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圖還原沙漠蝗災路線,治蝗不靠鴨子靠的是什麼?

2020-12-13 環球網

2019年10月以來,全球沙漠蝗災出現惡化趨勢,非洲東部多地飽受蝗蟲侵擾。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5號再次發出警告稱,東非地區的蝗災仍處於「極其令人擔憂」的狀態,蝗災將對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和肯亞等國的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蝗災始於2018年,已有13國受損

這場蝗災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5月。歷經2年多的時間,現在已經蔓延至13個國家,影響28萬公頃土地。其中,肯亞的沙漠蝗蟲災害是70年來最嚴重的,而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正在經歷25年來最嚴重的蝗蟲入侵,影響了百萬人的生計。巴基斯坦也在本月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何以造成新一輪沙漠蝗危機?

引發這場災害的主角是被認定為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沙漠蝗蟲。

此類蝗蟲形成的蝗群密度大,流動性強且破壞力大。它們每天要消耗相當於自身體重的食物。也就是說佔地一平方公裡的蝗蟲群,一天最多可以消耗掉160噸糧食。以《中國統計年鑑》公布的2018年全國人均糧食消耗量127.2千克為參考,這相當於46萬人的每日進食量。

此外,沙漠蝗蟲的繁殖驚人。在適宜的條件下,他們的數量會呈指數級增長。

本次蝗蟲大舉入侵東非地區,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其中一個原因是氣候變遷。在過去兩年裡,非洲之角經歷了持續性乾旱和突發暴雨,不斷為沙漠蝗蟲提供了良好的生產和繁殖機會,使其能在東非和西亞地區多倍繁殖和快速擴散,從而引發印巴蝗災和東非蝗災。

動物滅蝗不適用於大規模蝗災

當前,東非蝗蟲達到了繁殖高潮期(upsurge),如果不加以遏制,極有可能會演變成最高級別的「禍患」(plague),聯合國糧農組織通過郵件回復南方周末記者稱。

全球沙漠蝗信息處指出,蝗災經常會爆發,但只有少數會導致蝗蟲數量猛漲,同樣只有極少數會進一步惡化為禍患。

上一次重大禍患發生在2003年至2005年間。茅利塔尼亞,馬裡,尼日和蘇丹同時爆發了四起疫情,蝗蟲群遍布在非洲,亞洲和中東30個國家,累計1.2千萬公頃土地受損。

據《衛報》在2月12日報導,目前遏制這場危機的窗口正在迅速關閉。一旦失控,等到6月的時候,東非蝗蟲數量可能會增加500倍,影響將會比2005年還要大。

伴隨著災情消息而來的,還有網友們關於治蝗方案的熱議,「10萬隻鴨子出徵」、「牧鴨治蝗」等話題更是一舉衝上了熱搜。中國經濟網記者經多方求證,前方不同渠道回復是「胡說八道」「子虛烏有」。

那麼遏制蝗災,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靠雞鴨捕蝗真的可以解決嗎?

中國蝗災救治工作組在2月27日召開發布會稱,「鴨子治蝗」的適用範圍和作用效果其實是極其有限的,不適合用於治理大規模蝗災。

目前應對蝗災,主要採用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態防治方法。化學防治是控制嚴重災情最快捷有效的技術措施,但也容易對環境造成汙染,危害動植物的健康。生物防治則是最為提倡的方法,利用微生物、抗生素等生物農藥來控制蝗蟲的繁殖,對生態影響較小。

