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爆發蝗災,控不住會影響中國人的餐桌

2020-12-13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 王安憶)阿根廷每出口100噸牛肉,就有74噸銷往中國。

這一周,蝗災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捲土重來。

6月27日,沙漠蝗蟲出現在印度德裡郊區古魯格拉姆和首都新德裡衛星城古爾岡上空。沙漠蝗蟲群遮天蔽日,像一朵巨大的烏雲,籠罩著城市的街道和陽臺……

6月印度古魯格拉姆的蝗災

自今年2月沙漠蝗蟲首次入侵印度以來,如今這場蝗災已發展到當地數十年未遇的規模,這也是古魯格拉姆歷史上第一次爆發蝗災。

更令人心憂的是,繼非洲亞洲蝗災肆虐之後,南美洲竟然也爆發了大規模蝗災——從巴拉圭起飛的蝗蟲形成覆蓋20多平方公裡的「大軍」,並以150公裡每天的速度入侵烏拉圭、阿根廷和巴西。

阿根廷東北部肆虐的蝗蟲

目前,阿根廷東北部多處農田被毀,國家農業部門已拉響災情警報;巴西南部的兩個州也在26日宣布進入植物檢疫緊急狀態,並啟動多項措施和資金來應對此次蝗災。

值得一提的是,南美各國是中國進口農產品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南美蝗災剛剛起勢

南美爆發的蝗災,並非肆虐亞非的沙漠蝗蟲,而是同屬刺胸蝗亞科的南美蝗蟲,這種蝗蟲的觸角更短,對於小麥、玉米和燕麥等糧食作物的胃口更大。

南美蝗蟲

此次南美蝗災最嚴重的地區,位於阿根廷東北部的福爾摩沙省直至查科省、聖達菲省一帶。

阿根廷農業食品衛生及質量服務局(SENASA)蝗災協調員赫克託稱,目前蝗蟲群的密度很大,一平方公裡內能監測到4000萬隻蝗蟲,每平方公裡內的蝗蟲一天能吃掉約3.5萬人或2000頭牛的口糧,牧場和牧草受到嚴重威脅。

在推特上,當地居民上傳了蝗災視頻——只見成群的蝗蟲在低空形成一團帶狀的濃密「烏雲」,密密麻麻的蟲群覆蓋了植物表面、遮擋了駕駛員的視線,還有一些蝗蟲撞在汽車擋風玻璃上啪啪作響……

推特網友拍到的蝗蟲雲

阿根廷聖塔菲省的居民說,蝗群規模令他們震驚,他們此生從未見過如此景象。

為避免蝗災入侵,巴西農業部長克裡斯蒂娜周五宣布,南裡奧格蘭德州和聖卡塔琳娜州進入植物檢疫緊急狀態,快速制定使用化學藥品和殺蟲劑控制災情的解決方案,並密切關注蝗群動向。

目前,南美國家正在經受嚴重的新冠疫情,因此對抗蝗災將成為一項艱巨挑戰。

如果此次蝗蟲在巴拉圭、阿根廷成功繁殖一到兩代,它們的總數將會呈指數級增加,參照沙漠蝗蟲的繁殖速度,是3個月增長20倍,6個月增長400倍,9個月增長8000倍……

南美蝗蟲越來越活躍

巴西農業部表示,自2015年以來,玻利維亞、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的蝗蟲群就變得活躍起來。當局認為,隨著溫度和溼度的變化,可能讓這些昆蟲的數量增加,而且發生蝗災頻率更高。

在巴西最熱和最潮溼的地區,如帕拉州,是蝗蟲最容易活躍生長的地區。

2017年,蝗蟲入就侵過多個該州的多個城市,破壞木薯和玉米等作物,對當地造成了經濟損失。

FAO(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曾在2017年8月31日發布過警告,提醒巴拉圭、阿根廷和玻利維亞注意防控蝗情。

時值2020年盛夏,北半球的非洲之角地區遭遇了過去6個月以來的第三次蝗災。氣候變化與東非地區遭受前所未有的蝗蟲災害存在著極大的聯繫。

而此次南美蝗災,是從巴拉圭本土開始爆發。今年5月下旬,巴拉圭就通報了邊境出現蝗災的情況,南美其他國家也意識到了危險。

南美蝗蟲爆發地

蝗蟲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溼度為10%至20%的土壤最適合蟲卵孵化。由於蟲卵的滯育特性,蝗蟲蟲卵最長可以存活十年。一旦環境適宜,大量蟲卵便會孵出,使蝗蟲大量聚集成為可能。

