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心中李清照寫得最好的10首詩詞

2020-12-17 蜀山筆俠

【本文由賨人客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李清照,一個偉大的女詞人、一代詞宗、千古第一才女,說實話,要評價這樣一位大師的詩詞,真的很有壓力。

李清照傳世的詩詞有60多首,她也僅憑這60多首加冕「詞宗」的稱號,不得不讓人驚嘆她的詩詞含金量有多高。

要在這60多首佳作裡面選10首出來,真的很難很難,因為你每選出一首,就意味著在說其餘的沒有這首好,而你又必須給出理由。這要多麼強大的鑑賞力才能做到真正的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啊?

但轉念一想,「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本來就是各抒己見、各有所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筆俠鬥膽,獻上自己覺得李清照寫得最好的10首詩詞,不敢說精確,就像我題目所說的那樣,這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不成熟的地方,敬請指教。

好了,閒話少敘,來看看是哪10首吧:

1、《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是李清照少女時代的一首代表作,景、物、人、酒,連成一氣,充分體現出了待字閨中的李清照的那份灑脫與不羈。

2、《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同樣是少女時代的作品,同樣和酒有關,喝酒加遊玩,看來大才女從小就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且,她不是我們常規理解的乖乖女。

3、《點絳唇·蹴罷鞦韆》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再大方的女孩子也有害羞的時候,李清照害起羞來卻是另有一番風味。看到心目中的男神來訪,躲避不及,臨走還不忘深情回眸,卻被她說成聞到一鼻子青梅的芬芳,多麼有少女的那一份純真和浪漫啊。

4、《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新婚燕爾,李清照的嬌羞真能讓所有男兒心裡融化掉。在丈夫趙明誠面前,李清照竟和花吃起了醋,害怕花奪去了自己的光彩,硬要趙明誠評評到底哪個更漂亮。也只有才女,才有這樣的琴操。

5、《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我是按時間先後順序來評選的,這是李清照婚後和趙明誠分別時寫下的感懷詞。能把思念寫得如此詩情畫意和柔情萬種的,還有誰能超得過李清照?

6、《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還是思念丈夫,同樣的主題,卻被李清照演繹出了不同的經典,一句「人比黃花瘦」,讓人看得心碎了一地。

7、《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作這首詞的時候,李清照已經遭遇了靖康之恥,衣冠南渡,以及趙明誠的因病去世,遭受多重打擊的李清照此時一個人孤苦伶仃。其它還好,沒有愛情滋潤的李清照縱使在詩詞方面取得了偉大的進步,奈何餘生怎生得過?「怎一個愁字了得?」

8、《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同樣是晚年,同樣是寫愁,李清照再次展現出她高超的文學功底和思維跨度,只怕雙溪那葉單薄的小舟,也載不動我內心沉重的憂愁!此時,陪伴李清照的,只有那冰冷的詩詞。

9、《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的詩很少,但她每一首詩都勝過很多詩人千萬首,這首絕句怎樣?

誰說女子不如男?李清照的這首絕句足以羞煞當時屈膝求和的大宋男兒漢,李清照女中豪傑的一面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你還覺得她是一個弱女子嗎?

10、《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

南宋朝廷的所作所為都看在大宋子民的眼裡,到底是戰是和?李清照的這首詩給出了答案:只要眼前得過且過,哪管後人能否守住江山呢?事實證明:確實沒守住。

一個民女的疾首吶喊,表達了對當權者的強烈不滿。有了這首詩,我們還爭什麼秦檜和嶽飛到底誰對誰錯呢?要知道:秦檜還是李清照的表妹夫(親的)。

一個偉大的詩(詞)人,最重要的不在他的詩詞華麗,而在他的思想境界,到底有多高。李清照能這麼偉大,就在於她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古代傑出女性應具備的優秀品質。

