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禁止使用英語和公曆辦公 旨在保護阿拉伯語

2020-12-25 搜狐網

沙特禁止使用英語和公曆辦公 旨在保護阿拉伯語

  國際在線專稿:據俄羅斯RT電視臺網站5月19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日前頒布禁令,宣布禁止當地政府和私人機構在辦公時使用英語和西方日曆,也就是公曆,阿拉伯語是沙特政府和私人機構的唯一辦公用語,伊斯蘭教曆法是沙特國內的唯一曆法。

  這意味著,從此以後,沙特政府和私人機構的接待人員接電話時不會說英語,當地各種商業合同上的日期也將不再依照公曆。沙特內政部解釋稱,此舉旨在保護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曆法。

  此前,沙特允許政府和私人機構「偶爾」使用公曆作為伊斯蘭教曆的補充。但是現在,沙特內政部決定終止這一「不必要」的制度。(沈姝華)

  作者:沈姝華

相關焦點

  • 阿聯政府提倡在國民中推廣使用阿拉伯語
    原標題:阿聯政府提倡在國民中推廣使用阿拉伯語新華社記者馬錫平 攝   新華網阿布達比8月15日電(記者 安江)阿聯高等教育與科研部13日與阿聯阿拉伯語保護協會籤署一項備忘錄,旨在響應阿聯政府的國家發展戰略,大力提倡在政府文書中使用阿拉伯語,支持國民用阿拉伯進行交流和溝通,將阿拉伯語提升至一個應有的地位,從而進一步加強國民的阿拉伯民族認同感,共同努力實現國家2021年願景規劃。
  • 沙特開設漢語課程 沙特網友:在未來漢語將和英語一樣流行且重要
    在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結束訪華之際,沙烏地阿拉伯23日宣布將漢語納入沙特王國所有教育階段的課程之中,以使該國教育更具多元性。沙特媒體認為,此舉旨在落實王儲的訪華成果,使沙中關係更加鞏固。沙特方面認為,「學習漢語將成為兩國之間的橋梁,有助於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貿易和文化聯繫」。沙特《歐卡茲報》稱,沙特各學校和大學都為設置漢語課開啟「綠燈」。很快,漢語和阿拉伯語這兩種古老的語言,將同時在沙特學校的課堂上出現。目前,沙特各個學校設置的外語課程十分有限。
  • Google加速本地化服務 推出阿拉伯語翻譯工具Arabizi
    網際網路讓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多,然而並不是每個國家的語言都像英語和羅馬字母那樣流行Google最近推出了一款能翻譯阿拉伯語的工具Arabizi,它是以阿拉伯語是以羅馬字符為基礎的阿拉伯語,Arabizi為講阿拉伯語的人提供基本字母,而這款輸入工具已經在七月份發布。谷歌翻譯官方發言人Fayeq Oweis說:「儘管我們都不會寫阿拉伯字,但是我們經常會使用到它,所以在輸入工具條增加阿拉伯語是很有必要的。」
  • 聚焦|阿拉伯語與阿拉伯文化 ——約旦文化部長英語專場專題講座
    2015年10月12日下午,由翻譯學院阿拉伯文化中心主辦的「阿拉伯語與阿拉伯文化」——約旦文化部長專題講座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翻旅大樓順利舉辦。
  • 阿拉伯語翻譯公司譯員要理解知識點,阿拉伯語翻譯成中文對照示例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關於阿拉伯語翻譯公司譯員要理解知識點,阿拉伯語翻譯成中文對照示例,這篇文章是道壹翻譯李老師個人感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阿拉伯語翻譯公司譯員要理解知識點:阿拉伯國家的語言、文化和宗教有著非常顯著的特色,要想較好地掌握阿拉伯語,就要深入了解其社會和文化。基於同眾多阿拉伯國家(阿聯、卡達、敘利亞等)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阿拉伯語在國內的使用還是比較廣泛的。
  • 穿越沙特領空的以色列航班背後:阿拉伯國家的曖昧與躊躇