蝗蟲卵在沙土中極為密集

從大環境來看,全球持續變暖也為蝗災異常爆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5月全球除澳洲外均較同期升溫

根據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測量數據,2020年5月的全球平均溫度,是有史以來最熱的5月,而南美的5月平均氣溫也達到了有史以來排行第6的高溫。而今年1月,南美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

持續數個月的溫暖氣候,也為蝗蟲滋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事關中國大豆牛肉進口

阿根廷發現蝗蟲的位置是在聖達菲省,距離阿根廷和巴西邊境僅250公裡。

1940年代阿根廷的「蝗蟲雲」

巴西農業部指出,這類蝗蟲自19世紀以來在巴西出現,直到1930年及1940年代還對巴西南部地區的水稻作物造成巨大損失,但之後就再未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蝗蟲雲」。

成年蝗蟲每天能飛行150公裡,如今出現好幾天了,還沒抵達巴西,很有可能是阿根廷的農作物還沒「吃完」。

根據阿根廷農業部報告,南美蝗蟲在2015年、2017年和2019年都曾在阿根廷現身。例如2015年的蝗災,造成阿根廷70萬公頃(約7000平方公裡)農田受災,蝗群所過之處的莖葉被掃蕩乾淨。

阿根廷是農業大國,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國,也是世界排名第3位的大豆和玉米出口國。

2019年,中國進口8851萬噸大豆,其中約有5767萬噸來自巴西,佔總量的65.2%,另有8.5%來自阿根廷,也是在這一年,中阿兩國達成協議,準許阿根廷大豆豆粕出口中國。

巴西南裡奧格蘭德州的大豆種植園

世界最大豆粕出口國和最大豆粕消費國直接對接之後,阿根廷還擴大了向中國出口大麥、櫻桃、藍莓、葡萄、牛肉、羊肉、馬匹、豬肉等農產品的機會。

阿根廷的畜牧業佔到農牧業總產值的40%,而牛肉出口是阿根廷主要外匯來源,佔該國肉類出口總額的85%,並享有「牛背上的國家」這樣的名號。

中國,一直是阿根廷牛肉最大的買家。在去年阿根廷的牛肉出口中,中國佔74%,相當於每100噸牛肉,其中74噸都是運往中國。

除了阿根廷,中國也是巴西和烏拉圭最大的牛肉單一出口市場。

倘若蝗災愈演愈烈,南美畜牧業也將受到嚴重威脅,玉米和燕麥大部分用於飼養牛羊。

沒有世界糧倉,也就沒有世界肉庫,屆時,中國人的菜籃子和餐桌,或多或少也會受到一些影響。

theguardian:Argentina battles locust plague after farmlands hit by dozens of outbreaks

reuters:Exclusive: Where's the beef? Argentine ranchers hope more is headed for China

abcnews:Argentina Infested With Swarms of Locusts

extra:Nuvem de gafanhotos vai à regio argentina próxima do Brasil pela 1 vez em 73 anos

