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這個地方用上了大陸電,徹底告別「用電荒」

2021-02-28 溫州商報
11月30日上午11時整,浙江溫州南麂島新建的35千伏變電所投運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正式通電,隸屬於南麂鎮的南麂島從此告別「孤網」歷史。至此,浙江省實現所有建制鎮用上大陸電。「家裡時不時需要頂上的柴油發電機終於可以收起來了呦!」見證了這一個歷史時刻的南麂島居民餘德勝激動不已。
受地理位置和技術條件限制,多年來,南麂島始終以自給自足的獨立微電網模式進行供電。近年來,島上社會經濟發展迅猛,截至目前已有養殖單位76家,2018年黃魚養殖年產值達到2.2億元,不同規模酒店、農家樂200餘家,旅遊業年收入1.22億元。快速發展帶來用能的高速增長,很快超出島上電網負荷能力。為徹底解決島上用電難,今年3月底,投入近2億元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啟動建設。

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試運行後,夜晚的南麂島新碼頭村燈火通明

聯網工程建設的8個月來,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集中投入400餘名設計、建設、保障人員,放棄所有休假,往返於海島與大陸之間,克服海上多重困難創下了多個「最」——敷設國內最長無接頭35千伏光電複合海底電纜,運用中國最先進且是第一艘國內自製的5000噸級海纜施工船,國家電網公司同批同類項目中開工最早、進度最快的項目,創下溫州地區變電站最快建設速度新紀錄。在建設人員的全力奮戰下,工程提前一個月竣工,南麂島從此用上了大陸電,徹底告別「用電荒」。

南麂35千伏變電站航拍圖

「再遠的距離也阻擋不了南麂島的發展了。」南麂供電服務站站長林啟待感慨,從1955年第一臺發電機「坐船」登島,到如今電力海纜「跨海」入島,南麂也從「孤網」小島進入了全面電能時代,不久的將來,南麂島還建設成無汙染的「全電島嶼」。這包括將島上終端能源從高汙染、低經濟性的一次能源全部替代為清潔、安全、便捷的電能;形成全電廚房、全電交通、港口岸電、全電漁業的多樣化應用場景;建設南麂島綜合智慧服務平臺,全面掌握島上電負荷用能需求和特性,為海洋養殖和旅遊創造更加清潔、智慧的生態環境。

據南麂鎮政府預測,在強勁、清潔的電力能源支持之下,南麂島發展海洋經濟的優勢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漁業、旅遊業等支撐性行業將打破用能瓶頸,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南麂島每年的經濟收入將增加4000多萬元,帶動當地百姓過上更加富裕的小康日子。

