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記|第352天,在防疫常態化中學會享受「孤獨」

2020-12-20 身邊24小時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阿克拉 30℃ 晴天

陳鑫

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隊員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

周日早晨,不到7點,起床鬧鐘還沒響,我卻出奇地早醒了。洗漱完畢,打開微信群,看到隊內大廚李育發的早餐信息,頓時覺得有些餓。

從今年6月開始,隊員們就一直執行分餐制,一日三餐都是拿回各自房間吃。一塊蘿蔔糕、一份煎雞蛋、一碗小米粥,雖然簡單,但每天有人更早起床為我們準備早餐,是多麼幸福的事!我雖然不是吃貨,卻感到非常滿足。

吃過早餐,打開電視調到國內央視新聞聯播。

今天的新聞,除了每日必報的新冠肺炎疫情,最大的頭條新聞是:全國各地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全國人民,都應該銘記這個日子,1937年12月13日,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對手無寸鐵的中國同胞開展了慘無人道的血腥大屠殺,遇難者多達三十萬餘。今日,我們在哀悼遇難同胞時,當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當今國際形勢複雜,身處海外的我們,更加感恩祖國的強大,更加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

上午8點,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專門為援外醫療隊組織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識系列在線培訓課程準時進行。今天為我們授課的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張勇,他演講的題目是《新冠病毒檢測及實驗室生物安全》。他分別從新冠病毒病原學、新冠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要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學檢測、檢測方法的使用建議等方面進行了講述,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對我們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從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來看,防疫常態化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要做好這項工作,思想上不能麻痺、不能鬆懈,落實防疫措施不能動搖、不能停歇。援外醫療隊員,必須堅持理論學習和增強本領,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做好「雙穩」工作,做好協助當地抗疫工作,這是新冠疫情賦予援外醫療隊的新使命,我們也一直在堅持這樣做。

中午12點,受中國駐加納大使館邀請,石永勇隊長給大使館「婦女小組」的女同志進行一些心理疏導工作,我們有興趣的隊員都可以參加,以緩解大家在長期防疫禁足過程中集聚的心理壓力與不良情緒。

石隊長從正視現實、做些感興趣的事、適當加強鍛鍊、對自己及防疫的未來要有信心等方面與「婦女小組」同事進行分享和交流,鼓勵她們減輕思想壓力。同時,石隊長還邀請了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專家沈雅琴博士通過遠程視頻進行指導。

沈博士是雪梨大學教育心理學專家,在既往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災難期間,都作為志願者為工作人員和受災群眾進行過心理援助。她以現身說法和極具治癒系與親和力的談話告訴大家,長期的防疫禁足,確實容易產生無助、焦慮感,進而會引起恐慌、甚至抑鬱。她表示,人有情緒是正常的,但是要把情緒發洩出來,要相信疫情防控已經過了最艱難時期,接受當下環境,接納情緒並不斷調整心理狀態。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財富,在各種經歷中學會享受孤獨,學會和自己相處,是人最大的成長與成熟。

經過石隊長及沈博士的暖心指導,「婦女小組」的同志和我們都感覺受益匪淺,大家都相信,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調節好心情、平衡好心理狀態,從容面對疫情,戰勝疫情。

往期精彩回顧

援非日記 | 第344天,中加友誼的結晶——第一篇SCI文章 援非日記 | 第345天,一則緊緊抓住我眼球的震撼消息

援非日記 | 第346天,自製虹膜拉鉤幫助非洲患者解除頑疾援非日記 | 第347天,沒有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的婦產科的一天援非日記 | 第348天,眼針驅走劇烈的膝關節疼痛

援非日記 | 第349天,為出生僅有5天的小患者打靜脈留置針

援非日記 | 第350天,坎坷曲折卻走得值得的「加氣」之路

援非日記 | 第351天,中醫藥文化之花在非洲加納綻放

附:11位隊員單位、姓名

廣東省中醫院(9名)

石永勇(臨時黨支部書記、隊長)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麻醉科主任

陳 鑫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

張睿智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心血管科主治醫師

黎旭光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外七科主治醫師

王榮飛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腦病六科副主任醫師

袁 鋒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針灸科主治醫師

冀 傑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眼科主治醫師

劉晨柳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急診科主管護師

李 育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飯堂中級廚師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1名)

朱明慧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1名)