更為治本的方案是通過改變生態環境來防治蝗蟲,例如減少蝗蟲的棲息地或食物源,將低洼地區改建為魚塘,改種其他農植物等。

不同的措施各有利弊。從長遠來看,治理蝗蟲應結合化學、物理和生物等技術,取長補短,以降低其對農牧業及生態的危害。

相關焦點

  • 夜讀|村民捕捉33隻蝙蝠 目前正被居家隔離|動圖還原沙漠蝗災路線...
    德昌森林公安供圖經查,犯罪嫌疑人楊某在替其二哥經營管理枇耙園的過程中,為了不讓鳥和蝙蝠破壞枇杷,未經相關部門允許,擅自從2002年開始在枇杷園內安裝遮陽網、漁網、粘網,用於抓捕野生動物,並食用過包括蝙蝠在內的野生動物。
  • 夜讀|村民捕捉33隻蝙蝠 目前正被居家隔離|動圖還原沙漠蝗災路線...
    德昌森林公安供圖經查,犯罪嫌疑人楊某在替其二哥經營管理枇耙園的過程中,為了不讓鳥和蝙蝠破壞枇杷,未經相關部門允許,擅自從2002年開始在枇杷園內安裝遮陽網、漁網、粘網,用於抓捕野生動物,並食用過包括蝙蝠在內的野生動物。
  • 十萬鴨子出國滅蝗?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牧鴨治蝗不適合巴基斯坦
    2月27日,話題「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衝上熱搜。巴基斯坦因蝗災於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國家緊急狀態。有媒體報導:由「國紹1號」鴨苗組成的「鴨子軍團」將出徵滅蝗。 不過,2月27日午間@中國經濟網 官微發布消息稱:中國經濟網記者經多方求證,前方不同渠道回復是「胡說八道」「子虛烏有」。 那麼,這則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 10萬鴨子赴巴滅蝗?中國治蝗專家表示「純屬瞎扯」
    中國治蝗專家表示「純屬瞎扯」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針對「浙江10萬鴨子即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的消息,今天(2月27日)新京報記者聯繫了中國派往巴基斯坦的治蝗專家,對方表示,「純屬瞎扯,博眼球」。今天《浙江10萬鴨子即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寧波鴨請求出戰!》一文在網上熱傳。
  • 能吃能生會咬人的沙漠蝗,可能真的要入侵中國了
    據FAO公布的沙漠蝗生長規律,如不加遏制,數量將呈幾何級數爆發:最初的3個月增加20倍,6個月增長400倍,9個月增長8000倍,一年半增加6400萬倍……事實上,沙漠蝗數量增加「6400萬倍」的現實,已經在阿拉伯半島上演,而那裡正是此次蝗災的源頭所在。
  • 沙漠蝗重新映入人眼球,我們來說下沙漠蝗災跟澳大利亞山火的關聯
    上一篇我們說了下10萬鴨子軍出徵巴鐵消息不實,這一次我們說下沙漠蝗災為什麼會出現,它和澳大利亞山火有什麼關係呢? 這次大規模蝗災,聯合國也很著急發出了預警,好在現在不在主要的糧食產區這是我們能比較欣慰的。
  • 聯合國發蝗災警告,浙江10萬鴨子出徵巴基斯坦,寧波鴨申請入戰
    新華社資料圖我們的鄰國巴基斯坦因蝗災於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國家緊急狀態。 根據巴方需求,中國政府已派出蝗災防治工作組抵達巴基斯坦。隨後,10萬「鴨子軍隊」也將代表國家出徵滅蝗。當時新疆滅蝗最高司令部——新疆治蝗滅鼠指揮辦公室,專門下達「表彰書」:鴨子捕蝗能力強、捕食量大、「軍」紀嚴明,出動鴨子是草原清剿蝗蟲、保護生態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寧波「鴨兵」申請入戰江浙歷來都有養殖鴨子的傳統,比如餘姚有番鴨、奉化有水鴨、鎮海有「青殼2號」。那寧波「鴨兵」能申請入戰出國滅蝗嗎?
  • 科普| 為什麼對付沙漠蝗災,化學防治最為有效?
    2月27日,有報導稱,「浙江10萬隻鴨子軍團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這篇文章迅速引發關注,但相關專家隨即糾正了這種做法。2月27日,中國蝗蟲防治工作組在巴基斯坦喀拉蚩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防蝗防治工作組成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龍表示,中國自古就有「牧鴨治蝗」的方法,但這個方法是在蝗災小規模爆發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下使用,效果有限。
  • 宏大課堂觀察:10萬鴨子坐飛機出國滅蝗?這些鴨鴨還能做什麼?
    就在我們給鴨鴨加油打氣,期待和激動之時,下午被闢謠,牧鴨治蝗方案不適合巴基斯坦,暫時沒有出徵「鴨」軍團的計這也讓鴨子,成為焦點。說到這次蝗蟲,雖未到達中國,但巴基斯坦被害得不輕。雖然不派鴨鴨們了,但24日,中國派出頂尖的治蝗專家組成中國防治工作組,到達巴基斯坦喀拉蚩實地考察,協助巴基斯坦商討治蝗對策和支援方案。派鴨子出徵,就是其中的一個提案。能否實現,還要考慮很多現實因素。
  • 古代蝗災治理啟示錄:「小蟲」奈何,看古人的治蝗之策
