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烏海市深化鎮和街道改革綜述

2020-12-11 正北方網

記者 楊延嶺

鄉鎮和街道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和基本單元,決定著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和執政能力的根基和水平。

深化鄉鎮和街道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舉措。按照自治區黨委和市委的統一部署,我市從2019年11月起全面推進深化鎮和街道改革。

目前,我市深化鎮和街道改革優化機構設置、推進基層綜合行政改革等改革任務已順利完成,審批服務便民化、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等配套改革正紮實推進。職責明確、運行高效、服務便民化的鎮和街道職能體系已基本建立。

吹響改革「集結號」

按下工作「快進鍵」

政治引領是深化鄉鎮和街道改革、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工作的方向之舵。2019年11月12日,自治區《關於深化蘇木鄉鎮和街道改革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實施意見》印發後,市委第一時間召開常委會,深入學習改革精神,研究部署鎮和街道改革具體工作,吹響了深化鎮和街道改革「集結號」。

市委主要領導多次聽取匯報、作出部署,要求改革工作要從夯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礎的戰略高度,從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民生角度,從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事業寬度,精心謀劃改革。市、區兩級黨委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靠前指揮,親自推動,緊盯改革進程,聽取專題匯報,破解難點痛點,從擬訂方案到審定方案到組織實施都親自把關、當好「施工隊長」,確保改革始終在黨的領導下進行。

我市制定了推進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逐項推進改革任務落地。各區及時制定貫徹落實深化鎮和街道改革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具體舉措,細化任務分工,明確責任單位,嚴格完成時限,全力推動改革任務落地落實。

科學統籌設機構

用好改革「手術刀」

「瘦身」與「健身」相結合是深化鎮和街道改革的重要舉措。我市嚴格按照自治區黨委明確的機構限額,整合鎮和街道內部決策、管理、監督職責和力量,按照鎮「五辦三中心(局)」和街道「五辦一中心」標準,科學設置黨政機構和事業單位。

我市結合城鎮化水平較高的實際,在各鎮鄉村振興辦公室均加掛城市管理辦公室牌子;明確加強黨的建設、社會事務、城市管理、平安建設等機構和崗位,調整增加便民服務、擁軍優屬、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崗位,推行一人多崗,交叉兼職;對區級職能部門派駐鎮和街道的機構進行全面清理,保留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管所的設置及管理體制。

機構、崗位的優化整合,解決了條塊分割過細、力量配備分散、忙閒分布不均、責任輕重不一的矛盾,實現了職能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強化了義務和責任。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靈活政策強隊伍

啟動力量「倍增器」

著眼基層編制緊缺、人員力量不足、專業化人才短缺的問題,我市統籌盤活編制資源,注重推動編制資源向基層傾斜,採取「減上補下」方式,從各區職能部門和事業單位調劑部分人員編制充實到各街道,並按期完成人員轉隸。改革後,街道人員編制較改革前增加25%。

按照自治區改革精神,結合鎮、街道編制實際情況,我市重新核定各鎮機關科級領導職數,明確了各街道黨政機構負責人原則上由街道副職兼任。通過改革,進一步增強了鎮和街道工作力量,減少了領導和工作人員的管理層次,使工作的布置、指導、實施、推進更加順暢有力。

權責對等界限明

釐清法治「脈絡圖」

基層治理法治化,是此次改革的核心理念,我市圍繞基層有責無權、事重權小責任大的問題,明晰事權邊界,力求權責相宜。

明責知責是履職盡責基礎和前提。參照自治區制定的蘇木鄉鎮和街道黨政機構、事業單位職能職責範本,結合鎮和街道實際,我市對各鎮和街道黨政機構、事業單位職責進行優化調整,並重新印發「三定」(定部門職責、定內設機構、定人員編制)規定。

