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 王安憶)阿根廷每出口100噸牛肉,就有74噸銷往中國。
這一周,蝗災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捲土重來。
6月27日,沙漠蝗蟲出現在印度德裡郊區古魯格拉姆和首都新德裡衛星城古爾岡上空。沙漠蝗蟲群遮天蔽日,像一朵巨大的烏雲,籠罩著城市的街道和陽臺……
自今年2月沙漠蝗蟲首次入侵印度以來,如今這場蝗災已發展到當地數十年未遇的規模,這也是古魯格拉姆歷史上第一次爆發蝗災。
更令人心憂的是,繼非洲亞洲蝗災肆虐之後,南美洲竟然也爆發了大規模蝗災——從巴拉圭起飛的蝗蟲形成覆蓋20多平方公裡的「大軍」,並以150公裡每天的速度入侵烏拉圭、阿根廷和巴西。
目前,阿根廷東北部多處農田被毀,國家農業部門已拉響災情警報;巴西南部的兩個州也在26日宣布進入植物檢疫緊急狀態,並啟動多項措施和資金來應對此次蝗災。
值得一提的是,南美各國是中國進口農產品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南美蝗災剛剛起勢
南美爆發的蝗災,並非肆虐亞非的沙漠蝗蟲,而是同屬刺胸蝗亞科的南美蝗蟲,這種蝗蟲的觸角更短,對於小麥、玉米和燕麥等糧食作物的胃口更大。
此次南美蝗災最嚴重的地區,位於阿根廷東北部的福爾摩沙省直至查科省、聖達菲省一帶。
阿根廷農業食品衛生及質量服務局(SENASA)蝗災協調員赫克託稱,目前蝗蟲群的密度很大,一平方公裡內能監測到4000萬隻蝗蟲,每平方公裡內的蝗蟲一天能吃掉約3.5萬人或2000頭牛的口糧,牧場和牧草受到嚴重威脅。
在推特上,當地居民上傳了蝗災視頻——只見成群的蝗蟲在低空形成一團帶狀的濃密「烏雲」,密密麻麻的蟲群覆蓋了植物表面、遮擋了駕駛員的視線,還有一些蝗蟲撞在汽車擋風玻璃上啪啪作響……
阿根廷聖塔菲省的居民說,蝗群規模令他們震驚,他們此生從未見過如此景象。
為避免蝗災入侵,巴西農業部長克裡斯蒂娜周五宣布,南裡奧格蘭德州和聖卡塔琳娜州進入植物檢疫緊急狀態,快速制定使用化學藥品和殺蟲劑控制災情的解決方案,並密切關注蝗群動向。
目前,南美國家正在經受嚴重的新冠疫情,因此對抗蝗災將成為一項艱巨挑戰。
如果此次蝗蟲在巴拉圭、阿根廷成功繁殖一到兩代,它們的總數將會呈指數級增加,參照沙漠蝗蟲的繁殖速度,是3個月增長20倍,6個月增長400倍,9個月增長8000倍……
南美蝗蟲越來越活躍
巴西農業部表示,自2015年以來,玻利維亞、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的蝗蟲群就變得活躍起來。當局認為,隨著溫度和溼度的變化,可能讓這些昆蟲的數量增加,而且發生蝗災頻率更高。
在巴西最熱和最潮溼的地區,如帕拉州,是蝗蟲最容易活躍生長的地區。
2017年,蝗蟲入就侵過多個該州的多個城市,破壞木薯和玉米等作物,對當地造成了經濟損失。
FAO(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曾在2017年8月31日發布過警告,提醒巴拉圭、阿根廷和玻利維亞注意防控蝗情。
時值2020年盛夏,北半球的非洲之角地區遭遇了過去6個月以來的第三次蝗災。氣候變化與東非地區遭受前所未有的蝗蟲災害存在著極大的聯繫。
而此次南美蝗災,是從巴拉圭本土開始爆發。今年5月下旬,巴拉圭就通報了邊境出現蝗災的情況,南美其他國家也意識到了危險。
蝗蟲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溼度為10%至20%的土壤最適合蟲卵孵化。由於蟲卵的滯育特性,蝗蟲蟲卵最長可以存活十年。一旦環境適宜,大量蟲卵便會孵出,使蝗蟲大量聚集成為可能。
從大環境來看,全球持續變暖也為蝗災異常爆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根據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測量數據,2020年5月的全球平均溫度,是有史以來最熱的5月,而南美的5月平均氣溫也達到了有史以來排行第6的高溫。而今年1月,南美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
持續數個月的溫暖氣候,也為蝗蟲滋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事關中國大豆牛肉進口
阿根廷發現蝗蟲的位置是在聖達菲省,距離阿根廷和巴西邊境僅250公裡。
巴西農業部指出,這類蝗蟲自19世紀以來在巴西出現,直到1930年及1940年代還對巴西南部地區的水稻作物造成巨大損失,但之後就再未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蝗蟲雲」。
成年蝗蟲每天能飛行150公裡,如今出現好幾天了,還沒抵達巴西,很有可能是阿根廷的農作物還沒「吃完」。
根據阿根廷農業部報告,南美蝗蟲在2015年、2017年和2019年都曾在阿根廷現身。例如2015年的蝗災,造成阿根廷70萬公頃(約7000平方公裡)農田受災,蝗群所過之處的莖葉被掃蕩乾淨。
阿根廷是農業大國,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國,也是世界排名第3位的大豆和玉米出口國。
2019年,中國進口8851萬噸大豆,其中約有5767萬噸來自巴西,佔總量的65.2%,另有8.5%來自阿根廷,也是在這一年,中阿兩國達成協議,準許阿根廷大豆豆粕出口中國。
世界最大豆粕出口國和最大豆粕消費國直接對接之後,阿根廷還擴大了向中國出口大麥、櫻桃、藍莓、葡萄、牛肉、羊肉、馬匹、豬肉等農產品的機會。
阿根廷的畜牧業佔到農牧業總產值的40%,而牛肉出口是阿根廷主要外匯來源,佔該國肉類出口總額的85%,並享有「牛背上的國家」這樣的名號。
中國,一直是阿根廷牛肉最大的買家。在去年阿根廷的牛肉出口中,中國佔74%,相當於每100噸牛肉,其中74噸都是運往中國。
除了阿根廷,中國也是巴西和烏拉圭最大的牛肉單一出口市場。
倘若蝗災愈演愈烈,南美畜牧業也將受到嚴重威脅,玉米和燕麥大部分用於飼養牛羊。
沒有世界糧倉,也就沒有世界肉庫,屆時,中國人的菜籃子和餐桌,或多或少也會受到一些影響。
theguardian:Argentina battles locust plague after farmlands hit by dozens of outbreaks
reuters:Exclusive: Where's the beef? Argentine ranchers hope more is headed for China
abcnews:Argentina Infested With Swarms of Locusts
extra:Nuvem de gafanhotos vai à regio argentina próxima do Brasil pela 1 vez em 73 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