    水、旱、蝗歷來是中國歷史上三大自然災害,尤以蝗災為甚, 以其巨大的破壞性被稱為「千年禍患」,造成「飛蝗遍野, 食稼殆盡」、「大蝗, 絕收, 人相食, 餓殍載道」等慘狀不絕於二十四史。由於蝗災破壞性嚴重, 從先秦時期開始, 古人就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完備的抗蝗體系, 其中的治蝗思想與方法對當今害蟲防治也有借鑑意義,堪稱一筆寶貴「治蝗」財富。
  • 中國現在為什麼沒有大蝗災了?
    這些蝗蟲你平時不認識,這會兒就會被網上瞎傳的圖嚇得跟什麼似的。現在知道了吧,這次非洲蝗災的蝗蟲,長相上並不可怕,個頭也是一般大小。02 蝗蟲吃肉嗎?很多人一看那張西笨蝗吃蛇的圖,都害怕了:這蝗災一來,還不把人都吃了?首先,蝗蟲吃肉是很正常的事。不光西笨蝗,你樓底下隨便抓一隻蝗蟲,養在瓶裡,餵它點魚蝦肉、蟲子肉,它都吃。受傷的同類它也吃。
  • 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鴨子軍團滅蝗災?聽上去很美,卻不現實
    今年年初,關於沙漠蝗和鴨子軍團的消息頻上各大網絡平臺熱搜:非洲東部多國遭受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嚴重蝗災,就在此時,一篇《蝗災告急!浙江10萬鴨子軍團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的報導迅速走紅,之後中國農業部工作組表示現階段派「鴨子軍團」赴巴滅蝗並不現實。「現實中利用雞、鴨去消滅大量蝗蟲的可行性、科學性和簡便性都是受到限制的。」12月8日,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康樂,康樂院士表示,用「雞鴨軍團」去消滅嚴重蝗災的想法「聽上去很美,卻不現實」。
  • 趕十萬鴨子上架是烏龍,消滅蝗蟲人類都想過什麼辦法?
    (新華社/圖) 蝗蟲肆虐東非和南亞。當國內網友幻想著架鍋燒柴大快朵頤時,不曾想到浙江的「鴨子軍團」先要大飽口福了。 據媒體報導稱,中國十萬「鴨子軍團」將出徵巴基斯坦,助力滅蝗。不過這消息很快被證明是一條烏龍新聞,是否派出鴨子,農業專家還在論證。
  • 趕十萬鴨子上架是烏龍,消滅蝗蟲人類都想過什麼辦法?
    (新華社/圖) 蝗蟲肆虐東非和南亞。當國內網友幻想著架鍋燒柴大快朵頤時,不曾想到浙江的「鴨子軍團」先要大飽口福了。 據媒體報導稱,中國十萬「鴨子軍團」將出徵巴基斯坦,助力滅蝗。不過這消息很快被證明是一條烏龍新聞,是否派出鴨子,農業專家還在論證。
  • 沙漠蝗全球預警!約10000000000隻蝗蟲在這些地方停留!是否入侵我國
    3記者直擊:中國治蝗工作組在巴實地考察在巴基斯坦,入侵的沙漠蝗蟲已經對該國多個省份的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破壞。近日,中國治蝗工作組在巴基斯坦展開考察,和巴方治蝗團隊一道,就蝗蟲產卵期帶來的挑戰思索應對方案。
  • 鴨子:我滅個蝗 你們衝我流口水幹嘛
    近幾個月來,多國遭受蝗災。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報告,這次蝗災席捲了從西非到東非、從西亞至南亞的20多個國家,受災面積總計1600多萬平方公裡。而我們的好兄弟巴基斯坦也因蝗災在本月早些時候宣布進入滅蝗國家緊急狀態。
  • 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真相是……
    據悉,2019年3月開始,蝗蟲從伊朗進入巴基斯坦,巴一度基本控制住了蝗災,但今年以來,由於印巴沙漠地區的降雨時間較長,為沙漠蝗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導致蝗災惡化,給農業帶來巨大損失。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沙漠蝗是短角蝗蟲,飛行能力強、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每天可隨風飛行達100-150公裡,雌性蝗蟲能夠產下300粒卵。
  • 治蝗工作組考察巴基斯坦後判斷,沙漠蝗蟲遷徙到中國可能性很小
    近日,來自中國的蝗災防治工作組,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克卡的蝗災區考察。視頻截圖專家表示,目前蝗蟲的密度仍比較大,且正進入交配繁殖階段,蝗災比預想得要嚴重。另外,工作組認為,巴基斯坦的沙漠蝗災較為嚴重,但飛到我國的可能性很小。巴基斯坦的蝗災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沙漠地區,我國沒有適合的自然環境。從歷史記錄看,中國也沒有沙漠蝗成災記錄。其實,早在蝗災初期,不少農業專家就曾表示蝗災進入中國可能性很小。
  • 浙江曾派3萬隻鴨子坐飛機滅蝗
    「連母牛都在想出什麼事了,」肯亞農民當達·馬坎加說,他花了幾小時想將蝗蟲趕出農場,「玉米、高粱、豇豆,它們什麼都吃了。」圖為當地時間2020年1月21日,在肯亞Archers Post附近的拉裡索羅村,穿著傳統桑布魯服裝的年輕女孩跑過牛群時,入侵的蝗蟲從地面植被中竄出。
  • 中國10萬隻鴨子即將出徵滅蝗?鴨鴨:我太難了吧!
    浙江省農科院專家:趕不上這波蝗災 紹興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綜合調研處處長謝軍對環球時報英文版表示,參照以前以鴨治蝗的經驗,發現紹興鴨的治蝗效果比較好,且紹興這家企業養殖的鴨子數量較多,能滿足外國治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