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變成了盆景直播村 盆景總收入突破1100萬元

2020-12-24 中國日報網

一棵小小的盆景樹,成就了江西宜豐縣東槽村的「大產業」,鋪就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據了解,2019年,村裡盆景類行業總收入突破600萬元,種植戶人均增收5萬多元,也帶動了4戶9名貧困群眾,他們的人均收入達到4000多元。預計今年村裡的種植類盆景總收入可以突破1100萬元。

東槽村元書記黃喜明向記者介紹村裡種植銷售盆景情況。他說,小到幾十元,大到上萬元的盆景應有盡有(張淑芳攝影)

宜豐縣同安鄉東槽村地處九嶺山下,過去,這裡由於山區耕地少,絕大多數中青年勞力都外出打工,村子成了「空心村」。

村民黃雪梅在家裡開啟了網播銷售,如今她成了網紅主播(張淑芳攝影)

現在,村裡的中青年都回家發展起了盆景產業,通過網絡直播把自家的盆景銷售到全國各地,「空心村」變成了盆景直播村。

村民葛群芝幫大棚老闆種植盆景,她說,每月的收入4200元用於貼補家裡的生活,日子過得還不錯(張淑芳攝影)

2013年,做蘭花盆景近10年的東槽村黨支部原書記黃喜明,依靠村裡豐富的林木資源,做起了樹樁盆景生意,並通過網絡進行銷售。很多有心的年輕人,也開始自學培育、蟠扎、修剪等盆栽技藝,跟著做了起來。現在,東槽村105戶、350多人中,有近一半從事與盆景相關的行業,成為周邊小有名氣的「盆景村」。

目前,東槽村共有盆景培育棚105個,18萬盆盆景,平均下來每戶人家就有1個培育棚、1700盆盆景。

黃喜明介紹,全村現有盆景種類20餘種,價格在150元到300元不等,一個月村裡可以賣到15000盆左右,大棚裡的杜鵑花,土名是「映山紅」,是當前市場上賣得最好的一個植物品種。

