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國海軍新型LHA-R級兩棲攻擊艦

2020-12-14 中國網

LHA(R)兩棲攻擊艦是美國開發的新一代大甲板兩棲攻擊艦,用於替代即將達到服役年限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作為現代美國海軍兩棲戒備群(ARG)或者遠徵打擊群(ESG)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棲攻擊艦艇主要是用來實現武裝力量投送和前沿存在功能。美海軍新戰略《二十一世紀海上力量》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海上打擊和海基力量,而作為其中一個關鍵因素的兩棲攻擊艦艇主要負責運輸和投送海軍陸戰隊遠徵旅(MEB)的作戰人員和各種武器裝備,這些作戰任務的實現主要通過氣墊登陸艇、兩棲運輸工具、直升機和其他運輸和登陸工具相結合來完成的。

LHA

在設計之初共有3種可供選擇的設計方案:「黃蜂」級(LHD)第8艘「馬金島」號、LHD8改進型以及全新的航母型兩棲艦。2004年6月,美國海軍出於性能和成本的綜合考慮,決定選用第二種方案。2005年,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始進行該級艦Flight 0型的預研工作,首艦計劃於2007財年開始建造,2013年正式交付。

該級艦滿載排水量50000噸,全長280米、寬34.8米。 動力系統是由2臺LM2500+型燃氣輪機組成的電力推進系統,最大航速22節,艦員編制為1000人。主要武備包括2座「海麻雀」飛彈發射裝置、3套「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和8挺機槍。

LHA(R)兩棲攻擊艦的主要參數

發動機 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LM 2500 plus渦輪發動機

長度 921英尺

船梁 116英尺

排水量 滿載大約50000噸

速度 20節

載機 20架F-35聯合攻擊機

MV-22傾旋翼飛機(數量未知)

直升機

人員編制 100名技術支持人員

1000名軍事人員

1800名海軍陸戰隊特遣隊隊員

武器裝備 兩具北約標準「海麻雀」發射架

3架20毫米「密集陣」CIWS裝置

8挺機槍

為了支援岸上海軍陸戰隊的作戰,LHA(R)兩棲攻擊艦設計了強大的航空能力:飛行甲板在長度、寬度上比「黃蜂」級分別增加了22米和3米,能容納20~25架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F-35聯合攻擊戰鬥機(現役「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僅能配置6架AV-8B「鷂」式戰鬥機),而海軍陸戰隊還希望能將聯合攻擊戰鬥機的搭載數量進一步增加到30架。此外,艦上還能容納多種類型的直升機和MV-22「魚鷹」傾轉翼飛機。LHA(R)的標準艦載機編隊包括6架F-35戰鬥機、12架MV-22傾轉翼飛機、4架CH-53重型運輸直升機、4架AH-1Z攻擊直升機、3架UH-1Y通用直升機以及2架MH-60特種戰直升機。該級艦的航空燃料裝載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一共可攜帶3400噸航空燃油,是「黃蜂」級的近2倍。

LHA(R)兩棲攻擊艦還擴充兩棲運輸能力特別是貨物和車輛的運輸能力,艦內貨艙容積達3965米3,車輛甲板面積為2362米2,可配置先進兩棲突擊車、坦克等裝甲車輛和1800人的登陸部隊。艦船的整體性能在未來的改裝中不會隨重量和容量的增加而下降。為防範自殺性恐怖襲擊,在武備方面與LHD 8艦相同,應用艦載機、防空系統、近程防禦系統和機槍構成的多層防禦保護自身安全。

LHA兩棲攻擊艦的替代型(LHA-R)

