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京味美食:老北京炸醬麵人人都吃過,但很少有人真的「會吃」

2020-12-14 喜歡水果的瑞

傳統京味美食:老北京炸醬麵人人都吃過,但很少有人真的「會吃」

熱愛生活,熱愛美食,人生中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很高興小編又來為大家介紹美食了。今天要說到的這個事物,可以說是非常的接地氣了,對於一些地道的北京人,或者說熱愛老北京風味的朋友們,可以說是大家經常打交道的一道美食,它就是炸醬麵。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炸醬麵,過於稀鬆平常了,其實不要看只是簡單的一碗麵,這裡面確有很大的講究。炸醬麵是北京最有資格代表風味特點的食品。還有一些自豪的,專有的特色品種,比如說,仿膳的肉末燒餅,豌豆黃,豐澤園的銀絲捲兒,東來順的奶油炸糕,同和居的烤饅頭什麼的,那不是誰都可以做得了的,反正街頭沒戲。

老北京的二葷鋪裡也有炸醬麵賣,解釋一下什麼叫二葷鋪,過去北京最牛的呢叫飯莊,那是專門伺候大宅門的,然後是飯館,有雅座,風味飯館,比如後都輔助河南菜,五芳齋做上海菜,雨花臺做淮揚菜等等。

後面大茶館,茶館也分兩個等級,分為大茶館和二葷鋪。大茶館呢,通常會有三四間房,有雞有魚,只是不做全鴨席,那麼大,茶館裡的爛肉麵和改刀炸丸子,都是在北京市赫赫有名的,而二葷鋪不同,二紅布一般只有一間房,他的菜書呢,也僅限於豬的八戒,沒有雞鴨魚。

接著說二葷鋪賣的炸醬麵,那個年代也是有標準的,定準放兩層面,一小碗炸醬上面望著一層油,夥計會另外送上一盤豆芽菜或者蘿蔔絲,由坤面夥計送上來。的確是北京人的最愛之一,家家戶戶都會做,梁實秋先生的文章,麵條裡講他是吃炸醬麵長大的面絕對要成面,用切面做的他沒聽說過,而且芹菜末,黃瓜絲一樣不能少。

先生文章裡也講到面中的一些由頭,因為醬多肉少,我們這裡沒有注意,梁實秋先生貴為留美碩士大學教授,四樣菜的話,在當年已經很奢侈了,既然有黃瓜絲,定是夏季蔬菜最豐富的時候。中餐的特點就是模糊性跟可塑性,富裕的時候有富裕的做法,日子難的時候有節儉的做法,何況客人還有客人的特殊嗜好,還有各家各戶的口味差異。

老爺子跟我講這番話時候是九年代中期,那個時候北京出現了很有精神特點的炸醬麵館。炸醬麵是主打產品,各種北京名小吃也在其中,一時間裡開著大奔的去吃,其實,絕對是當時的一道風景線。應該講這家炸醬麵飽的菜都很地道,不僅北京特點突出,就是小柴今兒海帶燉肉炸帶魚什麼的也相當好吃,因為有幾位北京名店的老廚師在這兒長手,開這家餐館的老闆經營手段確實高超,講的很好,首先他避開了抻面的講法,手感筋鬥,其實呢加大力度強調小碗幹炸。

什麼叫小碗幹炸,那就是鍋裡不放油,純憑五花肉烤出油了,然後溜醬什麼的,其間的要不斷的攪拌如果家裡幾個人吃麵可以怎麼經做。但是飯館的面,如果要這麼做那還了得,反正過去大伙兒在應季的時候有六點才買,他就叫我高不就低按六點才忙著呢,最多的是運用了老北京冷莊的處理,白事時候的上面手法,先講一下冷莊的,那就是給老北京人,辦紅白事大棚做飯的班子,老北京人辦白事以後呢事要管頓飯的,為了顯示著勁兒的打法,炸醬麵的菜碼,不能只有一個兩個起,怎麼顯示啊,菜碼入碗後要帶醬,但這個響動,只有白事時候可以用,其他地方是絕對不許可的。

當年一個炸醬麵館的設計,到了今天北京炸醬麵的繁榮應該講是有公德的,但什麼時候都往正宗上考。將錯就錯或者講亂跟風就差點兒了,至於一個沒有什麼標準的炸醬麵,搞出營養功效營養配比表,而且還有什麼抗癌美容護髮等等作用有些無聊,要知道現在北京炸醬麵的分量,到京的外地朋友都吵著鬧著都要吃這口啊。

