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入侵」南美 天氣或影響災情走向

2021-01-11 金臺資訊

人民網羅馬7月6日電(記者 孔歌) 最近幾天,網絡上流傳的許多有關漫天蝗蟲在南美洲肆虐的視頻和照片可能會讓那些有著密集恐懼症的人們感到不適。當沙漠蝗蟲在亞、非大陸「興風作浪」之際,南美洲中部又爆發新的蝗災。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出警告稱,如果蝗蟲繼續以這種方式破壞農作物,將對世界10%的人口生計構成威脅。據外媒報導稱,約四千萬隻蝗蟲首先襲擊了巴拉圭,然後前往阿根廷,現已近巴西邊境。阿根廷和巴西是玉米和大豆等農產品的世界主要生產國。

記者通過總部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連線採訪了阿根廷國家農業食品質量與衛生服務局蝗蟲管理計劃協調員赫克託·麥迪納。麥迪納告訴記者,「今年非常不尋常的是,大批南美蝗蟲進入阿根提東北部的科連特斯省和恩特雷裡奧斯省。這些省份自2015年以來沒有出現過蝗災,蝗蟲活動範圍通常是在阿根廷的西北部省份。目前很難預測蝗群是否會向巴西和烏拉圭方向遷移,但由於風向原因,不能排除南美蝗蟲會進入鄰國境內。」巴西農業部日前宣布,因蝗災加劇,該國南部兩個州進入緊急狀態。

南美蝗蟲與沙漠蝗蟲同為蝗總科沙漠蝗屬。南美蝗蟲與其「表親」沙漠蝗蟲具有許多相似的生物特性。南美蝗蟲可以成群結隊地遠距離飛行,不過其飛行距離短於沙漠蝗蟲。科學家們認為,南美蝗蟲需要土壤和水分來孵卵,尤其是在冬季至少需要25毫米的降雨。如果發生異常降雨,南美蝗蟲幼蟲數量有可能會翻倍或三倍,產生第三代蝗蟲。麥迪納說,不排除是由於厄爾尼諾或者是拉尼娜現象把降雨帶到了南美蝗蟲的繁殖區,為其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麥迪納認為,此次出現南美蝗蟲災害是由氣候和監測不足等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新冠疫情對阿根廷蝗蟲監測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麥迪納表示,一般來說,成年蝗蟲在十月份性成熟並開始產卵。十一月到次年一月間蝗蟲卵開始孵化,二月份長成第一代成年蝗蟲。這些蝗蟲成年之後開始繁殖,三月和四月便會出現第二代蝗蟲。第二代成年蝗蟲在旱季期間會進入滯育期,它們將等待十月份的降雨,並在那時產卵。「但如果降雨非常豐富,則會產生第三代蝗蟲。這種罕見事件可能會改變種群的動態平衡並造成災情爆發。」

南美蝗蟲會啃食多種植物及農作物,其中包括豆類、柑橘類、棉花、亞麻、花生、玉米、土豆、高粱、甘蔗和小麥等多種作物。麥迪納說,「這意味著它威脅到南美的所有主要農作物,如控制不當將對南美農業造成極大損害。」歷史上,在1931至1933年間,南美蝗蟲侵襲了阿根廷近一半的地區,蝗群蔓延65公裡之廣。 1933年,二百萬噸穀物遭蝗蟲破壞。2014至2017年爆發了近60年間最嚴重的蝗災,受災面積達七百萬公頃。

麥迪納表示,「到目前為止,此次南美蝗蟲造成的危害規模暫未達到沙漠蝗蟲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級別。南美蝗蟲當前的侵襲對象主要集中於野生植物,因此暫時對農作物的損害有限,但我們有必要嚴密關注形勢的發展。」有專家分析,低溫或限制了蝗蟲的移動和繁殖。

