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好事10年,只為做個有用的人

2020-12-24 人民網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艾慶瑋帶著年輕人在做好事  攝影:郭武輝

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堅持做好事。在艾慶瑋的人生信條裡,只有一直堅持做好事,人生才會更有價值,而這樣的人生信條他一直堅持了10年。

在昆明市官渡區關上街道關上社區為民服務站裡,艾慶瑋都是每天到崗最早的那個人,也是工作最熱心的那個人。幾天前,他的家庭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說起這個難得的殊榮,同事們似乎一點也不意外,艾慶瑋獲獎的消息對他們而言早已是老生常談,而他早已活成了同事心中的「活雷鋒」。

11月25日,筆者來到了關上社區,初見艾慶瑋,他並不擅言辭,話語不多,臉上經常洋溢著笑容。很難想像眼前這個右手殘疾(手指殘缺)的43歲漢子卻能爆發出如此大的力量。

「艾慶瑋同志自2010年開始就在社區做殘疾人專幹,工作非常認真踏實,責任心非常強,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熱心,社區搞什麼活動他都會主動站出來,看看自己能幹什麼,社區這邊幾乎每次搞活動的照片都是他來拍攝,而這些都不是他的工作職責。」社區黨委書記段利坪說。

「他是大好人啊,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在我們社區他的口碑是非常好的,我們是相當佩服他的,只要見到別人有困難,他就會去幫助。」說起他這個人,同是關上社區關坡村的村民王能滿滿都是讚譽。

十年如一日,公益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2010年一次上網徹底改變了我的世界,當時在彩龍社區上看到了召集令,是『昆明之美』這個公益組織發出的召集令,當時整個雲南旱情都比較嚴重,看到很多地方的人沒有水喝,需要愛心人士送水。當時下定決心要去做這個事情。」說十年前加入公益組織的初心,艾慶瑋記憶尤為深刻。

古人言:「達則兼濟天下。」在艾慶瑋的觀念裡,不達照樣可以兼濟天下,只不過他的「天下」是自己力所能及微薄之力。從此他的公益行動一發不可收拾,每個周末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在做公益的路上。「起初我愛人不是很支持,我在社區上班,我愛人在官渡大酒店打工,兩個人的工資都很低,她總是勸導我就這點杯水車薪的工資,自己尚且活不好,又怎麼去幫助別人。」說起自己對公益事業的執念,艾慶瑋對妻子有不少虧欠感。自己周末都是去做公益了,家務幾乎全都丟給了妻子。

昆明本地的環衛工人,流浪乞討人員,孤寡老人,哪裡有困難人群,哪裡就有艾慶瑋的身影。自從做了公益他幾乎變了一個人,在他日復一日的感染下,妻子李俊萍從反對到了加入了其中。10年來,夫妻倆為做公益累計投入了6萬多元。而現在他倆到手的工資都是3000元左右,加上有點房租收入,一家子的生活本身就有點緊巴巴的。

而在他看來,只有經常做有意義的事情,人生才會有價值。「每年元旦我們都會採購500公斤左右的魚苗,大概1萬尾左右,到滇池邊進行放魚,每次放魚多者上百人,少的時候也有五十多人參加,已經堅持10年了。」說起自己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艾慶瑋滿臉洋溢著自豪感。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艾慶瑋在轄區幫助別人 攝影:郭武輝

做公益讓曾經頹廢的自己找到了人生的航向

年少時,由於自卑心,讓他曾經像個蝸牛一樣,成天蜷縮在城中村的老宅裡,大多數時間靠上網打發。與人交談時,會習慣性地把缺失的右手藏在褲兜裡。

這樣渾渾噩噩的日子,一直到2010年。那一年艾慶瑋33歲,他的兒子4歲,已逐漸懂事。在孩子面前,要成為一個怎樣的父親,成為艾慶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再加上家裡遇上城中村拆遷,沒有了租房的收入來源,艾慶瑋問自己:「我這輩子就一直這樣過下去嗎?」

