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周圈村,是宿遷市沭陽縣苗木花卉的發源地。這個有著500多年花木種植歷史的村落,在祖輩傳下來的花木種植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摸索轉型,從傳統的花卉苗木種植到家庭園藝類盆景,建成了蘇北地區最早、規模最大的盆景銷售市場,在撐鼓了花農腰包的同時,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農民增收之路。
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周圈村的花木經濟發展與黨總支副書記胡道本息息相關。1999年退伍回鄉後,胡道本在家人的影響下,也投身於花木種植銷售行業。2000年,他註冊了花木銷售公司,併購置了2臺電腦開啟了網絡花木銷售模式。電腦安裝後不久,他在網上瀏覽有關花木種植銷售的信息時,了解到浙江金華有一批法國梧桐要銷售,他立即湊了1萬元前往金華。一番辛苦運銷後,他賺得創業生涯的第一桶金。
胡道本說,當年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且花木信息屬於機密,相互之間都不交流。因信息不暢,他就曾損失18萬元。
這段經歷讓胡道本意識到,在花木種植銷售上,花農應該抱團發展,信息互通有無,這樣才能做大事業。2014年,胡道本當選周圈黨總支副書記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花木行業微信群,他每天在群裡傳遞最新的行業動態,討論如何規範行業管理、提升產品質態、實行差別化競爭等,促進周圈盆景產業做大做強。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盆景、花卉需求增加,市場越來越大,同時發展瓶頸期也隨之到來。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周圈村的園藝師大多非科班出身,雖然也在不斷地借鑑學習,但其花木種植的知識與盆景造型技巧很是有限,限制了其盆景園藝的更好發展,逐漸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對此,宿遷市沭陽縣政府想方設法,除了每年免費提供3次園藝師培訓,還以花木節等活動為「媒」,邀請全國各地知名盆景派系的園藝師帶著作品來參展,搭建交流平臺,以推動本地園藝師園藝水平的提升。
盆景園藝的技術提高了,盆景的發展現狀也看到了,花木經銷商們對盆景的未來充滿信心,卯足了勁頭搞盆景。2007年,村裡的花木經銷商開始在網上賣盆景,這種銷售方式猶如星星之火,很快在村民之間流行起來;第二年,村裡就有30多家農戶在網上銷售花木。胡道本說,隨著網際網路+浪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農戶投身網際網路,利用網絡銷售盆景,銷售平臺從網店、微店,再到直播,無論哪種潮流,大家都跟得上。僅快遞公司,周圈村就入駐了30多家。
作為本村網絡銷售花木的先行者,胡道本家的盆景名聲在外。在創業發展之餘,胡道本始終牢記自己作為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周圈村黨總支副書記的職責,主動承擔起本村培育、發展網絡經濟的擔子,幫助村內創業青年協調貸款、辦理營業證照。自2015年至今,為創業村民擔保和協調貸款數額高達200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絡創業帶頭人。
如今,在1.9平方公裡周圈村裡,631戶農戶中開網店賣苗木盆景的已有560戶,全村在天貓、京東等平臺開設了360餘個盆景專賣店,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盆景淘寶第一村。村裡盆景年銷售額1.2億元,其中線上銷售額6000萬元以上,帶動從業1500多人。(張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