LHA兩棲攻擊艦的替代型(LHA-R)——大型甲板兩棲攻擊艦(或者稱為LH-X級)主要設計用來進行武裝力量投送和保持前沿存在,該級艦將替代LHA 1「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這些LHA-R級兩棲攻擊艦將更大程度上基於現代化的LHD「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設計,只是去掉了「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上登陸艇和井型甲板的設計。最終設計建造出來的LHA-R級兩棲攻擊艦在本質上是二戰期間護航航母概念的再次復甦,其擴大的船體可為海軍陸戰隊的輕型作戰車輛、補給物資以及綜合型人員住艙留出一定空間。LHA-R級兩棲攻擊艦要比「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長80英尺,寬10英尺,因此將不再適合從巴拿馬運河中通過。LHA-R級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將達到45700噸,而LHD 8級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只有42400噸。美海軍對LHA-R級兩棲攻擊艦的官方名稱是「護航航母」,這主要是由於LHA-R級兩棲攻擊艦上航空兵編制數量較少,但是其滿載排水量甚至已經超過了法國43000噸級的「查爾斯-戴高樂」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2006年6月15日,位於密西西比州帕斯卡格拉的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艦艇系統部根據之前籤訂的N00024-05-C-2221號合同,得到了2037.8352萬美元的追加款。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艦艇系統部行使合同上面規定的權利得到這筆資金,其主要目的是為支持LHA 6級兩棲攻擊艦的建造所進行的特殊研究和採購額外的建造時間很長的原料提供資金。作為聯合的、多軍種的、多國的海上遠徵武裝力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LHA-R級兩棲攻擊艦將會取代LHA-1級兩棲攻擊艦為美國海軍實現前沿存在和武裝力量投送。LHA-R級兩棲攻擊艦Flight 0階段原型艦將成為LHD 8級兩棲攻擊艦的一個改型,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現在正在建造的該級兩棲攻擊艦的航空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完善。海軍在2005財年開始為LHA 6級兩棲攻擊艦採購那些建造時間很長的原料,並於2007財年開始建造LHA 6級兩棲攻擊艦。