相關焦點

  • 蝗蟲對哪些農作物造成影響的最大?非洲蝗災爆發,對我國有影響嗎
    在2020年非洲地區爆發了蝗災,由於東非國家反常氣候導致大暴雨,在大暴雨的裹挾之下,蝗蟲大批繁殖,已經突破非洲阿拉伯半島,席捲葉門等地。現在甚至整個流竄到印度河流域,在巴基斯坦境內非常嚴重,而且還將威脅到整個印度地區。蝗蟲到底對哪些農作物會造成最大的影響。嚴重危害農作物生長,是農作物的最大害蟲之一,成群禍害莊稼。蝗蟲它們食性很雜,基本不怎麼挑食,各種糧食都吃。
  • 繼北非、西亞和南亞地區蝗蟲肆虐後,南美洲的巴拉圭又出現蝗災
    南美巴拉圭出現蝗災是什麼原因導致地球上「自然災害」周期性的發生,由於影響因素眾多,科學家並沒有完全了解清楚。而科學家相信太陽活動的強弱,對於地球自然地理環境,特別是氣候要素會產生巨大影響,而今年2020年剛好是太陽黑子數量非常少的低峰年。
  • 東非爆發的蝗災,會從印度蔓延到中國嗎?為何不抓蝗蟲抵充糧食?
    最近爆發的東非蝗災,已經影響了相當大的範圍。但是說到底,儘管這次蝗災來勢洶洶,但是它本身還是蝗蟲。想要遷徙,也要符合蝗蟲的遷徙規律。首先,蝗蟲通常爆發於洪澇以及乾旱之後,而且大多聚集在人煙稀少以及乾旱的地區。但是一旦爆發,就會是鋪天蓋地。而且飛行方向不確定,造成阻擋困難。
  • 中金公司:非洲蝗災影響幾何?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近期非洲蝗災逐步蔓延至亞洲,對全球糧食安全造成較大影響。我們復盤了百年間蝗災的影響發現,蝗災發生時,供應風險會推升糧食價格。在本文中,我們主要分析了此次蝗災對中國農藥市場和農業企業的潛在影響。
  • 蝗災時,如此龐大的蝗蟲群是哪裡來的?為什麼會突然爆發?
    最近,東非和西亞的蝗災登上了各國新聞媒體的頭版,上千億隻蝗蟲從東非跨過山河大海來到了西亞,就目前來說,這次的蝗災已經造成了東非許多國家和地區農業停產的嚴重後果,而印度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印度農業部門統計,此次的蝗災會使農作物減產一半左右。
  • 蝗災對我國農化行業影響?是否會進一步侵襲我國?蝗蟲如何用藥?
    FAO警告:非洲之角的沙漠蝗蟲數量一年半內暴增6400萬倍,如果不加以控制,蝗災將導致1900萬人的糧食安全受到威脅。目前,巴基斯坦境內的蝗蟲已蔓延至我國鄰國印度。此次蝗蟲是否會繼續向東侵襲進入我國境內?蝗災對我國農化出口有何影響?
  • 蝗蟲「入侵」南美 天氣或影響災情走向
    人民網羅馬7月6日電(記者 孔歌) 最近幾天,網絡上流傳的許多有關漫天蝗蟲在南美洲肆虐的視頻和照片可能會讓那些有著密集恐懼症的人們感到不適。當沙漠蝗蟲在亞、非大陸「興風作浪」之際,南美洲中部又爆發新的蝗災。
  • 蝗災再度爆發!印度卻想消滅蝗蟲「老巢」,結果著名古城被淹沒
    年初,來勢洶洶的印度蝗災還一度引起了中國人的紛紛擔憂:蝗蟲會不會進入中國?然而,由於冬天的緣故,這批蝗蟲最終沒有在印度掀起什麼滔天巨浪,引用川普的一句話就是它們很快「神奇消失了」。然而現實卻是,這些蝗蟲並沒有真正的消失。
  • 非洲和南美洲會是比特幣的爆發點嗎
    為什麼在非洲和南美洲對比特幣特別感興趣,和兩個國家的人口結構,經濟,ZZ,法幣的情況都有很大關係。 1、人口結構:從人口結構來看,非洲和南美洲都是相對年輕的國家。 由於非洲人口呈爆炸式增長,非洲的中位數年齡只有18歲。
  • 為什麼會發生蝗災?
    目前,蝗災已經肆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蝗蟲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大量的農作物被啃食破壞,甚至導致一些非洲國家可能會出現糧食危機。據統計,蝗蟲數量已經達到了4000億隻,這是目前全球人口總數的51倍。根據專家的預測,如果不對蝗蟲數量加以控制,其規模還將進一步大幅增長,最多可能會達到200萬億隻,因為蝗蟲現在已經進入繁殖季節。
  • 澳洲蝙蝠成災,東非蝗災肆虐,加拿大雪災,菲律賓火山爆發…
    寫在前面 澳洲大火, 東非蝗災, 中國疫情, 美國流感,年來最致命流感, 超10000人死亡, 1900萬人感染; 受極端氣候變化影響, 澳洲的山火持續燃燒了四個多月, 數億動物死亡, 有幸逃脫的動物奔向居住區
  • 蝗災已逼近國境線,中國雪上加霜?
    印巴作為中國鄰邦,其境內的蝗災對中國是否存在威脅?中國治蝗技術儲備如何?在此次蝗災中可能發揮什麼作用?對此,《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了生態和昆蟲學家康樂院士。危及我國?影響不大!很多人擔心此次蝗災會蔓延至國內,讓受疫情困擾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您如何看這次蝗災發展的趨向?
