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領民治」打通城市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遼寧日報點讚丹東

2020-12-25 澎湃新聞

今天出版的《遼寧日報》,大篇幅報導了丹東市堅持「黨領民治」,積極探索開展小區黨支部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由街道社區向小區樓棟延伸,打通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實現了小區治理水平和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

原文如下:

丹東城市基層黨建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本報訊 記者黃寶鋒 蔡曉華報導 「居民臨時缺個口罩、用個打氣筒啥的,就直接來小區黨支部拿。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也都找我們。」7月7日,在丹東市元寶區興東街道泰河花園小區,黨支部副書記於忠波拉開抽屜,指著裡面的螺絲刀、膠帶、玻璃絲繩等物件對記者說,「這抽屜不上鎖,大伙兒用著方便。」

針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環境、對象、方式深刻變化帶來的新挑戰,丹東市堅持「黨領民治」,積極探索開展小區黨支部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由街道社區向小區樓棟延伸,打通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

丹東市共有街道20個、社區193個、小區788個,社區黨員41312名。近年來,丹東市採取單獨或聯合組建的方式成立了955個小區黨支部,就近以樓院名稱統一規範小區黨支部,以樓棟為單位劃分黨小組3027個,挑選8621個優秀黨員家庭作為黨員中心戶,形成市、區、街道、社區、小區「縱向到底」的五級聯動體系,建立「小區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橫向到邊的三級組織網絡。在居民小區建立黨支部,把黨的組織、服務資源下沉到基層治理的最前沿,用到服務居民的關鍵處,夯實了黨建工作的薄弱點,實現了小區治理水平和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

丹東市以小區為基本單元調整優化網格設置,將每個社區劃分為8至10個網格,實現「一小區一網格」「一網格一支部」,推進精細化治理。社區黨委書記為總網格長,小區黨支部書記為網格長,網格員由小區黨支部委員、黨員骨幹、樓組長擔任。充實網格力量,組建在職黨員、共建單位、居民骨幹共同參與的志願者服務隊,形成了「網格總長、網格長、網格員、志願者」四級管理服務團隊,確保黨員管理「無縫隙」,服務群眾「零距離」。全市413個市直機關黨支部、542個縣(市)區直機關黨支部與955個小區黨支部對接開展「共建共促」活動,並採取集中服務、個性服務、圓夢服務、上門服務等形式,參與小區建設、管理和服務,在為民服務中當先鋒、樹形象。

原文如下:

支部建在小區裡 服務沉到最前沿

丹東激活城市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包司南 本報記者 蔡曉華

核心提示

隨著改革逐漸深入,城市的社會結構、生產方式、組織形態和民生訴求發生深刻變化,流動人口和離退休職工等群體大量湧入社區,對社區黨組織教育、黨員管理和服務群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些變化帶來的新挑戰,丹東市堅持「黨領民治」,探索開展小區黨支部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由街道社區向小區樓棟延伸,打通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

在居民小區建立黨支部,把黨的組織、服務資源下沉到基層治理的最前沿,用到服務居民的關鍵處,夯實黨建工作的薄弱點,求取共駐共建的最大公約數,實現小區治理水平和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如今,小區燈亮了、路暢了,環境好了,丹東城市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

▲花園河整治後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資料圖)

小區建支部 下活城市黨建「一盤棋」

丹東市共有街道20個,社區193個,小區788個,社區黨員41312名。丹東市委綜合考慮全市788個小區的地域分布、黨員規模以及駐區單位數量等因素,採取單獨或聯合組建的方式,成立955個小區黨支部,就近以樓院名稱統一規範小區黨支部,提高黨支部識別度。以樓棟為單位劃分黨小組3027個,挑選8621個優秀黨員家庭作為黨員中心戶,形成市、區、街道、社區、小區「縱向到底」的五級聯動體系和「小區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橫向到邊」的三級組織網絡,使黨的組織覆蓋到樓院裡、居民家門口,推動城市小區黨組織建設。