今天的美食介紹就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們記得關注哦,小編會持續為大家帶來最好的美食分享,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由喜歡水果的瑞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時代「京味」開始退散,我們再也吃不到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麵
    導語:敬真知灼見,新時代「京味」開始退散,正宗老北京炸醬麵,漸行漸遠。說到曾經風味人情的老北京,作為吃貨的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一些地道的小吃,滷煮火燒、豆汁、艾窩窩等美食讓身在外地的我備受懷念,但是真正能讓我為之蠢蠢欲動的,還是那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不管我身到何處,我的心總忘不了曾經多次在老北京麵館中熱騰騰的炸醬麵,是當時京城最實惠最美味的主食。每當我走進那滿是京味的麵館,撲面而來的本地氣息讓我感受到了比炸醬麵更具親切的味道。
  • 尋味京味小館,花100塊錢吃了4道北京美食,老鐵們覺得值麼?
    談起京菜,總會讓我想起北京人家中人人拿手的炸醬麵和聞名中外的烤鴨,這些是老北京街頭巷腳裡的平民美食和宮廷風味的融合。京菜是以北方菜為基礎,再融合了各地地方美食特色的精華,具有濃鬱的北京特色。今日來到的一家京味小館,讓我感受了凝聚在美食中的京城特色。我不再說店如何走了,你們會說我在給店家賺吆喝,我就純粹分享我嘗到的北京味吧。
  • 京味炸醬麵老工藝,四季配料都不同
    今天這個炸醬麵的傳統配方,一直是我捨不得拿出來的,一是得來不易,二是原本計劃留著開店用,壓箱底的東西。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從麵食來說,每一種著名的麵食,都有著歷史淵源,以及一些動人的故事,調味只是環節之一,它包括著地域、環境、習俗等諸多的因素,是一個個完整的體系。
  • 中秋國慶假期北京旅遊,最快吃遍地道京味美食攻略
    四季民福烤鴨店:四季民福是知名大眾京味菜館,據說老闆的目標是做便宜版的大董,他們做到了,烤鴨、宮保雞丁、貝勒烤肉、炸醬麵、豌豆黃等等都不會出錯,滿足遊客對大眾京味菜的期待,推薦故宮店,預定到景觀位的話可以看到故宮東門護城河景色。
  • 7道京味兒十足的老北京傳統美食,你吃過下面哪幾道?
    北京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傳統小吃也是多種多樣,以下幾款京味十足的美食,來北京一定要記得品嘗哦!老北京炸醬麵老北京炸醬麵,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中式麵食。先將麵條煮熟,再放上炸醬和菜碼,是一道既健康又美味,而且老少皆宜的老北京傳統美食。
  • 老北京炸醬麵真的好吃嗎?也許是眾口難調,有人吐槽有人愛
    老北京炸醬麵,是北京一張響噹噹的美食名片,在市區的知名景點,尤其是遊客比較集中的地方,總能見到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充滿京味的老北京炸醬麵館,店小二一律民國風長衫馬褂、瓜皮小帽、燈籠褲,活脫脫老舍《茶館》中人物再現。
  • 焦圈豆汁炸醬麵,和北京人聊北京美食和米其林「必比登」榜單
    滷煮和爆肚我更推薦陳記小腸滷煮和爆肚馮,巧的是這兩家都位於廊坊二條上,相隔不到百米,可以一次性兩家都吃了。陳記這家我吃了十多年,在前門一帶搬過幾次,我一直追著吃,還帶外國朋友去吃過。陳記小腸滷煮相比較於上榜的北新橋滷煮要鹹,這不是沒有原因的。陳記小腸滷煮位於南城,南城以前都是窮苦的體力勞動者,需要大量補充鹽分,南城的老館子會偏鹹一點。
  • 《情滿四合院》裡的北京人,都愛這碗吃完想舔碗的炸醬麵
    劇中演員很多都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真的還原了老北京四合院的生活,方子哥飾演的劉海中在生活中更被大家稱為炸醬麵大師!口味淡的千萬不要一股腦兒全部倒進去,會比較鹹,一點點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就好。店裡其他的北京小吃也可以嘗嘗,豌豆黃,酸梅湯,麻豆腐,杏仁豆腐都是經典。
  • 中秋國慶假期北京旅遊,地道京味美食攻略
    四季民福烤鴨店:四季民福是知名大眾京味菜館,據說老闆的目標是做便宜版的大董,他們做到了,烤鴨、宮保雞丁、貝勒烤肉、炸醬麵、豌豆黃等等都不會出錯,滿足遊客對大眾京味菜的期待,推薦故宮店,預定到景觀位的話可以看到故宮東門護城河景色。
  • 遊北京品美食,領略原汁原味的京韻京味,尋覓皇城根飲食文化精髓
    去北京旅遊有看不完的美景、吃不完的美食,首都之大之美,是人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一年四季,都是遊歷的目的地,它既展現出了大都市現代文明的繁華昌盛,又內涵實足,透著古風文化的底蘊。因為北京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我們人人愛戴的首都。