我愛,李清照,就像愛蘇東坡一樣!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關焦點

  • 李清照的這首詞最後三句寫得漂亮,但辛棄疾活學活用更為精彩
    其實,李清照前期的詞,小珏認為並不遜色,比如這首《行香子草際鳴蛩》: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 中國詩詞大會:李清照和歐陽修隔空遙望,成就兩首千古絕唱!
    但是不管龔老師唱的怎樣,大文豪歐陽修的這首詞是無可挑剔的,所以這篇文,我就想好好的寫一下歐陽修的這首詞。這剛好與我正在寫的《中國詩詞大會-歐陽修系列》是吻合的。其實歐陽修的這首,因為寫的是那麼美,它還徵服了大才女李清照,也隔空跟她的前輩來了一段心裡交流,也留下了一首千古絕唱。
  • 李清照16歲寫的經典,康震詩詞大會用來教育武亦姝,網友:說得對
    這首詩是李清照十六歲左右寫的。康老師認為,整體基調是「玩」,讓人覺得節奏很歡快流暢,情節內容也很有趣很調皮。李清照,一個大家庭的女士,會寫這樣的詩。她應該是個陽光女孩。在很多人眼裡,古代淑女應該像武亦姝那樣笑,總是顯得文靜從容。李清照她的作品不應該是這種風格,但這正是李清照與眾不同的地方。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詞10首,字斟句酌間,是否聽到心碎的聲音?
    生命的歷程就像是寫在水上的字,順流而下,想回頭尋找時總是失了痕跡。但300餘年的宋朝歷史,卻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字——李清照。如清月照拂大地,李清照,以一份才氣、一份詩情、一份清骨,裝點了文學的大觀園。下面為大家摘錄10首李清照的詩詞,在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字斟句酌間,是否聽到了心碎的聲音。
  • 寫夏天最好的10首詩詞,首首都是絕唱,哪一首是你心中的第一?
    與夏季的炎熱不同,在四季中,夏天是比較「冷」門的季節,寫夏天的詩並不多。詩詞君今天整理了10首最經典的寫夏天的詩詞,首首都是絕唱,哪一首才是你心中的第一呢?高駢是晚唐人,後人卻評價這首詩有「盛唐格調」。詩人站在山亭上,用近似繪畫的手法,描寫了夏日風光: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像極了那個夏日悠閒的自己。謝枋得《註解選唐詩》:此詩形容山亭夏日之光景,極其妙麗,如圖畫然。想山亭人物,無一點塵埃也。
  • 五首詠梅詩詞,王安石經典,陸遊驚豔,18歲的李清照最是出口狂傲
    梅花傲霜鬥雪,迎寒而開,豔而不俗,媚而不妖,象徵著堅韌不拔的人格和高潔堅貞的情操,被奉為「花中四君子」之首。在中國人心中,梅花不只是花,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向來是文人騷客歌詠的對象,古往今來,誕生了很多有關梅花的詩詞佳作,其中亦不乏堪稱驚豔的千古名篇。以下筆者就與大家共同賞析其中最經典的五首。
  • 教學設計《讀懂李清照的最美詩詞》
    `教學設計《讀懂李清照的最美詩詞》姜慧卿【教學目標】1.讀懂34首易安詞2.體會詞中的人與情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採第一。」——宋·王灼《碧雞漫志》清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真堪偕隱。
  • 李清照:世人寫梅太俗氣,看我寫的這首梅詞,不帶一個「梅」字
    笛曲《梅花三弄》吹過了梅花、花開、春到,人兒卻已不在,春的情意呀,卻並非我的情意,只剩一聲嘆息,勾起心中無盡的怨恨。春天本該是使人高興的,在李清照的筆中卻肝腸寸斷,形神俱滅。又未免使我們觸景生情,為之心疼。世間萬千悲痛,莫過於此。
  • 李清照寫的詩詞相比男性,更體現女性的愛情更顯纏綿與深情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詩詞始終是中國漫漫歷史長河裡一個璀璨耀眼的存在。古代文人將自己對於生活的希冀、感悟,對於所遇之人、所經之事的思念和考量都融入到詩篇詞作裡。在詩詞這一領域裡,男性作者往往佔據了詩壇的絕大部分。他們寫愛情詩、思婦詩,還有人以女性視角寫的思夫詩。女性作為詩作裡的主角,卻不能夠與男性獲得同等的地位,只是作為男性的附屬品。直到一位女性詞人的出現在詩詞領域裡成了一個開天闢地的存在。她就是李清照。相較於男性來說,李清照的筆尖流淌出了更多的柔情與纏綿。這是很多男性作者永遠都達不到的高度。
  • 兩首寫荷花的詩詞,李清照的這首「處女作」,堪稱千古絕唱!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兩首荷花詩詞,楊萬裡《小池》生機勃勃,她的「處女作」千古絕唱!夏季到了,又是荷花綻放的季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這首詞並不是李清照當時當地做作,而是一首回憶之詞。
  • 李清照別具一格的詠梅詞,通篇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美得令人心醉
    然而這樣為世人所賞的梅花,到了千古才女李清照筆下,卻成了一枝「惱人」之花。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別具一格的詠梅詞,詞名《訴衷情》。這是其蠻不講理的一首詞,也是梅花最無辜的一次。這首詞寫於南渡後,當時她背井離鄉,孤苦無依,心中的愁苦無處訴說。所以便將心中之苦遷怒於梅花,只能說才女果然是任性的。