相關焦點

  • 南美蝗災在阿根廷進一步擴散 或將入侵巴西
    【南美蝗災在阿根廷進一步擴散 或將入侵巴西】聯合國糧農組織駐阿根廷代表處的報告稱,源自南美國家巴拉圭的蝗蟲災害目前已經擴散到阿根廷多地,並在當地時間26日抵達阿根廷科連特斯省,即將侵襲與其相鄰的省份。
  • 南美洲爆發蝗災,控不住會影響中國人的餐桌
    更令人心憂的是,繼非洲亞洲蝗災肆虐之後,南美洲竟然也爆發了大規模蝗災——從巴拉圭起飛的蝗蟲形成覆蓋20多平方公裡的「大軍」,並以150公裡每天的速度入侵烏拉圭、阿根廷和巴西。值得一提的是,南美各國是中國進口農產品的主要來源地之一。南美蝗災剛剛起勢南美爆發的蝗災,並非肆虐亞非的沙漠蝗蟲,而是同屬刺胸蝗亞科的南美蝗蟲,這種蝗蟲的觸角更短,對於小麥、玉米和燕麥等糧食作物的胃口更大。
  • 蝗蟲入侵雲南!大疆植保無人機軍團吹響圍殲號角
    雲南普洱林業和草原局 9 日發布消息稱中老邊境的雲南普洱市出現黃脊竹蝗入侵目前累計發生面積近 10 萬畝截至 7 月 8 日>部分國家爆發 對當地農業生產和 糧食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由於寮國目前的防治技術力量薄弱,竹蝗不斷從邊境線遷飛入境,入侵態勢嚴重,並有向周邊縣區蔓延趨勢,主要危害對象為竹子、芭蕉、粽葉蘆等植物。
  • 2020蝗蟲已經來臨,我們一起準備
    全球最大規模的蝗蟲災難降臨了,一度引起了聯合國的強烈警告,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宣布這次蝗蟲災難已經在持續的入侵東非,而後蝗蟲飛過了紅海已經到了西南亞各國的領土上,如果再不加以控制,或許蝗蟲數量會再次增加500倍。
  • 東非蝗蟲6月前可能增數百倍 聯合國籲積極因應危機
    圖為當地時間2020年1月21日,在肯亞Archers Post附近的拉裡索羅村,穿著傳統桑布魯服裝的年輕女孩跑過牛群時,入侵的蝗蟲從地面植被中竄出。  當年,聯合國曾發起募款回應災情,但蝗蟲繁殖速度比國際因應速度更快。現在這段歷史有可能在東非重演,而且規模更甚當年。  報導稱,文章指出,非洲之角現正深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對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而言是25年來最大蝗災,對肯亞而言,更是70年來最慘重。
  • 葉門首都薩那再遭蝗蟲入侵 農業損失巨大
    7月3日,蝗蟲在葉門首都薩那天空飛舞。 葉門首都薩那近日再次遭遇蝗蟲入侵,遮天蔽日的蝗蟲啃食農作物,給當地農業帶來巨大損失。 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攝)7月3日,在葉門首都薩那,一名兒童展示捉到的蝗蟲。葉門首都薩那近日再次遭遇蝗蟲入侵,遮天蔽日的蝗蟲啃食農作物,給當地農業帶來巨大損失。 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攝)7月3日,蝗蟲在葉門首都薩那天空飛舞。 葉門首都薩那近日再次遭遇蝗蟲入侵,遮天蔽日的蝗蟲啃食農作物,給當地農業帶來巨大損失。 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攝)7月3日,在葉門首都薩那,一名兒童展示捉到的蝗蟲。
  • 這次雲南致災的蝗蟲,不是從非洲或印度飛來的
    2月,人們擔心印巴蝗災可能通過東南亞進入雲南;6月底,黃脊竹蝗從緬甸入侵雲南普洱市江城縣,又點燃了大眾情緒——中國新聞網官微7月16日發布的一則「雲南江城全力消殺入侵蝗蟲」微博獲得了2.4萬點讚、714次轉發,「黃脊竹蝗」也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抖音APP上,「海西晨報」發布的一條關於無人機噴灑農藥消殺黃脊竹蝗的短視頻得到195.4萬次點讚。
