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法術真的存在嗎?

2020-12-20 忘離虛

道教是中國唯一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根基。而其中法術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人對於道教最普遍的印象的來源。

道教法術是法和術的總稱

法分為顯法和隱法顯法是常人肉眼可見的,比如:飛天遁地,撒豆成兵,日行千裡,點石成金,呼風喚雨,騰雲駕霧,搬運,隱身變化等,而隱法則是常人肉眼不可見的,比如:日常科儀裡的,安龍奠土,淨宅蕩穢,請神開光,超度亡魂、蕩魔,驅邪等。

術則分為山、醫、命、相、卜五術。此處暫不詳述。

道教的諸多法術常人看來雖然炫酷,但過於荒誕。因而,通常都是把它們當作虛構的神話故事來看。或者直接當作封建迷信,對其嗤之以鼻,有人談起,便嘲笑他們,二十一世紀居然還這麼天真、無知。

的確,道教的思想和理論體系與現代科學有天壤之別,受過現代科學洗禮的人們難以理解和接受,這也實屬正常。畢竟隔行尚且如隔山,更何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世界觀。

但是,難以理解和接受並不等於可以隨意否定其存在。世界之大,人所能認知的部分遠不及滄海之一粟,而現代人認知的範圍或許遠不及古人。況且,古人的智慧不遜今人,凡流傳千年之物,必然是經過歷代人民檢驗和考證過的。而且,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對此都廣有記載。任何持「我沒見過就一定是假的,即使別人見過,且廣有記載也一定是虛構的」的觀點的人都是極端封閉的自我唯心主義者,並非科學態度。這種打著科學的旗號做不科學的事的行為是極其流氓的行為

其實,任何法術的修煉都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以至於極少有人可以做到。加之有些要求與日常生活相悖,所以,常人見不到也實屬正常。

對此,國家早有明確的態度。2011年公開出版發行的中國宗教藍皮書《中國宗教報告》(2011)的道教部分。原文如下:

作為中國本土唯一的宗教,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道教法術不是巫術、迷信。」

所以,請還道教的法術一個正確的認識。別再是封建迷信了!

