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資訊】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高排鄉團龍村文化振興實踐

2021-03-01 會昌網景

清晨裡的團龍村

團龍村,地處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高排鄉西北部,東臨周版線,西與安遠縣長沙鄉交界,為「十三五」貧困村。

沐浴著熹微的晨光,漫步在嶄新的村莊,迎面而來一幅充滿生機的鄉村景象:遠山朦朧,屋舍儼然,阡陌交錯,草木蔥蘢,這裡棲息著田園的詩意;義門陳氏家規、家族興衰故事口耳相傳,這裡賡續著賢達的優良家風;賀昌的英雄事跡深入人心,這裡激活了厚重的紅色基因。鮮明的紅色、古色、綠色在這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汲取著鄉土文化和傳統智慧的養分,鄉村文化的振興正悄然改變著全村的面貌。

激活紅色文化因子,弘揚革命先輩遺志。團龍村曾是紅軍戰士浴血奮戰的地方,也是當年中央蘇區與白區鬥爭的一個前沿陣地。在村東北的金鳳山古寺旁,至今存留著紅軍烈士的遺骸及戰壕等遺蹟。1934年,粵贛省土地部部長朱開銓在毛澤東主席的指派下,在此成立了中共會西工作委員會,領導高排的武裝力量靈活開展遊擊戰爭,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為保衛中央蘇區南大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一支200多人的紅軍隊伍在賀昌同志率領下,突圍轉移到金鳳山上養傷,不幸被國民黨軍發現,經過頑強鬥爭後,終因寡不敵眾而英勇就義。

金鳳山古寺

金鳳山紅軍烈士牆

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高排鄉黨委、人民政府在金鳳山修建了一座以「人間正道是滄桑」為主題的紅軍烈士牆。紅軍烈士牆莊嚴肅穆,牆身刻有賀昌烈士率領紅軍戰士與國民黨軍英勇戰鬥的場景。在今年「七一」,不少單位、鄉鎮的黨員紛紛前來瞻仰,在此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系列活動,重溫入黨誓詞,回顧紅色歷史,共話鄉村振興。這個傳承紅色基因的教育基地,也讓口耳相傳的賀昌烈士事跡大放異彩。

繼承革命先烈的紅色基因,村「兩委」班子不忘初心,在村莊環境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鄉風文明行動中帶頭作表率,逐步形成一個充滿戰鬥力的基層組織。難能可貴的是,年過花甲的團龍老黨員陳鋒聯在村「兩委」成員的號召下,不辭辛勞,熱心公益,為村莊的建設事業奔走忙碌,不少黨員在他的帶動下,也積極參與到村莊各項建設之中,全村幹事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不少問題迎刃而解。

激活古色文化因子,力倡修德齊家之正道。團龍的大部分村民都是「義門陳氏」的分支。「義門陳氏」素以耕讀傳世,是「詩書繼世、孝義傳家」的典範。

團龍村陳氏宗祠

近年來,團龍村注重挖掘義門陳氏優良家風,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反對鋪張浪費、盲目攀比跟風的陋習,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厚養薄葬,民俗文化節、「三角班」演出等鄉風文明建設活動經常紛呈,激活的優良家風在這裡重新熔鑄,煥發新意。

在家風家訓警示教育基地,原贛南首富杜必漢家族奢華的「九井十八廳」展現了家族曾經的輝煌,流傳甚廣的杜氏家族衰敗故事更警醒著世人,留下了「成由儉,敗由奢」的雋永警言。

 

杜必漢的「九井十八廳」

在村委會不遠處,團龍村還傾力打造一個佔地985平方米的吏治陳列館。陳列館先後共七個展廳,集中展示了中國古代吏治制度和管理智慧、古代廉吏等典型人物代表事跡,讓人們在對比中感受古代官員的宦海沉浮,通過明史修德,激勵更多的幹部在把握關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修身修德上作表率,在導民向善上勇作為。 

激活綠色文化因子,打造詩意客家田園。團龍村山水環抱,風景秀美,在此基礎上致力於打造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推動綠色生態再升級,一直是團龍村的不懈追求。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團龍村充分整合脫貧攻堅政策、資金和資源,在保護客家民居建築的基礎上,打造了集「花千骨、花弄影、花燭夜、花滿樓」四個主題風格的花間集民宿,原本的土坯房修繕一新,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客家建築風貌,又營造了舒適、溫馨的浪漫氛圍,成為了一個集幹部培訓、旅遊觀光、創作寫生的多功能綜合服務基地。

花間集民宿前月季盛開

每到4月份,在花間集民宿前,50畝顏色各異的月季花競相盛開,清香撲鼻。其實這是團龍村引進的月季花種植基地項目。月季花海不僅讓務工的貧困戶實現增收,也扮靚了整個村莊,成為引人注目的亮麗風景線。村莊河岸上延伸的遊步道也是欣賞景色的絕好去處,悠悠的水車承載著鄉愁,充滿田園樂趣。

團龍村先後被評為「2017年江西省省級生態村」、「江西省贛州市五十佳最具鄉愁村莊」,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樣本村。

