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街巷的那些美味
總能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熱議
成為我們記憶中溫暖的閃光點
也許
就是因為厚街的那些味道
所以我們選擇了留下
那麼
你心中最無法忘卻的美食是什麼?
圖為2017年厚街傳統美食嘉年華現場
厚街鎮第七屆婦女傳統手藝「名吃巡禮」即將在2018年1月8日,在厚街鎮白玉蘭家庭服務中心廣場舉辦了,屆時將有300多個攤位,超過1500種美食等你來嘗。
在美食節要舉辦前,厚街鎮婦聯組織了厚街24個社區居委會一起實地走訪,制定各個標準,選出了10家厚街名吃小店和24個社區推薦的名吃代表。
那麼
厚街「最歡迎傳統名吃」是哪十個?
厚街「網紅本土店」的冠亞季軍是誰?
選擇權就在你的手上!
快組隊選出你心中的「人氣王」!
投票將按票數排名,「最受歡迎名吃」獎勵前十名,而「網紅本土店」獎勵前三名
投票時間
2017年12月25日下午5時-29日下午5時
大家拉到後面進行投票吧!!
參與投票的親,可點擊「閱讀原文」
領取冠名單位漢邦66廣場20元現金券
24個備選「最受歡迎名吃」
(排名不分先後)
口味上經過了改良,去除了傳統的蔥味、南乳味,口感香脆,更適合大眾口味。
饅頭是用紫薯、南瓜、波菜、蘋果、火龍果五種新鮮水果做成的,所以顏色豐富,也很有營養。
治頭是厚街傳統美食之一,但如今已經很少人做來吃了。它的皮是用麵粉炸成的,表面再撒上一層花生碎,吃起來很爽口。
蘿蔔粄是傳統客家美食,每年冬至客家人都要做來應節吃。蘿蔔粄的餡料很豐富,有蘿蔔絲、豆腐、蝦米、臘肉等,皮是用糯米粉做成的。
蘿蔔牛雜選用新鮮的牛雜做成,而蘿蔔、香菜、辣椒是選用了村民自家陽臺中種植的有機綠色食品。醬料也非常豐富,有蒜蓉辣椒醬、麻辣醬、香辣醬、牛雜醬等,均是自己研製出來的。
是用新鮮的斑斕汁和椰汁做成的,具有養生功效,男女老少皆宜。
選取的是軟糯的香芋,再加上入口即化的西米露,味道濃鬱的椰汁,吃起來軟糯細膩,香甜透心。
自己研發的泰式醬料,有青檸、黃檸、蒜蓉醬等材料製作而成,酸酸甜甜,很開胃。
核桃酥也是一種傳統美食,是用一粒粒真材實料的核桃做成的,吃起來很香脆,入口即溶。
是用新鮮蟹加涼拌汁炮製而成的,有海鮮蟹味道鮮美之餘,還帶些辣味,讓人很有食慾。
與傳統咖喱魚蛋不同,它的醬汁味濃鬱,醬料中除了加入了咖喱粉外,還創新加入了椰汁、黑巧克力等,魚蛋的口感也很Q彈。
用新鮮的豬腳、雞蛋、嫩薑、糯米甜醋等食材熬製而成的,有滋補、美容等功效。
餡料豐富,有臘腸、臘肉、香芋、雞蛋等,米是用糯米飯,腊味配上軟糯的糯米別有一番滋味。
用新鮮的蘿蔔和牛腩經過多個小時熬製而成,使得蘿蔔很入味。
用多種不同水果做成,有火龍果、南瓜、紫薯、斑斕等。
鹹團是用糯米粉製作而成的,吃起來口感軟糯,餡料有花生、蝦米、欖角等。
蛋黃酥是用紅豆沙、鹹蛋黃、千層皮做成的。其中鹹蛋個頭大,是紅心的,會出油。新鮮、皮薄、餡靚是其特點。
外型上看上去像浮雲卷的朱古力蛋糕,口感綿軟,入口即化。
客家鵝是客家特色美食,鵝中加入了菜乾、芋頭等一起煮,還要用柴火熬製一個多小時,保持原汁原味。
蘿蔔酸是用陳醋、糖等材料醃製而成,味道酸酸甜甜,吃起來非常開胃。
骨是選用了新鮮的排骨邊,再加入花生、南乳、可樂等配料做成,使得排骨很入味。
手抓餅裡有雞肉、雞蛋、火腿、番茄等餡料,料足,新鮮,經過改良,更有本地味。