相關焦點

  • 道家法術真的存在嗎?探秘道家法術《道教文化》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唯一宗教,2011年國家以權威的藍皮書形式肯定道家法術的存在,道教法術不是巫術、迷信,而是有根有據的正規道家宗教文化。權威藍皮書作為本土的宗教,道教文化對於我國人們的影響肯定也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各種影視作品將道教神化,各種各樣的茅山道術也是深入人心,那麼道教法術真實存在嗎?
  • 宗教藍皮書承認了道教法術的存在,但是也要注意這些騙人的術數
    還有對道教法術有異議的同學,完全可以翻開中國宗教藍皮書「中國宗教報告(2011)」中的第54頁到第57頁看一下,其中講到了:「道教是中國唯一的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道教法術不是巫術或迷信」,所以我們要分辨正法和巫術迷信的區別是什麼,首先我們來分辨一下正法和巫術迷信。
  • 道教書籍中都準確記載過什麼樣的法術?
    地近年來,探索道教法術的愛「道」之人數不勝數,道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正統宗教,很多文化愛好者都想從其中尋找共鳴,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道教的法術了,從《宗教藍皮書》的公示,一直到民間愛好者的科普,法術一詞又一次地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但這一次它已經「改頭換面」,變成了一種傳統文化的形式與大家見面
  • 「觀靈術」真的存在嗎?傳說中可與已故之人溝通,是真的嗎?
    是道教中一個比較神秘的法術。這個法術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讓人的靈魂脫離肉體,然後進入地府,可以在這裡尋找已故之人,或者查看生死簿等等。講到這大家先不要覺得迷信,讓我們慢慢了解下這個「觀落陰」。觀落陰這個法術到底是什麼呢?
  • 道教法術:虛無的神秘力量,暗含與四維空間的聯繫,當中是何玄機
    客觀存在的世間萬物,在科技的深刻研究下,一草一木的發展都有規律可言,與規律、客觀相對的,是道士們展示的玄之又玄的修真術法、詭譎道術,超出了三維空間的既定規律。 在不可思議的現象中,暗含著四維空間與道教法術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們的力量有可能來自四維空間,當中是何玄機?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 道教法術之隱身術,古籍記載的隱身術可信嗎?
    看不見的幻術隱身術,好像所有有關玄幻的電影、小說、影視劇中都有隱身術這門法術,可以算得上是世人皆知了,記得小時候還經常想,如果自己有了隱身術可以幹一些什麼事,其實早在漢朝就有了有關隱身術的記載,在《後漢書》中寫到過,
  • 道教的法術和神通都有哪些?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與其他宗教相比,道教最明顯的特點是注重實踐。道教徒修煉的終極目標是長生久視,成仙不死。因此道士們不斷地尋求可以長生的方法。正是歷代道士的不斷嘗試,促進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道士們在修煉實踐中,同發明了很多的道教法術。這些道法神通,客觀上促進了社會的向前發展。
  • 「符咒水」治病,真的靠譜嗎?為你揭秘道教法術!
    瘟疫歷來是人類文明的重大威脅,在我國與瘟疫抗爭的歷史中,道教扮演著重要角色。漢魏間瘟疫頻發,道教正是伴隨著瘟疫防治的活動而產生、發展,可以說瘟疫是道教產生並發展的一個直接催化因素,因此在道教內部也留下了驅瘟斷疫、濟世度人的宗教傳統。伴隨著道士對社會「時疫」阻截攘除,道教醫學得以蘊育而生。
  • 道教茅山宗詳解:法術、符籙、手決、陣法,讓人驚嘆不已
    前一部書專門論述上清派各種內修養生的方術秘訣,也有一些天師道請神驅鬼的符籙咒語等法術內容。後一部書的內容也是總結魏晉流傳道經中有關服氣療病、導引按摩等煉養人的形體和精神的各種方術學說,宣揚上清派的思想教義。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終於使茅山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
  • 菩提精通道教三百六十旁門法術,能打得道祖嗎?你看菩提說過什麼
    但我認為,菩提祖師不可能是如來,原因很簡單,菩提祖師精通道教三百六十旁門的法術,可以說對道家的研究已經十分透徹,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來是佛教集團的掌門人,怎麼可能如此精通道家法術?當初,菩提祖師決定傳授孫悟空本領,問道:「『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旁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
  • 揭秘道教法術之步罡踏鬥!
    步罡踏鬥,是道教齋醮常用法術,又稱為「禹步」,是在舉行齋醮科儀時,禮拜星鬥
  • 道教法術,五雷正法淵源考!
    北宋末年,在道教界突然出現了一個法術流派,號稱"五雷正法"。它先在當時的新符派神霄派中流傳,以後迅速被其它道派所採用,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法術體系。自那以後,五雷正法幾乎成了正一道法的別名。從南宋以降,道教法術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除度亡多沿用靈寶法,一般祈禱、驅邪等則多襲用五雷正法,因此,它又是自宋代以來最大的道法體系,我常稱之為道教法術發展史上最後的重鎮。
  • 法不輕傳,法術不可亂用
    很多道教愛好者,對道教興趣很濃,尤其是對道法。甚至傾其所有,四處雲遊參訪,以期訪得名師,學到真傳。真正的結果如何呢?大多數人是無功而返。有道友就不高興了,你們道教真保守,難怪在五大宗教裡面吊車尾,如此敝帚自珍,怎麼能發展起來?筆者想說的是,道教崇尚道法自然,古往今來,有多少宗教消亡在綿綿的歷史長河之中,道教能一直存在下去,自然是有它的道理。
  • 道教是如何看待「貓」這種生物的呢?真的可以闢邪嗎?
    你在深夜被貓注視過嗎?在清朝鹹豐年間有一個叫做黃漢的人特別喜歡貓,而且喜歡研究貓,關於貓是否能飲酒這件事他還測試了一下,發現貓還真的會喝酒,後來他還寫出了一本叫做《貓苑》的書籍,這本書就是專門研究貓的。
  • 道教有分身法術嗎?道教的陰神和陽神
    在神話傳說中我們常常聽到「分身」這個詞,不管是東方神話還是西方神話,其中的「分身」好像都是通用的,道教典籍中並沒有明確的提到「分身」這個詞,但是說到了陰神和陽神,那麼陰神和陽神究竟是什麼呢?什麼是出陰神?什麼是出陽神?
  • 飛天遁地、借屍還魂,這些傳說中的道術真的存在嗎?
    道教創立之後,道術涵蓋的範圍不斷擴大,囊括了經、懺、齋醮、符咒、遁術、伏魔、降妖、消災、祈禳、神仙術、辟穀等,名目繁多。可惜的是,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很多道術已經慢慢退出我們的視野,那些降妖除魔、五行遁術、飛舉變化之類的法術也只能用影視特效加以實現,以滿足公眾的好奇心而已。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道術是真的嗎?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一般人沒有緣分親眼目睹而流於傳說而已。
  • 揭秘茅山法術
    茅山是中國江蘇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唐末五代道家杜光庭,稱其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這裡常年雲霧蒸騰,仙氣環繞,吸引著眾多方士前來修行。茅山派是確確實實存在的,茅山派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上清派,這個派系是由南梁的一位大師陶弘景創立的。他寫了一本著名的中藥典籍叫《本草經集注》,是一名醫學家,也是一名煉丹家。
  • 你對道教感興趣肯定是對其中這幾個分類感興趣
    道教是一個體系龐大的宗教,所有人喜歡道教的初衷不同,但是究其原因無非是這幾種,你對哪個原因更感興趣點呢?1、符咒法術符咒法術從小說和影視劇中最為常見,可以說第一印象是在小說和影視劇中,傳說中符是溝通人神的法寶,在古代有句俗話叫「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
  • 道教法術到底有多龐雜?所有疑難矛盾,這裡都有解決的方法
    本文摘自 大道文明公眾號,作者為天台桐柏山 張鍊師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正一法術可以說體系龐雜,內容廣、方法齊,幾乎涵蓋到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切疑難矛盾。
  • 人人皆知的道教招財術到底有沒有靈驗的?
    在今天看來招財術更像是一種迷信的說法,道教中的招財術多為符咒招財術,從網上搜尋就可以查到很多「招財符」,但是真假難辨,效果無法保證;在古代的民間流傳了很多能夠改善財運或者說是助人求財的「法術」,我們暫且稱之為「法術」,在古代一直流傳著一句古話叫做:「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發橫財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