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排查組派出暗訪組分赴全市各區縣,針對社區排查防控開展暗訪督查。市高法院抽調6名幹警參與暗訪督查。深入抗疫一線,他們有哪些所見所聞,又有哪些感悟,一起來聆聽!
浩渺星辰看似平凡無奇,但能匯聚成偉大的星河。疫情當前,更多普通人的努力和感動,匯聚著克服難題的力量,給人希望。
根據市級統一部署安排,作為疫情防控工作排查暗訪組的一員,我與市高法院被抽調的其餘5名同事一道,加入了緊張有序的抗疫工作中。2月4日到6日,三天時間行程一千多公裡,就社區排查防控工作進行暗訪,走千裡路方識世間情,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工作中的點滴事跡所感動,而這些感動讓我真實感受到了屬於我們的力量。
雨夜的冷熱
2月4日,按照工作安排,我們小分隊對南川區進行了工作暗訪。工作組對南川區部分派出所、社區、居民小區、鄉鎮檢查站、省道交界點、高速路下道口、服務區檢查站與部分藥房進行了工作暗訪。
去大有鎮三元卡點檢查站檢查工作,我們的車開了很久,在蜿蜒狹窄的山路上前行了不知多久,我們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走錯了路。這裡海拔1000多米,夜晚來臨凍雨也會隨之而來,溫度會降到零度以下。
冷,真的冷……我穿著秋衣秋褲厚外套,走出去明顯感覺到手冷得生疼,風吹在後腦勺冷不堪言。兩個醫院的小姑娘沒有防護服,長時間守在檢查站,唯一的且不怎麼熱乎的炭火盆是她們的取暖方式,他們一邊跺腳一邊目視前方,做好隨時投入工作的準備,即便如此寒冷,執勤的公安幹警卻捨不得和醫院的小姑娘一起取暖,唯一的火盆一直都讓給了兩個姑娘。
兩個醫護姑娘喊執勤民警也烤一下手,民警笑著說一點都不冷,轉身搓著手繼續盯著馬路。在那裡,我發現我說冷有點矯情。
這裡的負責人是一名老公安幹警,59歲,自我介紹說再過幾個月他就快退休了,打接到疫情工作命令,從年前到年後他沒有休息一天。他笑著說每天要工作超過12小時;他笑著說因為對面貴州省不遠處確診了病例,檢查站原初供應餐飲的農家樂不再送餐,現在吃口熱飯都是問題;他笑著說口罩戴了一個禮拜,因為口罩供應不上……
對,這位老公安同志說什麼都是笑著的,和對醫護說不冷的表情一模一樣。
冷看在我眼裡,當然這雨夜的熱我也從老同志那裡感受到了。
他們講附近的村民們自發地來慰問,送來了薑湯、炭火、水、一聲聲真心誠摯的祝福。這裡寒冷卻暖人心,這裡條件差但有堅守,這裡山高路遠卻人心相依。
一直到我們離開前詢問有什麼困難和建議時,誰都沒有說辛苦,說待遇條件,彼此微笑著互道「珍重、保重、辛苦了」,像極了戰友出徵,輕描淡寫,力量卻足以山崩地裂,我的心中卻是莫名難受、感動。
硬漢的弱點
2月5日,工作組對彭水縣進行了防控工作暗訪,對彭水西高速下道口、部分社區、藥店、小區、澎湖花園小區、派出所、火車站檢查站進行了工作暗訪。
彭水縣公安局漢葭水陸派出所轄區的巖東鄉有兩例確診病例,確診後派出所馬上啟動了應急預案進行了妥善處理,以最高效的工作確保接觸人群最小化,但是因為防護服、口罩等資源短缺,加之工作情況緊急,有一些鄉村幹部在工作中接觸了患者和密切接觸者,也不得已被隔離了。
「不敢回家,怕萬一自己感染了,就會連累自己的家人和孩子」,這是派出所所長說的話,開始他笑著說,說著說著他眼含淚水。
這個重慶漢子說他不怕辛苦、不怕累,工作在一線危險的事兒見多了,疫情面前自己真的擔心,但老百姓現在信賴他們、依靠他們,無數雙眼睛都期盼著他們,他唯一擔心的是工作做不好,辜負了鄉親們的期待,「如果疫情因為我們工作沒有做好而惡化,我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老百姓和家人。」