松皮角是傳統美食,皮是用麵粉炸成的,餡料是綠豆餡,吃起來皮薄鬆脆。
十佳「網紅本土店」
(排名不分先後)
地址:寶屯社區振華路5號鋪(體育公園地鋪)
烘焙店已經開了近四年,主營手繪生日蛋糕、牛扎餅乾、曲奇、手工五彩麵條、肉包等。為了做好店鋪,老闆陳巧玲兩姐妹曾花1年時間去重慶和湖南學習烘培技術,店鋪的材料也特別講究,大多數是進口的。
地址:厚街村菊塘路大明塘市場40號
由曹慧田和她丈夫一起開的大明塘豆腐花牛雜店最有特色的就是豆腐花和牛雜。豆腐花選用的是優質的豆,豆味特別濃鬱。而蘿蔔牛雜、牛肚和牛舌等,則選材新鮮,秘方熬製而成的。店鋪還有檸檬茶、油餈等三十多種美食任君選擇。
地址:珊美村酒吧街雅苑酒店後面
富足飲食店專做煲仔飯,至今開業已有3年,出品深受街坊喜歡。老闆為了研製出特色煲仔飯,專門去到臺山等地學師。學成歸來後,再結合本地人的口味,研製出地道的,有香脆飯焦的煲仔飯。煲仔飯的米是選用產自臺山的絲苗米,選用的食材幹貨也產自臺山。
地址:新房路尚書裡三巷1號
「糖水串串香,酒香不怕巷子深」。巷子糖水是一間老字號的糖水店,始創於1988年,至今已有29年歷史。巷子糖水店售賣的品種多達50多種,有糖水、小吃、滷水等,其中花生豬腳、黑醋豬腳、鹹骨粥是主打美食。
地址:溪頭市場
軒媽廚房在2014年開業,主要經營斑斕椰汁、南瓜、紫薯千層糕、艾角、陳醋雞腳、小米紅豆糕等。除了賣小吃外,還提供早餐服務,如粥、粉、面、湯圓等。由於軒媽廚房的早餐真材實料和煮出來有傳統「家的味道」,吸引了一大批「媽媽團」粉絲,每天早上都供不應求。
地址:橋頭新興路6號
橋頭堅果源在2013年開業,是一家致力於創造綠色食品、引領健康生活的飲品小吃店。小店所有的飲品均用新鮮的水果製作而成,調味的糖漿也是用手工煲制的純黃冰糖,飲用的水都來自於深山上的山泉水。其主打美食是楊枝甘露、海鮮涼拌等。
地址:下汴社區鑫浩源一區樓鋪
和順私房菜由下汴社區的盧玩娣兩姐妹合夥創辦的,至今已有半年多,主要做親戚朋友的訂餐。特色小吃主要是秘制風味鵝掌赤和滷鵝,還有其他家常小炒。私房菜式絕不加味精,讓顧客吃得健康。
地址:河田東頭松溪四巷5號
該店是一間製作傳統小吃為主的美食店,店主培姨從小在長輩身上學得手藝,主要製作牛牛肚、松皮角、鹹甜、艾角等傳統小吃。培姨每天早上三點多就起床開始準備,在早上6點半前就已經剛將出爐的傳統小吃運到三屯市場賣,不到10點,傳統小吃基本售空。多年來,培姨一直堅持「當天做的當天賣,絕不過夜」。
地址:新圍社區新圍大道43號
客家人好客,遠近聞名。在這裡不但可品嘗客家菜,還能親身體會客家人的好客之道。亞山客家鵝菜館老闆李麗芳經營該店已有15年多。該店專做客家菜,以內陸型的油重味濃、鹹香軟糯為特色。菜式以家禽為主,追求原汁原味,即「飯有飯香,肉有肉味」。主打美食為:客家鵝、青椒炒豬大腸、金針蒸雞。客家鵝有紅棗金針、豆豉、菜乾3種口味供顧客配選。
地址:新塘社區新塘一路26號
飯店於1993年8月經營至今,主打美食為燒臘、滷水。該店最初是由現今店主的叔叔創立的,其叔叔在香港學得一門「港式燒臘」手藝,回鄉後便與厚街瀨粉融合搭配出一碗地道的美味佳餚。叉燒採用新鮮土豬肉,加上秘制醬料,醃製半小時,用小火烤制後,焦瘦的叉燒入口嚼勁十足,鹹中帶甜,而肥瘦相間的叉燒入口即溶、肥而不膩,同樣深受客人的喜受。該店24小時經營。
文稿:紫凝 豔敏 勤鋒 佩珊
攝影:羅志高
編輯:塗丫
版式:林二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