燒餅,我去後面看一下夾肉的。」
如此一件小事,足以顯出二人做生意的用心。「童叟無欺」這四個字,含金量甚高,我覺得他們夫婦二人能做到,因為他們是勤勞心善之人。這樣的生意人,也是可敬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