丹東市委結合小區黨支部換屆,從退休黨員幹部、物業公司黨組織書記和骨幹黨員中推選出小區黨支部書記612名,選派優秀社區黨員幹部17人兼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吸收轄區內兩新組織黨組織負責人、社區民警等作為小區黨支部兼職委員。積極推進小區黨支部委員與業主委員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引導符合條件的小區黨支部書記通過法定程序兼任業主委員會主任。同時,對全市小區黨支部書記進行輪訓,不斷提升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

為提升小區黨支部組織力,丹東市委研究制定全市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實施意見及黨支部工作細則,明確支部書記好、工作機制好、社會治理好、服務群眾好的「四好」標準,培育工作基礎好、示範帶動作用強的20個黨支部作為示範點,制定小區黨支部星級評定細則,開展星級評定。目前,全市城市小區黨組織建設覆蓋率100%,90%的小區黨支部達到三星級標準。

為強化對小區黨支部的待遇保障,丹東市委制定出臺城市小區黨支部建設「1+N」管理辦法,在關懷幫扶、場所建設、經費保障等方面分別列出務實管用的硬措施。每年為805個城市小區黨支部撥付483萬元專項經費;通過改造閒置自行車棚等方式加強小區黨員議事場所、活動場所建設;籌建20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和193個社區黨群服務站,為小區黨支部開展活動提供場地。

小區黨支部建強了,城市黨建和城市基層治理也有了抓手。疫情防控期間,丹東市委印發《致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一封信》,全市共有1.2萬名黨員在小區黨支部的領導下,積極參與小區防疫卡點值班值守、入戶摸排等工作,保障了廣大居民的生命安全。

▲居民在改造後的碧海小區內休閒娛樂

治理精細化 服務群眾「零距離」

黨員管理「無縫隙」,服務群眾「零距離」。丹東市委將每個社區劃分為8個到10個網格,實現「一小區一網格」「一網格一支部」,推進精細化治理。社區黨委書記為總網格長,小區黨支部書記為網格長,網格員由小區黨支部委員、黨員骨幹、樓組長擔任,同時組建在職黨員、共建單位、居民骨幹共同參與的志願者服務隊,形成了網格總長、網格長、網格員、志願者四級管理服務團隊。同時,制定印發《關於開展機關和城市小區黨支部「共建共促」活動的通知》,組織全市413個市直機關黨支部、542個縣(市)區直機關黨支部與955個小區黨支部開展「共建共促」活動。7月1日,全市共有20377名機關和小區黨員結合慶祝建黨99周年系列活動開展結對共建,投入資金500567.49元,為小區居民辦實事944件,走訪困難黨員群眾1847人。

東港市意利黃海明珠小區出口緊鄰公路,因交通指示燈、路障設置缺陷,存在安全隱患。小區黨支部接到群眾反映後,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東港市委及時召開黨建聯席會議,調度住建、交通、財政等17家單位,很快解決了相關問題。2019年以來,東港市委先後召開聯席會議130餘次,解決由小區黨支部反映的各類問題162個,受到廣大群眾好評。「小區是離老百姓最近的『辦事場所』,有困難找小區黨支部,已經是現在城市居民的慣性思維了。」東港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方永對記者說。

為了充分發揮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讓小區黨支部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眼下,丹東市正著力推動單位黨建、行業黨建、區域黨建互聯互動,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相互貫通、協同發力的「一體化」組織體系,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責任進樓院 黨組織成了居民「主心骨」

「老百姓缺個口罩,用個打氣筒啥的,就直接來小區黨支部拿。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也都找我們。」丹東市元寶區興東街道泰河花園小區黨支部副書記於忠波拉開抽屜,指著裡面的螺絲刀、膠帶等物件說,「這抽屜不上鎖,大伙兒用著方便。」

想當年,泰河花園小區是丹東市高檔小區。由於年久失修,小區居民樓牆皮老化,路燈、道路等基礎設施破舊不堪。加之小區緊鄰沙河鎮市場,外來人員多,隨手亂丟垃圾,更讓居民不堪其擾。為了整治這種「髒亂差」的局面,街道黨工委找來退休幹部於忠波任小區業委會黨支部書記,兼任小區黨支部副書記。同時,開展「黨支部+」便民服務,由小區黨支部牽頭,組織黨員主動聯繫服務居民,開展小區治理、走訪慰問、家政服務、居家養老、上門維修、上門看病等服務,精準有效地回應群眾訴求、解決群眾難題,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今年,興東街道以小區黨支部為排頭兵,挨家挨戶做工作,推進泰河花園小區改造,共投入資金1000萬元,全面維修老舊管線,安裝電梯11部,對樓體粉刷一新,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居民高興地說:「這叫外面套大褂,裡面穿襯衣,老舊小區變成新小區。」

