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趣事:活字印刷之祖—畢升

2020-12-16 評車界

畢升(?~約1051),北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他出身貧寒,從小學徒。過去沒有印刷技術,書籍只能靠人抄寫。一部書要好多時間才能抄完,因此書籍顯得十分寶貴。  五代時的大官僚馮道,開始用雕刻版印刷發行「五經」。印一頁書,必須先把字雕刻在木板上。刻一部書要花費幾個月或者一年的時間。如果是一部大書,就需要花幾年的時間和大量的人力、物力。

  到了北宋時候,雕刻印刷大為盛行。相傳杭州西山有位號稱「神刀王」的雕刻師傅,技術出眾,很負盛名,但他有個怪脾氣,從來不肯收徒弟。那時畢升還是個小孩子,聽別人說後,就慕名前往拜師。「神刀王」看他雖然小小年紀,但聰明靈巧,十分討人歡喜,就破格收下了這名小徒弟。畢升跟著師傅早起晚睡,勤奮學習雕刻技術,不長時間,他的技藝就有了長足的進步。

  幾年後的一天,「神刀王」雕刻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讓畢升在一旁觀看揣摩。哪知畢升不小心碰了師傅的胳膊,結果最後一行的一個「之」字刻壞了。這樣,整塊木板就要報廢。當時「神刀王」沒有責備他,可畢升難過得飯吃不下,覺也睡不著,一連好多天都為此事感到難過。同時他也想,木板雕刻印刷這麼麻煩,能不能改進一下呢?此後,畢升一有空閒,總是考慮這件事。