  • 約2000隻蝗蟲侵入南蘇丹 約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美聯社報導截圖數以億計的沙漠蝗蟲,成群結隊地穿過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肯亞、吉布地、蘇丹、烏幹達等東非國家。法新社稱,受該地區40年來最潮溼雨季的刺激,蝗蟲正在迅速繁殖。南蘇丹農業部奧尼奧蒂·阿迪戈(Onyoti Adigo)表示,這些蝗蟲17日穿過烏幹達東部邊境,蔓延至南蘇丹,政府正努力控制災情。「報告稱入侵的都是成熟的蝗蟲。
  • 2020年不太平,草地貪夜蛾入侵、蝗蟲大如麻雀
    前有小龍蝦入侵中國、「亞洲鯉魚」入侵美國; 後有蝗蟲大面積席捲東非,網友喊話鴨鴨出徵。 為什麼物種入侵的形勢在加劇?人與自然該採用何種相處方式? 「糧食殺手」草地貪夜蛾,特能吃,特能飛,特能生! 比起蝗蟲、小龍蝦、野兔呀等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這個名詞,大家可能陌生的許多。 但是這位兄弟後來居上,威力可不比那些「前輩們」小。
  • 遮天蔽日 南非上百農場遭蝗蟲入侵!
    12月1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南非自由州省、北開普省和西開普省暴發了蝗蟲災害,超100個農場遭蝗蟲入侵。因為昆蟲成群地飛,天空變得黑暗,甚至像烏雲一樣遮住陽光,農作物大面積被毀。南非當地部門表示,希望農民和農民組織在發現蝗蟲時立即向相關部門發出警報,並與當地官員合作遏制蔓延。南非農業部也已向受災省份派出專家小組,與當地農業部門官員開展合作。專家指出,蝗災是世界性的災變,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
  • 約10000000000隻蝗蟲在這些地方停留!是否入侵我國
    由於東非最重要的種植和收穫季節將在3月至5月之間開始,第二撥蝗蟲侵襲可能會造成毀滅性的後果。蝗災同樣波及了非洲以外的地區,受強季風的影響,大量蝗群抵達了海灣地區沿岸的沙烏地阿拉伯、阿曼、伊朗等國。有專家認為,本次大規模蝗災的經濟損失目前還難以估算,可能會拖累受影響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一到兩個百分點。在東非地區,農業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高達三分之一,並提供了65%的就業崗位。受蝗災影響,當地部分農產品價格已經上漲。
  • 金信期貨研究院傅博:沙漠蝗蟲對棉花生產的影響
    從業資格編號 F3071993投資諮詢編號 Z0015291內容提要當前的重災區仍是東非,蝗災已對該地區的糧食安全形成較大威脅,同時印巴邊境地區、蘇丹、以及西非的薩赫勒地區,都面臨著即將到來的春季繁殖蝗蟲的入侵。
  • 中科院空天院科技支撐聯合國沙漠蝗蟲空間信息監測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獲悉,為向聯合國沙漠蝗蟲空間信息監測提供科技支撐,該院自今年2月至今,已發布8期亞非沙漠蝗蟲災情監測與評估報告,並將持續關注蝗災動態。
  • 蝗蟲、草地貪夜蛾、非洲豬瘟,全球農業正遭遇災害威脅
    從種植業來看,東非國家、巴基斯坦遭遇嚴重蝗蟲災害,而國內今年或爆發草地貪夜蛾災情。在養殖業方面,儘管非洲豬瘟疫情有所控制,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給養殖業帶來次生衝擊。而沙特、丹麥、越南,國內新疆、湖南兩省,均發生了禽流感疫情。中華糧網易達研究院副院長張智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糧食產量因蝗災的影響,當前還未看到比較明顯的下降預期,後續情況有待觀察。