這一年,昆明遇上極端乾旱,很多地區需要送水援助。喜歡上網的他,便在各種論壇裡尋找,希望跟著公益組織一起為缺水地區做些事情。

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公益。在參與公益活動期間,他發現自己是能為別人做些事的。夥伴們也樂意把活計都交給他做,他也完成得很好。

「那是我第一次不覺得自己是個殘疾人,生活的另一扇門打開了。」隨後,艾慶瑋聯繫上官渡區殘聯,報名成為官渡區殘聯關上社區一名殘疾人專職委員,有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並且也是幫助他人的工作。

每當看到自己幫助的對象渡過難關,他心裡也得到了最大的滿足。81歲的流浪者蔣某,2011年流浪到青年路雲南美術館樓下,艾慶瑋一家和志願者逢年過節都去看望他。每次老人都激動得熱淚盈眶,顫巍巍地說「你們比親人還親」。 73歲的農民繆某年紀大幹不了農活,他只好來昆明乞討還債。2012年10月31日,艾慶瑋和志願者募捐2100元幫他還上了為下葬老伴欠下了4年的債。

最讓他難忘的是一個50多歲的婦女,其養女(在昆明打工)在出租屋晾曬衣物的時候,不慎從5樓的陽臺墜落,造成頭顱、脊椎、盆骨等多處嚴重受損。經搶救保住了性命,但是高昂的醫療費,讓患尿毒症的婦女陷入了「絕望」的深淵。得知情況後,艾慶瑋夫婦同「昆明之美」的志願者共募捐到4.6萬元。當這位婦女接過捐款時,激動得滿眼淚花,瞬間跪倒在地上,用顫抖的聲音說:「這世間只有父母給的錢不用還,而你們給了我這麼多錢,你們比我的父母還要親!」

說起自己幫助過的對象,不善言辭的艾慶瑋滔滔不絕。

身體力行之教誨,兒子也成了公益少年

說起自己的兒子,艾慶瑋滿滿都是自豪感。今年上高一的兒子雖然學習成績一般,但社會實踐和思想品德都讓人感到驕傲。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身體力行的教誨,從5歲開始,他就帶著兒子做公益,和自己一樣一做就是10年。

「娃娃是自己的,更是社會的。」「我從來沒有教育他做一個成功的人,而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帶他做十年的公益活動,就是要讓他找到自己的人生和社會價值。」艾慶瑋告訴筆者,和他自己一樣,公益也成了兒子生活的一部分,每到周末兒子都會問他有沒有活動,有活動幾乎都會參加。

「用『不以善小而不為』影響孩子、教育孩子,為孩子樹立積極向上向善的生活態度。每次帶孩子做一點點愛心公益活動,只要堅持就一定能聚沙成丘,聚愛成河。」說起孩子的變化,艾慶瑋很是欣慰。10年公益路讓孩子變得更加懂得真善美,懂得奉獻和愛,兒子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穩重,更加有愛心。

一路走來,兒子的行為也獲得了不少社會讚譽。2017年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春城晚報評為「中國好少年」、2018年被雲南省文明辦授予「新時代雲南好少年」、2019年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春城晚報選入全國「正能量志願者」。

最近幾年,艾慶瑋也成了「名人」。2015年被昆明市文明辦評為「昆明好人」;2016年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春城晚報評為「十佳志願者」,他的家庭2019年分別被昆明市總工會評為「和諧家庭」,昆明市婦聯評為「最美家庭」,獲2020年雲南省「最美家庭」,入選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許多人問我,堅持這麼多年做公益到底圖個啥,我不圖名也不圖利,這些名利都不過是過眼雲煙,我只想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有多少能量就發出多少光芒,活出自己的價值。」艾慶瑋說。

十年公益之路,艾慶瑋一直在用行動「丈量生命的價值」,從青壯年到中年,至今,他那份回報社會的赤子之心,依舊熱烈赤誠。(郭武輝) 

(責編:木勝玉、徐前)