出品  | 溫州商報全媒體

記者  | 黃偉 通訊員 |  王雪 劉向姌

編輯 | 迪力  責編 | 世潮  監製 |蘇亦鋒

點個小花花

相關焦點

  • 最後一個「孤網」鎮連上大陸電網
    ,島上的電力發展一直十分受限。11月1日上午,記者從國網溫州電力分公司了解到,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開始敷設海底電纜。作為浙江省最後一個未跟大陸電網聯通的「孤網」鎮,將通過這條長度為43.9公裡的光電複合海纜與大陸聯網,徹底改寫島上用電短缺的歷史。
  • 新疆和田「抵邊村」農牧民徹底告別缺電生活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18日電 17日晚間,隨著新疆皮山縣康克爾柯爾克孜民族鄉烏拉其村一臺200千伏安配電變壓器合閘送電,深度貧困的新疆和田地區「抵邊村」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全部竣工送電,這裡的農牧民徹底告別缺電生活。
  • 溫州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海底電纜開始敷設
    11月1日10點40分,在浙江溫州南麂島西北方向200米的海面上,隨著海纜施工船啟帆9號將海纜一段段放入水中進行首端登陸作業,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海底電纜敷設施工正式開始。該工程將連接起大陸與南麂島的電網,南麂島作為浙江省唯一未與大陸電網聯通的建制鎮,其自發電的「孤島」歷史將徹底結束。
  • 浙江最後一個「孤網」鎮連上大陸電網
    11月13日下午4時,當施工人員將海纜與陸纜綁紮在一起的那一刻,圍在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終端站翹首以盼的人們一下子歡呼起來。這意味著,浙江最後一個電力「孤網」鎮——平陽縣南麂鎮連上大陸電網,預計年底前正式通電。  此前,南麂鎮是我省唯一沒有接入大陸電網的建制鎮,僅靠「微電網+柴油發電」支撐南麂島內居民生活用電。
  • 溫州這個中韓班有個好玩的韓國歐巴 上課居然用溫州方言
    雖然走過那麼多地方,但是他說,溫州才是他的第二故鄉。趙教授與他的溫州學生上了韓國KBS黃金檔新聞先來看一看趙敏教授的經歷。2003年,他到復旦大學韓國文化比較研究所工作。這個中韓班是2013年起設立的,是溫州與韓國光州結為友好城市後的第一個教育碩果,是韓國綜合性大學在中國高中設立的第一座韓國語學堂,也是溫州第一個韓國語學堂。趙教授上課非常有意思,就拿中韓班來說,新生第一堂課是「人生規劃」。趙教授會提前把學生姓名用韓文寫好貼桌上,學生學寫姓名並用韓文、漢字或圖畫展示愛好和志向。
  • 這個冬天,劉胡蘭的弟弟用上了「煤改電」
    這道題,居然難倒了她這個「學霸」——也不燒煤了,用上了神奇的新聞多一點今年10月,劉胡蘭村1182戶「煤改電」居民全部用上了電採暖。天藍了,村美了,家裡暖洋洋的。劉胡蘭村的新氣象,是中國北方農村「煤改電」帶來變化的一個縮影。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煤炭大省山西是大氣汙染防治重點監控的省份。作為汾渭平原防治大氣汙染11個重點城市之一,呂梁市也實施了大規模的「煤改電」工程。
  • 北京:421個小區配電網陸續改造,未來30萬戶居民將告別用電掉閘
    她家住的老樓電纜老化、電容量不足,夏天一開空調就容易跳閘斷電,直到今年配電網徹底改造。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10個老舊小區配電網改造計劃已基本完成,明年126個擬改造小區已啟動前期準備工作。按計劃,2022年前全市將改造421個老舊小區,大約30萬戶居民將陸續告別頻繁跳閘停電的日子。
  • 別擔心,不是電荒
    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每天更新精彩內容,每天分享最新文章,了解世界,從這裡開始,喜歡文章請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有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指點,編者一定會努力改正的,謝謝支持!
  • 在大羅山上撿垃圾的伊凡大叔要回家了!他給溫州市民們寫了一封「告別信」!你有啥話想對他說的?
    在過去的6年裡,溫州人民給了我一個人難以想像的獎勵與榮耀,而我做的唯一有價值的事,就是每周去撿了一些垃圾。」昨日,溫州人民的好朋友「伊凡大叔」給記者的郵箱發來了一封告別信,向他熱愛的溫州和溫州的市民告別。
  • 在溫州的這個地方,七夕節竟然不是情人節
    這個夏日,溫州酷熱,除了空調,人們無處可躲藏。不過,溫州的洞頭群島倒是個例外,雖也有日頭高懸著,卻時不時有習習的海風,吹走了一些暑氣。一挨到天黑了,更是有了透心的涼爽。
  • 溫州真的很勇敢,在海島上建了城區,還想通鐵路與大陸相連
