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記:這必定是我生命裡又一筆珍貴的財富和一段難忘的經歷

2021-01-10 騰訊網

記錄人:專家組成員、湖南省人民醫院徐芙蓉

時間:6月8日 天氣:陰

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作為一名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的醫護人員,作為一名曾經在黃岡抗疫最前線浴血奮戰的戰士,作為一名肩負祖國重託和人民期盼的共產黨員,我知道,人生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為民請命不能避,為國赴難不能避,臨危受命不能避。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主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2020年新冠疫情來勢洶洶,這一年我的使命與擔當便是披上戰衣,到需要我的地方去。

5月11日,當我再次披上戰袍,作為中國援非抗疫醫療專家組的一員,萬裡馳援,踏上非洲這片熱土,我深知:面對疫情,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唯有全人類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

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跨越了南北半球,穿越了旱季雨季,從辛巴威到赤道幾內亞,12名成員相互扶持,擰成一股繩、堅定一種信心、朝著一個目標,克服種種困難,迎接一個個挑戰。白天,我們下基層、訪社區、進醫院, 分享中國經驗、培訓答疑、提供改進建議;晚上,我們挑燈夜戰,寫日記作總結,備講義做準備,用心編寫《新冠疫情防控國家建議書》。

辛巴威總統致信向中國專家組表達感謝、衛生部部長稱他是拯救生命的技術性文件。赤道幾內亞總理會見我們時,稱中國專家組為赤幾帶來抗疫黑暗中行進的希望之光,新冠應對與防控委員會代表稱專家組在分享中國經驗時,像導師也像父親一樣耐心指導自己的孩子;醫療隊隊員們說專家組的到來不止帶來了祖國的溫暖,也讓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華人華僑說,專家組的到來給他們來了信心,讓他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溫暖,也享受到了專家組的專業服務。

