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一縣一品,浙江嘉善特產黃酒

2020-12-11 中國農林科技網

嘉善縣,隸屬浙江省嘉興市, 地處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於浙江省東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陽光充足 。

西塘古鎮,距嘉善縣城11公裡。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

古老的江南水鄉風貌形成了西塘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築,1平方公裡的老鎮區內有27座石橋、122條古弄和千餘米長的廊棚,擁有西園、種福堂、石皮弄、根雕館、紐扣博物館、聖堂、七老爺廟、倪天增祖居等景點近20處。

汾湖旅遊度假區位於嘉善縣陶莊鎮與江蘇省吳江市交界處,總面積9700畝,古稱分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分界湖。宋元時期,汾湖已成為江南有名的風景勝地。這裡有青青蘆葦,水村茅屋,清風悠然的自然風光,湖光山色似一幅淡雅的中國山水畫。

西塘八珍糕清香開胃、甜性適度、鬆脆可口。

一縣一品(嘉善黃酒)

嘉善黃酒是中華民族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酒種之一,迄今已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 是以糯米作原料,加陳年黃酒,於冬季採用傳統配方和工藝釀造而成。其酒液澄黃、透明、有光澤,味鮮甜、醇厚、柔和、爽口、味甘,具有獨特的濃鬱香氣。(中國農林科技網)

圖文轉載說明(如需轉載本網站圖文內容: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2.完整標註版權及稿件來源、作者;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網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中國農林科技網)