    機長用阿拉伯語、英語和希伯來語三種語言念出了這個珍貴的字眼——這趟以阿聯國際電話代碼「971」命名的航班,將作為歷史上首個從以色列直飛阿聯的商業航班被載入史冊。飛越了約旦和沙特領空,又在阿曼上空短暫繞了個彎,3小時35分後,LY971在阿聯阿布達比國際機場緩緩降落,走下飛機的是美國總統高級顧問庫什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賴恩和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人梅厄·本-沙巴特等人,他們的任務是與阿聯就經濟、投資和旅遊等開展多方面談判。以色列航空飛機上用阿拉伯語、英語、希伯來語寫著「和平」。
  • 「中國那些事兒」沙特小學、中學、大學都將開設漢語課 沙特網友...
    2月23日,沙烏地阿拉伯宣布將漢語納入沙特王國所有教育階段的課程之中。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網站報導截圖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24日報導稱,沙特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為加強沙特王國同中國的友誼與合作、深化各個層面的戰略夥伴關係,同意將中文納入沙特各學校及大學教育各個階段的相關課程。」
  • 瑞士下議院:清真寺不能拿外國錢,禁止說阿拉伯語
    【文/觀察者網 王驍】隨著越來越多的中東難民湧入歐洲,歐洲各國社會都和伊斯蘭教社會產生了矛盾。一些歐洲政客認為極端穆斯林是造成社會動蕩的主要原因。 據RT報導,當地時間29日,瑞士國會下議院通過草案,要求清真寺不能夠接受外國資金,在傳教的過程中必須使用瑞士官方語言(德語、法語、義大利語、羅曼什語)。
  • 石家莊外語翻譯職業學院應用阿拉伯語專業
    阿拉伯語專業成立2006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四屆畢業生共計156名學生,經過6年的探索和發展歐亞語系的阿拉伯語專業已經有成熟的師資隊伍,突出的就業成績和完善的學生校內外實習實訓體系,嚴格管理制度。 2、擔任阿拉伯語外貿專員:中國與阿拉伯語國家貿易往來,在浙江義烏的小商品交易市場需要大量的阿拉伯語翻譯人員,因此有很多學生被外派帶沙特、約旦等地進行商品的交易,如:瑪依拉、張堯、徐寧、郭傑等學生從事阿拉伯語貿易工作。待遇根據不同的公司不等,但是一般外派出國工資待遇豐厚和保險都是比較齊全的。
  • 沙特加碼:麥加、麥地那和利雅得禁止出入
    (觀察者網 訊)據沙特通訊社3月23日報導,沙特國王薩勒曼發布了全國宵禁命令。然而沙特全國多地仍出現違反宵禁乃至煽動反對宵禁的現象,為加強對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遏制,沙特於25日宣布將採取禁止民眾出省、封閉三大城市、調整宵禁時間等進一步措施。
  • 阿拉伯語如何影響波斯語?
    如今伊朗所使用的官方語言是新波斯語,在逐漸演化之後加上德黑蘭方言特點的波斯語,波斯語的發展也經歷三個階段:古波斯語、中古波斯語和現代波斯語。在公元前3—8世紀,古波斯語逐漸演變為中古波斯語,而中古波斯語在融合安息語之後產生新波斯語,因為新波斯語是薩曼王朝宮廷中通行的語言,所以又被稱為達裡語。
  • 卡達禁止進口沙特、阿聯等四國產品
    卡達禁止進口沙特等四國產品  新華社多哈5月27日電(記者楊元勇)據當地媒體報導,卡達經濟和貿易部日前下令,禁止進口和銷售來自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的產品。  卡達《祖國報》網站報導,卡達經濟和貿易部26日深夜發表聲明,要求從聲明發布之時起,卡達境內所有商場、店鋪等必須將來自這四個國家的產品下架,同時禁止從這四個國家進口產品。  聲明說,卡達實施這項措施旨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打擊非法貿易活動。
  • 英語新聞視頻:沙特國王阿卜杜拉去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英語新聞視頻:沙特國王阿卜杜拉去世 2015-01-23 15:08 來源:cntv 作者:
  • 阿拉伯語雙言現象 | 阿拉伯語、標準語、方言及其差異