為了更好的促進東槽村盆景產業發展,同安鄉與農業部門進行了合作,對全村根藝盆景種植戶進行根藝培育專業技能方面的免費培訓,比如蟠扎和修剪等。但只有培育技術是不夠的,所以同安鄉又與電商孵化園合作,對東槽村盆景產業人員進行了網絡直播專業技能的免費培訓,為了方便盆景產業人員打包和發貨,同安鄉還和幾個物流公司進行了協調,將快遞接收點延伸到了東槽村盆景基地的門口。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江西宜豐:小盆景裡有「大希望」
    映入眼帘的是修剪得非常精美的綠植盆景,村民忙著網絡直播,推介他們自己精心培育的「寶貝疙瘩」。盆景基地(央廣網發 通訊員賴文武 攝)東槽村地處九嶺山下,過去由於山區耕地少,絕大多數中青年勞力都外出打工,村子成了「空心村」。2013年,做蘭花盆景近10年的東槽村黨支部原書記黃喜明,依靠村裡豐富的林木資源,做起了樹樁盆景生意,並通過網絡進行銷售。黃喜明的成功嘗試,帶動了很多有心的年輕人。
  • 「決勝全面小康」江西宜豐:小盆景裡有「大希望」
    央廣網宜春12月21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曾晴)「粉絲們看看這棵小葉紅芽赤楠,它造型非常不錯,價格也不高……」日前,走進江西宜春宜豐縣同安鄉東槽村,映入眼帘的是修剪得非常精美的綠植盆景,村民忙著網絡直播,推介他們自己精心培育的「寶貝疙瘩」。
  • 江蘇:一盆黃楊木盆景賣出20萬高價
    中國園林網9月24日消息:近日,記者來到溧陽市國盛盆景合作社,看到運盆景的貨車絡繹不絕,正往物流公司緊急運送出口到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和香港的黑松、真松等盆景。據介紹,該盆景合作社是3年前由今年34歲的王國棟創辦的。王國棟父親年輕時就在家中養了不少盆景,由於他從小受父親的薰陶,從孩童起就愛上了弄花養草。高中畢業後考上了北京農學院園藝系。
  • 花都| 小盆景成富民興村大產業
    11月20日,廣州花都瑞嶺首屆盆景藝術節暨花都區「廣東技工」工程首屆「鄉村工匠」嶺南盆景技能大賽在該鎮瑞嶺村拉開帷幕。活動將持續至25日結束。當天的競拍環節中,一棵樹齡達300年的羅漢松珍品以680萬元成交。
  • 貴港這裡藏著「廣西盆景第一村」!年銷售盤景8000多萬元
    貴港市平南縣這個偏遠的山村,靠著盆景產業搖身一變,成為「廣西盆景第一村」,躋身全國行業龍頭地位。村民靠種植盆景實現創收,2019年村裡盆景銷售達到8000多萬元。高坪村盆景的經營理念、製作技術、從業人數、盆景園數量、種植面積以及營業額佔村中經濟的比例等,都在廣西同行中遙遙領先。2018年,廣西盆景藝術家協會授予大鵬鎮高坪村「廣西盆景第一村」稱號。據了解,高坪村還在外地建了30多個盆景場,50多人常年在廣東製作和銷售盆景,還有約50人經常往返越南、緬甸、泰國、寮國等國,從事盆景樁材跨國交易。
  • 沭陽縣:「中國盆景淘寶第一村」花農「新玩法」 ——村民變主播...
    作為「花木之鄉」,沭陽是全國五大淘寶村集群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農產品淘寶村集群。在祖輩傳下的花木種植技術基礎上,當地農民不斷摸索轉型,從傳統的花卉苗木種植,轉型發展家庭園藝類盆景,建成了蘇北地區最早、規模最大的盆景銷售市場,也滿滿地鼓起了花農的腰包,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農民增收之路。如今,當地村民與時俱進用上直播賣花,「網紅經濟」成為增收新引擎。
  • 小小花木盆景,致富一個村
    圖為王海霞。人稱「羅漢松大王」的王廣明,站在自家的小院裡,指著一棵棵或挺拔、或小巧的盆景,娓娓道來它們的「前世今生」。幾年前,王廣明曾經被一個蘇南客商,以每棵10萬元的價錢買走一批羅漢松,那一筆就是100多萬元。
  • 小盆景帶動鄉村振興大產業 廣州花都赤坭舉辦首屆盆景藝術節
    520 cm、冠副380 cm、樹齡300年的羅漢松現場競拍成交價達680萬元。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周聰 通訊員赤坭宣 古能文鄉村振興,盆景掛帥。11月20日上午,廣州·花都瑞嶺首屆盆景藝術節暨花都區第一屆「鄉村工匠」嶺南盆景技能大賽將在瑞嶺村村委大院正式拉開帷幕。說起赤坭鎮瑞嶺村的盆景栽培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遠近聞名。正所謂,村中家家戶戶均有盆景園。
  • 「廣西盆景第一村」在平南
    2019年,地處偏遠山區的大鵬鎮高坪村盆景銷售大小盆景20萬盤,收入五千多萬元,並帶動全鎮129名貧困戶通過盆景產業就業實現脫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無愧「廣西盆景第一村」稱號。七年前,他開始跟著父親學習製作樹木盆景,積累了一定的經營經驗和藝術製作水平。  到目前,吳華德培植的盆景已有二百多盤,每年的盆景收入有十多萬元,主要是銷往廣東、浙江兩省。近年來,他依託線上銷售,經營的盆景買賣越來越紅火,經營額逐步上升。