  • 李清照5首膾炙人口的寫花詞,一首改編成歌曲,一首被稱為千古絕調
    李清照,就是這屈指可數中少見的被公認為的大才女,李清照是生於北宋時期,詩詞文都有非凡的造詣,尤其是填詞獨成一絕,雖然她的詩作也非常的好,但詞名過盛,以致於將詩名蓋過。這首詞為詠桂詞,上片寫桂花的暗淡輕黃的形貌,並稱讚桂花疏淡清遠,為花中一流。下片通過以梅和菊的羨妒和羞慚,更加表現出桂花在詞人心中為眾花魁首的地位。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桂花李清照心思細膩,善於借景抒情,她為花寫過很多詩詞,其中不乏千古名句。被人熟知的如夢令,寫的便是海棠花。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用詞精巧,含義雋永,生動鮮明地寫出作者愛花、惜花,不忍海棠凋零,惆悵中帶有憐惜。在眾多寫花的詩詞中,被李清照誇讚為花中第一流的,唯有桂花。屈原的《離騷》提及很多名貴的花草,就是沒有提到桂花,作者替桂花惋惜,竭力為它正名。在這首《鷓鴣天 桂花》中,李清照別出心裁,用擬人的手法,娓娓道來,先用鋪墊的寫法,幾番議論之後,慢慢寫出桂花的神韻與風採。
  •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文/秋香不知不覺,又到了秋天。每當這個季節降臨人間,人們心中都會產生一種惆悵之感。只因秋風蕭瑟,花兒凋謝,落葉紛飛,隨處可見一種悽涼的景象。因此,古代的很多詩人和文學家也總是喜歡用詩詞來寫秋天,從而表達自己心中的愁緒。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和文學家喜歡用詩詞來表現秋天之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 李清照埋怨丈夫「無能」,寫詩諷刺,這首詩卻成經典流傳至今!
    我會選李清照。古代女子的詩,多寫情感,李清照也寫,有量有質;但李清照的特別之處在於,她還寫一些愛國題材的詩,比如她曾用「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的詩句,暗諷當時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將「江山留與後人愁」,類似詞作還有不少,可謂開創了女作家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
  • 李清照蘇軾和納蘭性德分別寫了一首《浣溪沙》,影響卻相差甚大
    半生煙雨李清照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小家庭的教育是良好的。不論是詩詞書畫,無一不通。更難得的是,這樣的才女年少成名,在當時不知有多少文人才子自愧不如。更令人欣賞的是李清照身上的「巾幗豪氣」,不論是面對丈夫還是偏安一隅的朝廷。李清照都不曾無視,所以才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
  • 李清照最冷的一首詩,平淡之語,寫盡物是人非!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說起李清照,大家對她的詞都作比較熟悉。李清照傳世的詞僅僅四十多首,但每一首都是傳唱千古的精品。譬如我們學過的《聲聲慢》、《如夢令》、《一剪梅》、《醉花陰》等等。這僅有的四十多首詞就讓李清照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千古第一才女。其實李清照不僅能作詞,還擅長寫詩,其著名的《夏日絕句》膾炙人口,一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羞煞丈夫趙明誠。但是李清照的詩作較為出名的僅此一首,其餘詩作則頗為冷門,鮮為人知。狗子就曾在歷史文章中介紹過她的兩首冷門詩作《題八詠樓》和《釣臺》。
  • 幾首經典的愛情詩詞,了卻心中所想
    這首詩多數的一種說法是,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追憶青春年華,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並不知珍惜。不論現代人把自己怎樣的情感與經歷帶入其中,細細回味,都會被深深的吸引並經歷一番身心上的感悟。所以喜歡一首詩是沒有理由的,它可以既朦朧又清晰的表達很多意境。
  • 為什麼李清照的詩詞中最愛寫花兒?
    李清照善於詠物, 尤其善於寫花。被李清照採集入詞的往往是那些格調高遠的花, 例如紅梅、黃菊、荷花、梨花、桂花等, 都具有清新淡雅的香氣。縱愛惜, 不知從此, 留得幾多時?人情好, 何需更憶, 澤畔東籬。 ——《多麗》這三首詞雖然是李清照在青年、中年、晚年三個不同階段所寫, 然而這些花兒都處在風雨的摧殘與威脅下, 處在生存的困境中。
  • 李清照年少時寫了一首詞,瞬間名滿京城,成為了婉約詞的巔峰之作
    在這一時期,詩詞歌賦發展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唐宋文壇,著名的詩人詞人不勝枚舉,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辛棄疾……但不管怎麼排,不可忽視的一點,那便是李清照在唐宋文壇的地位,佔據了北宋詞壇的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