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出境遊的快速發展,為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各國紛紛在中國設立、擴充其旅遊辦事機構,強化與中國旅遊界的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推廣活動。境外旅遊局成為中國出境遊市場上一個身份獨特的活躍群體。
境外旅遊局兼具國家形象推廣與促進商業合作的雙重任務,他們是如何深耕中國市場的?近日,國際商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德國國家旅遊局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李朝暉。
記者:今年1~8月份,中國前往德國的遊客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6.4%,已突破100萬人次。近幾年,中國赴德國旅遊人數每年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幅度。每年有多少中國遊客到德國旅遊?主要去哪些地方?
李朝暉: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亞洲地區到德國旅行的第一客源國。
2003年,中國遊客在德過夜間數為58萬,10年後的2013年,這一數字增長到了173萬。我們預測,至2020年,中國遊客在德國住房間夜數總數將達到220萬。
最初中國赴德遊客以德國城市觀光為主,現在則增加了自駕、自然療養、文化旅遊等主題深度遊。目前,中國遊客去德國旅遊熱門地中,排名第一的是慕尼黑,其次為法蘭克福、柏林、科隆,從地區來看,主要集中在德國南部和中西部,1/4中國遊客會選擇到巴伐利亞州。
記者:將本國的旅遊資源推介給中國是旅遊局的主要工作,您認為德國有哪些旅遊資源是非常值得中國遊客前往的?
李朝暉:德國國家旅遊局北京辦事處成立於2001年,目前包括首席代表共有4名工作人員。首席代表主要負責德國作為旅遊目的地在中國市場上的推廣以及德國旅遊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開發及宣傳,其他工作人員負責市場推廣、媒體公關和社交媒體。
德國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在德國你不僅可以領略到大城市優雅的魅力,同時也可欣賞到如畫一樣美麗的村落,還有大量藝術與文化古蹟和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德國以其美麗的森林、像童話中一樣的城堡和各類節日慶祝而著稱於世。
德國的北部是沙質低地,湖泊、沼澤星羅棋布,還有草原。什勒斯維希一霍爾斯坦州的北海海岸和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的波羅的海沿岸的狹灣與環礁湖是風景優美、引人入勝的休養勝地。
中部山脈隆起地帶是北德與南德的分界線。這裡風景迷人,有很多稀有的動植物,因此也成了徒步漫遊和滑雪漫遊勝地。這裡還有風光秀麗、引人入勝的萊茵河谷。2002年6月起萊茵河上遊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區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丘陵、湖泊、風光秀麗的多瑙河谷以及兩岸的小村落。境內的阿爾卑斯山區有眾多旅遊勝地,如加密施—帕滕基興、米滕瓦爾德和德國的最高峰楚格峰。
記者:為了開拓中國市場,德國旅遊局今年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
李朝暉:每年德國國家旅遊局都會制定一個全球性的年度推廣主題,以及一些常年推廣的主題,比如城市與文化。一些年度主題也會慢慢轉化為長期的基本主題。
2014年的主題是世界文化遺產,由德國國家旅遊局與其戰略合作夥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德國委員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城市德國協會共同提出。
德國擁有38處世界文化遺產,居歐洲第3位。2014年,德國旅遊局還設計了8條世界文化遺產旅遊線路,為旅行社設計產品提供參考。
近兩年,我們對中國旅遊市場的推廣主題開始有一些側重。今年德國國家旅遊局在官網推出了一個新的專題叫作「睿智奢華」,這是我們現在重點推廣的主題。
這個主題只面對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幾個大的市場,包括富有德國特色的五星酒店、SPA酒店、城堡酒店,全德國所有的米其林餐廳,以及德國的高端交通——頭等的火車專列、私人飛機、遊艇等等。
同時,作為世界頭號博覽會大國以及歐洲首席展會舉辦勝地,德國國家旅遊局聯合德國會議促進局,推進德國「商務旅遊」,向中國商旅遊客展現德國作為最理想會展目的地所具有的優勢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多樣及現代化的會議及會展場館、緊鄰各大活動場館的一流酒店及餐飲場所等。
對中國國內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我們也有自己的解讀和應對,例如每年的路演是很多旅遊局在中國推廣的常規形式,一般路演都會集中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加上一兩個二線城市。今年我們首次推出了專門針對中國二三線城市的系列路演,並取得了成功,這在歐洲國家的旅遊局中尚屬於首次。一些歐洲旅遊局也在考慮效仿。
記者:對於即將到來的2015年,德國旅遊局有哪些市場推廣計劃?
李朝暉:2015年,德國國家旅遊局設定的年度主題是「傳統與民俗」,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在推廣中將主要體現在3個方向:一是傳統的美食美酒,這是德國民族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鮮活的傳統,包括服裝和各種節慶活動、民間舞蹈等等,這些都是從德國古老的傳統民俗裡流傳下來的;三是手工藝,比如說做聖誕樹、聖誕禮物,還有木雕。
事實上,德國國家旅遊局經常會以5年~10年的長遠目光考量主題的制定和規劃,很早就要切入到一個主題當中,進行深耕。這是一個從慢熱到最後成熟的過程。(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