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自然類金獎作品。匡琳攝(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第二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自然類銀獎作品。阿木攝(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第二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自然類銅獎作品。小彭攝(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第二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自然類最佳作品。張朝江攝(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二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自然類最佳作品。張晉康攝(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第二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自然類優秀獎作品。暈車俠攝(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第二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自然類優秀作品。張晉康攝
第二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自然類入圍作品。蔡慶彪攝(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第二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自然類最佳作品。曾祥樂攝(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冬季,大理劍川的劍湖便成了候鳥遷徙過境的越冬棲息地,每年近3萬隻候鳥到此越冬。蘇金泉攝
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鳥類資源極為豐富。
高黎貢山是中國鳥類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鳥類種類多,且分布集中,已知分布有鳥類超過500多種。百花嶺地區是高黎貢山最早的觀鳥大本營,該區域自然環境保護良好,鳥類區系複雜,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鳥類愛好者前來觀鳥,是雲南最經典的觀鳥目的地之一,當地血雉、灰腹角雉、紅喉山鷓鴣等多種留鳥常常定格於攝影師的影像中。
同樣以留鳥居多的德宏盈江,具有「鳥類資源第一縣」之稱,記錄有鳥類650多種。其中國內雙角、花冠皺盔、冠斑等三大類犀鳥在盈江都能拍攝到,且當地村民建設生態鳥點、鳥塘,保護鳥類資源的同時,不斷促進當地「觀鳥經濟」的發展。
此外雲南也是紅嘴鷗、黑頸鶴、班頭雁等眾多候鳥越冬的主要棲息地。大理劍川劍湖、鶴慶草海溼地,以及會澤念湖、昭通大山包等地都是這個冬季觀鳥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