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印度尼西亞獅子航空公司JT610次航班墜毀,181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這架失事的飛機和當年失蹤的馬航H370一樣,帶著憧憬離開,卻沒能帶著安全歸來。
有些災難我們我們無法避免,但是另外一些遺憾,卻可以用選擇規避。
01
此次失事的獅子航空公司,是東南亞地區規模較大的廉價航空公司。
儘管如此,但是這家航空公司飛行記錄的安全指數,遠遠低於其他航空公司,以至於曾經被歐盟提出:
禁止獅子航空飛入歐州國家,而此次空難的發生,距離這一禁令解除,也只有短短的兩年而已。
廉價航空發生的事故並非個例:
2014年12月28日,另外一家同樣是廉價航空的亞洲航空QZ8501次航班,在爪哇海域失事墜毀,機上162人無一倖免。
面對失事的航班,我們不禁思考一個問題:廉價航空真的就不安全嗎?
2014年,諮詢公司羅蘭貝格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目前,全球共有176家廉價航空公司,佔到了全球運輸量的26%,並且這一數據正在不斷地增長之中,在未來,廉價航空將會在民航市場中佔據越來越多的市場。
所謂廉價航班,是指減少或者壓縮一些不必要的服務,以降低飛行成本,從而達到價格相對低廉的目的。
比如國內的一些航空公司,如果是短途飛行,廉價航空便會取消餐食這一項,除此之外,可能會減少行李託運額度,用以降低服務開支。但是安全,從來都不是不必要的服務。
張起律師準是中國航空法律服務中心的首席專家,多年從事於航空法律的服務和諮詢,曾經參與過多起中國航空領域內的重大航空安全事件,如他所說:
「廉價航空在服務的過程中,只是程序和成本上的廉價,但是安全並不廉價,機組人員的專業水準上並不廉價。」
我們會因為價格選擇航班,但是航班卻不會因為廉價而不安全。
近日,拼多多APP在各大應用平臺下架,這個號稱三億人都在用的APP突然宣告下架。
卻在網絡上變成了剩餘10億人的狂歡。
拼多多這個購物網站,每一個使用微信的人都不會陌生。
如果一個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突然發來消息,不要懷疑,他可能正在拼一雙19.9包郵的AJ,非常需要你幫忙砍一刀。這並不是個例,打開拼多多,「超熊洗衣液」、「大白免奶糖」、「康帥傅方便麵」......各種廉價劣質的商品琳琅滿目。
即便如此,拼多多還是能夠收穫幾億用戶,歸根結底,這三億人輸在了「便宜」兩個字上。
如果19.9的AJ你尚且敢穿,那9.9一瓶的茅臺你敢喝嗎?
與廉價航空不同的是,拼多多的一些劣質商品,在各個環節的壓縮以後,已經影響到了商品本身的質量和安全。這樣的廉價,我們不要也罷。
02
在旅行這件事上,除了出行方式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旅行服務的選擇。
如果說廉價航空只是服務成本上的控制,並沒有影響到我們出行的安全,那麼廉價旅行團更像是一場以遊客為中心的冒險。
所謂低價旅行團,名義上是旅行,實際上卻是無止休的商場購物。有人調侃:「雲南大理三日遊,其實只是換了個地方逛商場。」景區多年來的苦心經營,被低價團劣質的旅行體驗毀於一旦。
這種事情不止發生在國內,上個月,加拿大通過了大麻合法化的條案,大麻的生產和銷售不再是違法行為。
這時候,一個90後小夥子,在網站上看到了一個免費旅行的機會,一家旅行公司正在招募旅行體驗者,體驗者可以擁有一場完全免費的境外旅行。作為回報,體驗者只需要在回國時,帶兩箱行李即可。
只需要帶行李,便可以暢遊境外,低廉的成本和超值的回報讓他動了心,他毫不猶豫地踏上了這場「廉價」的旅行。就在他旅行結束,自以為收穫滿滿時,行李卻被扣在了中國海關,打開行李箱,赫然擺在面前的是:將近30公斤的大麻!