一個月的國際抗疫徵程,雖然艱辛,但每一步都很有意義,每天都有收穫、每天都有感動、每天都有思考,這必定是我生命裡又一筆珍貴的財富和一段難忘的經歷,待多年後,有人問起,當年新冠疫情你在哪裡?我會嘴角上揚,給他細細講述當年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整理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援非日記|第194天,Good morning,Sir
    Dr.Edem並沒有空著手走出來,他拿著一疊病例,似乎等了有一段時間。除了問好,他還想讓我帶他去查房。加納醫院病房由House Officer(相當於國內的實習生)負責值班,早上沒有統一交班的制度。值班醫生在大家上班前先自己查一次房,把自己班中每個病人的情況直接記錄在病曆本上,等上班後再次在每個病床邊向上級醫生交接匯報,把上級醫生指導的醫囑寫在當天的病程後面,交完班後由護士把全部病歷裡的醫囑抄寫在護士記錄紙上執行,這一套流程即完成病歷文書的基本書寫工作,之後便可以進行手術和其它治療。依照當前客觀條件且不考慮風險的情況下,看似原始,卻也高效。
  • 援非日記|第352天,在防疫常態化中學會享受「孤獨」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321天,不止一句:「I would meet you at all cost!」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抗疫日記:這次經歷讓我終身難忘
    現在,讓我們看看他們的「抗疫日記」,看看他們記錄的身邊感動。這次經歷讓我終身難忘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天氣 晴今天氣溫-16℃至-4℃,是今年入冬以來最低溫,冷!風力5至6級,凜冽的狂風呼嘯嘶鳴,寒!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又一輪肆虐,像寒潮一樣突襲河北。
  • 我省援非醫療50周年 萬裡之遙唱響生命之歌
    以馬爾格拉為起點,中國援馬裡醫療隊先後在卡地、錫加索、巴馬科駐點。他們循著尼日河的廣闊流域,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用仁心仁術幫助當地群眾解除病痛,奏響了一曲曲生命之歌。在環境惡劣,缺醫少藥的艱苦條件下,醫療隊員創造了馬裡醫療史上無數個「第一」。「這兩例成功的手術也是現代醫學的先例,它將載入馬中合作的史冊。」
  • 援非日記|第262天,痛到吸冷氣的肩關節脫位
    五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338天,有信心站好最後一班崗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青日記:不辱使命 不負韶華
    援青日記:不辱使命 不負韶華 2020-12-03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今天在上海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仁濟醫院呼吸科查瓊芳醫生撰寫,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國內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醫生親歷的抗疫日記。從除夕到3月31日,查醫生日記共67篇,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也是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記。
  • 致敬「金銀潭」的日子——《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首發[圖]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 8月18日,在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致敬金銀潭的日子——《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式」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 《查醫生援鄂日記》在日本正式發行,由百年老牌巖波書店出版
    《查醫生援鄂日記》在日本正式出版發行 交大出版社 供圖近日,《查醫生援鄂日記》日文版(書名:武漢支援日記)由日本巖波書店正式出版發行。12月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這一消息。
  • 日本巖波書店多年來首次從中國引進圖書版權 《查醫生援鄂日記》在...
    據悉,這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出版機構——巖波書店多年來首次從中國引進圖書版權,也意味著將使該書日文版進入日本出版業的主流發行渠道,將抗疫的中國經驗和中國的抗疫精神帶給更多的日本專業人士和普通民眾。該書以中國武漢抗疫一線醫生的視角,用67篇日記完整記錄了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68天的難忘抗疫經歷,真實再現了廣大醫務人員和人民群眾在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和善良勇敢。該書用點點滴滴的細節為讀者勾勒出中國戰疫「路線圖」,揭開了中國迅速控制疫情的「密碼」,折射出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偉大精神。
  • 日本巖波書店多年來首次從中國引進圖書版權《查醫生援鄂日記》在...
    據悉,這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出版機構——巖波書店多年來首次從中國引進圖書版權,也意味著將使該書日文版進入日本出版業的主流發行渠道,將抗疫的中國經驗和中國的抗疫精神帶給更多的日本專業人士和普通民眾。《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斯人若彩虹——記我國第一支援非醫療隊隊員張友明
    她和隊友們經過長時間的飛行,最終到達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來到賽義達醫院的張友明發現自己語言不通,當地百姓說的是阿拉伯語,還有少數病人說法語。於是她白天上手術臺做手術,晚上學習法語和阿拉伯語,為了更好地和當地百姓交流,她在白大褂裡揣著一本語法書,有空便會翻上幾頁。張友明在阿爾及利亞援非歷史圖片。
  • 《戰狼Ⅱ》中陳博士原型:援非醫療隊身後有強大的祖國
    日前,健康界獨家專訪兩位特殊的醫生--7月剛剛返回中國的第25批援非醫療隊隊長王宇,以及第18批援非醫療隊成員馬雪。對於在非洲的那段特殊經歷,他們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同一種感觸,能在艱苦條件下順利開展醫療工作,源於身後有強大的祖國。
  • 可盈日記本怎麼樣,寫日記方便嗎?
    但是機智的我最近發現了一款簡潔易用的寶藏移動日記本,可盈日記本不僅操作簡單易上手,而且功能非常的智能,可以將每天的心情記錄下來,無論是精緻的豬豬女孩,還是鹽系文藝青年都值得擁有,所以一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 王豔娜:漢口醫院的戰疫經歷讓我終身難忘
    「您的到來,撫慰著我即將崩潰的神經,面對著最不願的場景,已長達6天,我們直面絕望,體會無力,感受死亡,度日如年,您的援手伸向了我,接過肩頭不可承受之重,我們疲憊的身軀沒有了病毒侵襲……這是武漢市漢口醫院院長陸家韜有感而發的一番話。
  • 02.書單等分享:每一段經歷,都是生命的組成部分,珍貴且唯一
    關鍵詞:旅行 探險 活法 生命怎樣的人生是你想要的?怎樣的生活方式是正確的?怎樣的生活態度應該被奉為圭臬?怎樣的價值觀是普世且應被廣為推崇的?怎樣的人生經歷才能算是不枉在人世間走一遭?我不知道。親愛的,你知道嗎?你願意同我分享嗎?
  • 你的任何體驗和經歷,都將是你生命中的財富,說的對嗎?為什麼?
    你的任何體驗和經歷,都將是你生命中的財富,說的對嗎?為什麼?個人贊同這個觀點。在經歷中成長,在省悟中改變!人生的經曆本身就是一種經驗,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經歷都是一種財富。任何人的體驗和經歷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經歷也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都是我們生命中的歷程,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 【上海人在海外】一段有驚無險的難忘經歷
    【上海人在海外】一段有驚無險的難忘經歷 2020-10-16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