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慶陽西峰區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2020-12-12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西峰區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綜述

西峰區東大街社區的壹樂園兒童服務站裡,孩子們在學習繪畫。本組圖片攝影: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盤小美

西峰區九龍南路社區便民服務廳,工作人員耐心接待辦事群眾。

西峰區南苑路社區工作人員為黨員查看「道德銀行」帳戶積分。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 通訊員 盤小美 脫安全

西峰區著眼打造「全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示範區」這一目標,牢固樹立大黨建理念,織密基層黨建網絡,強化基層黨組織,推進區域黨建融合發展,堅持以服務導向提升城市社會治理水平,探索形成了黨支部引領、多部門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黨建新路子,勾勒出一幅「黨建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的生動畫卷。

夯實堡壘 打造黨建新「標杆」

便民服務大廳裡,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熱情地接待著辦事群眾;活動室中,居民們跳舞、唱歌、練書法,個個樂在其中;日間照料中心,老人們享受貼心的理療服務……在西峰區慶州西路社區,各類功能室一應俱全。

「以前辦事要去東平路社區,自從慶州西路社區建成後,我們辦事方便多了,老年人也有了活動場所。」年近七旬的楊秀英以前只能在廣場上跳舞,自從慶州西路社區活動室開放後,遇到雨天她和姐妹們就在室內繼續跳。「我們有時間就來跳舞,跳累了還能做腳部按摩。」楊秀英高興地說。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近幾年,西峰區積極推進社區陣地建設,先後新建了慶州西路、介子路、合水路社區,並籌資1.6億元對全區15個社區進行了標準化新建、改建,使社區平均面積達到了800平方米。

有了功能齊全的組織陣地後,西峰區積極開展常態化黨員學習活動,結合「4+N」主題黨日活動,建立「五個一」學習機制,通過學習強國、遠程教育、甘肅黨建、微信公眾號「四大平臺」,創新開展「微黨課」「指尖黨建」「空中支部」等活動,築牢黨員思想根基,提升社區服務軟實力。

先鋒引領 激發基層黨建內生動力

在西峰區九龍南路社區,經常可以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活躍在巷道、樓院間,巡查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狀況,排查安全隱患,入戶採集信息、徵集社情民意,他們就是社區的網格員。

趙花娟就是其中一名網格員,她每天都會抽空到自己負責的居民樓院開展巡查,定期走訪重點人群,與居民溝通交流。「遇到小問題就現場解決,解決不了的第一時間向社區反饋,讓社區能夠及時了解居民心聲,為居民排憂解難。」趙花娟說。

在社區治理中,西峰區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管理、無縫對接、全面覆蓋」的思路,將16個社區劃分為92個網格,設立網格黨支部,由社區在職黨員擔任網格長,鼓勵居民黨員當網格員,逐步構建起了「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四級管理體系,讓黨員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解決實際問題。

不僅如此,西峰區還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在服務工作中的先鋒模範作用,紮實開展「雙報到」活動,引導在職黨員工作在單位、服務在社區、奉獻雙崗位,駐區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結成幫扶對子,動員社區黨員、駐社區單位黨員等力量,組建各類黨群志願服務隊,實行黨員亮身份、領崗位,為居民提供扶貧濟困、糾紛調解、政策宣傳等服務。

目前,全區設立了環境整治、便民服務、法律援助等6大類服務崗位,6399名在職黨員、412名居民黨員認崗定責,組建起各類志願者服務隊伍40多支,幫助6000餘名社區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

打造品牌 實現惠民便民「零距離」

8月1日,66歲的退休黨員袁兆秀和往常一樣,來到位於北大街社區的慶陽心怡心理諮詢調解服務中心,等待居民上門諮詢。袁兆秀自從2015年加入該服務中心,免費為居民提供諮詢服務就成了他的重要工作內容。「我受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中小學生心理、勞務糾紛、鄰裡矛盾等,每年接待各類諮詢近百起。」袁兆秀說。

