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20-12-11 澎湃新聞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20-09-28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提高基層政府治理能力,即墨區通濟街道積極貫徹落實《2020年青島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以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五公開」為抓手,在便民服務大廳設置了政務公開專區,並打造了「政務通·濟民生」政務公開品牌,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打通政務公開「最後一公裡」。

2020年1月13日,即墨區通濟街道正式啟用了新便民服務大廳。按照「高效便民、實用新穎」的原則,通濟街道在便民服務大廳開設了政務公開專區。政務公開專區按照制定「五統一」建設標準,設置了臥式觸摸查詢一體機、專門的電腦和列印複印機,為群眾提供政府信息查詢及便民地圖等政務公開體驗服務。專區還設置了專門的政務公開展架,擺放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材料,群眾可隨手取閱、快捷查詢。

此外,通濟街道還打造了「政務通·濟民生」政務公開品牌,並以品牌引領政務公開專區建設,將政務公開明白紙、依申請公開流程等進電腦,並將公開任務壓實到部門、責任細化到個人,確保信息實現「應公開盡公開」。

為了更好的服務群眾,通濟街道還積極推進「一事全辦」主題式服務,完成「一事全辦」改革試點,設置「一事全辦」專窗,為辦事群眾提供全過程、全鏈條幫辦代辦服務,讓辦事群眾「走一門、知百事」。根據高頻事項的關聯程度,通濟街道將開設包子鋪、麵館類、理髮店等8個與民生最貼近的事項列入首批服務事項清單,主動引導辦理8個事項的群眾到「一事全辦」窗口進行事項辦理。「一窗受理」改革實現了便民服務由「多門」變「一門」,真正實現讓群眾「少走路、辦成事」。

對於群眾辦理較多的事項政策依據、辦事流程等,通濟街道率先將57項服務事項清單、一次性告知單、辦事指南生成二維碼並製作「二維碼」矩陣展架,群眾只要用手機掃一掃便可掌上閱讀,方便快捷的了解所辦業務的申報條件、申報材料、辦理流程等,便民服務更快捷高效。通過二維碼矩陣和「通濟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平臺,通濟街道推動線上線下功能互補、融合發展,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文 | 徐宏達 張祥寧