對照自治區政府賦權清單,將適宜鎮政府實施的城市管理等以往由區級部門履行的行政執法職能下放給各鎮綜合行政執法局,並選取海勃灣區濱河、鳳凰嶺兩個街道試點建設街道主導、執法部門參與的綜合執法統一調度平臺,積極探索基層執法新模式。

通過重新制定「三定」規定,理順了職能部門和鎮、街道的職責界限,明晰了鎮和街道黨政機構、事業單位的功能定位,將原由事業單位履行的行政管理職能納入機關行使,強化了鎮和街道事業單位的服務職能。  

為民宗旨再強化

打通基層「腸梗阻」

聚焦基層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反覆跑的問題,我市著力轉變基層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堅持協同推進配套改革,持續推進基層審批服務便民化,建立鎮和街道「四辦」清單,市、區、街道和社區四級一體的信息化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村級便民服務站點建設實現全覆蓋。

不斷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全市各鎮和街道劃分930個網格,配備網格員3667人。

根據自治區政府賦權事項,我市採取鎮和街道認領、職能部門協同辦理的方式確定公布了承接賦權事項清單,並編制鎮和街道權責清單,進一步釐清職能部門與鎮和街道事權邊界,全面清理規範鎮和街道「一票否決」事項和籤訂責任狀事項,切實減輕了基層負擔。

[責任編輯:邢俊清]

