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時,如此龐大的蝗蟲群是哪裡來的?為什麼會突然爆發?

2020-12-13 科學獵奇

最近,東非和西亞的蝗災登上了各國新聞媒體的頭版,上千億隻蝗蟲從東非跨過山河大海來到了西亞,就目前來說,這次的蝗災已經造成了東非許多國家和地區農業停產的嚴重後果,而印度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印度農業部門統計,此次的蝗災會使農作物減產一半左右。

那麼,如此龐大數量的蝗蟲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蝗蟲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肯定對蝗蟲不陌生,通常我們習慣稱之為螞蚱。在我國的許多地方螞蚱已經用養殖來滿足市場的需求了。小時候,秋天我就經常去田野裡抓螞蚱,運氣好一下午能抓上百隻,拿回家簡單的油炸,出鍋時撒上一把鹽,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螞蚱是一種喜熱動物,因此,它們大都分布於世界上的溫帶、熱帶地區,現存的螞蚱有1萬多種,它們形態各不相同。雖然形態不同,但是所有螞蚱的食性卻完全相同,都是以植物的葉子為食。

由於螞蚱會吃植物的葉子,因此對於農業來說它是一種害蟲。從我國的古代開始就有蝗災的多次記載,人們為了防治蝗災也是絞盡腦汁。從表面上看,蝗災好像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事情,實際上並非如此,任何動物的泛濫都有一個周期,而且「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蝗蟲泛濫的「天時地利人和」

上面我們說過,蝗蟲是一種喜熱的動物,所以,溫度高就是它們的「天時」。據研究發現,蝗蟲最適宜生長和繁殖的溫度為28℃-34攝氏度之間。滿足這個溫度區間的大部分都是在夏秋兩季,因此,每年的夏秋交季開始螞蚱開始孵化,到了秋季達到頂峰。

而地利則是適合蝗蟲繁殖和孵化的場所。古人云「旱極蝗生」,也就是說在古代多次的蝗災都是由持續的乾旱引起的,乾旱的必要條件是少雨和炎熱,其中炎熱滿足了蝗蟲所需的「天時」,而乾旱少雨許多河流面積必然會縮減,這就露出了大量的河床。鬆軟的河床下水分較多,能夠滿足蝗蟲孵化所需的25%的溼度。因此,如果氣候正常,這些蝗蟲卵的孵化率就會大幅度的減少,相對爆發蝗災的機率也就會變小。

最後是「人和」,為什麼說「旱極則蝗」呢?因為乾旱時,植被大都比較集中(證明這個區域內水富集較多),而蝗蟲的食物就是植物,這就造成了分散的蝗蟲集中化,集中覓食,集中產卵,也就為蝗蟲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當然,除了以上三點,蝗蟲本身的繁殖能力也是主要的原因,一隻成年的雌性蝗蟲在短短的百天內可產下400個卵左右。這些卵一旦遇到適合孵化的環境,就會大面積高概率的存活,再加上由於乾旱而抱團,就極容易形成蝗災。

東非蝗災

此時的東非蝗災的「主角」是沙漠蝗。這是一種生活在乾旱地區的蝗蟲,往年在東非的沙漠邊緣,由於缺少水分和植物,沙漠蝗很難形成氣候。但是,此次沙漠蝗如此的泛濫,與我們之前說的「旱極則蝗」不太一樣。

因為,像沙漠蝗並不是大旱後的產物,而是降水頻繁的產物。一般情況下,非洲的沙漠地區受沙漠氣候的影響全年溫度較高,降水量小,但是,從去年的10月份開始,東非多次降水,為沙漠蝗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本身沙漠中植物較少,沙漠蝗的分布就比較的集中。最後,造成了這次幾十年難遇的特大蝗災。

總結

蝗蟲想要泛濫成災,必須要同時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第一就是這種蝗蟲必須是群居型的,而群居型可分為主動群居和被動群居兩種,主動群居,就是某些蝗蟲會主動靠近同類,而被動則是由於氣候、植被的分布而被迫群居的;第二就是異常的氣候,正常地區持續的乾旱或者是乾旱地區異常的降雨都是導致蝗蟲泛濫的主要原因;第三就是溫度,在蝗蟲繁殖的季節溫度持續在30℃左右的地區適合蟲卵的孵化;第四點就是這種蝗蟲必須為擅長飛行的飛蝗,像一些不擅長飛行的蝗蟲,即使滿足了上面三個條件也很難形成氣候。

以上四個條件缺一不可。正是因為條件苛刻,所以蝗災的爆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形成規模,就不太好控制了,因為它們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和遷徙能力。