相關焦點

  • 我國海軍新型兩棲攻擊艦發展淺析
    導讀:近期,我國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出海試航,同時,新型兩棲攻擊艦的樣貌也呼之欲出。我國的兩棲攻擊艦正以驚人的速度展開研發製造。 一、我國075型綜合登陸艦首艦出海試航 我國海軍正在建造兩棲攻擊艦,以支持兩棲作戰。最初的兩艘在美國海軍分類中稱為多用途兩棲攻擊艦(LHD),我國官方稱綜合登陸艦,目前仍在試驗中。 可以說,我國海軍在兩棲攻擊艦領域還是新手。
  • ...中國海軍|海軍|美國海軍|071型船塢登陸艦|航母|兩棲攻擊艦
    075型兩棲攻擊艦在大小、排水量和執行作戰任務上,與美國海軍的10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和「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相似,可以搭載直升機和氣墊船,從而使部隊在敵方控制的海灘上登陸。用美國防務專家的話說,「075型兩棲攻擊艦,不出意外的話會在解放軍未來軍事行動中扮演主要角色」。
  • 美國海軍準航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最近,由於火災事故,美國海軍黃蜂級的 「好人理察」兩棲攻擊艦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兩棲攻擊艦這款武器起源於美國。兩棲攻擊艦採用甲板,可以攜帶大量直升機和短程起降戰機,它可以將登陸陸部隊、坦克和裝甲車從海上向陸地投放的重要艦船。
  • 美海軍「馬金島號」兩棲攻擊艦抵港
    美海軍「馬金島號」兩棲攻擊艦抵港 (6/13)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編外航母:遊走海洋的致命「毒針」,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當地時間的7月12日,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好人理察"號在位於美國本土聖地牙哥軍港內的碼頭突然發生爆炸並起火。大火整整燒了數天才逐漸熄滅,根據美國媒體和軍方的評估,該艦基本已經不具備修復服役的可能,極有可能會提前退役,成為"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中第一艘退役的艦艇。
  • 美國海軍「的黎波裡」號兩棲攻擊艦低調服役,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但是令美國海軍寬慰的是"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2號艦"的黎波裡"號於7月15日正式服役。美國軍方對於"的黎波裡"號兩棲攻擊艦的服役也寄予了厚望,他們認為這是繼2017年"福特"號航母服役後,美國海軍迎來的又一艘大型主力水面艦艇。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天,極具戰略意義。
  • 欺負中國海軍沒有兩棲登陸艦?澳大利亞兩棲攻擊艦南海挑釁
    (澳大利亞兩棲攻擊艦近日在中國南海耀武揚威,據稱還和中國海軍發生對峙)澳大利亞一直都是配合美國挑釁中國最積極的國家,近日澳大利亞海軍就派出了坎培拉級兩棲攻擊艦到中國南海和美日海軍聯合演習有消息稱,在演習期間,澳大利亞海軍很可能還和中國海軍發生對峙,澳大利亞在配合美國挑釁中國方面,再次做出越軌動作。坎培拉級兩棲攻擊艦是澳大利亞海軍目前最先進的水面戰艦,這級艦以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級戰略投送艦為原型發展,胡安級戰略投送艦本身就是西班牙發展的輕型航母,澳大利亞坎培拉級預計會部署F35B隱身艦載機。
  • 075大批服役,印度行動起來了,加快向美國海軍購買兩棲攻擊艦
    連夜趕工建造的075兩棲攻擊艦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雖然印度與美國都在面對著疫情困擾,但是印度決定繼續和美國海軍進行海上大演習。而上周,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驅逐艦剛爆發疫情,導致美國2艘驅逐艦停航。在美國海軍遭遇到疫情情況下,印度國內也質疑,是否有必要在這個時間段與美軍展開聯合演習。
  • 兩棲攻擊艦對中國的意義何在
    但就如同所有武器裝備一樣,兩棲攻擊艦身上的不同設計特點背後,折射著不同國家對本國海軍的不同需求。比如說,美國海軍的兩棲攻擊艦突出的特點是具備攜帶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能力,採用燃氣輪機動力,航速可達24節。該艦可裝載一個完整的海軍陸戰隊合成營,一個攻擊直升機中隊、半個垂直起降戰鬥機中隊,以及大量運輸直升機。
  • 新型076兩棲攻擊艦曝光 有人稱,就艦載直升機方面與美還有較大差距
    據新浪軍事9月3日的報導稱,新型076兩棲攻擊艦項目曝光。 一般來說,人們談及兩棲攻擊艦大都會圍繞其艦載無人機方面的性能進行。但事實上,兩棲攻擊艦的「命根子」是艦載直升機。
