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因為最近很多的魚友都遇到了這個問題,給我的感覺就是好像一覺醒來,魚缸裡就多出了一堆魚卵,實際上很少有觀賞魚半夜產卵,還是我們觀察不仔細的結果,既然是產在了魚缸壁上,我們就得想辦法把它們保住,儘量的減少損失。
那麼假如說我們魚缸裡混養著別的魚,有沒有方法保住這些魚卵呢?方法還是有的,不過很是費勁,我們還是以燕魚為例吧,最近就有一位魚友的燕魚把魚卵產在了魚缸壁上,遇到這個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我們能夠找出來小魚苗的親生父母,那就更好了,一般的守護在魚卵旁邊的大部分都是魚卵的親生爸媽,那麼我們就可以讓它們把小魚苗看護到出來尾巴再說,然後把大魚提走就是了,但是也要把它們隔離。
假如我們找不到它們親生父母的話,那就乾脆別費那勁了,找錯了的話,直接就成了其他魚兒的下酒菜了。
我們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把魚卵隔離,就用那種專用的魚缸吸盤夾就可以了,如上圖所示,然後到玻璃店找一塊與吸盤夾內徑相當的玻璃,把小魚苗隔離開,如果魚缸內的水質清新,我們就什麼也不用做了,如果魚缸裡水質混濁的話,就趕緊改善水質吧。
大家記住一定要去自己整塊玻璃,千萬不要去買那種帶眼的亞克力隔離板,再小的眼也不行,小魚也能夠穿過去,我們可以在魚卵的正下方用個小氧氣頭,氧氣量不要太大,給魚卵供氧。
一般的來講24小時之後,魚卵發白的不是太多就沒有問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及時的剔除發白的魚卵,然後慢慢等待就可以了。
六七天以後小魚苗起水,我們就可以適當的投餵食物啦,中間肯定會有小魚苗穿過隔離板,被其他大魚吃掉,這個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大部分的熱帶魚苗都是成群遊動的,它們也是知道去躲避敵害的,所以按理來講,大部分的魚苗都能夠活得下來。
等到小魚苗一個星期之後,如果它們非常的聽話,狀態良好我們就不必管了,等它們再大上一些直接用魚網撈取就可以了,如果小魚苗淘氣的太多或者隔離板封閉很不好,我們就要給它們倒魚缸了,這才是最難辦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準備一個小水桶或者塑料盆和一個撈魚蟲的大網,網的密度保證在80目就沒有問題,但是我們不能用網幹撈,那樣子很容易造成對小魚苗的傷害,我們只能夠一切在水中操作,先用魚網,注意是呈兜狀的,一定要深一點,緩慢的把小魚集中在魚網中,但是魚網不要離水。
然後把小水桶或者塑料盆放置在魚網下面,連網帶魚捎帶些小魚苗暫時用的水就可以了,然後一起提出水面,所以說這就要求我們魚網要做得足夠大,而且撈魚的水平也要很高,最好是一兩次撈取完畢,這個就要看個人經驗了,小魚苗一般的不會太過分散,有損失那也是沒有辦法。
這樣子我們再用同樣的動作,把小魚苗放到另一個魚缸裡就可以啦,所以說還是很費勁來的,但是沒有別的好辦法了,也只能如此了,至於魚苗的水溫和水質那當然是要和原缸一致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