    半島北方希賈茲地區的就叫做北阿拉伯方言群:包括馬爾他語和北阿拉伯語。北阿拉伯語又分為消亡了的阿拉伯語與生存著的阿拉伯語。阿拉伯半島阿拉伯語是現今阿拉伯世界所使用的主要語言。阿拉伯國家示意圖一般來說阿拉伯語有28個字母,且均為輔音,沒有元音字母。元音則用特殊的標記符號表示,阿拉伯語有三個短元音,三個長元音和兩個二合元音組成。三個短元音分別用三個符號:開口符(ـَ )、合口符(ـُ)和齊齒符(ـِ)來表示,用國際音標分別表示為:[ɑ]、[u]、[i]。
  • 沙特貨幣:沙特裡亞爾的歷史
    這張紙幣的特點是安全方面的重大變化,但與沙特歷史上幾乎所有領導人的形象相同,都印有這位沙特統治者的形象。新版鈔票是過去五年裡第六次修訂。唯一的變化是使用了一種合成聚合物,增加了與紙幣不兼容的安全特性,比如使用了異美油墨。這種油墨利用同質原理使兩種顏色在一組光線下看起來相似,但在其他光線條件下不同。
  • 同為阿拉伯國家,沙特為何敵視敘利亞
    同為阿拉伯國家,沙烏地阿拉伯為何如此敵視敘利亞?現實的仇恨背後有著歷史的根源。阿拉維異端今天的敘利亞所在的東地中海沿岸地區,在歷史上被稱為「黎凡特」或「沙姆」,所謂「黎凡特」在中世紀法語中即太陽升起之地、「東方」的意思;而阿拉伯語則稱之為「沙姆」,意為左路,因阿拉伯人在聖城麥加面朝東方禮拜時,大敘利亞地區在左側,故而得名。
  • 對中國人來說,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英語還是阿拉伯語?
    對中國人來說,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英語還是阿拉伯語?隨著我國經濟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要和外國人進行交流。因為中國的商品,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留著自己用,而是出口到了外國。中國人每年在英語上花很多錢、很多精力,這裡面,除了在小學生,成人學英語的主力軍,就是南方人。而北方人和農村人,並不是很看好英語,認為英語是一種「廢物技能」,因為他們根本不老外說話。不過,北方人普遍對一個小語種充滿了熱情,那就是俄語。有的北方人,比如東北邊境、新疆邊境的人,因為和俄國人有貿易往來,所以有學俄語的必要。
  • 擔任阿拉伯語翻譯的外來穆斯林,為何就業前景就會很廣闊?
    在此背景下,以中國穆斯林阿拉伯語師資和生源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各種阿拉伯語學校,在各地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十多年來,它們培養了大批懂阿拉伯語、兼具商貿基礎知識和技能的人員,為市場提供了急需的阿拉伯語翻譯人才,並帶動了穆斯林阿拉伯語翻譯或者阿拉伯語商業中介行業的產生和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 中國產阿拉伯男頭巾在沙特受歡迎
    原標題:中國產阿拉伯男頭巾在沙特受歡迎  原標題:中國產阿拉伯男頭巾在沙特受歡迎  國際在線專稿:據新華社電,據沙特媒體13日報導,在過去一個月的齋月裡,沙特共銷售了800萬條阿拉伯男子頭巾,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國生產。
  • 中國留學生在貝魯特發放物資,很多人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喊「中國」
    當一輛載滿愛心包裹、貼著中國國旗的綠皮卡車到達烈士廣場時,幾十個難民湧上前,將車圍住,「他們在歡呼,我聽到他們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喊『中國、中國』,還有人一直在鼓掌。」當一輛載滿愛心包裹、貼著中國國旗的綠皮卡車到達烈士廣場時,幾十個難民湧上前,將車圍住,「他們在歡呼,我聽到他們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喊『中國、中國』,還有人一直在鼓掌。」海小寧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