    溫州真的很勇敢,在海島上建了城區,還想通鐵路與大陸相連溫州的名聲早在數十年乃至數百上千年前,就已經聞名海內外了。溫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區位絕佳之處,再加上溫州天然的深海良港,使得溫州自古就為東南之巨埠、國際之巨港。
  • 高大上秀英語:「沒電了」用英語怎麼說?
    而第三句的poweroutage則是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上,例如社區公告明天下午一點到五點要停電,他們會說"Therewillbeapoweroutagefrom1pmto5pmtomorrow."  這裡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一般我們想到「電」都會很自然地想到electricity這個字,但這個字在使用上比較局限於正式的場合。
  • iPhone電荒年代 多管齊下金山電池醫生「省出」精彩
    首頁 > 應用 > 關鍵詞 > 電荒最新資訊 > 正文 iPhone電荒年代 多管齊下金山電池醫生「省出」精彩
  • 用視頻分享臺灣人眼中的大陸——一對臺北兄弟的網際網路創業之旅
    新華社杭州8月20日電(記者段菁菁 崔力)「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國臺灣的『安德森兔』。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我發現的大陸和臺灣的不一樣哦,跟我走吧!」一條輕鬆詼諧的視頻,開啟了一對臺北兄弟的大陸創業之旅。大陸知名視頻彈幕網站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UP主「安德森兔」,是一對來自臺北的兄弟。
  • 溫州瑞安都有什麼牌子的共享電單車?
    溫州瑞安都有什麼牌子的共享電單車?瑞安地處浙江東南沿海,是浙江省重要的現代工貿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溫州大都市區南翼中心城市,陸域面積1350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037平方公裡,下轄9鎮12街2鄉。
  • 臺海創客錄:我在大陸做創客 教會溫州同學臺灣腔
    從天馬行空到腳踏實地,作為組長的呂明輝提議用答辯的方式解決分歧,兩岸的學子各自闡述創意和可行性,最終票選決定方案。溫州的同學學會了「臺灣腔」「起初,我是打算要退組的。」呂明輝說,在最初討論設計方案時,大家有一些意見不合的地方,「主要都是和臺灣的同學,他們不理解我講的東西」。
  • 寧夏精準扶貧,農村小學徹底告別「火爐取暖」
    他一個人守護的教學點,已經用上了暖氣。山谷裡寒風陣陣,可教室裡溫暖如春。  在寧夏,這個冬天所有學校的師生都用上了暖氣,告別「火爐取暖」。而這,只是寧夏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通過農村基礎教育設施改造、信息化建設等措施,促進了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鄉村學校得以「揚眉吐氣」。
  • 用「工匠精神」專注「溫州製造」
    20年前,年僅21歲的陳學最從溫州技工學校畢業,一頭扎進溫州市泰昌膠粘製品有限公司(下稱泰昌公司),從一個普通的小工,摸爬滾打,勤奮學習,成長為公司機電、設備方面設計、安裝、維修的技術骨幹。踏踏實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踐行「工匠精神」,為溫州製造貢獻自己的力量。今年,陳學最被評為蒼南縣「最美工人」。近日,被溫州市總工會、溫州市文明辦評為「最美職工」——2016年溫州市職工職業道德標兵。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當新中國建立之後呢,為了和國際接軌,為了書寫的方便,於是啊就有人倡議使用拉丁文,徹底的廢除漢字,但是呢經過專家們的討論呢,最重要還是保留了漢字,但是啊是推行簡化漢字,於是呢簡化漢字就提上了日常,經過專家們的仔細討論,仔細的推敲,簡體漢字逐步地實行了,什麼是逐步的事情了呢,因為啊當時在時間簡化漢字的時候呢,分了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呢簡化的標準都不一樣,在歷史哥小的時候呢
  • 溫州早已撤櫃
    作為快時尚品牌,ESPRIT在上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時,曾實現年均60家門店的高速擴張。其母公司在2007—2008年實現最高市值1770億港元,年淨利潤一度直逼65億港元。對於該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溫州百貨商場多位人士不勝唏噓,因為ESPRIT在溫州市場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輝煌。「最輝煌的那幾年,溫州消費者非常喜歡這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