據介紹,北大街社區以精細化為民服務為出發點,探索建立「三社聯動」便民服務新機制,推行「社區+社會組織+社工」模式,在社區建立「心怡」心理諮詢調解服務中心總部,由100多名退休老幹部、社會愛心人士和志願者組建了8個專業服務團隊,免費為居民群眾提供心理諮詢、法律諮詢、矛盾糾紛調解、教育培訓等服務,累計接待諮詢群眾2000多人次,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000多人次。

像北大街社區一樣,西峰各社區不斷健全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方式,打造黨建服務品牌,推進社區黨建服務多元化,如東大街社區的「智慧社區」服務系統、南苑路社區的「11633」便民服務模式、廣場路社區的「三點五面」工作法、九龍北路社區的七色教育模式。

目前,西峰區已創建「點亮微心願」「一元錢」愛心銀行和「五件式」辦理等10多項服務品牌;根據黨員居民興趣愛好、技能特長和個人意願,設立歌舞、棋牌、書畫、健身等特色黨小組和興趣黨小組40多個,每年組織開展各類大型文體活動上百場次,全面開花的特色服務,打通黨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相關焦點

  • 西峰區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綜述
    原標題:激活黨建「神經末梢」 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西峰區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綜述  記者 李曉峰 通訊員 盤小美 脫安全  近年來,西峰區著眼打造「全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示範區」目標,織密基層黨建網絡,以服務導向強化城市社會治理水平
  • 黨建「密鑰」打開城市美好生活——慶陽市西峰區推進城市基層黨建...
    今年以來,西峰區圍繞打造「全市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區」目標,突出黨建引領,創新服務載體,打造「智慧社區」信息化平臺,構建多元化治理模式,織密基層治理體系,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 西峰:「網格化+信息化」打造城市基層黨建新模式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趙潔瓊 西峰臺 李紅濤)西峰區有效整合現有城市管理信息化資源,探索建立了「網格化+信息化」管理服務模式,並結合街道社區工作實際,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與社區網格化信息化管理緊密結合,打通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
  • 五聯共治 五網共享 慶陽市西峰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發展
    五聯共治 五網共享西峰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發展每日甘肅網7月1日訊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郭芳、趙建軍)今年以來,西峰區結合街道社區工作實際,探索推行支部聯建織密組織網、物業聯盟健全管理網、數據聯通盤活信息網、黨群聯心做優服務網、資源聯享夯實保障網「五聯共治、五網共享」模式,不斷完善網格設置,優化資源配置,打通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
  • 提升基層組織力 打通高校黨建「最後一公裡」
    全面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就是要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入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切實打通黨建「最後一公裡」,把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
  • 「黨領民治」打通城市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遼寧日報點讚丹東
    今天出版的《遼寧日報》,大篇幅報導了丹東市堅持「黨領民治」,積極探索開展小區黨支部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由街道社區向小區樓棟延伸,打通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實現了小區治理水平和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
  • 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美麗「三寶」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上海基層黨建網)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區委關於街鎮社區黨群服務陣地建設總體要求,靜安區寶山路街道以「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為踐行方向,以「試點+推廣」為工作路徑,首批選取儒林、三寶、通源3個居民區作為示範點,探索開展「靜·鄰一家」黨群服務站建設工程,逐步實現19個居民區及多個陣地雙站點全覆蓋
  • 甘肅慶陽西峰區"兩個半百"促農村黨建提質增效
    甘肅慶陽西峰區"兩個半百"促農村黨建提質增效   為解決村幹部選人難、用人難和黨員致富帶富作用不明顯等問題,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啟動實施了以培養村級黨組織書記後備人選和黨員致富帶頭人為主要內容的
  • 一句話說初心②|謝子鍵:心繫群眾冷暖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謝子鍵自擔任衡陽市珠暉區苗圃街道黨工委書記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心繫群眾冷暖,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為初心和擔當,堅持為民謀福祉,全力推進街道和諧發展。確實如此,這種「初心」和「擔當」,可謂無處不在。