作為一個親歷者,去年開始到團龍駐村的第一書記鄒偉清深感村莊的巨大變化,「團龍村的『華麗變身』,是鄉村文化的振興,事實上我村也探索出一條符合本村實際的鄉村文化振興之路。」

2017年底,團龍村接受了國家第三方考核評估,順利實現了整村脫貧退出。如今的團龍村正以「產業旺、民風淳、百姓富、鄉村美」的目標,讓村莊之悠久與民風之淳化同向而行,讓山水之秀美與人性之良善交相輝映,讓傳統的回溯與振興的前景燎原成勢,奮力朝著鄉村振興的願景堅實邁進。(賴俊)

編輯:小興(hcwjwx)

相關焦點

  • 激活文化因子,助推鄉村文化振興——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高排鄉團龍...
    清晨裡的團龍村團龍村,地處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高排鄉西北部,東臨周版線,西與安遠縣長沙鄉交界,為「十三五」貧困村。汲取著鄉土文化和傳統智慧的養分,鄉村文化的振興正悄然改變著全村的面貌。激活紅色文化因子,弘揚革命先輩遺志。團龍村曾是紅軍戰士浴血奮戰的地方,也是當年中央蘇區與白區鬥爭的一個前沿陣地。在村東北的金鳳山古寺旁,至今存留著紅軍烈士的遺骸及戰壕等遺蹟。
  • 不辭千般苦 換來萬家甜——記中國日報社定點扶貧掛職會昌縣委常委...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2018年10月,張彬被中國日報社選派到江西省會昌縣掛職擔任縣委常委、副縣長。會昌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87萬人,脫貧攻堅任務繁重。會昌縣採取掛鄉包村的辦法壓實脫貧攻堅責任,張彬負責掛點幫扶偏遠的高排鄉,並擔任該鄉山口村「大村長」。
  • 江西——會昌縣
    會昌縣,江西省贛州市轄縣,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東南部,武夷山餘脈西麓,南嶺餘脈北端,贛江一級支流貢江上遊,東南鄰福建武平和長汀,南接尋烏,西南毗安遠,西北連於都,東北交瑞金。為贛、閩、粵「三省通衢」之地。會昌醬幹富於悠遠濃厚的文化底蘊,它在清代嘉慶年間,被官府指定為貢品,譽滿京華。實際上,它的歷史淵源還可上溯到「真龍天子」乾隆皇帝,盛世佳話,傳為美談。產品獲"江西省世紀之光"新產品獎。由江西省會昌縣美好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省會昌醬乾等公司生產。生產的會昌醬幹、會昌豆乾、保鮮豆乾、麻辣香乾、醬幹王,有「康壽」牌、「香而嘉」牌等品牌。
  • 嚴格執紀監督,強化扶貧保障——江西省會昌縣高排鄉紀委扶貧工作紀實
    近年來,江西省會昌縣高排鄉紀委堅持把精準扶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牢記使命,履職擔當,鐵面執紀,全面貫徹從嚴治黨,做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工作,以嚴明的紀律、紮實的工作、優良的作風為全鄉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保障,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
  • 江西贛州市會昌縣創新工作舉措 推動知聯會新發展
    中國僑網1月7日電 據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統戰部消息,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高度重視知聯會工作,把知聯會工作納入構架大統戰工作格局,充分發揮知聯會會員人才薈萃、聯繫廣泛的優勢,為促進會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凝聚新力量。
  • 風景獨好看這邊——審計署對口支援江西省會昌縣工作紀實
    2012年6月,《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2013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明確52個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吹響了贛南蘇區脫貧攻堅的集結號,翻開了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新篇章。  根據《實施方案》,審計署對口支援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
  • 2020年,人民日報因這些事關注會昌!
    1月6日,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文武壩鎮的一所幼兒園裡,小朋友們在學習舞獅。據了解,該縣通過開展「新春文化嘉年華」活動,將傳統舞獅舞龍文化與學校課程有機結合,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底蘊和年味。圖片說明:2020年2月6日,江西省贛州市會昌月亮灣新區一小區內,志願者使用熱煙霧機進行消毒作業,築牢小區防「疫」防線。 朱海鵬攝(影像中國)
  • 會昌多處入選贛州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看看都在哪些鄉鎮?
    近日,贛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 第三批贛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共計91處)名單 其中,會昌縣4處古建築 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贛州港會昌港區詳細規劃》專家評審會在會昌縣交通運輸局召開
    12月24日,會昌縣人民政府在會昌縣交通運輸局組織召開了《贛州港會昌港區詳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評審會。贛州市港航管理處李幹榮處長、張小牛副處長,省港航管理局贛州分局劉曉平局長,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海事執法二大隊謝曉紅處長等蒞會指導;參加會議的還有會昌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局、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旅發委、縣交通運輸局、縣城管局(環衛所)、縣旅投公司、縣港航所,筠門嶺鎮、周田鎮、站塘鄉、文武壩鎮、莊口鎮、白鵝鄉、莊埠鄉、曉龍鄉政府等單位的分管領導及特邀專家。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落實對口支援 推動會昌縣鄉村振興