相關焦點

  •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
    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區10公裡。是吳地方文化的千年水鄉古鎮。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裡,其中古鎮區面積1.04平方公裡,人口近8.6萬。老鎮區內至今保存完好的25萬平方米明清建築群,規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江南少有的。
  • 浙江古鎮被譽為千年古鎮,距嘉善縣城11公裡,水鄉氣息濃鬱
    六大古鎮是江南水鄉的代表都以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給人以美好的印象,值得人們遊玩。六大古鎮中,很多人對西塘古鎮是一定不會陌生的,很多人遊玩水鄉古鎮都是從西塘開始的。西塘古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位於江浙滬三地交界處,距嘉善縣城11公裡。
  • 【吳越文化】西塘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導讀:西塘古鎮位於浙江省嘉善縣,江浙滬三省交界處。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區10公裡。是吳地漢文化的千年水鄉古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裡,其中古鎮區面積1.04平方公裡,人口近8.6萬。西塘被譽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
  • 遊覽嘉興月河古鎮、嘉善西塘古鎮
    馮昌年是嘉興粽子的創始人,嘉興粽子之父。     在回滬途中,經過嘉善的西塘古鎮,於是就導航過來了。       於是呼來喚去的聚集。        西塘為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照片由王毅拍攝)
  • 浙江古鎮被譽為活著的千年古鎮,距嘉善縣城11公裡,水鄉氣息濃
    都以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給人以美好的印象,值得人們遊玩。六大古鎮中,很多人對西塘古鎮是一定不會陌生的,很多人遊玩水鄉古鎮都是從西塘開始的。西塘古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位於江浙滬三地交界處,距嘉善縣城11公裡。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為吳地方文化的千年水鄉古鎮。
  • 暑假去哪兒 「小橋、流水、人家」——江南六大古鎮
    江南水鄉,清幽古鎮,一直是遊人的夢想,撐一把油紙傘,走在水鄉古鎮的石板路上,隨心而行。暑假已至,微信娘這就帶親愛的HUSTer們走進江南六大古鎮。烏鎮小橋流水人家烏鎮位於浙江桐鄉,鎮內河道如織、石橋縱橫、高牆深巷、水閣飛簷,到處呈現典型的水鄉景致。烏鎮,眼裡滿是水的影子。一曲似水年華;江南,一闋溫婉多情;水鄉,一襲夢回千年。
  • 西塘古鎮,地處江浙滬交界處,有2000多米煙雨長廊,如夢如幻
    浙江江蘇都有很多水鄉古鎮,浙江的南潯古鎮,就在湖州。還有大名鼎鼎的烏鎮,茅盾先生的故鄉,既是國家5A景區,還是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嘉興還有個古鎮,不能錯過,那就是西塘古鎮。南方的古鎮,園林,真是一大特色。
  • 江南六大古鎮 古橋淨水醉紅塵
    江南6大古鎮分別是周莊、西塘、烏鎮、同裡、南潯、U直等,這些古鎮景色迷人,古樸靜謐,是江南水鄉古鎮的典型代表,想要更加全面的欣賞江南水鄉的清麗溫婉,一定要來這幾個古鎮遊玩。俏立於畫家陳逸飛筆下的周莊,是江南六大古鎮裡開發最早、也最有名的水鄉,有著「天下第一水鄉」的美譽。這裡因水成街,水滋潤著周莊,水豐富著周莊,水是周莊的靈魂。
  • 人人都說江南好,好在哪裡?好在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古鎮
    這裡是自由自在的雲朵兒,所有的浪漫不過為了一次遠行「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的美好另詩人白居易回憶,朵兒也沒逃過詩人的道理,在被心動被回憶,有種「侯門一入深似海」這個」「侯門」到底在哪,在浙江嘉興的西塘古鎮。西塘古鎮坐落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嘉善位於江,浙,滬,二省一市交界處,這裡離上海、蘇州、杭州都在100公裡以內,交通方便,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布,長在水中的小鎮子,環境特別幽靜。
  • 《西塘古鎮旅行攻略》
    第一:作為一個在浙江嘉興生活幾年的人,多次遊玩於西塘古鎮,以學生的身份去過,從市區坐公交去過,也從公司換乘三次公交到達過,也隨朋友自駕去過,更有騎行去過,雖然不能說對西塘古鎮了解的特別深,但還是對整個景區看點略知一二;第二:作為一個北方的人,從小看慣了北方黃土,可能對於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從心裡比較期待和喜歡吧!
  • 浙江古鎮距上海90多公裡,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水鄉氣息濃,位於嘉興
    江南六大古鎮,六大古鎮分布在浙江和江蘇兩個省份,它們分別是碧玉周莊;富土同裡;風情甪直;夢裡西塘;水閣烏鎮;富甲南潯。每一個古鎮都有不同的特點,每一個水鄉都有迷人的風景。人人都有一個夢裡水鄉,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如畫的江南。不同的古鎮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因為不同的歷史,不同的人文風情總能構成獨一無二的風景。
  • 浙江西塘古鎮,擁有25萬平方米明清建築群,居江南六大古鎮之首
    西塘古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地處江浙滬三省交界處,交通便利,西塘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的地形平坦,流淌的河縱橫道路9條河路交叉著,古鎮分為8個板塊,24歲的石橋,是5個地區的古鎮1個連接,這些古橋大部分都是單孔的石柱的木樑橋,到目前為止完全保護,橋的建築,
  • 江南六大古鎮中,一定會賣這三件東西,遊客都說如果沒有算我輸
    眾所周知,江南的許多水鄉、水鄉眾多的古鎮,特別是在許多古鎮中,江南的六大古鎮尤其有名,它們分別是吳江的同鄉,蘇州的Luzi、崑山的周莊、桐鄉烏鎮、嘉善的西塘、湖州的南蠻,都聲稱自己是最正統的,尤其是這三種東西,幾乎成了江南古鎮特產中的標準裝備。
  • 中國最美十大古鎮之一:幽幽古鎮,千年西塘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古鎮位於江浙滬三省交界處的浙江省嘉善縣,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區10公裡。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裡,其中古鎮區面積 1.04平方公裡,人口近8.6萬。西塘——生活著的千年古鎮。
  •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古鎮一日遊
    趁著端午節假期,去了心心念念的 西塘 古鎮,戴著耳機漫步在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上;周圍到處都是遊人如織的熱鬧景象。看著橋兩邊古老而美麗的房屋,中間有碧綠清澈的河水穿插其中 河上載有乘客的小木船往來穿梭著。讓人感覺心靜自然,眼前是一切,像是這個千年古鎮在對我訴說著它的蒼茫 它的榮輝。
  • 圖集:夢幻水鄉西塘古鎮,一個生活著的千年古鎮!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江浙滬三省交界處。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區10公裡。是吳地方文化的千年水鄉古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裡,其中古鎮區面積1.04平方公裡,人口近8.6萬。西塘被譽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
  • 江南六大古鎮之首,許多古鎮喜歡拿它作比較,卻無一超越它
    而說到南方,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江南水鄉古鎮,南方河道眾多,有水的地方便有人氣,所以一座座典型的江南古鎮應運而生,從而誕生了江南六大古鎮,這些古鎮多集中在江浙兩地,成為江浙滬最受歡迎的周末旅行地。在這六大古鎮中,以西塘為首,讓大家開始認識到江南古鎮的韻味。
  • 十佳旅遊景點之一小鎮西塘古鎮
    中國中最美的十個小鎮是中國《水墨丹青文藝排行榜》年度排名數據之一。數據以墨水丹青文獻網發送。關注「自然美、環境美、人文美」等綜合指標。選擇十個小鎮和中國大多數美感。今天向您介紹的是黃姚古鎮。西塘-上榜理由:這是吳土地漢文化的千年水鄉古鎮,充滿了古老的魅力,是江南的六個古鎮之一。謝塘,古名平川,位於江浙滬三省浙江省嘉善縣交界處,距嘉善市區10公裡,是千年古鎮。地勢平坦,河流密集分布。古鎮地區共有9條河流,將鎮區分成8個板塊,許多橋梁連接著水鄉。古代的名字是「九龍捧珠」。
  • 西塘在哪裡 西塘古鎮特色簡介
    西塘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西塘古鎮,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為吳地方文化的千年水鄉古鎮。古鎮內古蹟、舊址很多,老建築一間連著一間,將江南水鄉風貌展現的淋漓盡致。因此也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那西塘在哪裡呢?
  • 江南小鎮;畫中的夢幻西塘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嘉善位於江,浙,滬,二省一市交界處,這裡離上海、蘇州、杭州都在100公裡以內,交通方便,高速公路,320國道,滬杭鐵路穿境而過,乘坐汽車,火車均能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