相關焦點

  • 這個人做了無數壞事,只做了一件好事,流傳數十年!
    毛主席曾經說過,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有一個民國軍閥恰恰相反,一輩子淨做壞事了,但是做了一件好事,流傳數十年!  這個人就是張輝瓚。  張輝瓚(1885—1931),早年投身湘軍,曾留學日本和德國。曾參加護法戰爭,兵敗之後帶殘部赴廣東,所部編為國民革命軍,歷任副師長、師長。
  • 泌陽有個好人默默做好事兒
    天中晚報訊 全媒體記者 周心放 通訊員 程新正當全國各地都在熱衷於為推選好人、爭當好人之時,河南省泌陽縣卻出現了一個做了大量好事而不圖名的人。這個人沒有為圖名而行善,更沒有借行善之名打自己經營生意的算盤。他完完全全是拿出自家的真金白銀在做好事兒!
  • 感動中國的100個人物,中間怎麼有一美國人?原來他做一大好事!
    相信大家對感動中國這個欄目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吧,欄目主要評選一些極其先進的道德模範,其中獲獎者大多清一色是中國人,但隊伍中有一個人很引人注意,仔細一看居然是個美國人?中間怎麼有一美國人了?原來他做了一大好事!
  • 楊正權:做一輩子好人做一輩子好事
    在62年的人生中,楊正權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這樣一張令無數人敬仰的答卷:一輩子做好人,一輩子做好事。  累計資助100多名孤寡老人、1000多名貧困學子、100多名下崗職工,扶持12所中小學校、3所敬老院、12個貧困村,上繳稅金900多萬元,捐贈突破1000萬元。  「不給組織添麻煩,喪事一切從儉,孩子們要繼續做好事。」
  • 一心做好事,一生做好人
    父母是跪在地主門前幾個小時,借得兩塊大洋,才把他拉到城裡找大夫看好了病。日本人大肆侵華時,宋光迎和當地村民被漢奸抓去當勞工,在途經連雲港一帶時,被一支新四軍部隊營救,從此參軍入伍。宋光迎參軍時在新四軍1師10團2營4連。很快他參加了幾場與日本人作戰的戰役。
  • 「上海市先進工作者」黃雪元:用恆心做好人,用責任心做好事
    「上海市先進工作者」黃雪元:用恆心做好人,用責任心做好事 2020-12-04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人們很容易原諒一個只做了一件好事的壞人?
    以前經常在電視劇的結尾看到一個情節,一個在前面N多集裡面都讓我們恨得牙癢的人,在最後關頭終止了做壞事,或者是做了一件好事,頓時覺得這個以前被觀眾罵得狗血淋頭的壞蛋,人物形象立馬高大起來了,人品也得到了升華,大家都覺得好感動,好開心,會為壞人以前做的壞事找各種理由來解釋,幫壞人分析他或她為什麼要做壞事
  • 李建科:好事我要一直做下去
    延安日報 「幾十年來,我從未睡過一個懶覺,這大概是我為什麼能做那麼多好事……做這些事,我很快樂,也很滿足。」
  • 小學生做好事有哪些 適合小學生做的好事是什麼
    現在在學校裡,老師比較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小學生平時要做一些好事,然後寫成日記,對小學生的品德有很大幫助,還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更懂事,所以,讓小學生做好事是值得提倡的,那麼,哪些好事適合小學生呢?小學生做好事有哪些呢?下面,小編來介紹一下。
  • 「老婆,看我做好事!」醉酒男子想做好事 結果掉進排水井
    老婆啊,看我做好事!老婆!老婆……ZZZZZZZZ10月19日,安徽懷寧。一名醉酒男子喝多了還想做好事,沒成想剛做一半,自己就睡著了…睡著了…著了…了…據男子妻子介紹,丈夫在外喝酒回家時,發現路邊的排水井井蓋沒蓋好,便想著做好事,下到井中準備搬起井蓋蓋好。
  • 做了好事不用太低調
    據智障兒子回憶,他去過很多個地方,但毫無列外地得到了好心人的資助。「有人給我送飯盒和麵包,有個阿姨給了我一把傘。最後當他流浪到一個放煙花的地方,有位白頭髮的阿伯買了兩張到肇慶的汽車票,他們一起坐車來到了肇慶粵運汽車總站。
  • 老人用女兒孝敬紅包做好事 站5小時為公交司機送水