相關焦點

  • 蝗蟲成災已蔓延到亞洲大陸,為什麼會發生蝗災?
    在中國,蝗災被列為三大自然災害之一,可見它對一個國家的農作物經濟產生的破壞力多麼大。今年年初非洲東部出現了蝗災,一開始人們以為只是小規模的自然災害,沒想到後來發展成了大規模群體,這群來自東非的蝗蟲還跨越了紅海向亞洲進發。
  • 蝗蟲最怕什麼?為什麼會發生蝗災?
    據統計,蝗蟲數量已經達到了4000億隻,這是目前全球人口總數的51倍。根據專家的預測,如果不對蝗蟲數量加以控制,其規模還將進一步大幅增長,最多可能會達到200萬億隻,因為蝗蟲現在已經進入繁殖季節。為什麼會發生蝗災呢?蝗蟲容易泛濫成災的一大主要原因在於它們的繁殖能力非常強。
  • 古代常見蝗災,但現在中國為什麼沒有蝗災了?蝗蟲都被吃貨擼了嗎?
    在中國古代,發生蝗災時,人們為什麼不吃蝗蟲呢?困擾中國農民數千年的「蝗災」,為什麼現在很少見了?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一講這個問題。蝗蟲俗稱「螞蚱」,蝗蟲的種類非常多,在生物學分類上有一個蝗總科,地球上大約有1萬多種昆蟲屬於蝗總科,分布最廣泛的蝗蟲則是飛蝗。蝗災,通常就是飛蝗所造成的。
  • 當蝗災爆發,人們為何不將蝗蟲吃掉?
    不過,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特別是在1950年我國再次爆發了一場非常嚴重的蝗災,當時7個省都受到了波及,很多科學家和技術人員齊心合力找到了一套治理蝗災的方案,最終讓蝗災在國內絕跡。從去年12月份開始,在東非爆發了一場非常嚴重的蝗災,一直到今天,這場蝗災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蝗蟲的和數量越來越多,甚至從東非飛來了亞洲,我們的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如今都已經受到了蝗災的襲擊,巴基斯坦此前更是擔憂的表示,擔心蝗蟲過境之後,本國的糧食產量會顆粒無收。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為什麼?
    不過,我們還是迎來了一些好消息,那就是根據印度公開數據顯示,4000億沙漠蝗蟲如今已經得到了控制,所以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也有一個不幸運的消息,那就是印度農業部門預測,今年6月蝗災威脅可能加劇。所以說還需要準備下一步的蝗災問題,雖然這是說預測的可能性,但是提前做好準備是沒有什麼壞處的。蝗蟲為什麼有這麼多?
  • 蝗蟲,蝗災與人類
    (帶有漫畫風的古埃及蝗蟲壁畫)03蝗災抗爭歷史在過去的兩千年中,蝗災一直持續不斷的襲擾著人類,非洲、中東地區和歐洲都有乾旱與蝗災爆發的記錄。而在中國,近2000年裡,有確切文字記錄的蝗災達173次。(徐光啟畫像)疏中統計中國蝗災史,總結治蝗方法,根據歷史上從春秋至元朝記載的一百一十一次蝗災分析,得到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故為害最廣」的結論。而19世紀,在美國西部與加拿大西部部分地區肆虐過的落基山蝗蟲(Rocky Mountainlocust),則被載入了吉尼斯紀錄。
  • 南美洲爆發蝗災,控不住會影響中國人的餐桌
    南美蝗災剛剛起勢南美爆發的蝗災,並非肆虐亞非的沙漠蝗蟲,而是同屬刺胸蝗亞科的南美蝗蟲,這種蝗蟲的觸角更短,對於小麥、玉米和燕麥等糧食作物的胃口更大。阿根廷農業食品衛生及質量服務局(SENASA)蝗災協調員赫克託稱,目前蝗蟲群的密度很大,一平方公裡內能監測到4000萬隻蝗蟲,每平方公裡內的蝗蟲一天能吃掉約3.5萬人或2000頭牛的口糧,牧場和牧草受到嚴重威脅。
  • 蝗災抵達印度,會進入我國嗎?面對蝗蟲,有什麼消滅蝗災的辦法?
    否則在當前我們還面臨疫情的時刻,要是再來一個蝗災,那真的是雪上加霜。首先從路線來看,這次的蝗災大概率不會進入我國,就像有些同學說的,除非這些蝗蟲能夠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因為從這場印蝗災的行進路線來看,蝗蟲的活動區域偏南,不大可能向北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和帕米爾高原,進入我們的新疆南部。
  • 蝗蟲也是肉,在蝗災頻發糧食缺乏的古代,為什麼不吃蝗蟲充飢
    2020年可謂是天災人禍肆虐的一年,不僅有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蝗災也在世界各地頻發,比如非洲、印度等國家都爆發了蝗災。最近我國雲南靠近中老邊境也相繼發生了蝗蟲災害,據最新消息報導,累計受災面積已達10萬畝之多。
  • 史書常見蝗災,中國現在為何沒有蝗災了?蝗蟲真被吃成珍稀動物?