  • 澳大利亞兩棲攻擊艦編隊在南海遭遇中國海軍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連日來,美國海軍在南海海域大搞「雙航母」演習和所謂「自由航行」行動,在南海「興風作浪」。除了美國海軍外,日本海上自衛隊和澳大利亞海軍近期也頻繁在南海地區現身。澳媒22日報導,澳大利亞「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編隊上周在南海海域演習時,與中國海軍遭遇。澳大利亞國防部稱,與外國軍艦的計劃外互動是以「安全和專業的方式」進行的。參加美日澳聯合演習的「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 圖源:美國太平洋艦隊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7月22日報導,澳大利亞軍艦在南海與中國海軍遭遇並進行了「互動」。
  • 科西嘉島疫情告急,法國海軍兩棲攻擊艦緊急出動,專家:實屬無奈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是一款擁有平直甲板的大型水面艦艇,除了法國裝備之外,也被出口給了埃及,實際上埃及海軍裝備的2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原來是俄羅斯所訂購,由於美國的強烈反對,法國才尋求了新的買家。
  • 中國海軍終於補齊短板,未來十年將裝備三艘075級兩棲攻擊艦
    075兩棲攻擊艦首艦完成海試為了進一步補齊短板、增強實力,提升戰術和戰略能力,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正在全力打造新型075型兩棲攻擊艦。該級軍艦是由滬東中華造船廠自主設計和建造的最新產品。075級的體型和綜合戰鬥力可與美國海軍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相媲美。
  • 075兩棲攻擊艦建造神速,首艦尚未服役,三號艦已經建好了!
    075兩棲攻擊艦是批量建造的,在075進行海試的時候,旁邊的2號艦也在快速舾裝中,與此同時,從衛星圖片上,在去年就看到了075型兩棲攻擊艦3號艦若隱若現的身影。現在三艘 075艦都已經成型。有推測認為,中國還會再增5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未來的075兩棲攻擊艦數量將達到8艘。  一次同時建造三艘兩棲攻擊艦,顯示出中國巨大的造艦能力。
  • 美海軍新裝備兩棲攻擊艦 名為「馬金島號」(圖)
    美海軍新裝備兩棲攻擊艦 名為「馬金島號」(圖) 》報導,美海軍新一艘兩棲攻擊艦被命名為「馬金島號」。美海軍陸戰隊司令官米歇爾·海基在給美海軍代理部長詹森的信中稱,這一命名取自於1942年美海軍陸戰隊A和B連進攻被日本佔領的馬金島的作戰經歷。此次戰鬥被認為是美海軍陸戰隊在特種作戰中的首次行動。  另據了解,該艦也是第二艘以該名字命名的海軍艦隻。1944年,護航航空母艦CVE93就是以「馬金島號」命名的,但該航母服役不到兩年就於1946年退役。
  • 美國第一艘「改進型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開工
    原標題:美國第一艘「改進型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開工 作為替代美國海軍第一種具備完整立體登陸手段的「塔瓦拉」級兩棲攻擊艦而生的「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在構想初步階段,曾經是一款激進的「制海艦」式航空母艦設計,滿載排水量高達六萬噸,能夠搭載短距起降戰鬥機和上百架直升機執行獨立的縱深航空武力投送任務
  • 東亞小航母三足鼎立—韓國海軍下一代LPX-Ⅱ兩棲攻擊艦亮相防務展
    本次防務展,既是韓國船舶工業實力的展示,也對外推銷的大好時機,面對世界各地100多個代表團參展,現代重工、大宇造船等本土企業拿出了不少新型艦艇方案。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韓國海軍下一代兩棲攻擊艦「LPX-Ⅱ」的概念設計。
  • 排水量5萬噸兩棲攻擊艦,搭載1800名海軍陸戰隊,裝上F35就是航母
    美軍有了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之後,很多新型戰艦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真實的航空母艦戰隊,美軍最新型兩棲攻擊艦就在做著這樣的計劃。環球軍事網7月24日報導了一則消息,美軍最新兩棲攻擊艦海試,專為F-35改進設計。
  • 西班牙海軍的奇思妙想: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合體成為戰略投送艦
    西班牙的設計參照了美國「制海艦」的概念,所謂的「制海艦」說白了就是只能操作垂直/短距起降戰機以及直升機的小型航母,可以視作二戰護航航母的現代版,有趣的是美國自己並沒有建造所謂的「制海艦」,「制海艦」反而是在西班牙異國開花。西班牙的第二艘航母被命名為「阿斯圖裡亞斯親王」號,該艦於1977年開工,1982年下水,1988年正式進入西班牙海軍服役。
  • 義大利海軍3艘兩棲攻擊艦「制霸」地中海,法國只能「乾瞪眼」
    世界各國海軍對兩棲攻擊艦的興趣可以說是與日俱增。目前,不光美國、中國等大國在打造小平頂,歐洲許多國家也開始青睞這種準航母戰艦。而歐洲最強小平頂現在應該算作是義大利海軍的「裡亞斯特」級兩棲攻擊艦了。「裡亞斯特」級兩棲攻擊艦全長245米,舷寬47米,滿載排水量達3.3萬噸該級艦的首艦「裡亞斯特」號於今年上半年下水,義大利也毫不謙虛地將它稱作是「歐洲最強兩棲攻擊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