    12月12日,記者了解到,贛州市會昌縣洞頭鄉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口支援幫扶的邊遠山區鄉和少數民族群眾聚居地,當地距離縣城48公裡,鄉政府所在地海拔570米。為增強產業發展韌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不遺餘力地幫助會昌特色產業提質量、鑄品牌。氟鹽化工是會昌縣首要產業,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已竣工的氟鹽化工項目遲遲未能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致使產業和企業受到較大影響。
  • 【會昌頭條】警醒!會昌一酒店保安員涉嫌介紹賣淫女獲利450元被判刑.
    江西省會昌縣人民檢察院起 訴 書會檢公訴刑訴〔2020〕18號  被告人曾某某,男性,1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6213519**********,漢族,初中文化程度,戶籍所在地江西省贛州市**縣,現居住在江西省贛州市**縣**鎮**村****號,職業是會昌縣「**酒店」保安。
  • 會昌旅遊去哪兒?洞頭、溫泉、漢仙巖
    會昌縣,江西省贛州市轄縣,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東南部,武夷山餘脈西麓,南嶺餘脈北端,贛江一級支流貢江上遊。東南鄰福建武平和長汀,南接尋烏,西南毗安遠,西北連於都,東北交瑞金。為贛、閩、粵「三省通衢」之地。炎炎夏日,去會昌旅遊,可去畲鄉洞頭、漢仙溫泉和漢仙巖。
  • 贛州市皮膚病醫院曾偉華正式入職會昌縣皮防所(圖)
    (贛州市皮膚病醫院供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肖麗娉報導:為幫助基層醫療機構加快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不斷提升服務水平,贛州市皮膚病醫院下派社防科科長曾偉華到會昌皮防所掛職幫扶。11月26日,贛州市皮膚病醫院許傳勤院長一行歡送其到會昌縣皮防所入職。  入職儀式在會昌縣皮防所召開,參加人員有會昌縣衛健委副主任吳建材,贛州市皮膚病醫院黨支部書記、許傳勤院長等,會昌縣皮防所所長劉建民及皮防所的工作人員。
  • 國慶長假,會昌能讓你流連忘返!
    漢仙湖十裡畫廊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境內,依託羊子巖水庫而建。景區屬水庫型水利風景區,面積14平方公裡,可概括為「清秀、悠遠、奇趣」,是集水景觀、森林景觀、丹霞地貌景觀、摩崖石刻景觀為一體,以生態觀光、休閒度假、文化體驗為主的水利風景區。
  • 江西會昌縣一扶貧幹部走訪貧困戶時墜亡,年僅31歲
    新京報訊(記者 周世玲)10月7日,新京報記者從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委組織部獲悉,贛南醫學院派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的扶貧幹部肖新泉,於9月29日走訪掛點貧困戶時墜樓身亡,年僅31歲。肖新泉走訪低保戶。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委組織部供圖贛州市會昌縣委組織部信息顯示,肖新泉,1988年5月18日生於江西省興國縣,2011年6月畢業於西安體育學院經濟學專業,2012年7月到贛南醫學院圖書館工作,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在職攻讀贛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思政)專業,取得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2017年12月學校派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精準扶貧。
  • 2020年贛州會昌中電建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社會招聘公告
    會昌中電建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於2017年9月21日成立,由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建集團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目前公司主要辦公地點在贛州市會昌縣盤古嶂風電場升壓站內。   會昌中電建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符合要求的員工1名(生產運維部主任),歡迎有志獻身電力事業的優秀人才加入我們!
  • 中國日報社「情暖家園·幸福益同行」希望小學捐贈儀式在會昌舉行
    11月16日,由中國日報社、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中國日報網承辦的「情暖家園·幸福益同行」希望小學捐贈儀式在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舉行。此次活動愛心企業及愛心人士捐助共計54.6萬元,所有捐款將用於更新會昌希望小學課桌椅等教學設備。
  • 【昔日窮鄉僻壤 今朝研學勝地】會昌縣和君小鎮教育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實踐探索
    昔日窮鄉僻壤 今朝研學勝地—— 會昌縣和君小鎮教育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實踐探索耕讀傳家、崇文重教是贛州教育的優良傳統,以贛南客家文化近年來,隨著紅色培訓、研學旅行市場的壯大,贛州市旅遊與教育的融合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融合領域持續拓展、融合形態不斷豐富,品牌建設卓有成效。其中,會昌縣和君小鎮項目的建設,尤為引人矚目。
  • 會昌各鄉鎮招工啟事,一大波工作等著你!
    聯繫人:劉女士18370496124地址: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小密鄉杉背村杉樹排聯繫人:肖軍 13870791818地址: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站塘鄉站塘村(站塘中心小學老校區)電腦平車工:招10人,男女均可,年齡不限,熟手者優先。裁床師傅:招2人,男女均可,年齡不限,要求熟手者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