    在中國古代,發生蝗災時,人們為什麼不吃蝗蟲呢?困擾中國農民數千年的「蝗災」,為什麼現在很少見了?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一講這個問題。蝗蟲俗稱「螞蚱」,蝗蟲的種類非常多,在生物學分類上有一個蝗總科,地球上大約有1萬多種昆蟲屬於蝗總科,分布最廣泛的蝗蟲則是飛蝗。蝗災,通常就是飛蝗所造成的。
  • 東非爆發的蝗災,會從印度蔓延到中國嗎?為何不抓蝗蟲抵充糧食?
    最近爆發的東非蝗災,已經影響了相當大的範圍。但是說到底,儘管這次蝗災來勢洶洶,但是它本身還是蝗蟲。想要遷徙,也要符合蝗蟲的遷徙規律。首先,蝗蟲通常爆發於洪澇以及乾旱之後,而且大多聚集在人煙稀少以及乾旱的地區。但是一旦爆發,就會是鋪天蓋地。而且飛行方向不確定,造成阻擋困難。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完全是兩碼事!
    雞鴨防蝗是通過人工預測在蝗蟲5、6周齡即若蟲時期(此時蝗蟲剛出土,尚不具備飛行能力未形成外骨骼,更沒有因為群居而產生毒性)此時對雞鴨進行放牧,雞鴨是從小就訓練好的,定時借用哨子一類的轉場,將蝗蟲數量控制在每樣方15隻以下,預防蝗災發生,若是已經形成蝗蟲群雞鴨根本吃不了。
  • 東非蝗災蔓延 是誰吹響了幾千億隻蝗蟲的「衝鋒號」
    來源:科技日報在肯亞東部,蝗蟲形成了一個長約60公裡、寬約40公裡的蝗蟲群,覆蓋面積逾2000平方公裡。此次蝗蟲大軍平均每日可移動150公裡,如不進行阻止將會持續製造災禍。本月,東非多個國家遭受嚴重蝗災侵襲,受災人口超過千萬。
  • 東非蝗災遮天蔽日 全球變暖促使蝗蟲「覺醒」引發糧食危機
    而東非沙漠中不合時宜的暴雨讓植被開始生長,這看上去好像是好事,但實則相反,因為這種非正常降雨集中在了10月~12月,正好是蝗蟲幼體破土之時。蝗蟲在沙漠中有了充足的食物生長得飛快,於是就出現了一月份的蝗災。目前東非蝗災還僅僅是災難的開始,下一步將演變成一場世界性的災難。
  • 蝗災時的蝗蟲到底能不能吃,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因蝗災餓死
    理論和實際證明蝗蟲是被人食用過的,可食!那麼蝗災時的蝗蟲能不能吃呢?1.有關於提到蝗蟲在群居狀態下會分泌氰化物,分解後產生氫氰酸,是劇毒物質,氫氰酸的沸點是25.7攝氏度。氫氰酸的前體苯乙腈,沸點230攝氏度,需要處理。
  • 人類為什麼不能讓蝗蟲滅絕?為什麼小小蟲子能帶來巨大災難?
    今年註定是個不同尋常的年份,全世界人都在緊盯東方疫情的時刻,東非和中東地區又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蝗蟲災,目前已波及到巴基斯坦大有入侵印度的架勢。根據權威媒體的報導,這次世界性的蝗蟲災很可能讓一些國家陷入糧食危機,對世界糧食行情產生重大影響。那麼這個蝗蟲到底是個啥東西?為什麼會對人類社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
  • 肆虐非洲的蝗災,為什麼在中國幾近絕跡?
    一隻孤立的蝗蟲不足為懼,但當一群密不透風的蝗群聚集起來的時候,其產生的破壞力不亞於一個龍捲風。因為龍捲風在肆虐過後能量會逐漸衰弱,而蜂擁而至的蝗群如果不加以捕殺,則所到之處,都將顆粒無收、寸草不生。並且蝗蟲在吃光當地糧食的同時,也會不斷繁衍生息,這使得蝗蟲的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如果遏制不及時,則必定會泛濫成災,後果不堪設想。
  • 十萬隻鴨子真能搞定巴基斯坦的蝗災?不是說群居的蝗蟲有毒麼?
    今天打開新聞就是鋪天蓋地的鴨子大舉出徵巴鐵,協助消滅蝗災!寧波鴨子請求出戰的新聞,近期印巴蝗災告急持續已久,受到前年開始爆發的蝗災影響,伊朗巴基斯坦以及印度,非洲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肯亞等國,均受到了嚴重的蝗災影響,因此各國都損失慘重!鴨子滅蝗在中國是有傳統的,當年新疆蝗災就是浙江鴨子遠徵,一舉殲滅蝗蟲!
  • 東非蝗災蔓延 是誰吹響了幾千億隻蝗蟲的「衝鋒號」
    來源:科技日報在肯亞東部,蝗蟲形成了一個長約60公裡、寬約40公裡的蝗蟲群,覆蓋面積逾2000平方公裡。此次蝗蟲大軍平均每日可移動150公裡,如不進行阻止將會持續製造災禍。本月,東非多個國家遭受嚴重蝗災侵襲,受災人口超過千萬。
  • 蝗蟲就是螞蚱?4000億蝗蟲,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這次蟲災的元兇「沙漠蝗蟲」 【東非正在遭遇25年來最嚴重蟲災】一個蝗蟲群有60公裡長40公裡寬! 1月末,蝗蟲成了東非最大的災難,並在全球多地蔓延。 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正在經歷25年來最嚴峻的蝗災,肯亞的災情也達70年來最大規模。 巴基斯坦已於1月31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官方稱蝗蟲目前每天破壞約為3.5萬人的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