原標題:《【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桃源縣漳江街道政務中心紮實推進...
    漳江街道政務中心依據桃源縣推動(一門式)服務領導小組的指導,全力推進常德市「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進一步強化「我的常德」APP服務功能,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下沉辦理,高效高質推進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工作,切實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工作人員為居民辦理業務。
  • 【和群眾在一起】手推車打通生活服務「最後一公裡」
    【和群眾在一起】手推車打通生活服務「最後一公裡」 2020-08-04 21: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公開亮相!中山發布25個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基層政府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執行者,是直接聯繫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後一公裡」。中山市加快推動實現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全覆蓋,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為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 有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烏海市深化鎮和街道改革綜述
    目前,我市深化鎮和街道改革優化機構設置、推進基層綜合行政改革等改革任務已順利完成,審批服務便民化、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等配套改革正紮實推進。職責明確、運行高效、服務便民化的鎮和街道職能體系已基本建立。吹響改革「集結號」按下工作「快進鍵」政治引領是深化鄉鎮和街道改革、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工作的方向之舵。
  • 濟南泉城路街道: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寒潮來襲,街道應急搶險隊員第一時間巡查搶險。極寒天氣裡迅速組織應急隊員幫助居民抵禦嚴寒,守護百姓平安;連續22個月保持轉辦濟南12345市民服務熱線服務過程和辦理結果滿意率「雙百」……歷下區泉城路街道辦事處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 泉城四級政務服務體系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 打造政務服務標準化...
    一套標準管審批四級政務服務體系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該試點項目搭建了獨具特色且符合實際的標準體系,體系內標準實施到位,審批服務效能大幅提升,辦事群眾和企業的體驗感、獲得感顯著增強,試點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 寧波: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央廣網寧波8月2日消息(記者曹美麗)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浙江寧波以「問題」為導向,倒逼基層加快社會治理創新,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反正一有事就打電話找他們。」  近年來,寧波市注重理順鄉鎮、街道職能和權力,強化基層組織的工作量化考核和評定,倒逼出基層黨組織的工作創新意識和主動服務意識。  市委組織部組織處處長馬苗金:「量化考核以後對基層黨員幹部、基層黨組織怎麼發揮作用,他們的主動意識、積極性更加強了。」  但是,單靠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個人力量,很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社區24小時政務自助服務廳投用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12月22日,北碚區蔡家崗街道雲臺社區24小時政務自助服務廳,一位居民正在查看自助系統列印的婚育證明。該服務廳於近日建成投用,有公交卡年審設備、政務服務自助設備、社保一體機等,可進行272項代辦和4000多項查詢服務,可為周邊群眾提供公交卡年審、社保查詢、生存驗證等服務,讓居民辦事更加方便快捷。近年來,北碚區大力推行「三級四務」黨群連心集成服務體系建設,將政務服務網絡延伸到了村(社區)。
  • 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美麗「三寶」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上海基層黨建網)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區委關於街鎮社區黨群服務陣地建設總體要求,靜安區寶山路街道以「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為踐行方向,以「試點+推廣」為工作路徑,首批選取儒林、三寶、通源3個居民區作為示範點,探索開展「靜·鄰一家」黨群服務站建設工程,逐步實現19個居民區及多個陣地雙站點全覆蓋
  • 四川達州: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本報訊(記者 黎志飛□何文平 李剛)近日,記者從四川省達州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該市各部門按照達州市市域社會治理「385」模式部署要求,積極探索具有達州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得到群眾點讚。
  • 龍崗: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為規範「社區民生大盆菜」的操作規程,龍崗區出臺了「社區民生大盆菜」項目暫行辦法、項目專項經費實施細則、項目準入負面清單等制度,形成了標準化的「一單、一方、一廚、一評」操作流程(「一單」指項目類型、名稱、服務對象及需求實現清單化;「一方」指項目實施按方案落實;「一廚」指明確責任主體,為「大盆菜」掌好廚;「一評」指做好過程監督和整體評估)。 創新民生項目落地機制,實現上菜便捷化。
  • 搭建基層服務平臺 打通伊寧市就業最後一公裡
    黨的十九大以來,伊寧市始終把穩就業擺在民生工作首位,以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為抓手,打通服務群眾就業的最後一公裡,為群眾就業增收提供服務。  伊寧邊境經濟合作區黃河社區居民馬璇現在是大帳房伊犁運營中心的一名員工。一年前,通過社區代辦員侯麗麗的介紹,她在家門口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馬璇說:「我對現在的工作很滿意。
  • 數字應用滲透鄭州市民生活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同時,以全民閱讀為抓手,場館另設置圖書室,電腦系統與圖書系統相連實現通借通還,村民不但「腰包粗」了,精神也富裕了。特別是今年2月份,杲村黨總支充分利用黨群中心網絡,在微信群播報疫情和開展好家風等線上系列活動,實現了不出Wifi圈,便能圈到幸福生活的數字願景,讓高質量服務推動「新市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慶陽西峰區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原標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西峰區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綜述西峰區東大街社區的壹樂園兒童服務站裡,孩子們在學習繪畫。本組圖片攝影: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盤小美西峰區九龍南路社區便民服務廳,工作人員耐心接待辦事群眾。
  • 梧州市長洲區社工站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張馳是紅嶺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負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工作的社工,平時需要根據社區和街道摸排審核到情況,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進行諮詢和評估工作。在確認保障對象後,還需要跟蹤了解兒童的情況,確保他們可以享受到相關的服務政策。今年,梧州市長洲區成為自治區首批鄉鎮(街道)社工服務站(試點)城區之一。
  • 贛州市行政審批局著力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百米」
    推動「黨建+政務」向基層延伸贛州市行政審批局著力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百米」「新農機具買回來後,在鄉裡便民服務中心就可以辦理農機購置補貼手續,不用費時費力跑去縣城辦理,真方便!」為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為民便民服務效率,今年起,安遠縣率先將2000元以下農機購置補貼申報工作下放至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此舉為購機農戶提供了便利,獲得當地農戶一致好評。近年來,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夯實載體,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促進社會治理與便民服務深度融合,著力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百米」。
  • 馬培: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武安市委網信辦以微信矩陣大數據平臺為依託,旨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武安市通過微信矩陣開展統一指揮,全市上下「一盤棋」,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網絡綜合治理新格局。目前,武安市同心圓微信矩陣已完成了市、鄉、村三級架構,總群數達1173個,入群人數達24.5萬餘人,而馬培就是這個微信矩陣群總管理員。
  • 自貢大安區:組級事務「唱票公開」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
    在大安區,和劉忠全一樣,許多群眾把「唱票公開」看作了解村組各項事務便捷、全面的渠道。  這得益於去年以來,大安區創新推行組級事務「唱票公開」機制,在全區1562個村(居)民小組開展院壩式、樓宇式組級事務「唱票公開」,讓「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提高群眾對村(居)組級事務知曉度,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助推該區爭創天府旅遊名縣。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系列報導(九)編者按: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將「街道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作為實驗任務重點進行探索,聚焦廣大群眾需求,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著力提升街道政務公開工作質量,努力把街道建成「面向居民的政務服務
  • 青島金門路街道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慧客廳」正式上線
    中國山東網12月16日訊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政務公開水平和政務服務能力。12月16日上午,金門路街道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慧客廳」啟動儀式在天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自被選定為示範點以來,金門路街道在市區兩級主管部門的精準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紮實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工作,先後出臺《市南區金門路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工作實施方案》《市南區金門路街道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制定並發布《金門路街道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進一步規範提升政府門戶網站政務信息的發布和管理,開拓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政務公開新媒體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