    老人用女兒孝敬紅包做好事 站5小時為公交司機送水 2013年07月09日 16:25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他說,7月6日他在青羊小區公交站下客時,就遇到了這位婆婆,當時他也說了謝謝,但婆婆送了水就走了。  劉盛玲還向環衛工人送水,高建環衛公司環衛工人肖麗亞說,「我感動得都哭了,我只是個環衛工,她說我是城市美容師……」  800元生日紅包 做有意義的事  成都商報記者找到劉盛玲,她連說這是小事,不值一提。
  • 為何灰太狼懶羊羊同時掉水裡,食人魚只咬狼?看他做的這兩件好事
    為何灰太狼懶羊羊同時掉水裡,食人魚只咬狼?看他做的這兩件好事!《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至今也是播出了十多年的時間了,想想也是非常的快了,畢竟當初看喜羊羊的我們也都已經長大了。很多人都是非常的喜歡這部動畫的!
  • 人這輩子,儘量避免做這三件「好事」,做得越多惹禍越多
    許多人的一輩子,心中常念叨的,往往是「我做個好人,做個善良的人,總不會錯的。」好心的人,善意的人,遇到知恩感恩的人,是會有連鎖反應的。一顆好心的播下,最容易生根發芽。來年,又在某些意料不到的地方,播下了相同的種子。可有時候,一個人的好心,一個人做的善事,也會走到很尷尬的境界。
  • 今年我們為地球做了啥好事?
    但今年, 環保界確實有7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今年我們為地球到底做了啥好事—— 這次要說的, 可是真真正正的好事。
  • 9年甘做義務維修工 他為鄰居更換上百水龍頭
    文/圖 記者 張培通訊員 劉雯雯晨報淄博6月25日訊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不做壞事,老張就是這樣的人。」退休9年來,他甘願做義務維修工,經他手換過的水龍頭已有上百個。河濱社區是老社區,這裡的居民樓大多都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如今住在這裡的大部分居民都是老年人。因為老樓年久失修,頻繁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維修是個麻煩事。
  • 水平越高的人,越不願意做這五件好事,你做嗎?
    水平越高的人,越不願意做下面這五件事情,不是他們沒有能力做,而是怕給自己惹麻煩,這也體現了他們的睿智和聰明,大家要好好的琢磨一下,這些事情自己是不是也做過。【1】不做收尾的好事。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事情了,此不彼,為什麼這樣說呢?當人家辛辛苦苦把這個事情快完成的時候,自己在收尾的時候去介入,說白了就是去搶功勞,但是大家又都不傻,看得清清楚楚的,也許你能搶得到功勞,但是,在需要大家支持你的時候,就沒有人那麼大方了,所以,真正高水平的人,沒有特殊的安排,絕對不會做收尾工作。
  • 做好事還要三思後行,我們的社會怎麼了?
    現在大家都有一種普遍的觀點:「不是我們不想做好事,只是我們怕做了好事,反而會被冤枉。」2.救人事件中這兩位老人的做法讓我們敬佩,小偷的做法讓人憤怒,有人說:「做了好事還被偷個手機,我們為什麼要這樣無畏的付出?」
  • 惠州企業家做20多年好事:別等到很富了才去做
    從1990年開始,他在革命老區惠州市惠城區瀝林鎮泮瀝小學設立橋勝獎教助學金;從1990年開始,為豐富農民業餘生活,他每年出資舉辦泮瀝農民運動會;從1993年開始,他為駐惠部隊做好事、辦實事,並幫扶烈軍屬;從1993年開始,他每月為瀝林鎮近60名孤寡老人發放生活補貼……20多年來,陳橋頓各項慈善事業從未間斷,慈善總支出超過1600萬元。
  • 讓做好事的人重新多起來吧
    最近看到好多人都在說該不該扶一把倒在地上的老人?我真的想說些什麼,但是卻只能選擇沉默……比如長春的老人倒地不起,卻只有圍觀群眾,無人敢扶的情況已經不是個別例子了。我們如今的社會做好事最多一句謝謝,更不要提什麼獎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