泰河花園小區「舊貌換新顏」是丹東市小區黨支部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丹東市堅信「有為才有位」,把小區黨支部建設與網格化管理相結合,給每一名黨員壓擔子、落任務,讓群眾出門就能找到黨組織,黨組織真正成了老百姓的「主心骨」。

◆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模式◆

丹東市共有街道20個,社區193個,小區788個,樓棟黨小組3027個,黨員中心戶8621個。

縱向到底五級聯動體系

▶▶市—區—街道—社區—小區

橫向到邊三級組織網絡

▶▶小區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

四級網格管理服務

▶▶網格總長—網格長—網格員—志願者

原標題:《「黨領民治」打通城市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遼寧日報點讚丹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支部建在小區裡 遼寧丹東「黨領民治」激活城市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面對這些變化帶來的新挑戰,遼寧省丹東市堅持「黨領民治」,探索開展小區黨支部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由街道社區向小區樓棟延伸,打通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在居民小區建立黨支部,把黨的組織、服務資源下沉到基層治理的最前沿,用到服務居民的關鍵處,夯實黨建工作的薄弱點,求取共駐共建的最大公約數,實現小區治理水平和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
  • 寧國:打通城市基層治理「最後一納米」
    今年,寧國市全面總結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出臺了《建立六級組織治理體系全面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實施意見(試行)》,全面構建「市委—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功能性黨支部—黨員樓道(巷、片)長—黨員幹部聯戶」六級組織治理體系,探索建立「群眾呼叫、組織銷號
  •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慶陽西峰區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原標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西峰區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綜述西峰區東大街社區的壹樂園兒童服務站裡,孩子們在學習繪畫。本組圖片攝影: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盤小美西峰區九龍南路社區便民服務廳,工作人員耐心接待辦事群眾。
  • 四川達州: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本報訊(記者 黎志飛□何文平 李剛)近日,記者從四川省達州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該市各部門按照達州市市域社會治理「385」模式部署要求,積極探索具有達州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得到群眾點讚。
  • 深圳光明區努力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後一公裡」
    來源:法制日報面對城市化高速發展,群眾訴求日益多元、基層社會治理任務日益艱巨等新挑戰新要求,如何做到把糾紛矛盾化解在基層?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奕飛給出如此答案:堅持「黨建引領、社會參與、文明建設、法治保障、平安光明」理念,一站式解決群眾訴求、一攬子提供群眾服務、一體化守護社會平安,做到「訴求服務在身邊,矛盾化解在源頭,問題處理在基層」,解決好基層社會治理「最後一公裡」問題。
  • 「有線智慧社區」打通社區治理「最後一公裡」
    「有線智慧社區」打通社區治理「最後一公裡」 2015-12-17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12月7日,全國利用有線電視開展社區治理與公共服務信息化工作會議在蘇州市相城區召開。會議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與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共同舉辦。
  • 西城區構建「西城家園」治理模式 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
    區委書記孫軍民要求,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吹哨報到」改革工作,完善基層治理的應急機制、服務群眾的響應機制和打通抓落實「最後一公裡」的工作機制,逐步形成具有西城特點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據了解,2020年以來,西城區通過構建黨委、政府、社會、群眾同心同力建設的「西城家園」治理模式,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強化基層治理能力,著力破解核心區社區治理難題。
  • 「五步階梯法」打通鄭州基層消防「群防群治」最後一公裡
    儘管這是一場消防應急演練,但參與基層應急「群防群治」的生動案例每天都在豐慶路街道辦事處轄區上演,一個更富於「智慧」、群眾參與不斷增強、共建共治的「新生態圈」也正在悄然形成。2020年以來,豐慶路街道辦事處為做好冬春防控的消防工作,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消防安全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夯實火災防控基礎,採取「五步階梯法」開展消防隱患排查工作,守衛群眾的生命線,推動基層消防上臺階,打通基層消防「群防群治」最後一公裡。
  •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20-09-28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遼寧丹東加強汙染防治「綠色」成為城市厚重底色