他沒有回家一天,幾乎24小時工作,每天都睡不著……對,他也沒有一刻鬆懈,他怕病毒,更怕辜負了早已經成為鄰居一般的這些村民的託付。
女團的力量
2月6日,工作組在武隆區對武隆區高速下道口檢查站、芙蓉西路社區、部分藥房、廣場、銀行、派出所、小區、酒店進行了工作暗訪。
女團,天團,這些詞對於不追星的我,沒有什麼實際概念。可在這裡,我遇到了真正的英雄女團。
芙蓉西路社區16個工作人員都是女性,沒有男性工作人員,疫情防控不僅累,強度大,而且都要犧牲自己照顧家庭的時間,但是她們16個家裡的頂梁柱沒有人退縮,堅持在崗位上,認認真真開展工作,巾幗不讓鬚眉,說的就這群可愛的女子。
當我們感嘆她們不容易時,他們說志願者才累才辛苦,水果店的店長給她們送來了水果,雜貨店的老闆給她們送來了整箱整箱的礦泉水和方便麵;她們說自己不累,當任務下達到社區的時候,退役軍人主動打電話要求加入志願者,大三的學生也申請加入了她們隊伍主動承擔起宣傳和通知任務,黨員同志在微信群裡主動請纓要求承擔工作任務……
對,這就是女團背後的力量。
芙蓉西路社區芙蓉街道三坪村村民譚長華一家將自家的五頭豬1800餘斤的豬肉,免費送給街道村社區所有居家隔離的居民。「居家隔離的家庭,也是堅持在抗擊疫情,所以他們的生活也要保障好,」這些人的平凡和偉大,都體現在和你攀談的時候那最淳樸的笑臉上。
老譚的豬肉本來應該成為緊俏年貨,在這個特殊的節點不愁銷路。
老譚和自己的弟弟,都是殘疾人,靠養豬為生。兄弟倆看到疫情的報導後,覺得應該出一份力,「我們兩之前在政府的精準扶貧工作中受到了社區、村幹部的大力支持,我們的養殖活路他們給出了不少的力氣。」
現在疫情發生後,將豬肉捐贈給社區,以盡他們的綿薄之力。精準扶貧的時候,社區幹部為他們踏破鞋底,如今他們成了女子天團的最堅強應援隊伍。
心裡的星河
每天到一個地方,首先進入我們眼帘的是檢查站的工作人員。檢查站社區幹部在認真詢問和填寫來往人員的詳細信息,耐心細緻地勸返外地車輛返程,民警規範地指揮著車輛,醫務人員在一個一個檢測體溫,志願者忙前忙後協助工作。
這些普通的場景,背後都是溫暖人心的故事,充滿了感動,辛酸以及希望。當然,最一線還有他們的現實困難,物資的匱乏,人員的不足,口罩、消毒水、防護服等幾乎都不夠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中,一線工作人員工作風險較大,但他們那種忘我的精神,無時無刻不感動著我。
再苦,沒有怨天尤人,沒有喊苦喊累,大家都說別人更累,都淳樸的笑著,這就是普通人的家國情懷。
三天很快結束了,回到市區裡,萬家燈火,寂靜安詳,等待著勝利的曙光。超市關門,只能吃點泡麵的我,一直被一線的他們溫暖著。
無論是在鄉間還是在城市,無論是在高山還是在社區,我們的一線工作人員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了防疫工作中,擔負起了自身職責。黨員同志主動作為、毫不避難,可親可愛的志願者在行動,民眾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們有這樣眾志成城的人民,有什麼是我們戰勝不了的困難?
縱使荊棘密布,心有星河大海。我是一名普通的法院人,此行的感動我將銘記於心,不同的戰場,一樣的堅守,未來守護正義之路,無懼無畏,砥礪前行!
專欄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向上滑動閱讀
作者:顧魯曉
單位:市高法院
原標題:《逆風前行,抗疫一線的女團與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