蔡學寧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隊員們

祝你們平安順利

期盼你們更多的精彩

指導 | 翟理祥

策劃 | 石永勇 王軍飛 尹蓉

文/圖 | 陳 鑫

音頻 | 於巧燕

審校/編輯 | 王軍飛

責編 | 宋莉萍

下方在看,為援加納醫療隊加油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援非日記|第338天,有信心站好最後一班崗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194天,Good morning,Sir
    五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262天,痛到吸冷氣的肩關節脫位
    五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321天,不止一句:「I would meet you at all cost!」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中非堅守300多天 溫州藥師張小花援非抗疫記
    第17批援中非醫療隊隊員、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副主任藥師張小花,近日把她的工作寫成日記,講述了她在非洲的抗疫故事。張小花去年6月抵達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要在那裡開展為期583天的援非醫療工作,定於明年1月份回國。  醫療隊所在醫院沒有ICU和呼吸機  張小花說,中非共和國確診病例5月2日已達72例。
  • 中國(寧夏)第25批援貝醫療隊即將赴非服務
    舉報   新華社銀川1月11日電(記者艾福梅)儘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中國(寧夏)第25
  • 闊別故土596天,東莞援非英雄今日凱旋!
    輾轉三大洲一大洋,歷時14天,2月19日中午12時18分許,阿曼航空WY851航班經歷了6小時12分的空中飛行後,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東莞援非醫療隊的24名隊員回到祖國懷抱。從2019年7月5日晚出發至今596天,這一刻,期盼已久。透過飛機舷窗看到眼前熟悉而又親切的人和景,眾多醫療隊員熱淚盈眶。
  • 致敬「金銀潭」的日子——《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首發[圖]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 8月18日,在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致敬金銀潭的日子——《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式」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今天在上海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圖說:《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今天是2020年上海書展的最後一天,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式。首發式上也傳來好消息,該書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
  • 《查醫生援鄂日記》在日本正式發行,由百年老牌巖波書店出版
    《查醫生援鄂日記》在日本正式出版發行 交大出版社 供圖近日,《查醫生援鄂日記》日文版(書名:武漢支援日記)由日本巖波書店正式出版發行。12月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這一消息。
  • 【援鄂日記】聽說臺山的黃花風鈴木開花了,我們離勝利不遠了
    【援鄂日記】聽說臺山的黃花風鈴木開花了,我們離勝利不遠了 2020-03-07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省組建第21批中國(雲南)援烏幹達醫療隊
    王默睿 攝中新網昆明8月21日電 (葉利民 李歆垚 王默睿)21日,雲南省衛健委召開第21批中國(雲南)援烏幹達醫療隊培訓動員會,這標誌著第21批中國(雲南)援烏幹達醫療隊正式組建。雲南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邢亞偉作開班動員講話。
  • 日本巖波書店多年來首次從中國引進圖書版權 《查醫生援鄂日記》在...
    《查醫生援鄂日記》近日,《查醫生援鄂日記》日文版(書名:武漢支援日記)由日本巖波書店正式出版發行
  • 日本巖波書店多年來首次從中國引進圖書版權《查醫生援鄂日記》在...
    近日,《查醫生援鄂日記》日文版(書名:武漢支援日記)由日本巖波書店正式出版發行。此前,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已通過視頻方式,與巖波書店「遠程」籤署版權輸出協議,正式授權對方出版《查醫生援鄂日記》的日文版。《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該書以中國武漢抗疫一線醫生的視角,用67篇日記完整記錄了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68天的難忘抗疫經歷,真實再現了廣大醫務人員和人民群眾在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和善良勇敢。
  • 援青日記:不辱使命 不負韶華
    援青日記:不辱使命 不負韶華 2020-12-03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援非日記:這必定是我生命裡又一筆珍貴的財富和一段難忘的經歷
    5月11日,當我再次披上戰袍,作為中國援非抗疫醫療專家組的一員,萬裡馳援,踏上非洲這片熱土,我深知:面對疫情,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唯有全人類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跨越了南北半球,穿越了旱季雨季,從辛巴威到赤道幾內亞,12名成員相互扶持,擰成一股繩、堅定一種信心、朝著一個目標,克服種種困難,迎接一個個挑戰。
  • 視頻|上海戰「疫」日記(3月20日):上海援鄂醫療隊返滬隔離菜單看餓...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上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我們用視頻記錄下各方防疫抗疫的故事。上午9時30分,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上海歡樂谷等主題樂園恢復開園,踏青、遛娃又多了好去處。
  • 在「孤獨」和「死亡」之間選擇,《死亡日記》教會玩家生命的意義
    在孤獨中挑戰終點的遊戲,《死亡日記》考驗玩家資源分配的極限。孤獨這種情緒能否致死?當一個人沒有同伴,沒有可以傾訴情緒的對象,一個人生活著,去獨自感受排解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外界任何的回饋和反應。在遊戲《死亡日記》當中,把"孤獨"和"求生"放在了一起,讓玩家在遊戲中一邊忍受著孤獨帶來的惡劣情緒,一邊艱難地求生,為了維持這個平衡,要制定一個完美的策略,不讓孤獨影響健康,也同樣要在孤獨中找到生命的極限。其實很多的文學家都曾經寫過優美的句子來歌頌"孤獨",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寫到,"靈感只有孤獨的時候,才會湧現出來。"
  • 前方戰報丨甘肅省中醫院援鄂醫療隊前線日記
    湖北疫情牽動人心,甘肅省中醫院援鄂醫療隊在緊張的救援工作間歇,這些醫護人員記錄下了疫區一線工作生活的細節,留下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援鄂戰「疫」日記。>今天是我來武漢的第四天,陽光格外燦爛,太陽曬在身上暖暖的,感覺我們的到來給武漢人民帶來了希望。
  • 三名援非醫生的565個日夜——廣東援助赤道幾內亞醫療隊「援非記」
    受訪者供圖&nbsp&nbsp&nbsp&nbsp在人生旅途上,曾祥毅、鄧建華和潘紅翼有一個共同身份——援非醫生。&nbsp&nbsp&nbsp&nbsp7月22日,廣東援助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