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這裡是溫哥華」可快捷關注
不知道大家在加拿大超市買菜時,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冰櫃裡放著叫不出名字的本地蔬菜,想買又不知道回去如何烹飪。
在外吃飯時,也會遇到一些「奇奇怪怪」從小就沒見過的食材。
了解這些外國菜,能做出更多美食,烹飪也並沒有那麼複雜。
而且其中一些菜營養價值非常高、又不貴,大家完全可以用中式做法作出符合中國人口味的美食來。
畢竟作為全世界最會吃的民族,怎麼能滿足只吃中國菜呢?
下面總結一些加拿大超市常見蔬菜,擴大知識的同時,為你的餐桌上添上一道色彩~
1.洋薊(Artichoke)
原產地中海沿岸,吃起來口感像嫩筍/蘑菇,有一股特別的清香。
怎麼吃:可食用部分是葉片底部軟嫩的部分和中心的花託。
可以用剪刀剪去尖銳的葉端和底部,放鍋裡蒸煮;也可以對半切開,烤著吃。
蒸煮一般要20-40分鐘,到它變軟、葉子一揪就掉為止。煮的話不要蓋鍋蓋,不然它會變成褐色。
吃的時候時一片一片的剝掉葉片,吮吸葉子根部的嫩肉。
可以配著醬吃~
剝的差不多之後,剩下一個淡淡紫紅色的花心。
繼續剝開後會發現一團絮狀物,不能吃。把絮狀物弄乾淨,留下一個圓盤狀的底座。
這個底座就是一個洋薊最精華的部分了~一口吃掉吧。
2.球芽甘藍(Rosenkohl)
在加拿大超市你會發現各種甘藍,其中球芽甘藍的口感最嫩。
顧名思義,可食用部分是這種菜的球莖,有綠色、紫色、白色。
它的味道甘甜可口,有清香,具有止咳、化痰、通便、解酒等多種功效。
可以涼拌,也可以炒各種東西(肉絲啊、培根啊)。
涼拌:去掉外皮洗乾淨,切成細絲。放點色拉汁,拌著吃。
炒:洗乾淨切成片/條狀,像炒包菜一樣炒就可以了。
3.羽衣甘藍(Collard)
最近大熱的減肥食品。富含大量的維生素、鈣、鎂、鐵,其中維生素K含量是西蘭花的6倍、蘋果的300多倍。
不僅低脂低熱、高膳食纖維,吃了還容易產生飽腹感。所以受到許多美女的追捧。
口感不太嫩,如果家裡有榨汁機,可以配合其他水果/蔬菜榨汁喝。
可以用油炒著吃,如果要涼拌得先弄熟(否則會有苦澀感)。
4.唐萵苣(Swiss Chard)
在中國叫牛皮菜,原產地中海。中國的一般是白色梗,而外國超市的紅色梗比較多。
據說可以防癌抗癌~ 含有大量類胡蘿蔔素,保護視網膜不因年齡的增長而被破壞。
怎麼吃:蒸煮、炒。可以加兩片大蒜提香,像炒青菜一樣炒就行啦。
還可以用來拌沙拉~ 對於老外來說,沒有什麼菜是一勺色拉醬不能解決的。
5.蘆筍(Asparagus)
中國也有,不過小超市就買不到,價格也貴。加拿大超市裡的相對便宜,可以經常買來吃。
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稱。
目前國際上已有多種採用蘆筍為主要原料的抗癌藥,是因為它含有的豐富硒元素--抗癌元素之王。
蘆筍的鮮度降低的很快,買了之後應該儘快食用。烹飪時切成薄片,炒、煮、燉、涼拌都行。
6.歐芹(Parsley)
原產地中海沿岸,是一種香辛葉菜類,西餐中用應較多。
歐芹含有大量的鐵、維生素A和維生素C,葉柄細長,味道清淡。
它的香氣沒有香菜那麼濃烈,其實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的~
怎麼吃:香菜怎麼吃,它就怎麼吃。怎麼好吃怎麼弄吧~
7.韭蔥(Leek)
又是一種調味菜,長得像中國的大蔥,但是炒起來味道不太一樣。
它的營養比大蔥高:含有大量的的維生素C,有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非常適合老年人吃,能夠預防高血壓導致的頭暈,是大腦保持靈活。
經常吃韭蔥的人,膽固醇也很難增高。
準確的說,韭蔥其實像中國的蒜苗。味道、口感都比較類似。用來炒肉挺好吃噠~
8.羅勒(Basil)
香氣類似茴香,用作調料。是臺灣名菜三杯雞的重要原料~ 做咖喱啥的可以放幾片羅勒,提香。
9.歐洲防風(Parsnip)
歐洲大白蘿蔔,表面不比蘿蔔光滑,有很多褶子。
外國人喜歡削皮之後切條,放入烤箱。味道就像烤紅薯~
我們可以拿來燉各種(燉雞、燉排骨),也可以和肉絲等等一起炒。
10.甜菜根(Beetroot)
在外國是用來做蔬菜吃的,切條炒、煮著吃都可以啦。
味道甜甜的,可能會有土腥味。
11.球形茴香(Fennel)
和八角茴香不是一個物種~ 球莖是它的食用部分。
切成兩半,把苦心去掉,然後切成絲。
它可以做湯,也可以炒各種肉,口感脆爽。
商業推廣:ad@iask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