  • 楚治——助力脫貧攻堅案例推介⑧|長陽高家堰:小盆景成就大產業
    開了10年挖掘機之後,李小康回到老家長陽縣高家堰鎮高家堰村賣盆景。他從五米高的挖掘機上跳下,就握住了20釐米的手機,家鄉的盆景通過這個小小的屏幕,抵達全世界。如今他的粉絲已超過100萬,高產時日進萬元。
  • 幾百一盆的黃楊盆景和萬元的黃楊盆景,差別很明顯
    黃楊盆景是盆景中的泰山北鬥,其價值一直處於穩定狀態。近日,很多盆友發信問我黃楊盆景的價值,鑑於沒有看到實物,不好一概而論。於是,為了滿足朋友的心願,也讓大家有個參考,記者特意收集了幾百到萬元的盆景一共9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幾百一盆的黃楊盆景和萬元的黃楊盆景,差別很明顯。
  • 【秋到農家】周圈村:「苗木盆景淘寶第一村」
    周圈村位於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三河環繞,村內古木繁多,花木產業是這個村的特色產業。
  • 盆景根雕金銀花——巨鹿縣堤村鄉金玉莊村漫步
    (圖片與本文無關)  長城網邢臺8月29日訊(記者 張曉雷 齊彥紅 通訊員 楊永麗)村外,高低錯落的景觀樹鬱鬱蔥蔥。村南,一條小河潺潺流過。村內,白牆灰瓦,花紅葉綠。350多口人的小村莊,如同一塊碧玉鑲嵌在萬畝金銀花叢中。
  • 「空心村」變成「億元村」
    「空心村」變成「億元村」 2021-01-09 12:43:44   來源:人民網
  • 這些精心修剪養護的盆景,估值五萬元,參加盆景展拿了金獎翻十倍
    這些精心修剪養護的盆景,估值五萬元,參加盆景展拿了金獎翻十倍!養盆景是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也有人在養盆景的過程中得到了經濟回報,當然這就看您養盆景開始是怎麼定位的啦!如果養盆景只是為了打發閒暇時光、陶冶一下情操,那養什麼樣的盆景都可以,只要自己喜歡,但是有很多人在養盆景的過程中越來越有追求,把盆景越養越精緻,越養越高貴,養好的盆景拿來參加展覽不在話下,一起來看看吧!盆景在最初未成型的時候,就是普普通通樹樁一根,經過十年八年甚至幾十年的修剪養護之後,對養盆景那是越來越有想法了,那養盆景的意義在哪裡呢?
  • 苗木盆景淘寶第一村帶頭人「帶」領農民走上致富路
    電腦安裝後不久,他在網上瀏覽有關花木種植銷售的信息時,了解到浙江金華有一批法國梧桐要銷售,他立即湊了1萬元前往金華。一番辛苦運銷後,他賺得創業生涯的第一桶金。胡道本說,當年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且花木信息屬於機密,相互之間都不交流。因信息不暢,他就曾損失18萬元。
  • 廣州花都區赤坭鎮:著力做好「六篇文章」讓小盆景成為富民興村大產業
    把村莊規劃作為發展盆景產業的基礎性工作,圍繞嶺南盆景小鎮瑞嶺-竹洞核心片區,發揮政府組織、村民參與、專家領銜的作用,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紮實推進村莊產業謀劃和空間安排,將瑞嶺村定位為廣東省特色產業精品示範村、嶺南盆景園藝文化藝術名村,竹洞村定位為灣區風情文化與農業觀光休閒勝地、華南高端苗木種植和盆景展銷基地。以規劃謀布局。
  • 巨鹿縣堤村鄉金玉莊村漫步:盆景 根雕 金銀花
    村內,白牆灰瓦的徽派民居整整齊齊,一盞盞造型獨特的路燈,盡顯田園風格……350多口人的小村莊,如同一塊碧玉鑲嵌在萬畝金銀花叢中。    8月25日,我們來到巨鹿縣萬畝金銀花種植示範區的核心區——金玉莊村。村口處,一巨型牌坊矗立眼前,上書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金銀花——園藝小鎮。
  • 絕美盆景藝術令人如痴如醉:第11屆中國花木盆景藝術節在如皋舉行
    記者 許叢軍樸樹蟠扎後,變成「笑口迎盛世」;貌似平凡的山桔經大師之手,長成「金戈鐵馬」;真柏打造成「滄海桑田」……昨天,為期4天的第十一屆中國(如皋)花木盆景藝術節在舉世聞名的花木盆景之都如皋開幕,一盆盆鬼斧神工造就的藝術盆景,令觀賞的遊客如痴如醉。
  • 廣西平南 領頭雁帶動 盆景變「錢」景
    11月29日,張永指著一株售價1.3萬元的山松盆景,心情愉悅地談起了當天的銷售「收穫」。在廣西平南縣大鵬鎮景華盆景園,張永和鄒文杰正忙著給已出售的盆景噴水、修枝、培土、護理,然後仔仔細細地裝框、打包、發貨。張永2012年在廣東學藝有成後,選擇回到家鄉大鵬鎮景華村發展盆景產業。他告訴記者,做盆景的大多數素材是自己培育,部分素材收購回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