    15日,由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組織的「綠水青山看遼寧」一行走進丹東,記者獲悉上述消息。丹東地處遼寧省東南部,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南臨黃海,生態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丹東市牢牢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深入推進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進程中,努力使綠色成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
  • 《江西日報》版面頭條點讚永修縣以「三化」建設打通服務群眾...
    《江西日報》版面頭條點讚永修縣以「三化」建設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2020-09-0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俚島鎮大莊許家村:設置廉潔監督員 打通基層監督「最後一公裡」
    俚島鎮大莊許家村通過設置廉潔監督員,監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為村級發展建言獻策,營造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俚島鎮大莊許家村廉潔監督員 許凌潔:一開始讓我當這個廉潔監督員,就覺得人家村兩委決定的事咱說話能好使嗎?可別說錯了,就為這個村裡專門組織學習了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慢慢的心裡就有數了。為打消廉潔監督員的顧慮,為開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大莊許家村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健全完善《村級小微權力清單》,確保在執行監督時有據可依。
  • 寧波: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央廣網寧波8月2日消息(記者曹美麗)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浙江寧波以「問題」為導向,倒逼基層加快社會治理創新,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15-8-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7月11日,超強颱風「燦鴻」帶來強降雨,寧波市洪塘街道鞍山村一片汪洋,村民劉國生家被泡,村支書鄔明忠帶人來幫忙排水,正在發愁的他喜出望外:  劉國生:「來來回回,跟過去確實不一樣,反正一有事就打電話找他們
  • 「五步階梯法」 打通基層消防「群防群治」最後一公裡
    儘管這是一場消防應急演練,但參與基層應急「群防群治」的生動案例每天都在豐慶路街道辦事處轄區上演,一個更富於「智慧」、群眾參與不斷增強、共建共治的「新生態圈」也正在悄然形成。2020年以來,豐慶路街道辦事處為做好冬春防控的消防工作,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消防安全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夯實火災防控基礎,採取「五步階梯法」開展消防隱患排查工作,守衛群眾的生命線,推動基層消防上臺階,打通基層消防「群防群治」最後一公裡。
  • 龍崗: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目前,全區先後實施了5批共4111個「社區民生大盆菜」項目,總計投入經費5.3億元,全面覆蓋109個社區,得到群眾的一致點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據悉,民政部將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在全國推介龍崗區的創新做法。
  • 【聚焦】綠水青山看遼寧 | 丹東處處是美景
    【聚焦】綠水青山看遼寧 | 丹東處處是美景 2020-07-14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基層組織力 打通高校黨建「最後一公裡」
    全面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就是要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入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切實打通黨建「最後一公裡」,把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
  • 莆田打通農村交通「最後一公裡」
    便捷出行得益於近年來莆田著力打通農村交通運輸「最後一公裡」的努力。近年來,面對農村群眾居住分散、公交路線無法全面覆蓋、快遞物流下鄉受堵等問題,莆田在全省首創農村公交換乘站接駁模式,實現長短途交通工具無縫接駁,同時積極盤活閒置農村客運站,打造農村物流轉運中心,進一步增強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美麗「三寶」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上海基層黨建網)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區委關於街鎮社區黨群服務陣地建設總體要求,靜安區寶山路街道以「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為踐行方向,以「試點+推廣」為工作路徑,首批選取儒林、三寶、通源3個居民區作為示範點,探索開展「靜·鄰一家」黨群服務站建設工程,逐步實現19個居民區及多個陣地雙站點全覆蓋
  • 自貢大安區:組級事務「唱票公開」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
    這得益於去年以來,大安區創新推行組級事務「唱票公開」機制,在全區1562個村(居)民小組開展院壩式、樓宇式組級事務「唱票公開」,讓「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提高群眾對村(居)組級事務知曉度,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助推該區爭創天府旅遊名縣。大安區委負責人表示,全區幹部要深度踐行「察民情、順民意、解民憂、化民怨、得民心」的工作要求,積極回應群眾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