  一天,師傅讓他到街上買菜。他邊走邊想,不覺經過刻製圖章的攤前,看到一個一個圖章排得很整齊。他想,如果印刷也能像刻圖章一樣把所需要的字一個一個排起來,就不會因為一個字壞了而影響整塊雕版了。他想起了在家和小朋友一塊捏泥人的遊戲,我何不用泥來試試呢?他有空就用膠泥做成一個個的方塊,在上面刻成反字。曬乾後,塗上墨,果然印出了字。他高興極了!後來,他又向燒瓷的師傅請教,經過燒制後,字模變得硬了,而且非常靈便,成了活字,排版時,把活字排在鐵框裡固定好,就可以像雕版一樣印刷了。活字印刷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材料、時間,而且大大提高了印刷數量和質量,使書籍得到更廣泛的流傳。  畢升的發明,比歐洲早400多年。他成了活字印刷的「祖師爺」,對人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名人勵志故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為什麼在中國沒起到什麼作用?
    名人勵志故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為什麼在中國沒起到什麼作用?時間:2019-01-15 19:1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名人勵志故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為什麼在中國沒起到什麼作用? 活字印刷術,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發明人畢升。
  • 畢升:一介布衣,發明活字印刷術,被尊為印刷史上的偉大革命家
    其中,活字印刷術的出現,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變革,有力地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速度,為中國文化經濟的發展與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一切,都與一個平民有關,他就是畢升。畢升,大概生於公元970年,出生於現在的浙江省杭州市(也有一種說法,認為畢升是安徽人)。畢升是一介布衣,家境不好,他十二三歲那年,就去杭州一家書坊當學徒工。
  •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升
    畢升(約970年-1051年),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宋初為杭州書肆刻工。
  • 古代發明人物故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升
    畢升,又作畢昇(繁體作「昇」,作為姓名最好用「升」)(?-1051年),中國北宋發明家,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鎮五桂墩村)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畢升於宋仁宋慶曆年間(1041-1048)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 科學說話:為什麼古登堡被譽為活字印刷之父,而不是畢升?
    技術說話:為何讓活字印刷普及的是古登堡,而不是中國?如果要問對人類社會最重大的發明有哪些?活字印刷必定是其中之一,因為它傳播了文化、普及了教育、繁榮了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最早的活字印刷記載是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裡面提到畢升發明了泥活字,後來又有人發明並應用了木活字。雖然中國最早發明了活字印刷,但直到清朝中期,活字印刷影響力遠遠不如雕版印刷,後者仍然在國內佔據壟斷地位。反觀西方,古登堡在1450年發明第一臺活字印刷機後,活字印刷很快風靡全歐洲,並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活字印刷之父。
  • 瓷印也可作活字印刷,且效果最好
    瓷印術:重複利用的印刷畢升是中國北宋偉大的發明家,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後來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畢升的活字印刷術,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像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 宋朝匠人畢升,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竟是因過家家才有此成就
    最早人們都是在竹簡上寫字的,後來就開始慢慢出現了印刷,但是最早的印刷是把圖案和文字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也稱雕版印刷術,這便是最早的印刷術。歷史上關於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升的記載十分得有限,只有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提及到畢升以及他的活字印刷術,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的記載了。
  • 古代名人:畢升
    -1051):歙縣人,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家。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畢升在宋慶曆年間(1041-1048)發明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罩有鐵框的鐵板上敷一層攙和紙灰的松脂蠟,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熱,待蠟稍溶,以平板壓平字面,泥字則固定在鐵板上,可象雕版一樣印刷。用畢再加熱,又可將活字拆下貯存再用。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 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實際用起來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活字印刷術,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發明人畢升。這是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學到的一份關於歷史方面的常識。確實,這事兒放在畢升那個年代是夠厲害的!但是我們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這印刷技術確實是畢生發明的不假,但其實這種技術自發明問世之後。
  • 北宋優秀的刻字工人畢升:世界上活字印刷術的首創者
    當時,雕版印刷使用已久,印本的品種也很多。但是,由於雕版印刷的缺點顯而易見,已經不能適應社會需要了。在這情況之下,畢升的活字印刷術也就應運而生了。畢升是北宋一位優秀的刻字工人。他是世界上活字印刷術的首創者。畢升敢想、敢做、敢闖,對雕刻工藝很有研究。他總結了前人的印刷經驗,經過反覆實踐,費了八、九年的時間,終於發明了泥活字。
  • 在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升的故鄉,體驗華中叢林第一漂
    是我國四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升的故鄉。途經七星潭,私房錢洞。水簾洞,八仙橋,神仙都。此池一月,兩洞一橋一渡皆仙界,在鄂東網最佳漂流景區評選中被譽為「華中叢林第一漂流」。漂流通道全長7.6公裡,總落差288米,包括48條3米,9條9米,2條15米,1條30米落差的連續S形滑道,讓你盡享刺激。
  • 活字印刷之祖畢昇一介布衣,身世成謎,創活字印刷重大革命
    關於畢昇的職業生涯有很多猜測,現在人們普遍認為他是一名印刷工人。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但只有那些熟悉雕版印刷的人才最有可能發明活字印刷術,所以這個猜想仍然是具有參考意義的。西方學者曾不約而同地表示印刷術是德國人古登堡於1450年左右發明的。
  • 「活字印刷」亮相磁器口 市民可將喜歡的「活字」帶回家
    這裡陳列了3萬多個「活字」,不過和以前的活字印刷不同的是,這些「活字」全部採用了金屬材質,遊客不僅可以現場體驗「活字印刷」,還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活字」作為紀念品帶回家。活字印刷是用泥或者木頭製作字塊,來取代傳統的抄寫,由北宋時代畢升發明,延續至今已有1000年的歷史了。但隨著雷射技術的普及,現在活字印刷技術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它應該被所有人銘記,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體驗一下。
  • 體驗活字印刷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感受歷史印記,雙塔街道大公園社區團支部聯合草橋小學開展「活字印刷」體驗活動,孩子們在課堂上集體「穿越」,通過動手實踐,感受四大發明的魅力。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公元1041年,北宋平民畢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實踐經驗,經過反覆試驗製成了膠泥活字,活字印刷術由此而誕生。
  • 《夢溪筆談》:活字印刷工藝,它的發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載了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的工藝過程。活字印刷的出現比西方約早400年。以下是書中所述的活字印刷工藝過程北宋慶曆年間,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用膠泥刻印,每字一印,用火燒印,使其變得堅硬。
  • 畢昇人物雕像展示;了解名人生活了解印刷術
    宋慶曆年間(1041-1048),他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這一技術未及推廣,畢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為沈括家人收藏,事跡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活字印刷術具有一字多用、重複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時省力、節約材料等優點,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
  • 印刷工藝:雕版銅版活字版 各版本相繼發明
    我今天講的是印刷工藝——雕版、銅版和活字版的相繼發明。雕版印刷術的推廣和普及後不久,又有銅版問世。宋、金官方都曾使用銅版來印刷紙幣。南宋孝宗面對紙幣貶值所引起的社會恐慌,曾經下令收回各地印幣銅版,以示政府不再增印紙幣之決心。1965年在今西安附近出土一方金宣宗貞佑三年(1215年)拾貫文交鈔銅版,高21釐米,寬11釐米。
  • 他才是活字印刷界的王者,被畢昇遮蓋了數百年
    談到印刷,不得不提畢升,他發明了活字印刷,改進了印刷工藝,對中國文化發展的長足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這種「重要意義」相對於以前,明清時期印刷書籍的數量呈幾何式激增,並非畢升之功,而是王禎之功。以元朝重臣嚴明政令為代表的一些人,為了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現在的河北、山東等地大力開展學校教育,其核心地區是山東東平。
  • 畢升的印刷術,是如何發明的?又是怎麼傳到國外的?
    」在公元1041年至1048年間,有一位印刷廠工匠叫畢升,他改變過去雕版印刷死板單一,發明了活字版印刷。活字印刷術主要方法是:用膠泥刻成字,字模薄得像銅錢邊緣似的,每個字刻一個字模,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置一塊鐵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著紙灰這一類東西覆蓋好。
  • 體驗非遺國粹 社區開展活字印刷科普活動
    7月17日上午,姑蘇區滄浪街道竹輝社區團支部、關工委聯合舉辦了「走近四大發明,體驗非遺國粹之——活字印刷術」主題暑期科普活動。社區活動室內,45位學生及家長在學習和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