  • 同樣面臨蝗災,印度和巴基斯坦對華態度不一!蝗災會蔓延到中國嗎
    摘要:除了中國疫情嚴重外,印度、巴基斯坦、東非等地的蝗災也在擴散。不過,同樣是面臨蝗災,印度和巴基斯坦對中國的態度卻大不同。|印度可以鬆口氣了?【中油網】訊:從2019年4月開始,一場源於東非的蝗災就開始跨越紅海席捲西亞諸國,一路飛向數千裡以外的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而2月初,這批數量高達4000億隻的蝗蟲群便跨越入境,入侵印度。其中,在印度西部的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成了重災區。拉賈斯坦邦情況最為嚴重,受災面積超過36萬公頃,古吉拉特邦受災面積為1.8萬多公頃。這造成上百億盧比經濟損失。
  • 蝗災肆虐東非,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
    蝗災爆發的規模,現在已經影響到7個東非國家,在此前從來沒有過如此大的蝗災規模。這場災難背後的昆蟲是沙漠蝗蟲,儘管它們的名字叫沙漠蝗蟲,但在一段時間的強降雨之後,它們茁壯成長,在非洲和中東通常乾旱的棲息地引發了植被的開花。專家說,一輪持續的異常潮溼天氣,包括過去18個月襲擊東非和阿拉伯半島的幾次罕見的氣旋,是引發此次蝗災爆發的罪魁禍首。
  • 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什麼這次不敢吃蝗蟲
    2020年的開啟方式真的很獨特,上來就是各種多災多難,國內還在和疫情博弈,國外的蝗災就要逼近我天朝了,excuse me?早在2019年6月的時候,東非地區其實就已經開始爆發大規模的蝗災了,一開始當地人就無力反擊,直接導致蝗災愈演愈烈。
  • 古代常見蝗災,但現在中國為什麼沒有蝗災了?蝗蟲都被吃貨擼了嗎?
    但是,現在,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蝗蟲在我國已經成為一道特色美食了,甚至在有的地方,野生蝗蟲已經不夠吃了,還需要養殖,這一點和小龍蝦的「傳奇經歷」非常類似。當然,養殖蝗蟲也需要做好防護工作,蝗蟲一旦從大棚當中大量逃逸,會對周圍農田裡的莊稼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 中國派遣10萬「鴨軍」出徵滅蝗災,這「蝗災」英語該怎麼說?
    說真的,沒怎麼經歷過田間生活的罐頭菌確實對於蝗災之類的都不怎麼了解。當我第一眼看見相關視頻時,確實一跳了,同時感覺今年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對於蝗災,我們的老鐵巴基斯坦也同樣承受著成噸的傷害。身為老鐵的中國,肯定伸出援手。根據新聞報導,中國派出10萬的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應對蝗災。
  • 2020年蝗災滅不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實它們在向人類傳遞信息
    疫情爆發後,全國的醫療資源都向武漢傾斜,各省不僅派出多支醫療隊伍馳援武漢,還抽調多領域的專家趕往武漢,為武漢人民提供多方面支援。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終於在三月得到了緩解。正當大家想鬆一口氣時,國外疫情卻爆發了,西班牙、英國等國家陷入慌亂之中,部分剛從武漢返回的醫務人員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國外。更可怕的是,不僅是歐洲國家遭到病毒侵襲,非洲國家也未能倖免。
  • 動圖還原沙漠蝗災路線,治蝗不靠鴨子靠的是什麼?
    蝗災始於2018年,已有13國受損這場蝗災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5月。歷經2年多的時間,現在已經蔓延至13個國家,影響28萬公頃土地。其中,肯亞的沙漠蝗蟲災害是70年來最嚴重的,而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正在經歷25年來最嚴重的蝗蟲入侵,影響了百萬人的生計。巴基斯坦也在本月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 蝗蟲成災已蔓延到亞洲大陸,為什麼會發生蝗災?
    在中國,蝗災被列為三大自然災害之一,可見它對一個國家的農作物經濟產生的破壞力多麼大。今年年初非洲東部出現了蝗災,一開始人們以為只是小規模的自然災害,沒想到後來發展成了大規模群體,這群來自東非的蝗蟲還跨越了紅海向亞洲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