  • 兗州「紅色物業」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看到通知後,很多居民將需要列印的資料發到小區微信群裡,由工作人員統計並列印出來。據了解,疫情期間公司共為居民列印260多份5000多張學習資料。兗州區堅持黨建引領「紅色物業」發展,推動基層黨建與物業管理深度融合,以居民需求為導向,聚焦健全機制、優化服務,推進城市社區「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將黨的組織和工作深入到聯繫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龍崗: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龍崗的改革項目就是效仿客家「大盆菜」的製作方式,變「政府配餐」為「百姓點菜」,直接服務到基層。回顧項目推動歷程,2015年1月召開的龍崗區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民生大盆菜」的內容首次出現在龍崗區政府工作報告裡。作為一項民生實事辦理新機制,「民生大盆菜」一出爐就備受關注和期待,全區109個社區居民結合社區裡的緊急事、煩心事、問題事,紛紛「點菜下單」。
  • 「馬路醫生」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
    市政設施管理處黨總支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安排專人到現場查看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保障學校師生出行安全,打造「平安校園」,相關人員及時與校方溝通,交換意見並制定了維修方案。考慮到學校教學秩序和學生通行安全,市政設施管理處養護一所維修施工人員放棄節假日休息,對學校大門前的破損路面進行了突擊修復。
  • 寧波: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央廣網寧波8月2日消息(記者曹美麗)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浙江寧波以「問題」為導向,倒逼基層加快社會治理創新,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寧波市注重理順鄉鎮、街道職能和權力,強化基層組織的工作量化考核和評定,倒逼出基層黨組織的工作創新意識和主動服務意識。  市委組織部組織處處長馬苗金:「量化考核以後對基層黨員幹部、基層黨組織怎麼發揮作用,他們的主動意識、積極性更加強了。」  但是,單靠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個人力量,很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20-09-28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城區構建「西城家園」治理模式 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
    區委書記孫軍民要求,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吹哨報到」改革工作,完善基層治理的應急機制、服務群眾的響應機制和打通抓落實「最後一公裡」的工作機制,逐步形成具有西城特點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據了解,2020年以來,西城區通過構建黨委、政府、社會、群眾同心同力建設的「西城家園」治理模式,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強化基層治理能力,著力破解核心區社區治理難題。
  • 福州:從「135」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到整體系統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的嬗變
    2017年中組部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指出,「加強城市基層黨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服務質量服務」。福州市立足建設新時代有福之州的實際,認真貫徹上海會議精神,初步形成「1235」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路徑,為把福州打造成為中國幸福之城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 劉珊杉:用人民情懷涵養城市基層黨建溫度
    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一切從造福人民出發,科學謀劃、合理部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注重把握規律、綜合施策、講求實效,不斷用人民情懷涵養城市基層黨建溫度,為城市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一是深懷愛民之心,壓實城市基層黨建責任。「上下齊心,其利斷金。」權責明晰的責任體系是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的重要保障。
  • 李榮燦:全域黨建引領全域治理 開創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有效應對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全面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與時俱進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樹立全域黨建理念,更加注重全面統籌,更加注重系統推進,更加注重融合共建,更加注重整體效應,確保城市基層社會發展到哪裡,黨的組織和工作就覆蓋到哪裡,更加充分地發揮黨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城市各方面力量調動起來、資源整合起來
  • 【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工作】東風路街道光華街社區大力推動...
    【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工作】東風路街道光華街社區大力推動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一體化信息平臺使用 2020-11-24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桃源縣漳江街道政務中心紮實推進...
    漳江街道政務中心依據桃源縣推動(一門式)服務領導小組的指導,全力推進常德市「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進一步強化「我的常德」APP服務功能,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下沉辦理,高效高質推進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工作,切實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工作人員為居民辦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