  • 【美食】人人都愛的老北京炸醬麵的做法
    炸醬麵雖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麵碼兒。一說到老北京的美食,人人都能說出一堆,但是,作為家裡最常吃的,還是那碗炸醬麵。北京人的炸醬麵,其實家家都有自己的做法,很多在北京待過的人也好這一口。今天,就教您一種炸醬麵的做法,快學起來,好解饞吧~
  • 老北京地道小吃,豆汁兒,灌腸,炸醬麵,驢打滾你吃過哪幾種呢
    老北京人說話的兒化音應該也是很多人都喜歡聽的吧,反正小編是很喜歡的。老北京是對古都北京的傳統風俗的叫法,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首,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們,對衣著打扮都相當重視。咱們今天呢就來說說老北京的地道小吃。
  • 比烤鴨還好吃的5種地道北京美食,北京人都愛吃,吃過就不想走了
    推薦語:北京的美食緣自魯菜,北京美食很多早就揚名天下了,比如去了北京一定要吃一次烤鴨,但其實北京還有其它很好的小吃值得一嘗。下文轉載自作者:廚房樂悠比烤鴨還好吃的5種地道北京美食,北京人都愛吃,吃過就不想走了提到北京的特色美食,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北京烤鴨,然後對北京其他小吃就不太了解了。其實北京有很多比烤鴨還好吃的地道美食,讓人吃過後流連忘返。今天生活君就為大家介紹下去北京一定不能錯過的五大美食!
  • 北京人都去哪裡吃美食?肯定不是在王府井和前門小吃街裡面吃
    很多外地來京玩的朋友都對北京的美食存在很多困擾,覺得實在沒有什麼覺得好吃的東西,於是就會很疑惑北京人平時都去哪吃?言外之意就是北京哪能吃飯正經的京味美食唄?這個問題其實挺難回答的。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口味,而北京人又特別愛「認死理兒」,認定的地兒別人怎麼說不好也還會次次去。比如我今兒饞了就想來點解饞的硬貨,那就不如來碗滷煮,要說北京滷煮店那可多了去了。但要說味兒好的沒幾家,我平時喜歡去北新橋滷煮店,在這裡吃了幾年了,雖說現在的味大不如前吧。
  • 傳統京味美食:最好的「北京烤鴨」是怎樣的?不講究這些等於沒吃
    傳統京味美食:最好的「北京烤鴨」是怎樣的?不講究這些等於沒吃熱愛美食,才能熱愛生活,大家好,很高興再一次為各位帶來美食分享。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這道美食就是北京烤鴨,作為北京美食的一張名片,烤鴨的名號可以說是聞名中外了。
  • 比韓國炸醬麵還好吃,正宗老北京炸醬麵,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很多人說,愛看韓劇的人就是喜歡逃避現實,因為很少劇中的故事情節在生活中很少會發生。就是咱們平時說的瑪麗蘇劇情。在這兒小編呼籲大家有空多看一下國產劇。一點都不比韓劇差好嗎?國產的東西非常得好,千萬不要被韓流影響。其實隨著韓國的綜藝,電視劇的熱播,對咱們中國的影響也非常大。像韓劇帶火了炸醬麵。從此以後炸醬麵就帶上了韓國炸醬麵的標籤。
  • 「家常」又「講究」的北京炸醬麵
    北方人喜好麵食,但如果北京人說「今天吃麵」,那說的就是—麵條。麵條有許多種,北京人首選的肯定是「炸醬麵」。作為北京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張名片,「炸醬麵」常常被冠以「北京」二字。在北京街巷的麵館牌匾上,「北京炸醬麵」前還會用個「老」字作前綴,外地人進門來,往往會被「小碗幹炸」「七碟八碗兒」一類的「術語」弄得不明所以。
  • 一種情懷幾多思念告訴你北京人如何吃麵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炸醬麵
    祥瑞【原創】美食【老北京的炸醬麵】北方的人們都以麵食為主,包子,饅頭,麵條這些都是麵食,而北京人的"面",單指麵條。炸醬麵是老北京人的傳統吃食,食材並不複雜,做法也因人而異,今天單說說我們家的老北京炸醬麵,關於炸醬麵我嘗試過各種食材,我曾突發一句名言,我炸的不是醬,是對美食狂熱的追求,閒話少說,書歸炸醬。
  • 北京炸醬麵 美食解鄉愁
    中新社發 中華文摘 攝   中新網10月13日電 香港《大公報》發表艾京撰寫的文章《北京炸醬麵》說,炸醬麵之於北京人,正如羊肉泡饃之於西安人,成了他們到異鄉後解鄉愁的一種美食。  文章摘錄如下:  作家劉心武到了美國,最想吃的正是這毫不起眼的炸醬麵。
  • 北京排名第一的炸醬麵,醬裡滿滿全是肉塊,2個人點1份吃到撐
    北京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有著傳統的老文化,又無限量地接受新鮮事物帶來的衝擊,所以在這一座大都市裡,我們可以看到小胡同文化的底蘊,也能領略最先進的信息,這是一所全球化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無數旅客,他們驚嘆北京的繁華,也喜歡故宮、長城的宏偉,對地道的北京美食也是愛不釋手。