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朗明
目前,正處於新一輪「豬周期」的上升階段,導致許多人已是「望豬興嘆」。
據全國生豬價格地圖顯示,部分地區漲勢兇猛,某些地區則略顯穩定。市界發現,生豬價格與地區發展水平及人口稠密程度等都有一定關係,且呈現從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
其中,GDP「一哥」廣東的生豬價格已突破30元/公斤,為全國之最。而浙江、福建、湖南、江西等地也逼近該水平。不過,首都北京的生豬價格則為25.89元/公斤,比較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而生豬價格相對最低的青海則為13元/公斤,不及廣東的一半。
對此,有網友調侃道,「在廣西的我有時候吃粉都不敢放肉」、「死了一半多,能不漲價嗎」。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坐標福建,早上去買42塊一斤,數據根本不真實」、「今天剛去超市買排骨,43.8元一斤坐標海口」、「我們怎麼一斤的價格和你說的一樣的,你確定是公斤?」
實際上,網友所說的是豬肉價格,而數據給出的則是生豬價格,也就是出欄價格。在一般情況下,兩者差距大概在兩倍左右,所以網友所說的豬肉價格是比較正常的。
2019年被網友戲稱為「最強豬周期」,其實也並非沒有道理。
「豬周期」簡單來說,就是豬肉價格升高會刺激生產者,導致供大於求,但此後肉價便會下跌,而這則會打擊生產者,造成供不應求,又使得肉價上漲。
一般情況下,一個豬周期約為3年。不過,此次「最強豬周期」的導火索,則要追溯到2018年8月「非洲豬瘟」首次進入中國。第二個月,中國豬肉價格便上漲2.5%。
據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自2018年8月初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截至2019年7月3日,已撲殺生豬116萬餘頭。而據芝華數據、申萬宏源等機構測算,2019年全國生豬缺口或在1億頭以上,而這也就是豬肉價格猛漲的主要原因。
對於今後豬肉價格的走勢,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受非洲豬瘟影響,到現在為止,豬肉價格已超過同期50%。但隨著豬周期的正常化,中國生豬價格也會逐漸趨於平緩,但這個過程要持續到明年3月份。」
朱丹蓬判斷,「隨著中秋、國慶,甚至是元旦和春節的來臨,生豬價格還有上漲空間,但並不會太大,因為國家在加強對生豬價格的管控。不過,就算明年豬周期進入正常化後,還會同比增長15%~20%。總體來說,豬肉的價格會將中國的CPI指數上拉,而對於中國居民消費來說,則會帶來較大的影響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