相關焦點

  •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20-09-28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東莞南城街道新...
    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東莞南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據了解,南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全域為整體,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面向基層社區、企業,通過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一中心二十站三十點」,建設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服務、體育服務等五大基礎服務平臺,突出創建市民素質提升、心理健康指導、好人文化傳播、健兒精神宣揚、特色志願服務等五大特色平臺,以及戰「疫」善行義舉榜等,全方位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 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美麗「三寶」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上海基層黨建網)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區委關於街鎮社區黨群服務陣地建設總體要求,靜安區寶山路街道以「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為踐行方向,以「試點+推廣」為工作路徑,首批選取儒林、三寶、通源3個居民區作為示範點,探索開展「靜·鄰一家」黨群服務站建設工程,逐步實現19個居民區及多個陣地雙站點全覆蓋
  • 臨滄雙江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雙江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全力推進交通扶貧攻堅各項工作,圍繞群眾滿意交通建設,真心幫扶,精準發力,真正實現「進出順暢、互聯互通、四通八達、安全便捷」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切實改變群眾出行難、行路難、運輸難的狀況,著力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
  • 密雲區西田各莊鎮政務服務中心著力打通 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現在好了,只要在便民服務大廳裡,證件齊全,來一次就能一次性就把問題解決了,給我們帶來很大方便啊!」前來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城鎮養老保險的老大爺高興著說。政務服務中心效率有多高,政府和百姓的距離就有多近。密雲區西田各莊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路,以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為目標,方便群眾辦事,提高工作效率,讓政務服務中心能真正做到「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 我市積極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
    為滿足農村群眾的生活需求,我市深化農村物流建設、不斷豐富農村物流業態,努力打通農村物流的「最後一公裡」。 資源整合 超市物流擔重任 近日,位於搬經鎮小楊家庭農場的員工們忙著採摘上海青。這些青菜會在第一時間送到品德超市生鮮配送中心,次日凌晨通過品德超市的物流體系運送到全市的各個鎮(區、街道)。
  • 龍崗: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龍崗的改革項目就是效仿客家「大盆菜」的製作方式,變「政府配餐」為「百姓點菜」,直接服務到基層。回顧項目推動歷程,2015年1月召開的龍崗區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民生大盆菜」的內容首次出現在龍崗區政府工作報告裡。作為一項民生實事辦理新機制,「民生大盆菜」一出爐就備受關注和期待,全區109個社區居民結合社區裡的緊急事、煩心事、問題事,紛紛「點菜下單」。
  • 志願服務入萬家——新文明實踐中心「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重大舉措。自2019年10月起,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從50個縣(市、區)擴大到500個縣(市、區、旗)。
  • 「涼亭議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居住在淮安區河下街道螺螄街社區錦繡江南小區的黃萬裡與許多鄰居們一樣,如今都成為了小區涼亭的「老主顧」,在茶餘飯後的交流中為社區治理工作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他們將這種形式稱為「涼亭議事」。近年來,河下街道螺螄街社區積極探索建立黨建引領下的網格化治理服務體系,打造紅色服務陣地。
  • 東莞麻湧鎮:打通宣傳、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老人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小的圖書室裡,圍坐在一起製作國風團扇;小學生們則走進生態農業園,現場了解即將豐收的稻穀,親身感受糧食的「粒粒皆辛苦」……10月28日上午,廣東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採訪團走進東莞麻湧,通過一場場活動、宣講,麻湧鎮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零陵南津渡:專項整治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楊春濤 唐高翔)為規範窗口服務行為,提高街道公共服務中心辦事效率,紮實推進服務中心建設。8月起,零陵區南津渡街道認真開展服務窗口規範服務專項治理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和群眾在一起】手推車打通生活服務「最後一公裡」
    【和群眾在一起】手推車打通生活服務「最後一公裡」 2020-08-04 21: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謝家集區:全力打通服務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最後一公裡」
    淮南市謝家集區通過構建完善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運行機制,持續壯大志願者隊伍,不斷豐富志願服務項目,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全力打通了服務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最後一公裡」。
  • 濟南泉城路街道: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寒潮來襲,街道應急搶險隊員第一時間巡查搶險。極寒天氣裡迅速組織應急隊員幫助居民抵禦嚴寒,守護百姓平安;連續22個月保持轉辦濟南12345市民服務熱線服務過程和辦理結果滿意率「雙百」……歷下區泉城路街道辦事處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 墾利區信訪局「以網傳聲 用心解困」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東營報導近年來,東營市墾利區信訪局高度重視網上信訪工作,以打造「陽光信訪直通車」為目標,藉助「代辦搭臺、群眾張嘴、數據跑腿」新型信訪模式,全面推廣網上信訪代辦制度,打通網上信訪「最後一公裡
  • 諸暨嶺北「近鄰幫幫團」: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諸暨嶺北「近鄰幫幫團」: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1-01-06 10:51    杭州日報 隆冬的早晨,寒意襲人,但在諸暨市嶺北鎮金灣村的老祠堂內,生活服務、健康管理、宣傳普法……一場由「近鄰幫幫團」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讓整座村子變得暖意融融。
  • 《百姓問政》:拒絕拖沓現象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寧河區|...
    津雲新聞訊:10月15日播出的《百姓問政》欄目關注政府部門如何及時回應百姓訴求,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現場就怎樣做好服務人民群眾「最後一公裡」的工作,杜絕拖、慢現象。堅持結果導向,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標準,紮實落實政策,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展開問政。
  • 義烏廿三裡街道「三服務」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來自下朱宅村的徐女士說:「街道舉辦了『撿菸頭、兌禮品』活動,一開始不知道到哪裡兌換獎品。在這裡我找到了答案。」在街道「三服務」站,她用1200個香菸頭兌換了50個防護口罩;「義烏市有針對殘障人士的就業指導,我想具體了解下,就找到這裡來了。」
  • 高臺巷道鎮:網格員打通「民生110」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通訊員 魏學雲近年來,巷道鎮以「網格化+十戶聯防」為載體,積極整合資源,構建工作體系,廣泛組織動員各級網格員參與社會治理,切實提高聯繫服務群眾、社會矛盾化解、社會治安防控和管理公共事務工作水平,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 梧州市長洲區社工站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張馳是紅嶺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負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工作的社工,平時需要根據社區和街道摸排審核到情況,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進行諮詢和評估工作。在確認保障對象後,還需要跟蹤了解兒童的情況,確保他們可以享受到相關的服務政策。今年,梧州市長洲區成為自治區首批鄉鎮(街道)社工服務站(試點)城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