事發之後,招募方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場廉價的騙局和被套子死死套住的人。當90後小夥子還再慶幸於一場成本低廉的旅行時,帶給他的卻是一場說不清的官司,甚至是牢獄之災。
「一些不該廉價的東西,一旦打上了廉價的標籤,就開始有了風險。」
我們不會去相信198元的雲南三日遊,但是卻更願意選擇低成本的航空服務。
因為我們心裏面都會有一個評判的標準:那些廉價背後的東西,是無關緊要的縮減,還是核心部分的折扣?
說到底,我們需要一種能夠識別廉價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思考一下,我們付出的價格是否值得獲得到的服務。
旅行也好,生活也罷。我們從來不會拒絕低廉的價格,但是我們一定要拒絕的是:那些一味追求低價而威脅到安全本身的行為,拒絕那些因為廉價而讓我們無端承受風險的事情。
選擇廉價,從來不應該是因為廉價本身,而是更要關注價格背後的質量,甚至是廉價背後的風險。
03
旅行本身就是一個消費的行為,每個人在消費的選擇上也各有不同。有人說:「旅行不會完全淨化你的心靈,但一定會淨化你的錢包」,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2012年,陳翰賓產生了環遊世界的念頭。
旅行這個念頭,只要你產生了,除非你去做,否則永遠都是一個遺憾。為了杜絕遺憾的產生,他號召身邊的朋友,一行12人開啟了一場叫做「不可掉頭」的環球旅行。
為了旅行,他們賣掉了房子,賣掉了車子,所籌集到的900萬元是他們為旅行而下的賭注。
這場旅行,絕對不是一場拮据的窮遊,他們登雪山,潛深海,在倫敦西區的萬家燈火中看音樂劇,也在阿拉斯加的冰天雪地裡剷出一間雪屋。
他們走過了113個國家和地區,去領略了不同國家的風景,接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洗禮。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這是一句太有詩意的話。
因為旅行,讓我們在放鬆以外能夠得到更多眺望遠方的的機會。
所以,我們才會選擇「旅行」這件不可掉頭的事情。
而任何旅行中的事,一旦被輕易打上廉價二字,就很容易喪失了原本的美好。
知乎上有網友說過一段自己的旅行,從南京去往雲南,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訂好了往返機票,網站上排名靠後卻價格低廉的賓館。
出行那天,他滿心歡喜地趕到機場,滿腦子都是風花雪月的大理,夜夜笙歌的麗江。
即使預定的是廉價航空的航班,出行體驗並沒有因此大打折扣,只是後來的事情讓她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
到了目的地,由於時間太晚,賓館沒有接機服務,只能一個人提心弔膽地坐順風車去賓館。
到了導航所在地,四處一片漆黑,憑藉著微弱的路燈,穿過了幾條彎曲的胡同,才勉強摸索到賓館門口,破舊的門牌看起來就是一家陳舊的小旅館。
而後,他體驗到了讓他更為抓狂的經歷:
昏暗的燈光,洗漱到一半就沒有熱水的淋浴,隔壁嘈嘈雜雜的交談聲,薄薄的一層木門仿佛隨時可以被踢開......入睡的時候,他已經是身心俱疲。
即便如此,由於太累了,一覺便睡到了第二天中午。
所謂旅行,變成了一場睡在異地的懶覺,旅行的意義消失殆盡,這次雲南之旅也因此匆匆結束。
而這一切的不適感,都是因為當時被「廉價」衝昏了頭腦。
航空的廉價,前提是充分的保障了乘客的安全和高效的出行;
小旅館的廉價,則犧牲了我們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僅僅是價格的低廉,從來不應該是我們的第一選擇,旅行更是如此。
我們所有因為廉價做出的選擇,都極有可能會付出昂貴的代價。
真正的旅行,應該是一場量力而為的修行。
我們不必為了價格而捨棄有更為舒適的住所,這是對我們生命安全的保障;
也不必因為價格而選擇低廉的旅行服務,低廉的背後也許是無法預知的風險,我們更不必因為價格而讓旅行的意義大打折扣,因為,舒服才是旅行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