  • 【重磅報告】索馬利亞沙漠蝗蟲遷飛概況及農牧業損失評估 | 亞非沙漠...
    2020年12月10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黃文江研究團隊《亞非沙漠蝗蟲災情監測與評估》(第14期)報告中詳細闡述了索馬利亞沙漠蝗蟲遷飛概況及農牧業損失評估情況。作為長期合作夥伴,經授權,中國綠髮會生物防治工作組現將該重要報告全文分享如下。向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科學決策工具的中國科學家團隊致敬!
  • 比沙漠蝗蟲更恐怖的生物入侵,一夜之間吃完果園,樹葉上都是子孫
    談起外地人生物入侵,很有可能大伙兒近期最擔憂的便是沙漠蝗蟲了。據有關新聞報導,因為氣候等緣故,東非地區的沙漠蝗蟲的總數,很有可能規模性提升。新的一輪沙漠蝗蟲即將再一次侵蝕非州。但是,還行。沙漠蝗蟲現階段來不上在我國。
  • 繼北非、西亞和南亞地區蝗蟲肆虐後,南美洲的巴拉圭又出現蝗災
    南美巴拉圭出現蝗災是什麼原因導致地球上「自然災害」周期性的發生,由於影響因素眾多,科學家並沒有完全了解清楚。太陽黑子數量的多少是怎樣影響地球農業生產的呢?這裡,可能有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是通過影響地球氣候,從而影響農業生產,地球氣候的變化與太陽活動有明顯的相關性。比如,此次我國梅雨季節導致的南方嚴重洪澇災害,勢必會對南方地區農業生產產生重大影響。其次,是通過影響地球生物生長,比如蝗蟲、老鼠等生物的生長,從而產生生物災害,進而影響農業生產。
  • 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盤踞肯亞上空,或給全球帶來影響
    數十億的蝗蟲,一旦它們長出翅膀和飛掠過數百平方英裡的土地後,蝗災基本上是已經無法挽救。裡克·歐維森(Rick•Overson)研究協調員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召開的全球蝗蟲倡議中說道,「在整個人類社會中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可能處理起來有些棘手。」蝗蟲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物種?
  • 能吃能生會咬人的沙漠蝗,可能真的要入侵中國了
    巴基斯坦目前經歷的災情比預想得更為嚴重,相比我國較為常見的東亞飛蝗,沙漠蝗的個頭更大,性情更兇猛,甚至還會咬人。蝗蟲已在巴基斯坦的主要糧食產區信德省南部和旁遮普省東部肆虐,首次波及開伯爾-普什圖省的西北部,遍布印巴邊境城市。在巴基斯坦拉希姆亞,一名兒童在驅趕蝗蟲(圖片來源:AP)信德省農業總會秘書長扎希德·布爾古裡(Zahid Bhurguri)表示,巴基斯坦信德省首府喀拉蚩和其他城鎮的農田裡,已有40%的農作物遭到破壞,小麥、棉花、玉米等均受影響。
  • 蝗蟲「大軍」肆虐印巴 印度民航局:已對飛機構成威脅
    外媒稱,近日,大量蝗蟲入侵巴基斯坦、印度,對當地農作物造成巨大破壞。同時,空前嚴重的蝗災還影響到印度飛機的航班起降,並可能破壞飛機的飛行儀器。據美聯社5月29日報導,巴基斯坦官員29日說,蝗蟲已全面入侵該國,給農作物和果園造成災害,威脅到這個貧窮國家的糧食安全。巴基斯坦已經在艱難地應對新冠疫情,該國已有1300多人死於新冠肺炎。報導稱,上個月,成群密集的沙漠蝗蟲開始危害巴基斯坦的農作物。專家說這種蝗蟲源於非洲,是最具破壞力的蝗蟲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